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分析
時間:2022-06-05 08:04:29
導語: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近年來,青島市GDP逐年增長,但增速卻大不如前。本文以青島市產業結構為突破口,主要分析青島經濟現狀、青島市產業結構的特點及產業結構優化對策,從而探究青島經濟如何持續發展。主要運用數據分析及理論分析方法,利用產業經濟學相關理論展開討論。
關鍵詞:青島;產業結構優化;可持續發展
一、青島市經濟概況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現有人口900萬人,被稱為世界啤酒之城和世界帆船之都。青島的GDP、財政支出、人口遷入量和工業生產總值等主要指標都超過了省會濟南,位居山東之首。作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青島一直堅持加工制造業、旅游業、海洋資源產業以及創新型工業相互融合的發展戰略,如今已經形成了海洋經濟、高端產業、生態科技為一體的發展模式。青島市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中國第二個外貿億噸吞吐大港——青島港,既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又是中國的軍事要地。并且,青島集中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科技開發機構,主要集中于青島高新區。高新區有5個主要園區,其中最為發達的是高科園,孕育了許多世界500強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等。此外,青島還孕育了中國海洋大雪、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諸多科研高校。所以,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青島都具有重要的綜合戰略地位,已成為中國環渤海經濟圈中綜合經濟實力僅次于北京、天津的重要經濟中心城市。2017年,中國各省份GDP排行榜上,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和河南省。在城市GDP排行榜上,青島市排名第十二位,這個排名相比往年有下降趨勢。青島近年來的GDP雖然一直在增長,但增速逐年下降,遠遠低于十年前的增速。
二、青島市五大重點產業
青島的五大重點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綠色低碳產業、數字創意產業,這五大產業的GDP比重約為20%。那么,這五大產業究竟為何具有如此高的產值呢?第一,信息技術產業,在青島高新區內配套設施完備,擁有眾多骨干企業,并利用外資擴大規模,外向型經濟活躍;第二,青島的礦產資源豐富,周邊的985/211大學也源源不斷地為青島提供人才,給予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人力和物力的優勢;第三,生物產業的優勢在于以海洋生物醫藥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為依托,又有天然的海洋生物研究條件;第四,綠色低碳產業的優勢主要是政府支持,因為青島人口負擔過重,所以發展此產業是必然趨勢;第五,數字創意產業的興起是由于青島形成了由廣告產業鏈、傳媒產業鏈和高科技產業鏈所組成的全新產業園區的新型發展平臺,提高了生產鏈的整體效率。除此之外,青島經濟還以海洋經濟的特色聞名。但這五大重點產業也中并沒有提到海洋產業。這是因為海洋經濟不是一個產業,而是滲透到了青島的各個產業之中。比如,生物產業中有海洋生物的藥物提取,信息技術產業中有海洋勘測雷達的研發等。對于青島來說,海洋經濟的地位不容小覷。青島位于渤海沿岸,城市形狀狹長,海岸線長,海域廣闊,海洋生物、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同時,青島還是中國海洋科研教育機構的聚集地,擁有大量專業的科研人才。2016年,青島的海洋生產總值達2,515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4。其中,海洋第一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2%,第二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7.5%,第三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7%。海洋三次產業比例由2011年的7.5∶42.7∶49.8調整為2016年的4.2∶51.2∶44.6。海洋第一產業比重較2011年降低3.3個百分點。這也符合了三次產業比重變動規律和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演進的規律。
三、青島市產業結構及其特點
(一)青島市產業結構現狀。目前,青島的產業結構為“二三一”結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青島的第一產業已不再是城市發展的重心,其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于GDP的貢獻率越來越高。青島在20世紀經歷了漫長的重工業時期,城市的資本大多仍集中在第二產業之中,逐漸向第三產業轉移。目前,雖然第三產業比重增速最快,但總體來看仍不及第二產業。(二)青島產業結構的特點1、從三個層次的產業結構來看。山東自古尚農,青島的第一產業自然是最為成熟的,但在當今并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第二、第三產業的結構水平落后于上海、深圳等發達城市,但是競爭力較高,尤其是建筑業。綜合各產業的整體優勢,青島第一產業具備經驗優勢,建筑業競爭力較強。但對比一線城市,青島的技術型產業缺乏優勢,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稍顯落后。2、產業結構與資源結構不協調。資本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產業比重過高,資源和能源集約化水平不高,存在著資源浪費的問題。比如,萬元工業產值耗水量為世界先進水平的四倍,萬元GDP綜合能耗為0.94噸標準煤,億元工業產值耗原煤是上海的四倍等。經濟增長的資源代價偏大。3、青島經濟主要靠大企業支撐,國企和外企比重大。國家控股的集團主要包括海爾集團、海信集團、六和集團、中國石化、雙星集團和青島啤酒等十大集團。近年來,松下、惠普、三菱等大型外企紛紛落戶青島,其產值占整個青島工業經濟的50%之上。這無疑提高了青島工業的競爭力,但同時也帶來了民營企業衰微,市場壁壘過高,市場經濟活力不足等問題。4、三大產業就業結構不合理,產值結構欠完善。近年來,青島的第三產業產值及規模節節攀升,但該產業的就業人數卻呈現滯后性,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相差20.65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的發展還不夠充分。金融業的發展就反映了這一點,在青島,銀行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業各項指標的比重相對偏低,而且整個金融業的規模較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偏低。
四、青島市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建議
青島第一產業不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產值上都處于較低比重。因此,在保證農業基礎地位不變的前提下,發展二三產業并不會導致公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根據現狀,我們認為第一產業可以不做重點,只需維持穩定的農產品供給,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順時代潮流調整產業結構才是根本。因此,提出以下調整建議:(一)正確選擇主導產業。根據非均衡協調和區位優勢,青島市應以電子信息類產業為主導產業,以家用電器、交通、新材料及新能源等產業作為支柱進行結構升級。以電子信息類產業為主導的原因有三個:第一,青島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交通便利,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合作交流的門戶。這就使青島市占據了信息資源的天然優勢,發展信息類產業不僅是必然,也是青島對外貿易的基礎;第二,青島的高校較多,且大多在理工類專業上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在IT行業具有充足的人才儲備;第三,電子信息類產業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的大趨勢,順則興,逆則亡。綜上所述,電子信息類產業不僅是青島的優勢所在,同時也滿足了市場需求。不過若以電子信息類產業作為主導,就要注意打造地區品牌。因為此類產業更新換代快,只有形成大品牌才能持久生存。(二)合理利用資源。前文提到,青島的資源浪費比較嚴重,所以應該優先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產業,提高單位內的內耗產出。同時,也要減少一次性資源的使用,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重,如充分利用天然氣資源,逐漸減少對于煤炭等高污染資源的使用。或不斷開發新技術,不斷突破資源重復利用和充分利用的瓶頸。(三)實行制度創新。山東省的國企、央企力量龐大,在這種大環境中,青島經濟主要靠大企業支撐。但這種局面并不利于一個更有活力的經濟體的形成。因為國企手握更大的資本量,私企往往很難與之抗衡,以至于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同時,國企或大型外企的市場份額越多,創業者就越難進入市場,產業就很難涌入新鮮血液,長此以往,必然漏洞百出。因此,青島政府必須在制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應制定一些降低市場壁壘的相關政策,避免形成國企和知名外企瓜分本地市場、擠壓本土企業的局面。民營小企業是形成一個地區經濟特色的重要成分,青島要形成具有科技創新動力的市場經濟,就必須限制這些大企業的壟斷。(四)促進產業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就業結構問題其實是受到了壟斷問題的影響,由于市場壁壘過高,青島公民會普遍傾向于風險低的第二產業,而不愿意接觸風險較大的第三產業。因此,要想解決該問題,還需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五、小結
總的來說,青島的經濟實力正在快速發展。然而,欲速則不達,快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青島政府不斷地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青島GDP如今已經超越了濟南,成為了山東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因此,青島的發展關乎整個山東的發展。如果能正確選擇主導產業,大力扶持綠色低碳產業,并及時控制壟斷現象,青島經濟必將扶搖直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維,華章琳.基于海洋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研究———以青島西海岸新區為例[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7(4).
[2]劉麗,張明光.青島市產業結構的演化規律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12).
[3]韓立民,于會娟,包烏蘭托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青島市功能定位與發展戰略研究[J].山東經濟,2010.26(2).
[4]李盛祥,鄒穎璐,徐孝勇.青島市三大產業增長效應分析[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5]劉曙光,趙明,王百峰.青島市海洋產業結構分析及優化對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7(4).
作者:王豐 朱文俊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不要沖動勇敢面對
- 下一篇:農村經濟區域化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