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文化前進論文

時間:2022-04-01 11:12:00

導語:先進文化前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先進文化前進論文

深刻認識“三個代表”中先進文化的重要意義

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只要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并帶領人民不斷前進。”這一重要論述,是對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概括與重申,是我們黨八十年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黨中央在跨世紀歷史時刻進行戰略性思考得出的科學結論,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學習和領會這一重要論述,對于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密切相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只有不斷推進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保證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居樂業;只有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才能為發展生產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實現和發展人民的利益,我們推進改革和建設才能始終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同志在“三個代表”的論述中,著意把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并列起來,形成統一的整體,集中體現出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這在我們黨的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大文化的概念甚至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通常文化的概念還是在中觀或微觀的層次上使用,大體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據悉,世界上對“文化”一詞的定義有300多個。在現代社會,文化的作用日益被人們所了解和認識。尤其在信息社會,文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財富,誰占領了先進的知識和技術,誰就搶占了未來社會發展的制高點。文化是人類社會的靈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凝聚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展、實現自身本質力量的重要手段。人類從野蠻到文明,從刀耕火種的低級社會形態到信息化的現代社會,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先進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如同能否代表社會生產力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樣,決定著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質和領導地位的確立,不僅在于它是先進社會生產力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而且在于它是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起來的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提高黨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要求我們黨在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同時,必須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繁榮發展先進文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著深刻而又復雜的變化,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已成為大勢所趨。一方面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沒有改變,另一方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冷戰思維時有表現。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國內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處于關鍵時期,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很重。在世紀之交,繼續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我們既面臨著嚴峻挑戰,更面臨著良好機遇。

第一,世界范圍內,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西強我弱”的格局在較長的時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思想文化的侵蝕和意識形態的滲透將會進一步加劇。美國歷屆總統都把輸出其“精神和文化價值觀”,作為瓦解和演變社會主義與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戰略。他們利用強大而系統的設施和組織,“在意識形態市場上推銷美國”。據1998年《華盛頓郵報》題為《美國流行文化滲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介紹,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不再是地里的農作物,也不再是工廠里的產品,而是批量生產的流行文化產品,包括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書籍和電腦軟件等等。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1996年美國的軟件和娛樂產品在國際上的銷售額高達602億美元,超過該國其他任何行業。我們能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權,這將是個嚴峻的挑戰。

第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因特網的普及,使得各種信息大量涌入,鑒別和篩選信息難度加大。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科技革命,給大眾傳媒帶來新的革命。互聯網以其制作周期短、傳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蓋范圍廣和直接落地等優勢,使得各種思想文化傳播更加迅速,影響更加廣泛。形形色色的東西上網,尤其是敵對勢力大量的反宣傳,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低估,也給我們意識形態的管理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如何在這種復雜的思想文化環境中,鞏固黨的輿論宣傳陣地,強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減少不良信息的負面作用,這是我們面臨的又一個新的挑戰。

第三,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文化領域的情況錯綜復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小生產意識以及其它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消極影響還將長期存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培育和確立與市場相適應的開放觀念、競爭觀念、平等觀念、效益觀念的同時,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等方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特別是在改革攻堅階段,人們利益格局的調整,也會引起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尤其是利益原則在社會生活領域的廣為滲透,也導致了一部分人價值觀念發生偏差,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滋長蔓延,各種腐敗落后的東西沉滓泛起,使文化建設的難度不斷增加,這對文化發展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挑戰。

第四,人們的文化需求特別是群眾業余休閑文化生活需求的迅速增加,對先進文化如何提高其廣泛的適應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社會條件下,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加大,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在一些人那里,經濟意識增強了,但政治意識減弱了;商品意識增強了,但道德意識減弱了;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觀念增強了,但奉獻精神和集體意識減弱了;享樂意識增強了,理想追求減弱了,浮躁的心態伴隨著消遣的欲望,使嚴肅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冷落。雖然說重視文化娛樂性相對文化政治化的年代,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矯枉過正同樣也是危險的。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傾向,不僅是一個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問題,而且更是一個能否用健康文明科學的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的問題。如何用先進文化教育群眾,凝聚人心,同樣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

當然,挑戰與機遇共生共存。我們在清醒地看到困難的同時,也要充滿信心地看到我們面臨新的歷史機遇。

第一,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超級大國妄圖建立以西方價值觀念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的圖謀難以得逞。盡管美國“一超獨霸”的格局在短期內難以打破,但國際經濟政治格局面臨著重大調整,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趨勢日益強勁。世界各國捍衛國家主權與尊嚴、維護民族獨立與文化特性,企盼和平與安寧、謀求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同樣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反對“文化殖民主義”的呼聲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族所認同。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和文化發展中新的變動因素不斷增加,文化霸權與反霸權的矛盾更加錯綜復雜,這就為我們利用矛盾,發展自己,包括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更加充裕的回旋余地和活動空間。

第二,充分運用高新科技,有利于加強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系。隨著經濟科技發展的全球化趨勢,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壟斷愈來愈難以奏效,我們完全有可能利用后發優勢,提前踏上新科技發展的起跑線。當前,我們可以利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利用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廣泛接觸,利用國內外信息交流的便利條件,更好地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掘現有潛能,發揮自身的優勢。特別要看到,互聯網的普及和加入WTO也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使我們所面臨的文化環境更為復雜,利用得當,也完全可以向著有利于我們的方向發展。首先,信息的快速傳播和經濟聯系的增加,會大大促進我們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從而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其次,面對西方經濟文化的涌入,我們也不是完全被動應付,可以延用世界其它國家成功的做法,保持我們文化的獨立性;再者,任何影響都是雙向的,西方可以影響我們,我們也不是一點也不能影響西方,從長遠來看,交流了解可以減少誤解和對抗。我們要學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己之盾,克子之矛;通過合理的交往與斗爭,變被動為主動,打破西方輿論強勢,向世界發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聲音,樹立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第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實力的增強,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較為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對文化發展的需求也會迅速增加,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勁推動。同時,經濟因素的增加,也為我們學會運用經濟和法規杠桿管理文化事業提供了新的途徑。只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事業發展的規律和方法,就一定能更有力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于:我們有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有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有黨關于文化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有力指導,這都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雖然我們處在世界范圍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期,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卻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改革和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歷史性成就,越來越為世界各國關心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人們所矚目。同時,我們有五千年雄厚的文化根基,有建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豐富的文化積累,有億萬中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機遇,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就一定能夠戰勝挑戰,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如何保持和把握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

我們要在保持文化的先進性的同時,切實把握好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創新,當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保持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這是推動先進文化發展的根本指針。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這不僅是先進文化性質決定的,而且也是文化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同志總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歷史經驗,明確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永遠是我們事業發展和文化繁榮的精神動力。整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過程,歸根到底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產生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指明了方向。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要采取科學精神和態度。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嚴整的科學體系,完整準確地加以理解和運用。既反對從本本出發,凡是書本上寫的,不管客觀實際如何變化,都當作不可移易標準的教條主義;也反對從主觀需要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只言片語加以曲解,生搬硬套到實際生活中的實用主義。同時更要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指導思想多元論的觀點。任何指導思想多元化的觀點都是違背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質的。其目的無疑就是削弱馬克思主義的地位,或以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來替代和取消馬克思主義。

2、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文明健康的道德風尚。

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它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性質和方向。在當前這樣一個偉大的社會變革時期,人文環境的營造和思想道德的建構十分重要。沒有遠大的理想追求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沒有足以感召、支持和凝聚全民族的偉大精神支柱,就無法保證我們的改革和建設事業的順利推進。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首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這是我們的立黨立國之本。理想信念是一個人、一個黨、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信念,才能有獻身的熱情,才能有毅力持之以恒地為之奮斗。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要大力弘揚科學理性精神。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教育,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們熱愛科學、尊重科學、運用科學,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對封建迷信,告別愚昧落后。要深入持久地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之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建設美好新生活的偉大創造,成為對群眾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成為加強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載體。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盡快建立起既體現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要求,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新型道德規范。

3、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用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來源于群眾,更要服務于群眾。反映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最好的精神食糧貢獻給人民,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務。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精神產品的創作和生產,文化事業的發展一直在社會整體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據統計,建國初我國報紙只有140種,發行量230萬份,到20世紀90年代末,已達2053種,發行量300多億份;建國初年出版圖書8000種,發行約1億冊,到90年代末,年出版圖書13萬種,發行72億多冊;建國初刊物295種,發行3500萬份,到90年代末,已有近8000種,發行18億多份;建國初廣播電臺43個,到90年代末達1363個;1958年開始建立第一個電視臺,到90年代末已達880個,節目983套,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社會的文化網絡。盡管相對于有著12億多人的國家而言,我們的文化設施和文化產品數量還不能算是很多,但它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無疑都是巨大的,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們要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繼續加強文化設施和文化陣地建設的同時,花大力氣抓好精神產品的創作生產。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是強化精品意識,提高創作質量。要加強宏觀調控,加大投入力度,堅持正確導向,注重優化結構,在多出精品上狠下功夫。文化精品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標志,代表著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只有多出精品力作,才能帶動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

在加強精品生產的同時,要特別重視藝術的多樣化和文化的普及工作。先進的文化代表時代主流、進步的意識形態,同時也是多樣化、多色彩的。我們不僅要大力弘揚時代精神主旋律、發展主流文化,還要注意提倡文化的多樣化。尤其在現代社會,激烈的社會競爭加劇了公民生存的壓力,人們在閑暇之余需要娛樂和休息。社會應該充分考慮群眾的這種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文化需要。要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文化事業的規律和辦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規范經營行為,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切實發揮文化市場在促進文化生產、滿足群眾需求中的積極作用。只要是健康有益的文化都是我們所允許的,都應該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

4、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注重文化的傳承性,繼承人類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

社會主義文化是在人類過去時代創造的一切優秀的精神遺產的基礎上建立的。離開傳統,文化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一味懷舊、不思進取,我們的文化就不能發展。完全照搬西方的東西,跟在別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趨,只能在中西交流中碰壁;食古不化或者數典忘祖,也只能走向死胡同。任何一個昌盛文明的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與它能夠吸收并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是分不開的。

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只能在既定的思想資料和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和發展,繼承、借鑒和創新更是先進文化更新發展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更新發展的動態的、開放的體系,社會主義文化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體系,只有吸納古今中外文化發展史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斷發展壯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近百年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只有創造性地繼承這些優秀遺產,并結合新的實踐加以革新創造,才能使先進文化不斷得以豐富和完善。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科學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文化藝術觀念的變革比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急烈得多。我們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借鑒外來一切有價值的文化成果和經驗,彌補我們自身文化的缺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建設與發展立足本國、面向世界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要勇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文化的生命,任何一種沒有創新的文化只能走向衰落甚至死亡。先進的文化絕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其先進性也要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在當今世界高新科技和信息產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如果我們不及時吸收和擁有最新科學文化成果,不站在科學文化的制高點上來發展我們的先進文化,我們的文化就可能落后于時代,失去自己的先進性。因而,我們要努力扶植和培育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新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他們迸發創造激情、閃現思想火花、展示獨特個性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和舞臺。

5、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重在建設,把與時俱進的鮮明時代特點視為發展先進文化的必要條件。

先進文化不可能自然地、自發地產生,更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只有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把“建設”作為先進文化發展前進的新的增長點,有規劃、有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開展文化的建設和創造,才能不斷擴大自身積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前進,永遠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重視先進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就必須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大力開展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推動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藝術,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在全民族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不斷促進公民思想素質、文化生活質量、城鄉文明程度的顯著提高,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重在建設,不能搞無謂爭論。要堅決擯棄過去那種搞運動、搞大批判的做法,避免因無謂爭論浪費寶貴的時間,損害黨內團結和社會的政治穩定。要集中時間和精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當然,不搞無謂爭論,不是放棄對思想文化問題的積極引導,它與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統一的。“建設”中,要提倡不同學術觀點、藝術風格的百花齊放,鼓勵不同學術觀點和藝術流派的百家爭鳴。對于其中的思想認識問題,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加強正面引導,開展積極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友好的討論和爭鳴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保證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重在建設,不能放棄必要的思想斗爭。對那些事關政治方向,事關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分清是非。對那些違反改革開放政策、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錯誤政治觀點要嚴肅批評,決不能聽之任之;對那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垃圾要堅決禁止,決不能任其泛濫,侵蝕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靈魂。沒有堅實的文化建設,先進文化就無法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同樣,沒有必要的思想斗爭,就不能扶正祛邪、激濁揚清,先進的文化就難以堅守社會主義文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