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型教學區域經濟學論文
時間:2022-07-23 03:42:11
導語:實踐型教學區域經濟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形式單一、分析工具教學占據大量時間、課程考核方式過于片面,這些是區域經濟學課程當下的教學現狀。介紹了實踐型教學的內涵及優勢,分析了實踐型教學在區域經濟學中的作用,如以專題形式開設課程,意識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創新評價制度。這樣,能使學生利用多種分析方法去探索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內在規律,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的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實踐型教學;區域經濟學課程;應用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它將經濟地理學作為學科基礎,利用經濟學中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對經濟活動在空間當中的規律和空間資源配置進行研究。資源稟賦理論、規模經濟理論、交易成本理論構成了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布局和發展規律,在地區優勢充分發揮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并且能夠給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和措施。區域經濟學除了理論基礎之外,包涵了更多的實踐性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將理論和實際進行充分結合,讓學生科學、正確地理解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現狀。
1區域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
1.1教學形式單一。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空間規律的學科,其自身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從區位理論到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再到產業結構理論、空間結構理論、區域貿易理論,等等。區域經濟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學科,更是一門應用性學科,開設課程的目的是要將區域經濟學的理論應用于實際,運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去發現問題,探索規律,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和能力。但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受考核目標以及課程學時的限制,大多數教師采取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理論灌輸,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不平等[1],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感受,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訓練,致使學生在寫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時,不知該如何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和整理數據。1.2分析工具教學占據大量時間。傳統區域經濟學具有描述性質,描述區域經濟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是這樣,將來是什么樣,起到了解釋作用。而現代區域經濟學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相應的模型來解答區域經濟的發展問題[2]。要想將區域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就要依靠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通過對分析工具的應用來判斷現實經濟活動是否符合區域經濟學理論,分析工具包括實地調查、調查問卷和計量經濟學。在此基礎上,還要分析現實的區域經濟是如何運行的,應根據區域經濟學的規律對經23濟活動的效果進行判斷、分析和預測。例如,在理論方面關于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容當中,區域經濟增長具有溢出效應,也就是說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密切聯系。如何利用空間計量經濟學對溢出效應進行必要地定量分析,并判斷兩個區域間經濟聯系的緊密性,還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認識。然而,分析工具的教學與實踐需要占用大量課時,這是人才培養過程中是不允許的,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以理論講授為主,對分析方法只是做了簡單介紹。1.3課程考核方式過于片面。區域經濟學課程評價僅采取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較為片面,考試內容也只是局限于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基本理論,范圍局限在課本、筆記和相應的習題上,考核理論內容只是在對的學生記憶力進行考察,而不是對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進行考察。區域經濟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科學地運用多種分析方法去發現和探索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是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經濟學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
2實踐型教學的內涵及優勢
2.1實踐型教學的內涵。實踐性教學是根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師在完全掌握學生基礎理論儲備和實踐方法的基礎上設立課程專題,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調查、訪談、文獻查找、數據整理分析等方法發現問題,使學生能夠結合專業知識進行積極思考,探索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出更多的實踐型、創新型人才。2.2實踐型教學的優勢。第一,注重培養能力的過程。在實踐型教學中講授基礎理論的同時,要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啟迪思維,使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更深入地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程教學應以專題形式為主,鼓勵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儲備設計研究方法,并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問題所在。第三,以討論和交流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3實踐型教學在區域經濟學中的作用
3.1以專題形式開設課程。區域經濟學作為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需充分體現出自身的應用性[3]。區域經濟學課程教學應充分發揮出教師和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徹底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突出課程的應用性特點,將理論講授與課程實踐緊密結合,相互補充。第一,把理論內容與當前實際熱點問題相結合,將其分為幾個專題,引導學生以課題形式參與其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第二,將學生分成小組,研究課題設計、協調分工、設定主題等內容,當該主題任務時間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提交實踐過程中的相關材料及研究報告。第三,開設專題交流會,每個小組將自己研究報告中的研究思路、分析方法、數據整理和結論進行陳述,教師要根據各小組的匯報材料給出相應評價。3.2意識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應在大三時期開設區域經濟學課程,在進行專題課程的理論學習之外,還要對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內容進行復習,要對重點內容再次進行梳理和講解,整理出相應的文獻,讓學生重點理解文獻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使學生能夠理解研究方法中的精髓,例如,如何獲得相應數據;如何在計量經濟學中增加相應的控制變量;如何避免內生性的產生,通過對方法的講解,讓學生意識到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3.3創新評價制度。第一,創新學生評價制度。要使考核方式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將考試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手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只能考察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的記憶程度,并不能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不能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根據區域經濟學的應用性特點,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考核重點應放在學生的實踐態度、實踐表現以及實踐能力上,調查報告、撰寫論文和組間評價都應被納入到考核范圍內。第二,創新教師評價制度。評價制度應包括教學改革、教學研究、課程優化、課程開發、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指標,教師要在評價過程中進行教學反思,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健,李剛,王樂,等.關于區域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個重點問題思考[J].商業經濟,2018,(09):187-188.
[2]劉俊杰,白雪冰.區域經濟學內容體系創新與學科建設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7,(05):76-77.
[3]陳煩.區域經濟學教學體會[J].文教資料,2015,(33):167-168.
[4]鄒建國.地方本科院校“區域經濟學”研究型教學模式與策略[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7(02):148-149.
作者:苗碩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數據傳輸信息與通信工程論文
- 下一篇:優慕課V8醫學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