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國有企業如何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時間:2022-05-10 11:00:00

導語:深究國有企業如何提高風險應對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國有企業如何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摘要: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投資風險、財務風險、銷售風險、外匯風險、法律風險等等。在中國加入WTO后,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加之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國有企業的風險防范問題已經成為企業運營、發展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文對國有企業風險管理狀況進行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國有企業風險應對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國有企業;應對;能力

1國有企業風險處理現狀及分析。

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仍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與防范風險體系,面對風險時,往往是手足無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意識薄弱。雖然,我國國企業領導層的管理能力已經比計劃經濟時代有大幅提升,對風險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風險意識比較薄弱。目前,國有金融企業對內部控制比較重視但國內仍有不少企業認為內控是可有可無的,有的連獨立的內控部門都沒有,有的就算成立了內控部門,也往往流于形式。相反,我國不少的民營企業家有著很強的風險意識,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華為的冬天》,對華為在迅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剖析,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企業離破產只有一步之遙。他認為,公司從上到下,如果沒有真正認識到危機,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就會措手不及。

(2)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一些企業缺乏完整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一些企業忽視法律顧問的作用,在重大決策、工商談判、對外出具法律文書等活動中缺乏嚴格的法律論證和工作程序,部分企業未經論證,盲目地超速發展,造成資金鏈斷裂。中航油事件充分暴露出國有企業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的缺失。

(3)風險應變能力不夠。有一些企業在應對危機時,采用錯誤的手段,反使危機愈演愈烈,如紫金礦業銅酸水滲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紫金礦業直至事件發生后12天才公告,瞞報事故9天,一場環境危機演變成了“環境+誠信”危機。

2國有企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的方法。

國有企業占據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國有企業經濟關乎國家的興衰和民生的安定。國有企業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2.1強化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風險意識的強化與企業文化的建立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不斷地培訓和宣傳,特別是對企業的領導層,強化企業領導層的風險意識是關鍵。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和日益增多的法律事務,進一步加強企業法制建設尤為重要和緊迫。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重點企業法制建設,既是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級國資委有效實施國有資產監管的一項重要職責,同時也是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進程和法治建設進程的必然要求。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指出:“以加快完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為核心,力爭再用三年時間(2009-2011年),省屬國有重點企業全部設立法律事務機構,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比例達到70%;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的企業法律工作制度基本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2.2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有關風險控制的制度不少,但并不全面,制度執行偏差仍然在相當廣的范圍內存在,應盡快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1)補充完善風險控制制度,減少部門間重復、沖突的制度。

某公用事業單位,僅對涉外服務人員就制定了八項制度,如“服務規范標準”、“限時服務項目規定”、“服務質量驗證管理辦法”、“統一穿著職業裝、佩帶標識的規定”等,部分內容、規定重復且冗余,完全可以在“服務規范標準”中將限時服務、服務質量驗證、著裝要求等一并納入。然而如此大的企業,且是涉及民生的企業,卻沒有有關對外宣傳、與媒體溝通方面的規定。

(2)在風險控制制度中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制度貴在執行,制定時轟轟烈烈,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閣,實際執行中又將其拋到九霄云外,再好的風險控制設計也只是流于形式。因而如何培養盡責的員工,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落實風險控制的關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定要和績效考評結合起來,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獎懲制度。此外,企業應積極鼓勵員工,對于發現的風險點提出建議;重大決策事項應公開透明,接受全員監督。

2.3建立全面的風險防范和應急系統。

國有企業的風險主要來自于財務風險、安全生產風險及經濟法律風險等方面,其中安全生產風險受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難以解決。國有企業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風險防范系統來控制和化解風險,減少損失。

(1)風險防范的組織機制。除金融企業外,我國絕大部分企業沒有條件,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設立獨立的風險控制部門,但可以由現有的職能部門承擔風險防范組織機構的日常工作,如財務部、審計部、安全服務部、法務部等,不論由哪個部門承擔,都必須保證其工作的獨立性。此外,除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外,企業自身也應選聘一些法律方面的專才。

(2)風險防范的會計系統。通過計算機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進行大范圍的比較分析,對于異常值及時報警,使經營者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防范風險。

(3)風險的評估和分析機制。通過風險分析機制,抓大放小,重點關注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風險上,評估其可能造成的損失,評估風險的部門或個人應保持高度的獨立性。

(4)風險處理機制。風險分析清楚后,就應該立即采取相應的預防、轉化措施,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風險應對方法有以下4類:

①回避風險,如當某些項目超出了自身的技術條件和安全防護能力時,企業應暫時回避,等條件成熟再開工,不要倉促上馬。

②轉嫁風險,如將部分大型施工項目總包給有資質的其他大型公司,由其再分包下去,減少自身的責任。

③接受風險,接受風險不是任憑風險發生而無能為力,而是確認風險的威脅后,制定對策方案,一旦預計的風險成為現實,可以使風險造成的損失降低到預先設定的程度之下。

④分散風險,如針對安全事故高發、易發的特點,可以針對性地購買各類保險(施工責任險、第三方責任險等)。

(5)風險責任機制。必須明確企業經營者全面負責本單位的風險管理,并將風險責任落實到實處。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及時尋找問責對象,結合相關的獎懲制度,促使其提高警惕,在未來的經營中不再重蹈覆轍。

(6)建立風險審計體系,推行安全審計。目前,國際上已經開始開展安全審計,主要是在石油行業,很多跨國石油公司都在開展HSE(HealthySafetyEnvironment,健康、安全與環保)審計。大中型國企應定期對安全投入資金的使用及結余情況、安全規范流程執行情況等進行審計。審計應該制度化,成為剛性的原則,并和激勵、約束機制聯系在一起。

國有企業的風險應急系統仍不夠成熟,在風險發生時,反應往往過于滯后。

①建立風險應急方案,并定期開展風險應急的演練,在演練中發現不足并加以改進,演練不是過場,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并打分。

②塑造負責任的國企形象,一旦發生風險,要積極、誠實地接受事實,不隱瞞、不推卸,向社會證明有企業魄力、有能力處理好風險。同樣涉及兒童奶粉問題,與三鹿集團的逃避、隱瞞不同,美贊臣(MeadJohnson)、雅培(AbbottLaboratories)等國外企業不僅有自己的召回機制、賠償機制,一旦發現問題,他們均可以做到在第一時間公布消息,從不隱瞞。

③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避免風險發生時,社會輿論出現不利于國企的一邊倒現象。

本文對國有企業如何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做一些淺顯的討論,希望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強化風險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黃淑和。全面推進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設依法保障國有重點企業又好又快發展[R]2008.

[2]孟紅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8.

[3]祁有紅,祁有金。第一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4][美]COSO.企業風險管理:應用技術[M]。張宜霞,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