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術后引流口位置選擇論文

時間:2022-07-16 08:29:00

導語:腮腺術后引流口位置選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腮腺術后引流口位置選擇論文

摘要:目的對40例行腮腺切除術后的病人臨床的資料分析,探討術后引流位置選擇。方法對40例腮腺腫瘤行腮腺淺葉摘除術或區域性摘除術后的病人分別采用原手術切口引流和另戳創引流,觀察兩組病人的傷口愈合、涎腺瘺及傷口的感染是否不同。結果分別采用不同的引流部位的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無明顯差異。結論腮腺切除術后可在原手術切口部位建立引流,完全不必另行戳創建立引流。

關鍵詞:腮腺術后引流

腮腺腫瘤是口腔頜面外科的常見疾病。根據腫瘤的性質、大小和部位,手術時分別采用腮腺全切、淺葉摘除術及腮腺局部區域切除。以往,切除術后往往另行戳創新建一個引流口,分別采用負壓引流、半管或橡皮片引流,術后加壓包扎。本文通過對40例腮腺部位手術后的病人分別采用另部位戳創新建引流口和原手術切口部位建立引流的觀察。旨在說明腮腺術后在原手術切口部位建立引流是完全可行的,而不必另行戳創引流,徒增加病人的痛苦。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本組資料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70歲,平均45歲;其中良性33例,惡性3例,炎癥、結核及血管畸形者4例。

1.2手術方法

1.2.1切口沿耳屏前的皮膚-耳面溝開始垂直向下,繞過耳垂下,在乳突尖前方經下頜升支后緣后方至下頜角下約2cm處轉向前,平行下頜骨下緣向前至嚼肌附著處前1.5cm左右。切開皮膚,電刀分離皮瓣至腮腺前緣,向后翻至胸鎖乳突肌前緣,然后從不同的分支解剖出面神經。依據腫瘤的性質分別采用腮腺區域性切除或淺葉切除。

1.2.2將腫瘤切除后,皮瓣復位,分層對位分層縫合。19例患者在頜下切口下方約2cm處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另行戳創建立引流。21例患者直接在原手術切口部位下頜角下的切口最低處放置引流。局麻的病人術后可直接加壓包扎,全麻的病人放置負壓引流。待第二天再使用加壓包扎。

2結果

21例直接在原手術切口部位建立引流的病人,其中局部傷口愈合欠佳的2例。1例位于引流口處,1例位于乳突尖處。而另戳創引流的19例患者中,局部傷口愈合欠佳者2例,均位于乳突尖處。兩組病人經局部換藥后傷口均愈合。局部腮腺積液者各1例,經抽吸后局部加壓包扎后消失。在手術切口處原位建立引流的形成腮腺瘺1例,未手術,使用交叉十字繃帶加壓后治愈,兩組病人的傷口愈合、腺瘺的形成方面無明顯的差異。

3討論

3.1腮腺手術是口腔頜面外科十分常見的手術,在行腫瘤及腮腺淺葉或區域性切除術后會形成一個較大的創面,加之腮腺本身是分泌唾液的器官,殘存的腺體會繼續分泌大量的液體,造成局部的積液。因此,腮腺術后放置引流是必須的。否則會造成積液的感染,影響傷口的愈合,同時也會形成腺瘺。

3.2以往我們在腮腺手術后,通常放置橡皮條或半管引流,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出現了負壓裝置,很多地方采用了負壓引流,并且不再使用加壓包扎。但無論采用何種引流,毫無例外的是放置引流的部位都不是在原手術切口部位,而是另行戳創以避開原手術部位。其可能是考慮引流口處是與外界相通的,易造成細菌的入侵而致傷口感染。另開一個部位建立引流,由于與原切口不在一處,即使引流口處有輕微的感染或愈合欠佳也不會波及原切口造成更大的后果。同時,對于采用負壓引流的病人,更易達到好的封閉效果,使術后的創面貼得更密合,更不易造成積液,細菌難以進入。從而使創面達到良好的愈合,避免腺瘺的形成。

3.3而通過本文對40例病人術后隨機采用不同的引流部位的對比分析,發現腮腺術后在原手術切口部位建立引流與另戳創引流對傷口的愈合、腺瘺的形成二者之間無明顯差異,本質是一樣的。由于腮腺術后在原手術切口最低位引流符合低位自然引流的原則,能保持引流通暢不積液,加上手術本身是一個無菌的手術,縫合后完全封閉,造成感染的幾率很低。查閱文獻腮腺術后嚴重感染的報道未見。而對于采用負壓引流的病人,通過縫合時嚴密的分層縫合完全可以達到良好的封閉作用,不影響負壓裝置的使用。兩組病人出現傷口愈合欠佳的部位均在乳突的部位,考慮其是皮瓣的最遠端的部位血供較差,以及在皮膚切開時因其恰好位于轉折處,切得較薄,同時還有縫合的緣故所致。與引流口無關系。因此,腮腺術后完全不必另戳創引流,徒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瘢痕,影響美觀。

參考文獻

[1]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309.

[2]李爽,張海鐘,等.負壓引流方式的改進與腮腺手術后美容效果.中國美容醫學,2009-18-10,145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