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措施

時間:2022-03-15 02:45:00

導語:深究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措施

摘要: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推進,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從合作能力、合作模式、合作環境、合作開放度、合作成效等方面,剖析了產學研發展的現狀,從價值取向、產業聯盟、成果轉化、合作區域揭示了產學研合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高新區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兩型社會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東湖高新區(簡稱“高新區”)在產學研合作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依然面臨諸多困境。尤其是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深入,高新區成為了試驗區中的試驗區,產學研合作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基于調研數據,對高新區產學研合作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和展望,為制定產學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的發展現狀

無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還是高新區管委會,都越來越重視產學研合作,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1、產學研合作能力明顯增強。

高新技術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規模與質量,是產學研合作能力的重要體現。

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卓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08年底,注冊企業達到12784家,經營活躍企業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過3億元的企業達到72家,規模以上科技企業達到720家[1]。隨著高新區管委會的推動和引導,科技型企業重視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合作主體意識增強。例如,凱迪電力、華中數控、烽火科技、長飛光纖研發并產業化了大批新產品或新技術。

高新區匯集了42所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始終注重科技與經濟結合,把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作為建設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轉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院校。其中,華中科技大學在機械、電子、光通信等領域具有比較明顯的轉化優勢;武漢大學在本地轉化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測繪、化學化工、水電利設備及生物醫藥等行業;武漢理工大學在機電、汽車、材料等專業轉化能力較強;華中農業大學的主要優勢集中在畜牧、養殖、生物等專業方面[2]。

高新區匯集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電科學院等56家國家和省級科研院所。高新區始終按照市場經濟思路推動科研院所加快成果產業化、院所企業化,加速釋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郵科院、化學所、生物所、高壓所等20家科研院所實現了以研發為主的事業單位向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企業的轉化;中核武漢核動力所、中科院武漢分院等科研院所將科研成果直接產業化[3]。

2、產學研合作環境日益完善。

產學研合作水平與外部環境的支持密切相關。高新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改善產學研合作環境。

(1)、創新服務平臺日益多元化。高新區積極整合國內外科技資源,組建了“國家光電實驗室”、“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為解決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科學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業核心企業建立10多個不同層級的工程技術中心,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服務;建設了多元化的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如軟件開發與測試服務平臺、光電子產品測試平臺、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

(2)、孵化器逐步專業化。圍繞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高新區開創專業化孵化器發展道路,完善了從研發、孵化到產業化的體系。通過不斷加強孵化器的建設,逐漸建成或正在建設武漢留學生創業園、光谷創業街、光谷軟件園、南湖農業園創業中心、生物醫藥孵化器、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孵化器、光電子企業孵化器7個專業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區的孵化面積達90萬m2,在孵企業突破1000家[4]。

(3)、大學科技園成為產學研成長鏈的關鍵環節。高新區已形成校園周邊、科技園區和創業中心、孵化器相結合的多層次孵化網絡。尤其是武漢長城創新科技園、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武漢理工大學科技園、華中師范大學科技園等的建設,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入園企業168家,累計畢業企業85家。

(4)、投融資環境不斷改善。高新區在改善投融資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進企業上市,出臺了《關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暫行辦法》;②發展風險投資,已建立了華工創投、東湖創投、光谷創投、武大創新、創業者中心等7家風險投資機構,引進了匯豐控股公司、IDG創業投資基金、Intel等境外創業投資機構;③完善了產權交易平臺。中國(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在全國首創非上市公司開展股權質押融資,開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截至2008年年底,為高新區內的艾維通信、武漢安能、江通動畫、銀泰科技、綠世界環保等28家公司融資35筆,總資金超6億元[5];④促進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例如,光谷基金與華夏銀行簽定協議,形成“貸款+擔保+投資”的投融資新型融資模式,為中小城市企業提供超過1億元的融資支持[1]。

(5)、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推陳出新。高新區先后出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暫行辦法》、《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和《中國光谷創新獎暫行辦法》、《關于推進科技人員創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中國光谷創新獎,鼓勵科技成果的股權化、資本化。例如,在紅光高清NVD項目的產業化過程中,科技人員和管理團隊以知識產權入股650萬元,占股比例達27%。

(6)、人才特區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08年底,高新區已累計吸引海外留學人才1300余人,創辦520多家企業,涉及200多項高科技項目的研發和經營[6]。2009年,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先后出臺《關于在東湖高新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3551”人才計劃的暫行辦法》,得到海內外相關人士的關注和響應。

(7)、產學研聯動機制初步形成。高新區定期召開由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家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參與的產學研聯席會議,促進產學研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地球空間信息產業聯盟、光電國家實驗室、軟件外包產業聯盟、激光行業協會、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產業技術聯盟、光纖到戶(FT-TH)聯盟、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的建設,加強了高校、企業與科研院所的聯動,協同效應開始顯現。

3、產學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產學研合作的實踐中,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形成了多種富有生機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并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目前,區內企業已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技術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請中科院姚建銓院士為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聘請國內外一批知名激光技術專家組成顧問團。這種合作模式的特點是企業規模較大、研發力量較強,屬于創新型企業的典范。

(2)、大學院所直接將研發植入產業。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資源和科研優勢,創辦科技型企業以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和高校老師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區創業,將科研成果產業化,例如楚天激光、凱迪電力、凡谷電子。大學科技園逐步發展成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的華中數控、天喻信息、達夢數據庫,武漢大學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奧、武漢立得空間,武漢理工大學的南華高速、理工光科、港迪電氣、理工光學等。華爍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則是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資源,直接將科技成果進行產業化運作的典范。

(3)、共建產學研經濟聯合體。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實踐中,為了整合和利用國內外的科技資源,高新區建設了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心)為核心的多層次技術創新支撐平臺,推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圍繞重大項目建設,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多方共建的產學研公共技術創新平臺,拉動了產學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科技廳、武漢市科技局、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東湖高新集團合作成立了我國第二個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產學研各方共建企業推進了科研成果產業化,例如,武漢大學開發的“OSMAR-S型便攜式高頻地波雷達”,選擇凡谷電子公司作為實現雷達產業化的合作伙伴。

(4)、產業聯盟。整合產學研的技術和產業資源,以聯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軟件外包產業聯盟、激光行業協會、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NVD)產業技術聯盟、光纖到戶(FTTH)聯盟、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這些聯盟的成效已開始顯現。

(5)、“產業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區采取資源集聚戰略,依托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成立了光電國家實驗室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其中,光電國家實驗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漢市共建,依托華中科技大學,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717所組建;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由武漢大學牽頭,由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凱迪電力等單位組建。

4、產學研合作國際化初具雛形。

東湖高新區的產學研開始從國內合作走向國際合作,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

(1)、謀求全球產學研資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區內的產學研主體已開始與國外企業開展合作,積極謀求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例如,長飛光纖由中國電信集團、武漢長江通信集團與荷蘭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資、合作研發;華工科技收購澳大利亞的Farley和Laserlab,通過集成創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離子切割機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機。

(2)、吸引跨國公司到高新區建設技術中心。例如,微軟技術中心、IBM軟件創新中心、英特爾創新技術體驗中心、EDS全球服務外包中心等。

(3)、聘請國外專家。例如,光電國家實驗室聘請了美國、英國等8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布立頓?強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頓?強斯生物醫學光學研究中心”;凱迪電力聘請世界著名干法脫硫專家孜默擔任技術顧問,引進了7位經驗豐富的德國、波蘭等國家的脫硫技術專家。

(4)、舉辦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例如,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創業發展洽談會、國際光電子博覽會、留學生創業會以及光谷國際論壇等。

5、產學研合作成效顯著。

(1)、從聯合創新走向創新集群。高新區涌現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如華工科技、長飛光纖、烽火科技、凱迪電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區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共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級創新項目320多項[7],開發了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項IP網絡技術標準、長飛光纖的“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均被國際電聯批準為國際標準。高新區圍繞核心技術和標準,由區內企業牽頭組建了產業技術聯盟,成立了光電國家實驗室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開始走向聯合創新。這標志著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已朝市場化、長期化方向發展,實現由點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斷轉化成社會財富。產學研結合的浪潮日漸高漲,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斷地被產業化,轉化成社會財富。例如,由國家光電實驗室研發改進的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NVD研制成功,武漢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儀產品試生產。

(3)、國家級示范基地紛紛落戶。高新區已擁有了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研發基地、光電器件生產研發基地、光通信產品研發基地、激光設備生產基地、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高新區也先后被批準為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全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試點、全國第一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創建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全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全國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先進集體”、“國家地球空間信息武漢產業化基地”和“武漢?中國多語信息處理產業基地”等。這些基地的落戶都是官產學研合作所帶來的成效。

二、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存在的問題

面臨新的形勢,東湖高新區產學研發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集中突現如下:

1、校企的價值取向差異依然嚴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學術價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場價值。長期以來,高校對科研成果的評價,單純以獲得國家經費多少、數量、參與人的學術地位高低、所獲獎勵級別和數量為標準。例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的職稱評定和考核標準,依然以論文或著作、研究項目及教學成果為依據。雖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體系及激勵機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向發展,科技人員創辦公司越來越多,例如,武漢東湖創業中心自成立以來累計孵化中小型科技企業886家,其中近20%的企業由高校或高校教師創辦[8]。但是,武漢高校產業與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產業相比,在數量、規模、產業實力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企業關注的焦點是科研成果的市場效益或市場前景。

目前,區內企業在創新上對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資源的利用還不夠,大多數企業的創新屬于自創。據湖北省統計局2007年的《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調查報告》顯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業獨立完成的產品創新占71。9%,獨立完成的工藝創新占65。2%,只有28。1%的產品創新和34。8%的工藝創新是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等的合作完成的[9]。

2、產學研合作聯盟亟待升級。

跨“產學研”平臺的產業聯盟是現階段高新區推進產業升級和規模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高新區的眾多產業技術聯盟,由高校或企業牽頭,由研究機構、企業,甚至金融、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區的產業技術聯盟成立時間比較短,停留在共同開發市場的初級階段,需要經歷“聯系、聯合和聯動”,才能真正實現國家六部委鼓勵和支持發展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且,隨著產業聯盟的逐步推進,產學研聯盟中存在文化風險、制度風險和運作風險,可能引發聯盟內部的沖突和不協調,造成聯盟的終止。因此,轉向產學研相結合、整合有效資源的技術創新聯盟,將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

3、在漢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轉化率低。

高新區的高校及科研機構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進行產業化運作,但是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遠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機構技術成果向本地企業轉化的比率比較低,由武漢地區企業承接的項目不足20%[8],呈現出“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項目總額大約在3~4億元,其中涉及到武漢本地及武漢周邊地區的項目轉化總額只有大約5000萬元,僅占轉化總量的25%左右[2]。武漢大學2006年以專利申請權、專利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形式實施具有發明專利的項目13項,武漢企業承接的項目只有2項[8]。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機構也存在類似現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對象大部分是江浙、廣東等外省企業,與省內企業的合作反而比較少。

例如,武漢大學2002—2006年通過專利技術合作開發項目68項,其中與武漢企業合作開發的專利技術項目不足10%,華中科技大學2002—2006年與武漢企業也只有29項專利技術合作開發項目[8]。

4、產學研合作地區性明顯。

高新區的官產學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區,以整合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資源為主,在積極整合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資源,實現跨地區、跨國界的合作方面,做得還很不夠。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屬單位的科技人員帶科技成果來東湖高新區實施轉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雖然東湖高新區在推進產學研合作的過程中,開始引入國外科研力量,包括與國外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和獨資企業的技術轉移與擴散等。例如,與法國政府聯合建設P4實驗室,華工科技收購澳大利亞切割系統公司,凱迪電力高薪聘用外國專家。但是,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地區性過于明顯,未能在更開放的環境中推進,尚未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產學研創新體系,難以融入國際性創新網絡。

三、促進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對策

為促進高新區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結合產學研發展趨勢和高新區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對策:

1、以戰略規劃引領產學研合作持續發展。

產學研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產學研合作過程的重要運用,也是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正經歷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點到線到面,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發展的轉型時期。在轉型時期,明確產學研的未來發展方向至關重要。因此,必須結合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經驗,制定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戰略,明確產學研合作的戰略目標和基本思路。以規劃促進產學研結合工作的規范開展,引領產學研工作縱深發展。

2、以戰略聯盟和合作網絡驅動產學研合作國際化。

隨著經濟、科技的全球化發展,產學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區內、國內。擴大產學研合作的外延邊界,走出一條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國際化道路,是高新區成功嵌入國際性創新網絡,逐步向全球產業鏈高端推進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隨著產業技術聯盟的不斷發展,利用現有具有影響力的技術聯盟或產業聯盟,加強與世界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大型跨國企業開展合作,成立跨國產業聯盟,謀求在全球范圍內實行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推動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國際化。另一方面,通過在漢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的國際合作網絡,以“請進來、走出去”思路開展產學研對接,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國際化。

[NextPage]

3、吸引和促進區內外產學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世界一流科技園發展的經驗證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來推動高新區企業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一方面,依靠轄區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實施產業與科技的對接。以高新區優化的產業結構,積極與在漢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優勢和學科鏈實現對接,促進自主創新成果實現本地轉化。另一方面,借鑒廣東省產學研合作的成功經驗,加強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項目和產學研合作,鼓勵省外乃至國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根據東湖高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到高新區建立轉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為高新區的經濟建設服務。

4、以產學研平臺吸引和留住科技領軍人才。

優秀的科技領軍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資源。科技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產學研平臺建設,營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綜合環境,從而使人才從愿意有為到可有作為,從希望發揮到能夠施展。例如,利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漢分院、郵科院等科研院所,凱迪電力、長飛光纖等創新型企業,以國家光電實驗室、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等國家級實驗室為平臺,引進和留住海外科技領軍人才。

5、借助“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發揮輻射效應。

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應該說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創新體制和優化產業布局是武漢城市圈作為“新特區”的重要試驗內容,東湖高新區作為全省高新技術產業龍頭和示范基地,則成為試驗區中的試驗區。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說“兩型社會離不開兩型經濟,兩型經濟離不開兩型產業,兩型產業離不開兩型技術”,兩型技術的研發和轉化為產學研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高新區在優勢產業上已具有優越的產學研合作條件,為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應該結合“兩型社會”建設,建立“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探索建立新型產學研合作機制,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東湖高新區管理委員會。武漢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情況匯報[R]。2009-2-20。

[2]武漢市產學研工程協調小組辦公室。武漢市產學研工作發展報告[R]。2006-11。

[3]夏亞民,陳麗娜。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區,2007(2):80-84。

[4]王宏斌,陳捷。武漢東湖高新區玩轉資本市場[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09-07-08。

[5]何亞斌。關于產權市場促進產學研合作情況的匯報[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漢吹響“人才集結號”[N]。光明日報,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廳高新處。極目楚天論光谷[EB/OL]。2008-06-19。

[8]董宏偉。武漢市教育部直屬院校專利轉化情況調查。2008-01-14。

[9]湖北省統計局。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調查報告[EB/OL]。208。39。132/。2007-11-22。

[10]韓義雷。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李健代表談民生科技[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