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間骨折診治論文
時間:2022-06-18 04:52:00
導語:股骨粗隆間骨折診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方法的選擇。方法:分別采用牽引治療、DHS手術內固定術和人工雙極股骨頭假體置換術。結果:三種治療方法均有效,牽引治療23例中2例出現髖內翻畸型;DHS治療患者59例中3例出現髖關節活動略受限;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患者4例無并發癥發生。結論:可根據患者年齡、有無內科合并癥等選擇治療方法。
關鍵詞: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治療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老年患者由于骨質疏松嚴重,尤其是老年絕經后女性患者,發病率女性較男性為高,生活中不慎跌傷及交通肇事傷均可致股骨粗隆間骨折。傷后髖部腫脹、疼痛、肢體呈外旋外展短縮畸型,再行相關影像學檢查,即可明確診斷。股骨粗隆部位血運豐富,發生骨不連機會少,但治療不當易發生髖內翻畸型。骨折臥床后的并發癥發生,如墜積性肺炎、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如處理不當,將影響治療效果,甚至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我院2001-2007年共收治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153例,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治的153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男68例。女85例,年齡55-91歲。骨折類型:順粗隆骨折141例,逆粗隆骨折12例。其中,順粗隆骨折按Evan標準分型,I型15例,Ⅱ型31例,ⅢA型45例,ⅢB型39例,Ⅳ型11例。主要合并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腦血栓或腦出血及腦血管病后遺有傷肢活動不靈患者。有并存病者69例,占45.1%。
1.2治療方法
1.2.1非手術治療69例,其中牽引治療58例,牽引期間定期床頭X光機攝片,以調整牽引重量及方向;足著中立位矯正鞋,保持患肢外展位11例。
1.2.2DHS手術內固定術76例,取髖關節外例縱型切口,切開顯露大粗隆及股骨上段,復位,克氏針臨時固定骨折端,一枚克氏針從大粗隆下順股骨頸打入頭內,確定前頃角及頸干角,C臂透視無誤,安放DHS鋼板螺釘。
1.2.3人工雙極股骨頭假體置換術8例,取髖關節后外側入路,切開關節囊,于小粗隆上方1.0-1.5cm截骨,將大小粗隆骨折塊復位,鋼絲捆扎,擴髓,注骨水泥,安裝假體。
1.3術后處理
抗炎治療3-5d,應用抗栓泵,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鼓勵患者自主排痰,并應用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定時按摩受壓部位,防止壓瘡形成。
2結果
本組患者隨訪86例,時間6-24個月,平均12.7個月。牽引治療患者23例,其中2例因墜積性肺炎中途放棄牽引治療而致出現髖內翻畸型;余21例骨愈合時間3-6個月。DHS治療患者59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愈合時間3-8個月,無髖內翻畸形發生,無內固定折斷患者,其中3例出現髖關節活動略受限,行走時出現髖關節疼痛。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患者4例,術后3周可拄拐,患肢持重行走,術后6周棄拐行走。
3討論
3.1治療方法選擇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多為老年人,常伴有多種內科疾病,入院后常規檢查完善后,如無手術禁忌證,應盡早安排手術,以減少由于長期臥床而致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有內科疾病患者應積極行相關治療,條件允許后實施手術,因內科疾患無法實施手術者,行牽。引治療。對腦血管病后遺肢體傷肢活動不靈患者,如傷前患者可行走,仍建議手術治療,如傷前不能行走者,則酌情行牽引或中立位矯正鞋治療。
3.2手術方式的選擇
偏向高齡患者,年齡超過75歲以上,建議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由于此類患者平時活動量偏少,術后發生假體松動者少,另外,此類患者大都伴有內科疾病,如長期臥床或等待骨愈合后方能持重下地行走,相關并發癥發生幾率將增加。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臥床時間短,一般3周可拄拐下地行走,大大降低并發癥幾率。
除年齡超過75歲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如能耐受手術者,均考慮DHS內固定術,以減少臥床時間。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關鍵問題在于防止髖內翻畸形發生,DHS內固定系統的固定角度有效防止了髖內翻畸形的發生幾率,由此可以看出DHS內固定手術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骨折固定后的穩定程度。骨折的穩定性有5個決定因素:骨骼質量、骨折類型、復位情況、所用內固定器材的設計和固定物在骨內的位置。故術中應注意骨折復位程度,及內固定物置人的位置和方向,C臂透視,對其提供有利保障。
3.3并發癥防治
常規應用抗生素治療及霧化吸入,稀釋痰液,鼓勵患者咳痰,必要時須行氣管切開吸痰。定時按摩受壓部位,以防壓瘡形成。術后避免應用或少用止血藥物,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囑患者行肢體遠端足踝功能鍛煉,及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常規應用抗栓泵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避免應用抗凝藥物而增加內出血發生的幾率。
- 上一篇:教師十心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