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苔絲的悲劇看哈代的道德觀、人生觀
時間:2022-07-14 06:10:00
導語:從苔絲的悲劇看哈代的道德觀、人生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作者哈代通過對苔絲悲慘命運的描寫,將她完美的道德品質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墮落作了對比,并對當時英國農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對于社會的不公平提出抗議和反對,但由于看不到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性,因而流露出對“命運”的無奈。哈代的人生觀、道德觀從小說故事的發展表露出來。
〔關鍵詞〕苔絲托馬斯哈代人生觀道德觀
《德伯家的苔絲》是十九世紀末英國現實主義作家托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哈代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長篇小說的創作,到九十年代后期轉而寫詩歌。這時期的英國,正處于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資產階級思想家認為這一階段的社會制度是“不能改變”,把這個時期的社會制度理想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哈代的作品,恰恰與之針鋒相對,反映了前一世紀末英國經濟由于工業資本侵入農村而發生的巨大社會變化,一針見血地揭露了英國社會的虛偽,戳穿了資產階級世界的樂觀主義,對受壓迫的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表示無限的同情。因而小說一出版1891年在英國社會上就引起了一場風暴,一些“正人君子”之流的批評家和“高雅讀者”激烈地反對這部作品,對哈代大肆攻擊,認為“這個作家想要借這些書揭起反抗一切社會禮法的旗幟,掀起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風潮?!贝撕?逼得哈代不再寫小說,而把晚年貢獻給寫詩了。可見當時英國社會對哈代的攻擊到了何等惡毒的地步,同時也可看出哈代的作品的現實意義。
在《德伯家的苔絲》這部書里,作者描寫了一個美麗、善良、純樸的農家女孩子的悲慘遭遇。他把她完美的道德品質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墮落作風對比,他對封建宗法制家長統治的英國農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深深地相信,那些樸素、平凡、默默無聞的勞動人民,有高尚的品質,純潔的道德。這是哈代人生觀的特點。當他人生觀發展到深刻了解家長統治的農村理想為幻想時,他悲慘地發現了那種理想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從而對于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提出抗議和反對,但同時,又流露出對“命運”的無奈。
苔絲是哈代女性畫廊中最美麗、善良、純潔、高尚的形象,她的父母是貧苦農民,從早到晚,辛勤勞動,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七個孩子的溫飽。為了擺脫貧困境遇,母親異想天開,打發女兒和冒牌貴族攀親,結果使她遭到有錢有勢的貴族少爺亞雷·德伯的蹂躪,從此,苔絲永遠陷入痛苦的深淵。
后來,苔絲到牛奶廠做工,在那里遇上另一少爺安璣·克萊。單純的苔絲終于戰勝內心的重重矛盾,答應了多情、體貼的克萊的求婚。新婚晚上,為了忠實于丈夫,苔絲將自己的悲慘經歷無保留地向克萊吐露,“在他的腳旁跪下”請求他饒恕,但克萊卻冷酷無情地向苔絲宣布:“我原來愛的那個女人并不是你”,“而是另一個模樣兒跟你一樣的女人?!彼烟z看成了外表純潔,內里淫蕩的女人,而把她遺棄了。
被遺棄后的苔絲所遭受的打擊和困苦是太沉重了。如果說不暗世事的苔絲被亞雷玷污可看作是一次偶然事件,因為任何社會都存在象亞雷這樣的壞人,任何社會下都會發生這樣的不幸;那么,安璣因此拋棄了苔絲,則具備了巨大的社會的悲劇性,因為安璣的態度和行為,涵納了當時社會在這種事情上的基本道德內容,代表了當時社會對失身女人的基本評價。此外,由于私生子的事,宗教和社會偏見對苔絲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使她做不成人。苔絲離開安璣,回到娘家,為了等待克萊,她受盡欺凌,受盡剝削,受盡折磨和痛苦。最后,為了家庭,為了母親和弟妹,她犧牲了自己,第二次又被德伯“弄回去了”,對她來說,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然而,她對亞雷一直是恨之入骨的,暫時的屈從,引起了她更大的反抗??巳R再次出現后,復仇的火焰終于燃燒起來了,她手持菜刀親手殺死了那個摧毀她一生的德伯,由此,小說對社會的譴責和批判是顯而易見的。
苔絲的祖先雖是武士,但傳到她父親這代早已沒落了,她父親只是普通的小保產農民,自食其力,只靠一匹老馬來維持全家九口人的生活。苔絲姑娘心地善良,勤勞刻苦,品德高尚,熱愛生活。她能忍受一切困難,為了全家生計,不惜犧牲自己。她為自己的一時疏忽損失了老馬感到無限的痛苦,她不忍看到全家受餓,不得不紅著臉到她所瞧不起的冒牌本家——亞雷·德伯家去工作。由于年輕,缺乏社會經驗,純潔的苔絲成了“失了身的女人”。在牛奶廠,克萊三番五次的求婚,又使她陷入內心矛盾的痛苦深淵,一方面,她為克萊表面好的一面所打動,另一方面又認為“我配不上你,我沒有作你太太的資格”,以此回絕克萊。她無限崇拜克萊,“把他崇拜得五體投地,”認為“他只有優點,沒有缺點,覺得凡是哲人、導師、朋友所有的學問知識,他沒有一樣不完備”,而另一方面“無論怎么樣,她絕不肯冒然嫁人,免得叫丈夫娶了她以后,又后悔自己瞎了眼睛”;一方面是異常快樂,“她愛他愛得非常地熱烈,她把他看得象天神一般”,另一方面,又是十分的痛苦,因為她“自己十二分地明白”不應該嫁給克萊,她“掙扎著,咬著牙要過嚴肅獨立生活”。至于被遺棄之后的痛苦,更是一言難盡了。后來,為了家庭,又一次犧牲自己,以至于最后走上斷頭臺,這些無疑是很值得同情的。
哈代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家鄉——英國南部多塞特郡,他的大部分小說,包括《苔絲》,都選材于他生活的時代,它們的地理背景,則全部沒有脫離過多切斯特及其周圍毗鄰的郡、市,這一帶是農牧區,所以他對英國農村的生活,風俗習慣,生產斗爭等情況都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他親眼看到了英國工業革命之后,資本主義大規模的經營方式如何逐步浸入農村,新式的農業機器的廣泛應用又如何使個體農民逐步走向貧困破產,富民對雇農的殘酷的剝削,——這些都是哈代所描寫的事實。小說里面所描寫的塔布籬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廠和棱窟槐的富農葛露卑的農場就是這時期這種生產方式的真實寫照。而苔絲和她的伙伴們,就是農村中雇傭勞動者的代表,她們為了謀生,到處飄蕩,這里作零活,那里打短工,沒個停息,一到秋收完結就得被解雇,他她們受盡了剝削和壓迫。苔絲經常從事繁重的勞動,干的與男工同樣的工作,一個人承擔往機器里傳遞麥捆的工作,簡直是和機器競賽,皮膚被劃破了,流出了血,甚至暈倒在地,也得不到憐憫。苔絲和她全家的痛苦遭遇,也正是當時英國成千上萬個個體(小保產)農民走向貧困、破產的真實寫照。作者對這個不幸的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正是由于社會的不公使她受窮、受辱、絕望,使她成為一個犯罪的人,最后還剝奪了她的生命。
哈代選擇苔絲作為小說的主人公,讓女主角還沒正式開始活動,就先經歷了一番事故,同時又給小說加了個副標題“一個純潔的女人”。作者以深摯的愛,來描寫這個美麗的農家姑娘忍受的悲慘命運,她毫無怨言地走著艱苦慘痛的生命之路,她是純潔無辜的,她只是當時社會禮法的犧牲品。哈代看到了圍繞著她的種種殘酷的罪惡和不公平的現象,所以這本書里充滿了悲觀思想,充滿了失望和絕望的呼聲,同時也可以說是作者對當時社會道德的一個大膽抗議。
哈代還把苔絲對克萊的一往情深和亞雷玩弄女性的卑鄙罪行作了鮮明的對比,在苔絲受到亞雷的玷污之后,哈代悲憤地大聲疾呼,“哪兒是保護苔絲的天使呢?哪兒是她一心信仰護庇世人的上帝呢?”接著又痛心地發了一連串疑問,“??為什么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絕難匹配的男人卻把女人據為己有,或者絕難匹配的女人卻把男人據為己有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哈代對苔絲的不幸寄予多么深厚的同情,對于迫害苔絲的社會道德給以多么強烈的抨擊。在小說結束,他又寫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庫羅斯所說的那個眾神的主宰對苔絲的戲弄也完結了?!本褪沁@句話給哈代招來了不少麻煩,被當時的英國作者認為是“給不朽的神所加的不敬的字樣”。
安璣·克萊是個多少具有開明思想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戀愛問題上,他雖然不象亞雷·德伯那樣卑鄙下流,卻缺乏苔絲那種無私和真摯的感情。克萊愛苔絲只是因為她美麗,因為她會勞動,將來可以成為他的得力助手,也正是由于克萊對苔絲的感情摻雜著這種自私成分,因此他對苔絲的愛情也就經不起考驗。雖然他自己也有過放蕩行為,且得到苔絲的原諒,但當苔絲向他講述了自己被污辱的慘痛經過,并且請求他寬恕之時,他的虛偽、自私的本質就顯露出來了。舊的道德觀念占了上風,不肯饒恕苔絲。雖然他也曾反抗過舊的道德,可是實際上他自己身上深深地鐫刻著資產階級道德的烙印,因此他冷酷地對苔絲說:“不要說啦,苔絲,不要辯啦,身份不一樣,道德觀念就不同,哪能一概而論呢?”由此,也可看出,資產階級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虛偽性。亞雷與安璣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他們既可以仗勢欺人,又可虛偽玩弄,作者把苔絲的完美道德和資產階級的墮落作風進行強烈的對比,并加以無情的揭露與控訴。
小說的控訴力量是巨大的,揭露和批判現實生活也是深刻的。但由于作家是站在封建家長制的立場看待資本主義社會,他認為那種宗法制農村田園生活,那種家長統治關系下的世外的、幽靜的社會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生活,雖然,后來他也清楚地認識到舊的家長統治方式之必然滅亡,但情感是悲哀的。盡管作家也看到了資產階級所帶來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帶到死亡的路上去的所謂“進步”的罪惡,但由于作者立場所限,無法認識到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進步,更無法看到資本主義“進步”到死亡會有新的曙光。因此,悲觀、絕望是在所難免。小說中彌漫著悲觀的宿命論的觀點,苔絲對自己的不幸,往往也覺得這是命中注定的。這與其說是她的缺陷,倒不如說是哈代世界觀的局限性的反映。
走投無路的人只好認命。哈代熱愛樸實勤勞的人民,同情他們的苦難,也看到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邪惡,可是他對這罪惡的根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找不到解決矛盾的辦法,只好把一切歸結于命運,這也是他小說的缺點,是消極的東西。
參考文獻
1、張谷若譯,《德伯家的苔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2、〔蘇〕盧那察爾斯基,《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3、《外國文學教學參考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 上一篇:蒯因的“兩個教條”批判及其影響
- 下一篇:法治思想的時代局限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