循環經濟企業經營理念調整論文

時間:2022-03-31 09:52:00

導語:循環經濟企業經營理念調整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企業經營理念調整論文

[摘要]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經營的市場環境、政策法律環境、社會環境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要在變化的環境中保持和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根據循環經濟背景下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重新充實和整合其經營理念,并結合其內部資源和經營特點,通過循環經濟企業文化、技術創新、企業間合作、公關和營銷等方面的變革來支撐其競爭力的構建。

[關鍵詞]循環經濟;框架;外部環境;經營理念

一、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

(一)市場環境的變化

市場是企業經營的直接外部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循環經濟的實施將首先影響到相關生產要素的供給市場。循環經濟提倡資源與能源的節約和高效使用,造成我國資源和能源高消耗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源能源的產權結構不清晰,資源能源的社會成本與生產企業的個體成本不一致,從而使市場價格與資源能源的實際稀缺情況之間出現偏離,市場價格沒有準確反映資源能源的稀缺狀況。在循環經濟制度環境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資源能源的價格將逐漸逼近其真實的稀缺狀況。資源能源價格的變化將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從而影響企業的贏利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在需求端,循環經濟提倡消費者消費綠色產品,進行綠色消費。在消費者支付能力不斷提升和環境意識逐步增強的情況下,綠色產品和綠色消費將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環境污染密集、資源消耗大的產品的市場份額將不斷減少甚至被淘汰出局,而綠色產品因其獨特的環保賣點將創造更多的生產者剩余,并能享受技術領先帶來的超額壟斷利潤。單個企業是整個價值鏈的一環,在最終消費端的倒推作用下,整個價值鏈上的企業個體將不可避免地按照循環經濟的模式來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否則將面臨從價值鏈拆離的風險。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部分企業原有的競爭力基礎將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而另外一部分企業的競爭力反而可能因此得到強化,企業競爭的維度也從傳統經濟模式下的純經濟維度擴展到經濟和社會維度相結合的多維競爭體系。

(二)法律、政策環境的變化

循環經濟的實施是在政府推動下完成的,是一個制度不斷創新和完善的過程。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將發生巨大變化。首先是環境法律、法規的變化,政府將頒布更加嚴格、細化、操作性更強的環境法律和法規來規范企業的經營,企業環境違法的成本將更高;其次是產品政策的變化,政府將通過一系列法律和法規來延伸生產者責任,生產者的責任將從單純的生產環節前向延伸到設計、原材料,后向延伸到消費、消費后回收處理等環節。生產者責任的延伸將對企業的管理成本和管理理念產生重要影響;最后,政府在推動循環經濟的進程中將必然運用各種傾斜性政策來形成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動力,實施循環經濟的企業將可以獲得政府相關優惠政策的支持并對政府決策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而環境資源效益差的企業將承擔政策歧視帶來的損失并削弱自己在政府決策過程中的話語權。

(三)社會環境的變化

在傳統企業經營理念中,實現贏利,對股東負責是企業的首要任務,經濟責任即是企業責任的全部。在現代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責任呈現出多元格局,企業除了需要滿足股東、供應商、客戶、員工等直接經濟利益相關者的需要之外,還需要滿足政府、社區、公眾、社會團體等非直接經濟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需要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來規劃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并有義務將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影響降低到自然和公眾可以接受的程度,從而與所生存的社會系統和諧共生。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社區、公眾等非直接經濟利益相關者將具有更多的發言權和影響力,而企業必須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建立循環經濟的社會倫理和文化,循環經濟的社會倫理與文化以代際公平和可持續發展觀作為其基石,提倡社會個體按照自然、資源友好的原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整個社會崇尚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綠色生產,人與自然系統和諧共生,徹底否定傳統人類中心主義導致的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與使用。企業是整個社會系統的一個元素,其行為也將受到同樣倫理觀的制約和相關文化的影響。

循環經濟公共信息系統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條件,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信息的公開程度低,內容也主要局限在財務和運營領域,其他非經濟信息的公布則處于空白狀態,造成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相關主體的決策信息不足,使社會資源無法實現最優配置。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的非經濟信息將通過循環經濟信息系統、依托網絡和傳統媒體進行快速、高效地傳播,社會相關利益主體可以獲得足夠信息并進行理性決策。

二、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必然對企業現有經營管理體系產生影響,這種經營環境的變化可能會使一部分企業陷入困境,也可能使一部分企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但對大部分企業來講,循環經濟的發展背景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隱含著市場和競爭的機遇。

(一)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面臨的挑戰

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面臨的挑戰將首先體現在對企業現有產業屬性的挑戰。產業屬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狀況,產業屬性的剛性是企業資源能源消耗剛性的直接原因。我國企業往往從事加工制造環節,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處于此階段的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是廉價勞動力和資源以及寬松的環境制約。循環經濟背景下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的理性回歸以及環境制約條件的緊縮將大大削弱企業的利潤空間。產業屬性的相對固定使得技術路徑成為短期內大部分企業的理性選擇,在技術路徑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對產品和生產工藝進行升級和改造,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和資源消耗,降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技術創新具有投入大、風險高、知識密集、結果不確定等特點。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著企業規模小、研發投入不夠、技術水平低的特征,對于占總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這種特征表現得更加明顯,而中小企業往往是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實施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如何進行技術創新來實現產品和工藝的更新將是對大部分企業的一個嚴峻挑戰。

(二)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發展的潛在機遇

第一,循環經濟的發展將給環保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在國家政策和外部環境的激勵下,環保相關企業將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第二,綠色消費浪潮將對綠色產品企業帶來快速發展機遇,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均國民收入提高的情況下,消費綠色產品和進行綠色消費成為了一種時尚和主流。在我國綠色消費觀念剛剛導入,綠色產品剛剛進入人們的視野,循環經濟消費倫理的形成將極大地擴大綠色產品的市場份額,給綠色產品企業提供空前的市場空間;第三,循環經濟環境下企業的信息將獲得更多的披露,消費者和其他相關利益群體對企業的資源利用、環境影響等非經濟信息的關注程度大大提升,相關利益群體的關注為企業提供了實施公關策略、樹立企業形象的良好機會,良好的企業形象對企業的經濟績效會產生正反饋效應,企業實施循環經濟可大大改善與相關利益群體的關系,降低企業對外環節的交易成本;第四、循環經濟的大范圍實施將對企業的廢物綜合利用和能源的梯級使用提供經濟上的可行性,企業通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能源的梯級使用和企業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將大大降低企業的資源和能源成本,成本和費用的降低將直接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

三、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發展必須具備新的經營理念

經營理念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它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目的,是對企業社會存在的高度概括。企業經營理念最終通過企業的經營戰略、產品、生產模式、營銷活動、公關活動體現出來。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必須對傳統的經營理念進行反思和調整,建立適合循環經濟的經營理念,有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背景帶來的機遇,消除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企業的整體提升。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需要在其經營理念中融入以下新元素:

(一)環境成本理念

古典經濟學將生產要素主要界定為勞動力、資本、土地,隨著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加,技術進步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制度經濟學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制度本身是一種有價值的稀有資源,在制度經濟學的框架下,制度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被納入到經濟投入的分析體系中。循環經濟時代,公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優質的環境條件也將成為一種生產要素。環境不再只是廢棄物的排放場地,其作為生命支撐系統和生產投入要素的功能將得到空前提升,環境將成為新的生產要素被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環境的投入也將以成本的形式影響企業的財務表現。

(二)企業公民理念

企業公民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起源于商業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從法學角度強調了企業的“社會公民”身份,是對傳統商業道德領域的擴展。企業公民的定義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企業的基本價值觀,包括遵守法律、社會商業道德、國際公約等;對相關利益群體負責,其中股東、員工、顧客是最基本的利益群體,但社區也是企業的相關利益群體之一;對環境負責任,維護環境質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問題;其他廣義的促進社會發展的活動,包括支持各種福利事業,等等。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必須將責任范圍從純粹的經濟責任擴展到企業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領域,并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進行實踐,樹立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

(三)正和博弈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傳統企業經營理念中,企業的發展往往以自然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不合理使用為代價,經濟增長建立在自然環境惡化和資源枯竭的基礎之上,企業和自然環境的博弈是一個零和結局。在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通過循環經濟的實踐,盡量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企業經營活動對自然和資源的影響降低到自然可以承受的閥值之內,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和環境質量提高的雙贏,在企業經營活動與環境的正和博弈過程中,人類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移植到企業的經營中,是指企業的短期發展以不犧牲企業的長期發展為代價,企業通過長期和短期戰略的均衡實現企業總體收益的最大化。從企業個體的角度來看,通過短期內產品結構、生產模式的改革,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短期效益,但企業變革的成本將通過長期競爭優勢的建立、企業形象的提升、與相關利益群體關系的改善等帶來長期收益得到彌補。從企業群體的角度來講,企業短期發展模式轉換的結果是整個企業群體外部環境的改善,外部經營環境的改善將大大降低企業群體的經營成本和管理費用,從而實現企業群體的可持續發展。

四、循環經濟框架下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

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除了在經營理念上做出相應調整外,還必須通過經營策略的變革和重組來建立和強化其競爭力。

(一)建設循環經濟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準則和道德規范。企業文化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各種力量統一到一個既定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上,形成企業發展的合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競爭力的深層次因素,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長期和戰略性的影響。循環經濟在企業層次的實施要涉及到企業的各個層面和環節,涉及到企業的全體員工,單純一個環節、部門的努力不僅不可能達到最優效果,甚至會引起企業內部之間各種力量的沖突,影響企業系統的運行,削弱企業發展的合力。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將循環經濟的經營理念整合到其企業文化中,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通過循環經濟企業文化的建設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固化到企業員工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潛在的意識和反應。這種潛在的意識和反應使企業內部個體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自覺運用循環經濟的原則來指導自己的決策和行為,并通過企業內個體間的行為和相互影響不斷得到強化。循環經濟的實踐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受技術和企業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階段性和漸進性的特征。循環經濟的企業文化可以消除戰術層次的計劃、行動、策略的短期效果和時滯,為企業循環經濟實踐提供更加持久的制度保障。

(二)積極開展循環經濟技術創新

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從創新客體上可以分為循環經濟專門技術的創新和傳統技術創新的循環經濟引導和改造。循環經濟專門技術主要包括節能技術和廢物綜合利用技術。傳統技術創新的循環經濟引導和改造是指在企業進行的各項技術創新活動中充分利用循環經濟的原則,在傳統技術創新活動中增加環保和能源資源節約的約束函數,使技術創新活動具備更強的環保和資源友好導向。企業所處的特定行業、產品結構和企業的技術資源具有相當的差異性,因此,企業在技術創新策略的選擇上也將不可避免出現多元化的傾向。在技術創新的組織形式上可以采取單獨創新和聯合創新。循環經濟技術涉及專業領域廣泛,高新技術多,因此,在技術創新的組織上,聯合技術創新將大大降低技術創新的風險和成本。我國企業普遍的技術創新投入和水平比較低,聯合創新對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講是一個理性選擇。在技術創新的投入方面,企業要充分利用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降低融資的成本。

(三)加強以循環經濟為鏈條的企業間合作

循環經濟在區域層次上的實踐是通過企業間的廢物循環利用和能量多級使用達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污染的降低,最終實現對環境的零排放,企業間的合作尤其是區域內企業間的合作在循環經濟框架下將空前增加。在循環經濟實施過程中,政府將建立循環經濟的公共信息平臺,通過公共信息平臺,企業間可建立以物質流、能量流、技術流為紐帶的聯系網絡。在循環經濟背景下,企業通過物質能量的交流和使用可提高各自的物質綜合利用效率,產生更好的經濟回報。企業間通過技術創新的合作可以在降低風險和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技術的提升;企業間通過循環經濟的網絡合作,還可以改善區域整體環境,提高區域企業群體的競爭力,并通過參與和影響政府決策來降低政府決策的成本和風險,提高政府決策效率,建立優良的區域政治環境。

(四)加強公關和營銷

在循環經濟條件下,環境和資源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將不斷增加,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永遠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將使綠色產品和非綠色產品、資源環境友好企業和高消耗、污染密集企業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從而使市場機制無法自動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導致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內在動力的缺乏。實施循環經濟的企業必須通過各種促銷和廣告宣傳活動來建立循環經濟企業的品牌形象,通過各種公關活動來向消費者提供企業和產品信息,使消費者能夠建立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表現。企業相關利益者在循環經濟背景下對企業的影響將日益增加,企業必須通過與政府、非政府機構、社區的各種公關活動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和諧共生關系,打造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為生產經營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