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經濟學邏輯相對理性思考

時間:2022-10-27 10:55:00

導語:馬克思經濟學邏輯相對理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經濟學邏輯相對理性思考

摘要: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是在馬克思經濟學邏輯基礎上提出的,這一假設主要強調了人的行為與外部約束條件的動態交互以及約束條件的動態變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評價相對理性程度的多要素動態評價體系。這一研究不僅試圖挖掘、提煉出馬克思經濟學關于經濟人以及理性分析的科學內涵,而且還將對構建一個更為貼近現實、更為客觀、對現實社會更具有指導意義的經濟學方法論體系有所貢獻。

關鍵詞:經濟人假設;相對理性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在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假定前提條件時,關于經濟人假設的理解有兩種不同的認識:一類認識是否定經濟人假設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地位,把這一假設條件看作是西方經濟學特有的經濟范疇;另一類認識則在批評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的同時,承認并試圖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理論。

筆者同意后類觀點,因為馬克思經濟學巨大的理論包容量是任何經濟理論體系都無法比擬的。如果從經濟人的角度來考察馬克思經濟學,則可以梳理出馬克思經濟學關于經濟人的理論脈絡,這是我們構建一個科學經濟人假設的重要理論根據。

一、馬克思經濟學關于經濟人假設的重要思想脈絡

首先,馬克思的“經濟人”實際是經濟關系人。馬克思認為,人們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發生著兩個方面的聯系:一是人與自然的聯系,即通過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生產出以物質資料為載體的物質利益,這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二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人們在與自然發生聯系的同時,相互之間必然發生著一定的關系,即生產關系。為此,他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經濟關系人的根本特征是資本關系人,如他指出:“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

其次,馬克思的經濟關系人是在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相互矛盾運動中存在著。馬克思先以簡單商品經濟為例分析了經濟關系人理性的矛盾運動過程,馬克思認為,簡單商品生產者關于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是有理性的,但是,這一理性只是個體理性,而這個個體理性是否符合社會理性。或在多大程度上與社會理性相符合,完全取決于私人勞動能否轉化為社會勞動,這要在商品交換中才能見分曉。但在交換中要實現這一轉化則是一個驚險的跳躍。因為:第一,私人的個體理性與實際的社會理性在質上很難一致。如馬克思分析到,(1)商品生產帶有很大盲目性,不可能精確地估算出社會需要,即使即期估計可能是正確的,但隨著時間的移動,也可能是錯誤的。(2)社會需求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如果商品生產者墨守成規,就不能滿足社會新的需要。(3)社會需求是有限度的,同時存在著競爭者,所以可能有一部分商品賣不出去。第二,私人的個體理性程度與實際的社會理性程度在量上很難一致。馬克思認為,(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變化的,因此在商品交換中,商品能換到多少貨幣很難確定。(2)即使某種商品都包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這種商品的總數仍有可能包含耗費過多的勞動時間,因為,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只有符合社會總勞動對該商品生產部門所分配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是必要的。因此,馬克思指出“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而“最愚蠢不過的教條:商品流通必然造成買和賣的平衡”。正因如此,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雖然沒有明確談到經濟人的理性問題,但是,他的理論中已經包含了這一理論內容。

接著馬克思分析了在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中,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轉化為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這使經濟人理性的矛盾更加擴大了。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雖然社會化了,而生產資料和產品卻屬于資本家私人占有,生產服從于資本家攫取剩余價值的狹隘利益,廣大雇傭工人則處于被無償剝削的境地。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兩組利益矛盾:一是,個別企業有理性的利益追求與整個社會利益無理性運動的矛盾。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要求企業生產是有組織的,各個企業能完全理性地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的問題。可是資本主義私有制使各個企業并不完全了解社會的需求,造成整個社會生產又極其無序和非理性化。二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供給與需求相對縮小的利益矛盾。資本家對剩余利益的無限貪欲和迫于外部競爭的壓力。必然要改進生產技術,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而資本主義信用的廣泛發展為其提供了可能。但這些無限供給卻歸資本家所有,并且資本家在擴大無限供給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雇傭工人的剝削,而且資本的積累、集中、積聚又造成大量工人失業,農民、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整個社會的需求日益相對減少。當上述矛盾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整個社會的宏觀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因此,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企業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的矛盾正是資本主義利益矛盾運動的表現,并且這些利益矛盾的發展與激化,最終將導致資本主義制度整體利益的喪失。

可見,經濟人以及經濟人的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的矛盾運動是馬克思經濟學中一條明晰的主線。在此,馬克思經濟學主要采用宏觀的、動態的、客觀的分析方法,通過對資本主義整個制度的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的剖析,間接地揭示了經濟人理性變化運動規律,并將它的內在性歸結為利益矛盾的存在、發展與演化,這一分析邏輯只有馬克思經濟學所獨有的方法論體系才能完成。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經濟學在闡明了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的沖突以及追求兩者一致性的重要性的過程中,已經包含了理性的相對性的思想,即個體理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對他人、相對社會而言的。因此,筆者的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正是從這個角度對理性問題作出了進一步的分析。

二、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的理論分析

所謂經濟人的相對理性,就是指經濟人個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決策和行動過程中,相對于整個社會環境以及外部的約束條件而言,其理性是相對的。1、經濟人的理性是相對和變化的

經濟人是理性還是非理性,是相對于與之有利益相關的外部世界、相對于某一時間階段來講的。如果不考慮個體行為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這種作用所帶來的影響,僅從孤立的給定條件出發來評判個體行為的理性程度將會得出非常片面的結論,因此評價個體理性時必須充分認識到其相對性。具體而言,理性的相對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人在對某一行為作出決策時,是不能脫離他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經濟人的決策要依賴于外部世界提供的便利條件和約束條件,另一方面,經濟人的決策又會對相關的外部世界產生影響。(2)個體行為指向的對象由于受到個體行為和社會條件的影響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也就是說,行為主體在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面對的對象也是相對的。(3)在對個體理性進行考察的時候,不能只孤立地看到條件本身是什么,而是要看到這一條件在具體的環境下對個體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因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時點、對不同的行為個體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4)經濟人個體行為過程是由個體與其他行為方的行動一步一步連接而構成的,是一個個體行為與約束條件互為因果的發展過程。行動的每一階段由于行為各方不同的行為模式和一些外部條件的變化而變得不確定,不確定的階段性結果又影響著下一階段個體的選擇空間和結果,此過程具有顯著的相對性。(5)個體行為的最終結果理性與否的評判也是相對的,這一方面取決于個體行為者事先的理性預期程度,另一方面取決于具體的社會背景條件,也就是說必須將個體本人的影響和對外部的影響結合起來考察,不能孤立的來看待。

就發展的角度來看,經濟人理性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人的完全理性實際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非完全理性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經濟人的理性程度也存在一個由非完全理性逐步接近完全理性的發展過程。所以,經濟人的理性是動態的、變化的。就普遍聯系的角度看,經濟人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是一個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這種動態交互貫穿于個體行為的全過程,表現為經濟人個體本身以及對其構成影響和約束的外部條件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這是因為經濟人作出決策時所面臨的外部條件并非一經給出就靜止不變,同樣的,經濟人也不是在作出首次決策后就再無其他行動。一方面,經濟人會不斷地受到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經濟人的變化又對外部條件產生著反作用。正是這種經濟人與外部條件的變化和交互作用使得經濟人的理性具有動態性。

2、經濟人的理性約束條件是多元和動態的

經濟人作為社會中的人,其行為要受到各方面條件的約束,這些約束條件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而這些條件本身在不斷變化,其影響程度也隨著它們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發生著變化。

首先,約束條件是多元的。作為被抽象出來的經濟活動承擔者,經濟人必然是以某種方式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中去的個體。個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行為必然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約束,這些約束條件主要有:

一是按照約束條件的來源,可以劃分為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兩類。主觀條件指的是個體自身的各種約束條件,主要包括個體的相關知識水平、計算和判斷能力、體力狀況、性格傾向等等。客觀條件指的是個體外部的各種約束條件,如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社會信用狀況、直接利益相關者狀況等等。

二是按照約束條件與個體行為結果的相關程度,可以劃分為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兩類。直接條件指的是對個體的行為及其結果有直接影響的因素,間接條件指的是對個體的行為及其結果沒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通過其他因素的傳遞而最終對個體產生影響的因素。

三是按照約束條件的動態程度可以分為相對固定的約束條件和相對變動的約束條件。相對固定的約束條件是指,在一定時期變化不大的因素,相對變動的約束條件是指在一定時期變化較大的因素。

此外,約束條件之間也可能有著某種程度的互相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還可能是非常明顯或非常重要的。多元的約束條件之間的相互影響形成了一種既相互抵消又互相加強的作用力,這使得它們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機制更為復雜。

其次,約束條件是動態變化的。在個體對某一行為作出決策并付諸實施的全過程中,與該行為有關的約束條件也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所謂“給定條件”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點上的條件。以事前、事中、事后分別的約束條件來評判個體的理性程度,可能得出差異巨大的結果。

對于個體的決策行為來講,所有約束條件在一定時期內都可能發生變化。不同約束條件的變化對個體行為結果的影響可能是同一方向,也可能是不同方向,有些影響互相抵消,另一些可能互相加強。因此,處在不斷變化中的約束條件對個體行為后果的影響同樣處在變化之中。在最初時點上被認為是理性的決策隨著約束條件的不斷變化有可能產生與其預期有差異的結果,差異的程度隨著約束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歷史上不止一次出現過由于某些突發事件而導致的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導致資本家投資的實際結果與預期大相徑庭。從事后來考量,這些投資行為應該被判斷為非理性的,而這一結果正是由于外部的約束條件產生戲劇性變化的結果。

約束條件不但本身不斷在變化,而且對特定個體行為的影響力也是在變化的。如在生產中,原材料價格變動對產品生產的利潤率有直接影響?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這種影響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以歐佩克石油供應變動對世界各國國民經濟的影響為例,80年代以前,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對歐佩克的石油供給依賴性很強,以至于歐佩克70年代的減產造成各國連續多年的蕭條,從這里可以看出石油作為原料對生產利潤的巨大影響。但是,正是認識到了這種過度的依賴性,各工業國此后開始尋求其他渠道以削弱歐佩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蕭條以后的幾十年間,兩方面的變化使得歐佩克對工業國生產的影響力明顯減弱了,一是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的飛速發展,二是許多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出口逐漸占據了越來越多的世界石油市場份額。因此,歐佩克的石油產量對世界經濟雖然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其程度已經不能與80年代之前相提并論了。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技術進步給生產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生產的各種約束條件的影響力也隨著技術進步在不斷改變。因此,約束條件對個體行為理性程度的影響也必須動態地來考察。3、經濟人的理性評價體系不是個體的而是社會的

經濟人的完全理性實際是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的統一。對于所有個體經濟人而言,他們都是按照決策時所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認為最優的決策,如果僅從個體的角度進行孤立的判斷無疑都是理性的,但這種理性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因為這種事前貌似理性的決策經常帶來的是事與愿違的結果。個體要達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須讓自己行為的結果滿足社會的需要,即只有達到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的統一,才可以說人達到了完全的理性。然而由于人的信息搜集、處理、計算等能力都是有限的,加上外部世界的高度復雜和不斷變化,這種統一的達到是偶然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個體只能不斷接近這種完全理性。

經濟人的社會理性是不可控的。個體理性是單純從行為者個人角度出發所進行的評判,個體行為者對外部條件的信息進行搜集、判斷和計算,并作出自己認為適當的決策,為自己的決策承擔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對理性的判斷所牽涉到的因素或變量有限,因而比較容易控制。社會理性遠遠不同于個體理性,社會理性的實現不是單個或有限個體的行為的結果,而是全社會無數個個體經過極其復雜的動態交互過程而形成的。它受到大量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因素和無數個個體行為的共同影響,而且這些因素和行為本身又都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對社會理性是難以加以控制的。

理性的評價體系是社會和事后的。個體行為與外部約束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多重均衡的產生,行為的整個過程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有可能產生變化。這可能是由于個體行為的結果在外部條件的制約下具有不確定性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個體的行為與外部制約條件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結果并不是能夠事先完全確定的,最終的真正結果是多重均衡中的一個,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

三、經濟人理性程度的測量標準

基于上述,經濟人理性程度的考察和測量標準具有全面、動態的特點。

對于具體的個體理性評價案例,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簡潔的理性程度測量模型。模型設定個體的理性程度是0—1之間的某個數值,其中,“1”表示完全理性,“0”表示完全非理性,數值越大,理性程度越高。顯然絕大多數情況下個體的理性會是介于0和1之間的某個數值。

理性程度測量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R0=R0(a0,b0,cR0…);

②:Rt=Rt(At,at,bt,ct…),t=1,2…n,O≤At≤1,0≤Rt≤1;

③:at=at(R-1),bt=bt(Rt-1),ct=ct(Rt-1)…;

④:X=(R1+…+R和+Rt+Rt+1+…Rn)/n

在上述公式中,R0表示最初時點上(第0期)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影響程度的初始值,由a0,b0,c0等確定;a0,b0,c0等是在第0期給出的社會中a,b,c等具體要素的初始值,為常數;Rt表示t期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影響程度的函數,At表示個體在t期對自身行為的調整系數,at,bt,ct等分別表示t期個體行為對社會中a,b,c等具體要素的影響程度;x表示最終獲得的個體理性程度的數值。

把個體行為從決策開始到行為結束分為n+1個階段(從0到n)。R0這一時點上行為尚未開始,因此其值由a0,b0,c0等初始值給出。Rt表示t期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影響程度的函數,Rt的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數值越大,表示個體行為在該期對社會利益的貢獻越大。Rt是一個以At、at、bt、c。等為自變量的復合函數。其中,Al是個體在t期對自身行為的調整系數,該系數介于0—1之間,At對函數值有著明顯的修正作用,這里就體現了個體根據實際情況對行為進行著動態的調整,以及這種調整對行為結果的影響。at,bt,ct的值分別是t-11期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影響程度的函數R。的函數,它們反過來又決定著t期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的影響程度。最后,把從第1期到第n期(由于第O期行為尚未開始,因此不計算在內)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影響程度的數值取一個平均值,得出的x就是我們要測量的個體理性的數量值。該值介于0和1之間,數值越大,理性程度越高。可以看到四種典型情況:(1)個體一開始就不考慮社會利益,以后也一直不考慮社會利益,那么最終值將會接近于0,即該個體理性程度很低;(2)個體一開始就充分考慮社會利益,以后也一直調整自身行為以適應社會需要,那么最終值將會接近于1,即該個體理性程度很高;(3)個體一開始并不考慮社會利益,但以后逐步調整行為以適應社會利益,那么最終值將會接近于區間中段;(4)個體一開始充分考慮社會利益,以后卻漸漸走向自私,不再考慮社會利益,那么最終值也將接近于區間中段。

上述理性程度測量模型的依據是,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認為,只有當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一致時。個體才是真正理性的,因此,理性評價的主要原則是看個體行為結果是否體現了這種一致性。個體行為的整個過程劃分為若干區間,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的總體影響程度是由個體行為的動態調整和社會中受到個體行為影響的各個具體因素共同決定的。個體行為與約束條件之間的動態交互充分表現在:約束條件在每一期作為自變量對個體的行為構成影響,而這一期的個體行為的結果又作為自變量對下一期的約束條件構成影響。個體在每一期都會根據上一期行為的結果對下一步的行為作出調整,這將使得每一期的個體行為對社會利益的影響都有所不同。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的理性程度測量模型不僅考慮到個體行為起初的目的和最終的結果,而且考慮到個體在行為過程中的調整所帶來的影響,是一個動態的以社會利益的實現為基本考察原則的模型。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評價經濟人究竟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問題就容易多了。如上所述,如果經濟人一開始就考察到社會利益,而在整個過程也一直調整自身行為以適應社會需要,那么最終值將會接近于l,即該個體理性程度很高,可能接近完全理性。這說明經濟人如果是理性的就不能是自私,就算他是自私的,他也必須如貝克爾所說要掩蓋起來。如果經濟人一開始就考察個體利益,在以后的過程中也不考察社會利益,那么最終值將會接近于0:即該個體理性程度很低。這也說明自私人是非理性的,其結果也不可能獲得最大化的利益,因為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個體理性與社會理性相一致時利益才可能達到最大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古典主義經濟人假設存在的最大悖論就是自私人與完全理性人是無法統一的。

四、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的理論價值

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也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這一經濟范疇的確立,為經濟學的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邏輯起點。這樣,經濟學在研究經濟問題以及人的經濟行為時,可以不需要考慮所有的影響因素,而是把人在經濟意義上的特點抽象出來,這使得經濟學對人的行為分析大大簡化了。但它的完全理性、完全自利等假設也因其與現實的不相符合而不斷受到質疑。斯密之后。先后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博弈論等諸多經濟學流派或學說都直接或間接地對經濟人假設進行了繼承或修正。

中國學界關于理性經濟人的創新觀點也很多,如程恩富關于理性與非理性并存的“新經濟人”假說,孟捷關于馬克思經濟學繼承和發展經濟人假設合理成分的分析,李炳炎關于科學經濟人的理性說,鄭貴廷等關于“適應性理性經濟人”假說,以及市場經濟理性的觀點等,這些研究成果都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邏輯條件下發展了經濟人理論。筆者提出的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與以往的各種經濟人假設最根本的區別在于:這一假設認為經濟人的理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其相對性主要體現在經濟人的行為與外部世界普遍聯系,并與外部世界有動態的相互作用,從而對其理性程度產生影響。這與以往的各種經濟人假設大多把經濟人的行為看作是孤立的或與外部世界不存在動態交互影響的假設有重大差別。

1、與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的區別

在新古典經濟人假設中:個體的決策是在給定價格參數和收入約束的條件下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個體的效用函數只依賴于他自己的選擇,而不依賴于其他人的選擇,最優選擇只是價格和收入的函數而不是其他人選擇的函數。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的選擇是相互作用的,但對個體來說,所有其他人的行為被事先總結在作為參數的價格當中,個體作出決策時既不考慮自己的選擇對別人的影響,也不考慮別人的選擇對自己的影響。

從上述對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特點的歸納,我們可以看出,它與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假設經濟人至少在其行為的過程中是孤立的,外部世界的全部條件僅僅被概略地總結為以價格形式表現的參數,這些參數是事先給定的,而且一經給出便不再變動。經濟人的行為與這些參數之間沒有動態的交互關系。只要經濟人的決策已經作出,則外部世界的情況無論怎樣變動,都不會再對經濟人在考察期內的行為產生影響。相對應的,經濟人的行為在考察期內也不會對外界產生任何影響。

與此相反,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最強調的便是:經濟人的行為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外部世界有著動態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會對經濟人的行為及對其行為的理性程度的測量產生重要影響。外界因素對經濟人行為的約束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變化。

2、與有限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區別

新制度經濟學對經濟人假設的修正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把古典假設中經濟人的無限理性修正為有限理性。這一修正不僅對經濟人假設本身,而且對此后經濟學、管理學的分析框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限理性假設還被行為經濟學等學派所接受并發展。

從有限理性假設本身來看,它無疑比無限理性假設更接近現實。然而,有限理性實際上只是修正了經濟人假設中自身利益最大化行為的約束條件,而不是最大化行為本身。就這一點,它并沒有對古典經濟人假設有所突破。有限理性理論所指出的經濟人行為的約束條件是事先給定的條件,在經濟人根據這些條件作出決策后,這些條件的變化不再納入對經濟人理性程度考察的范圍,經濟人行為的結果對這些外部條件的反作用也不再加以考慮。與此相反,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在分析經濟人理性的時候不僅要把約束條件作為動態的可變的因素加以考慮,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人行為的后果對這些約束條件產生的影響,是一個不斷變動且交互的復雜的過程。

新制度經濟學中,制度的制度化過程被看作是社會行為主體追求個人理性化的過程,在它的研究中,涉及到具有各種不同行為傾向的個體的獨立選擇行為及其相互影響,以此為出發點來討論個體所表現的各種行為特征,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競爭與合作。從這點上來說,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理論中包含了經濟人與其他個體以及外部世界的其他約束條件之間相互的影響。但是,與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所說的動態交互影響不同,新制度經濟學主要說的是社會的制度背景對個體行為方式的約束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制度是一種社會博弈規則,是人們創造的用以限制人們相互交往的行為框架。在新制度經濟學這里,對于經濟人來說,他所要接受的制度約束是給定的。雖然長期內制度會發生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發生在對經濟人理性的考察期內,也就是說,制度是經濟人效用函數的一個事先給定的穩定的約束條件,而不是一個變量。

3、與博弈論的合作理性的區別

博弈論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相對于忽視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片面強調完全競爭的傳統經濟學而言,博弈論更注重經濟生活中各個方面決策主體的相互影響、作用、依賴和制約,從而也更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不過,博弈論所闡述的決策主體受到的影響、作用等機制與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的觀點仍然是有區別的。

在博弈論的理論中,個體的理性實際上是一種合作理性,即個體要真正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須考慮各種約束條件及其他博弈參與者的行為模式,并與對方進行適時的合作。博弈論中個體受到的動態交互影響限制在與其他博弈參與者之間,而沒有涉及到其他的重要約束條件。實際上,博弈論在這點上還是遵循了以往各種經濟人假設的方法,它把社會制度、生產技術水平等都作為博弈中給定的約束條件了。毋庸置疑,對于個體的決策來說,博弈中其他參與者的行為對其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除了博弈參與者之外,外部條件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與博弈論只把其他參與者作為變量,而把外部的影響作為給定條件相比。相對理性經濟人假設不僅考察與所考察的經濟人進行博弈的其他個體和他的相互影響,還考察其他外部條件對經濟人行為的作用,這種作用是一個貫穿始終的動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