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探究

時間:2022-08-06 03:18:01

導語:疫情下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疫情下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探究

摘要:在疫情背景下,學生無法如期回校上課,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以及外來因素的影響,產生情緒波動或思想變化。本文從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加人文關懷并創造良好的班風氛圍,以及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方面進行闡述,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大學英語課程在介紹和傳播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提升文化自信。

關鍵詞:疫情背景;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新學期的影響,各大高校實施“停課不停學”的教學計劃,利用當今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模式開展線上教學。筆者所在的院校也不例外,以線上教學的方式如期開學。疫情影響下,學生不能回到校園讀書學習,處于學校監督之外的游離狀態。網絡各個角落都充斥著與疫情相關的報告和解讀,其中也不乏一些虛假造謠以及別有用心的言論,學生脫離校園的狀態下能否甄別這些信息的真偽,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意識,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成為值得每個高校教師思考的問題。大學英語課程作為知識和文化的載體,對學生接觸外來文化起到傳遞和引導的作用,大學英語的課程思政顯得更加必要且重要。

一、“課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1]。由此可見,“課程思政”是一切其他課程的前提和導向。高校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一個人無論其學習成績有多好、學業成就有多高,道德品質是其發揮學有所長的前提。所謂的“德才兼備”,也要把“德”置于“才”之前。因此,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塑造大學生道德品質、提高大學生法治素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之一,也便是“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所在。

二、疫情下“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中國夢的追逐者和實現者。此外,在疫情的背景下,更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會學生在困難面前保持鎮定,在各類言論中明辨是非,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顧全大局的時代精神,也是大學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一)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英語學科既承載著英語語言文化,也是思想表達交流的工具,是可以產生文化思想摩擦的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教育課程,大學英語的受眾面非常廣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英語文化,也要讓學生將中國的歷史文化牢記于心,深入了解中國國情,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這不論對大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還是對國家未來發展都十分重要和必要。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是授課學時最多的課程之一,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大學英語授課四個學期,每周4課時,每學期18周,四個學期共288學時。此外,大學英語也是學生覆蓋面最廣的課程之一,幾乎成為所有專業的公共必修課程,包括體育和藝術專業的學生也有同等時長的公共英語課。因此,大學英語的授課周期長、覆蓋面廣等特點,使得在英語課程中滲透思政教育更具必要性,課程思政應貫穿大學英語教學的始終。(二)疫情影響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全力救治感染者的同時,也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后來印證中國政府的抗擊疫情措施遵循科學并行之有效。就在中國為全世界抗擊疫情爭取寶貴時間的同時,一些國外領導人嫁禍于中國,一些別有用心的外國媒體利用疫情抹黑中國。在這種復雜的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嚴峻挑戰,要嚴防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信仰迷茫、社會責任感欠缺等問題。因此,疫情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艱巨而緊迫。此外,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的大背景下,境外疫情擴散蔓延,也要引導學生對境外疫情的認知保持頭腦清醒[3]。不要以一種勝利者的心態,去嘲笑甚至詆毀別國對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更不要因為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初步勝利,就盲目自大。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與國之間聯系日益緊密,要加強合作才能共榮共贏。因此,要引導學生認清當前形勢,著力培養大局意識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感,樹立遠大理想,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發展而努力奮斗。

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途徑

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既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要發揮育人的功能。讓學生學習外國語言和文化的同時,更要以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榮,增強中國文化自信。這不僅有助于我國文化對外傳播,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永葆文化先進性,也有助于扭轉部分學生的崇洋媚外心理[4]。這樣才能在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自我,不被一些不當的言論和思想所蠱惑。疫情之下,由于不能到校復課,網絡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政引導不僅不可缺失,而且更加重要。(一)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要把思政教育融入課堂中,首先要提升教師的思政水平。教師承擔著教書且育人的重任,師者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有了這些前提才能夠有資格教書育人。育人者要先受教育,端正自己的思想,努力學習先進思想和文化,思想和精神始終與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保持一致,而后才能成為理想和知識傳播者。英語教師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師,多年來學習和研究西方的語言和文化,相對而言,思維方式更多元,思想更加開放?;诖?,英語教師更應該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堅定政治信念,才能更好地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更加游刃有余地將自己的所學所知傳授給學生,用博學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做學生的榜樣,做到“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相統一。通過大學英語教學的開展,一方面加強當代大學生對西方道德、倫理、價值觀的了解;另一方面樹立起大學生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5]。(二)增加人文關懷,創造良好的班風氛圍。師生關系不止是課堂上的教與學的教育關系,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關系。教師要關心和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和生活問題,關愛學生的成長?!耙陨鸀楸尽辈恢皇钦n堂教學上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方式,教師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教師要充分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欣賞、包容、理解的態度去珍視和激發學生多樣性的、潛在的發展可能性[6]。疫情期間無法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況下,教師通過網絡授課更要努力打造有溫度的課堂,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以大多數積極的學生帶動少部分不夠積極的學生。對于有實際問題的學生,一對一地去了解情況并幫助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特殊時期能夠感受到理解、關懷和溫暖,從而實現思想認識的傳遞、情感的交融以及人生意義等方面的共享和共創。以此,用愛和溫暖來幫助學生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教學方面,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大學英語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文化思辨能力。思政內容不單單指“馬列毛概思修”等的理論課,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傳承也應該包含其中。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現代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是對每個大學英語教師的基本要求。以筆者本學期所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2》為例。在第三單元《奧德賽歲月之旅》中,“奧德賽”源于《荷馬史詩》,讓學生對比中西方古代神話的異同;開篇關于人生的劃分,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引用了《論語•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睂⒅袊鴤鹘y文化與課文內容相結合,交叉對比,讓學生既學習英語,又感受我國先賢的智慧。當課文講到關于青少年成長之“奧德賽歲月”時,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結合當前疫情的背景,鼓勵學生努力在當下,以鐘南山、李蘭娟院士等杰出人物為榜樣,不僅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更能夠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做一個對祖國和社會有用的人。

四、結語

疫情是一面鏡子,更是一場考驗。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它不僅考驗了他們面對危機的意志品質,也考驗了他們對組織的服從性,還考驗了他們在紛繁復雜的網絡言論中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堅定的理想信念,更考驗了他們作為青年人對祖國和時代擔當的志向。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他們領路的大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對大學生德育的培養。由于疫情導致的教學條件變化、交流方式變化,教師應該把疫情當教材,就地取材,努力做到應作盡做、能做盡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努力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文化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始終擺在第一位,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疫情當下需要做好的事情,也是英語教師長期而持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2004〕16號.

[2]人民網.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2016-12-09].

[3]中國經濟網.對境外疫情保持清醒頭腦[EB/OL].[2020-03-23].

[4]王騰騰.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途徑[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3):116-119.

[5]張新穎,李紅梅.論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課程育人功能的發揮[J].遼寧行政教育學院學報,2019(6):72-75.

[6]王飛.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師生關系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作者:劉麗楠 楊文斯 單位:1.貴州師范學院 2.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