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現狀及對策探討

時間:2022-09-03 03:50:36

導語: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現狀及對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現狀及對策探討

摘要:中國與韓國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歷史淵源,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由來已久。隨著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中韓兩國之間的經貿關系也越來越緊密。電子產品作為中韓兩國之間最主要的貿易產品在中韓經貿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來隨著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規模的快速擴大和中韓FTA的逐步深化,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現。本文就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現狀、問題以及對策進行探究,以期為推進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現狀;問題;對策

一、前言

中國和韓國同處于東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臨近,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兩國正式建交以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韓兩國的經貿關系得到快速發展。自2012年以來,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貿易出口國,而韓國也成為僅次于美國與日本的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雙方對于彼此經濟與貿易的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中韓兩國之間貿易的快速發展不僅受到兩國地理位置相鄰的影響,更是與兩國之間產業結構較互補、資源互補有著明顯的關系。電子產品作為中韓兩國貿易中重要的一部分,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就受到了較高的重視。多年以來,中國積極吸引外資以推動我國電子產業的發展,效果顯著,我國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整體來看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規模也不斷在擴大。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逐步落實,兩國之間的貿易合作不斷深化,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呈現出新的趨勢。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中韓兩國貿易的基本現狀,然后考察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指出目前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并為促進兩國電子產品貿易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二、中韓雙邊貿易的發展現狀

自1992年我國與韓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兩國在政治和經濟等方面有了良好的互動,并在多個領域展開兩國合作,在經濟和貿易上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在中國和韓國經過八年的精心準備和共同努力之下,在2015年6月1日兩國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雙方之間的合作又上了一步臺階,更進一步推動了中韓雙邊經貿的發展。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近年來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額整體仍然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中韓雙邊貿易額在2015年高達2273.8億美元。雖然在隨后的兩年里,中韓因為“薩德事件”等原因導致貿易額有所下滑,但并沒有影響兩國長期合作的良好趨勢,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貿易迅速重回增長的軌道。在2017年,中韓雙邊貿易額快速回升,貿易增速達到了13.5%;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韓國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686.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9%,繼續保持著較快的增長。由上可知,近年中韓兩國的貿易發展速度與規模都展現出良好態勢。總體來看,未來中韓兩國的貿易與合作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兩個國家不僅地理位置毗鄰、在文化習俗上相似,而且兩國在貿易合作的各個領域上都在努力逐步推進,這些共同努力與客觀因素也為中韓兩國貿易的更進一步合作提供了便利,兩國貿易發展前景較光明。

三、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中國電子產業的逐步崛起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之后,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起步階段,主要是改革開放后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這一階段,中國的電子產業開始從軍用走向民用,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后,市場化歷程逐步走向完善,現代化的電子信息企業制度也逐步建立起來。第二階段是摸索階段,主要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初期到九十年代的末期,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來改變我國長期單一的電子產品加工制造的現狀,包括909工程、金關、金稅等,中國的電子產業發展的重心逐漸轉向軟硬件的研發制造。第三階段是追趕階段,主要是二十一世紀以后,中國以加工貿易的方式加入了電子產品的價值鏈的全球分工中,并盡可能把生產組裝的環節留在國內。總體來看,經過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國的電子產業發展較快。與中國相比,韓國電子產業起步較早。自1959年開始,韓國電子產品產業進入進口替代型的發展階段。之后的十年間,韓國電子產品產業經歷了成功的轉型后進入了出口導向型的階段。從1969年至1989年間,韓國電子產品產業進入了出口促進階段以及保護型轉移階段。最后,自1997年至今,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電子產品正式進入創新階段,電子產品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為高技術生產結構。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電子產品多年來占據韓國出口量的榜首。電子產品作為中韓雙邊貿易中最重要的產業,其貿易額也隨著中韓經貿的發展快速上升。2015年,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進出口總額為1140.5億美元,同比增長8.3%,2016年和2017年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總額分別為1010.0、1175.4億美元,2018年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總額達到1339.3億美元。由此能夠看出,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整體來看依然處于較快的發展中,貿易總額在不斷增加。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總額在中韓雙邊貿易中的占比已經接近二分之一,這一比例預計將繼續上漲。從貿易結構上看,中國向韓國出口的電子產品主要集中于零部件,類型主要是電信設備零件、電話機以及無線電話等。而中國從韓國進口的電子產品絕大多數是最終產品,產品類型大部分為通信設備類與廣播影視類。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消費者對于電子產品需求的類別越來越明確,表現為我國從韓國進口的電子產品種類越來越集中。

四、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發展中的問題

1.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從2005年到2018年對韓國的電子產品貿易一直處于逆差地位,并且從整體變化趨勢上看,逆差金額在持續擴大。其中,從2005年起,中國對韓國的貿易逆差態勢就開始凸顯,貿易逆差從162.0億美元升至422.3億美元。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是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的難題,逆差的出現不僅與兩國技術水平的差異有關,還與長期以來中國和韓國的產業結構較為互補、韓國政府堅持嚴格的貿易保護有關。從長期來看,兩國電子產品貿易逆差的出現和持續增長對于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容易引起兩國貿易摩擦和貿易爭端以及阻礙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良性發展,甚至影響中國與韓國的貿易關系。2.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問題。隨著我國加大對電子產業的扶持,近些年我國電子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國際競爭力得到較大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聲譽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由于當前我國電子產品產業結構和韓國電子產品的產業結構的相似度逐漸提高,兩國的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也日益加大。為此,韓國政府制定了不少明顯或是隱蔽性較強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來保護其國內市場,例如提高進口電子產品的技術門檻,設置嚴格的技術貿易壁壘;在配額管理方面透明性較差,阻礙外來電子產品的進口等;對中國出口韓國的部分具有競爭力的電子產品設置了報復性關稅和調節關稅;對部分中國電子產品關稅征收過高,超過200%。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對韓國的電子產品正常出口貿易。3.技術創新不足與貿易的產業結構失衡。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推動電子、科技、實業等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我國的電子產業技術相比過去提高了很多,但相比于韓國等技術較成熟的國家,我國電子產業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依然比較薄弱。目前,中國出口的電子產品以代加工與勞動密集型的電子產品為主,其中主要都是來料加工和簡單組裝,電子產品的附加值低。從貿易結構上看,我國因經濟的不斷發展等原因對高技術的電子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我國不斷從韓國進口高技術類的電子產品;而韓國因電子產品成本等原因從我國進口大量低價的低技術類電子產品。長此以往,這樣的貿易結構直接導致了中國與韓國在電子產業上貿易利益的巨大偏差。4.較低的品牌認知度。在我國,許多韓國的電子產品有關企業可以說是名氣不小,并在全球市場擁有較多的忠實粉絲群體,如韓國三星企業、SK海力士企業等。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走出國門,贏得外國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除了其自身技術實力過硬,如韓國三星企業和SK海力士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半導體領域、存儲器等領域的技術前沿者,這些企業較高的品牌認知度也是他們能成功走出國門的重要原因。有研究顯示,當消費者在購買那些未體驗過的產品時,他們往往會根據他們對這些產品的品牌熟悉度去做選擇,并會優先購買那些品牌認知度較高的產品,像電子產品這種較昂貴且技術要求較高的產品更是如此。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說,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會使他們更容易相信該產品的質量保障。而多數韓國的電子產業有關的企業以其較成熟的技術,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多年來,在我國市場上銷售情況整體不錯。而我國的電子產品相關企業,有較高品牌認知度的企業較少,除了華為,其他諸如小米、OPPO、魅族等電子企業在韓國的知名度不高,在韓國的銷售情況也不甚理想,難以在電子產業發達的韓國市場脫穎而出。5.國際競爭力較脆弱。在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中,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國電子產業的有關企業奉行的低廉市場戰略和過剩的生產所帶來的國際競爭力較脆弱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電子產業的有關出口企業由于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產品并不多,產品難以售出較高的價格,大多數產品所運用的運行系統并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國電子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五、推動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調整出口結構,優化市場結構。目前,中國的電子產品貿易主要是通過量的積累來提高利潤。但是,長期通過擴大中低端電子產品的出口規模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兩國電子產品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從目前來看,我國在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等方面都與韓國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國亟需調整電子產品的出口結構,制定相應的政策推動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并減少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并在改善產業結構的同時,優化市場結構,從而改變貿易失衡和逆差的狀況。2.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韓國常以本國對電子產品的高技術要求和生產標準等理由拒絕進口我國的部分電子產品,因此,我國從事電子產業生產的企業必須更加嚴格地管理和生產有關產品,針對韓國對進口電子產品標準的相應要求,盡量調整去適應,避免因貿易壁壘造成的大量企業利潤流失。此外,隨著中韓FTA的進一步深入落實,兩國政府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按協議約定降低兩國商品貿易的關稅,也包括為降低電子產業貿易的關稅做努力,共同為中韓兩國電子產業貿易的發展與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3.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重視人才引進。長期以來,我國向韓國出口的電子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這其實也是中韓兩國在電子產業上貿易結構失衡與貿易逆差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想要改變現狀,我國必須要加大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方面的投入,加大有關人才引進的力度,積極推動適宜電子產業發展與創新形成的環境,提升我國電子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以爭取改變逆差和產業結構失衡的現狀。4.強化企業品牌意識,增加有關營銷投入。為了提高我國電子產業有關的企業在國外市場包括在韓國市場的品牌認知度,我國企業應該強化自身的品牌意識,重視品牌建設。企業要意識到對于如電子產品類的技術密集型產品來說,品牌的重要性尤為關鍵,它極大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固有印象,對企業的成長和生死都至關重要。因此,企業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提高國外消費者對自身品牌的認知度,例如增加企業文化以及形象的宣傳、提高有關營銷投入等等。其次,由于電子產品是較特殊的產品,售后服務和安全性能的要求都較高,企業除了應該不斷提高其售后服務和安全性能外,為了防止出現突發的負面事件對企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有關企業還需要提高公關部門對應急事件的反應能力和處理能力。像前幾年新聞爆出的“三星電池門”事件,因危機公關部門處理不妥當等原因致使整個三星企業品牌形象和三星企業旗下的手機銷售受到的負面影響都很大,這些都是我國電子產業有關企業在走出國門時應該注意避免的問題。5.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合理安排有關產品的生產數量。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改變我國多數電子產業出口企業目前的低廉市場戰略的關鍵。一旦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我國電子產業有關企業就能在韓國市場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不是依靠于低價售賣產品,而是依靠于企業自身的某種獨特的技術或是產品,從而使得我國電子產業的有關企業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此外,為了避免有關產品的生產過剩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我國電子產業有關的企業應該提前規劃,做好生產計劃和應急準備,合理地安排有關電子類產品的生產數量。針對于那些熱銷、低成本的電子類產品,如電子零配件等可以把預期放寬,在一定時間內多生產多儲備;但針對于銷售情況不佳或是成本高昂的電子類產品,如電腦和家電等,企業應該盡量避免大量庫存堆積,提前合理地計劃生產數量,避免生產過剩給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

六、結束語

自中國與韓國正式建交以來,中韓兩國的電子產品貿易發展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兩國的電子產品貿易發展中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對韓國電子產品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韓國對我國出口的電子產品設置高關稅和隱蔽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我國出口的電子產品技術水平整體偏低、貿易的產業結構失衡、電子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較低、國際競爭力較脆弱等問題仍然存在,威脅著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健康發展。總體來看,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成果輝煌,特別是2015年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對于我國電子產業的發展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電子產業相關的企業如何在現有的優勢基礎上制定策略、揚長避短,是我國電子產業在發展中面臨的新挑戰。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從中韓兩國的貿易現狀以及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現狀出發,對當前兩國之間電子產品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問題提出了對應的建議,希望能夠為推進中韓兩國電子產品貿易的發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魏安,何文穎.中韓FTA環境下對電子產品的影響[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1):20-21.

[2]陳彬楠.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研究[D].吉林大學,2019.

[3]崔智元.中韓電子產品貿易發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7.

[4]施錦芳,方慶亮.中日韓建立FTA面臨的問題、可行性及對策分析[J].日本研究,2013(1).

[5]謝建國,徐蘋蘋.政治沖突與國際貿易:韓國薩德事件對中韓貿易的影響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9,40(06):106-113.

[6]谷金生.中韓經貿合力再上新臺階[N].國際商報,2019-12-27(T05).

[7]王簫軻,樸東吉.中關貿易摩擦對韓國的影響與韓國的應對———兼論中韓經濟合作的趨勢[J].當代韓國,2019(04):3-13.

作者:王倩 倩龍歡 徐亮 李訓 單位:1.四川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 2.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