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壁畫現代表達語言

時間:2022-07-02 10:00:47

導語:花山壁畫現代表達語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花山壁畫現代表達語言

廣西壯族先民藝術的結晶“花山壁畫”,是我國同類型壁畫中的佼佼者;也是世界古代壁畫史上保存最完好、經歷年代最久遠、圖像分布最廣、單位面積最大的原始壁畫藝術珍品。當代的中國奧委會藝術家們把原始花山壁畫圖騰符號當作中華民族燦爛五千年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編成“花山壁畫畫卷”,用獨特的藝術舞蹈造型在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展現,再次引起人們對花山壁畫藝術探究的熱情。本文章分析周氏兄弟的藝術特色與花山壁畫的淵源個案,不僅向公眾介紹周氏兄弟如何借助本民族花山壁畫原始藝術的推助力,把他們獨創的“花山壁畫藝術語言”成功的帶入國際藝術界,更在于促進青年藝術家們共同思考視覺藝術上中西方交流對話的意義和方法。

一、原始花山壁畫的文化影響力

花山座落在廣西省寧明縣城的左江岸邊,當地壯族居民稱之為“芭來”(譯為被畫得花花綠綠的山)。它源于懸崖絕壁上的數百個赭紅色的舞蹈人物形態構成的神秘組圖。據考證,花山壁畫始作于戰國時期,延續至東漢時期,至今大約有一千多年。千年來,花山上舞動的紅色人形不間斷地宣揚著壯族人對生命的崇拜和贊禮、人與自然、以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生活境遇的認識的藝術追求。它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花山腳下的人們。時至今日,壯民族新時代的花山壁畫傳說還在不斷的更新著,旅美壯族藝術家周氏兄弟可被稱之為當代花山壁畫新傳奇。他們以“花山壁畫”為母體進行藝術創作,稱得上是傳承民族文化藝術活躍的文化藝術人才。

二、周氏兄弟藝術創作與原始花山壁畫的內在聯系

作為壯族先祖的后裔,周氏兄弟發掘自己壯民族的傳統文化,能動的把其發展成自己的視覺藝術語言,這有著天然的合理性。周氏兄弟早年的生活積淀與情感體驗屬內在形態,具有內在穩定性,它影響并決定了他們的藝術外在表現與畫面形式與花山壁畫文化的聯系。70年代末,年青的周氏兄弟先后在上海戲劇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他們探訪花山壁畫古跡,吸取傳統藝術寶庫中養分,開始以花山原始壁畫作為素材進行藝術創作。80年代初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廣西花山壁畫藝術展覽”,引起強烈轟動。

20世紀80年代末周氏兄弟移居海外,在國際藝術舞臺上為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行了艱苦的努力和探索。初到美國,面對先人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周氏兄弟創造性的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在藝術取向上,他們以花山壁畫文化為母體,積極地關注繪畫語言的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的轉換和完善,以求在新的機制中保留并發揚中國民族藝術特有的文化根性。他們將花山壁畫的“原始性”融入他們的速寫,木版畫和油畫中,乃至他們的雕塑和公共藝術作品中,多維度的展現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資源。也正是周氏兄弟在藝術上表現出來的鮮明的民族個性,符合了西方關于藝術家的品評標準。

三、周氏兄弟的新花山壁畫現代藝術形式

總體來看周氏兄弟的藝術作品,大多數作品是壁畫式的的巨幅作品。靈感一來,他們揮筆直取,從不打草稿,在迅速的作畫過程中不斷的調整畫面,在自由揮灑中把他們強烈的感情通過磅礴的氣勢自然地流露出來。大筆觸勾勒、大筆觸潑彩產生了強烈和粗獷的畫面效果,粗獷中透露出一種魅人的美,如同遠古的花山壁畫一般,有著攝人魂魄的力量。在藝術探索實踐過程中,他們一直嘗試在畫面的表面創造不同的肌理表現。周氏兄弟對粗糙不平畫面的喜愛,也許來自于他們童年對花山壁畫的迷戀,粗糙的巖壁是他們的藝術生涯中最早最直接的視覺刺激。雖然現在創作題材已經脫離了實際的巖畫,他們卻在作品的表面摻入細沙子和非傳統的織物,還采用綜合媒材來創作使得畫面表面具有巖畫般粗糙厚重的感覺。例如《天才的日記》一畫,他們自由地把厚涂和薄敷相結合,使色彩相互滲透,產生出特殊的肌理效果,并且有意識地把類似中國畫的留白和刮刀的痕跡作為繪畫語言的一部分,在激情揮灑的過程中,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內心情感。從國內到國外,周氏兄弟的藝術作品線條簡潔、粗獷概括、強調節奏,具有一目了然的抽象結構,使人感受到真實激情所具有的最直接的感染力。他們不拘泥于瑣碎的細節描繪,畫面中的內在結構更加恢弘有力,于大刀闊斧的揮灑中把點、線、面的節奏與韻律推向新的境界,抽象表現主義的表現性語言在他們的畫面上處處可見。但他們的每一件作品又與西方藝術界普遍流行的抽象繪畫樣式不同,它們似乎有一定創作的主題,在某種觀念的先導下,隱喻的、象征的符號從畫面的抽象結構中浮現出來。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令人產生與遠古花山壁畫“似曾相識”的遐想。從根源上來探究,花山壁畫文化藝術是周氏兄弟藝術的一種靈感的根源或是形式語言的資源。盡管他們在國外和國內的藝術樣式有較大變化,但他們的作品中,經常性的主題是一個張開雙臂、叉開雙腿舞蹈的人物形體,似乎穿越了千年時空隧道,直立于我們面前,它充滿活力和力量,并給人一種強烈的沖突感。這是周氏兄弟受到原始花山壁畫文字符號的激勵所創造的形象的濃縮。他們恰到好處地將“花山壁畫母體”藝術形式與技巧化為意境,展現了花山壁畫永恒的藝術魅力,把自然界的神韻體現出來。周氏兄弟是生活在現代且具有較強的理性精神的藝術家,他們用頑強的藝術意志和不變的決心,以開闊的視野對自己本民族傳統藝術進行冷靜的、理智的客觀分析與思考,加以選擇繼承,做到既“入乎其內”,而又能夠“出乎其外”。從古代到現代,他們的藝術創作實際上跨越了數千年的時空阻隔,沿著他們的先人印跡,進行的一種神奇的藝術接力。

四、走向世界藝術舞臺的“周氏花山壁畫”

如今周氏兄弟在現代藝術領域杰出的貢獻,令西方人對東方藝術刮目相看。過去二十多年中,周氏兄弟的作品不斷在歐、美、亞著名博物館巡回展覽,他們任教于德國、英國、奧地利國高等藝術院校,并獲得了德國現代藝術的最高獎——海倫基金獎;同時也是首次獲得象征美國最高國家榮譽的獎項“林肯金質獎章”的華人。他們的名字被收入《美國在世藝術家百科全書》一書中。周氏兄弟成立藝術基金會、鼓勵中國青年藝術家、建立周氏兄弟文化中心,拓展自己的雕塑公園等等,把他們的藝術語言推向國際現代藝術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