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紐約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02 02:08:00

導語:瘋狂的紐約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瘋狂的紐約研究論文

1.對現實世界的復制

2.塔的合并

3.街區的劃分

要明白紐約摩天樓在當時的希望和潛力(和它們現在作為普通形象出現之現實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項建筑學上的突變被曼哈頓的建設者們整合成一“榮耀之整體”之前,對三點分別加以定義。

1.對現實世界的復制

在樓梯的時代,所有兩層以上的樓層都被認為是不適用于商業的,而五層以上則難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頓,電梯最大程度的釋放了底層以上的橫向平面的擴展。

奧梯斯的裝置改進了以往無數欠乏考慮的方案,從而在一個大都市的悖論中展現了它們的過人之處:距離地面的距離越遠,和自然的溝通就越緊密(例如光線和空氣)。

電梯就是最終實現自我滿足暗示的場所:他竄得越高,拋棄在他后面的場景越不值得留戀。它還在重復和建筑質量之間建立了聯系:在電梯四周聚集的層的數量越多,它們就更加自發的會聚成一個整體。電梯產生了第一種建立在缺乏清楚聯系基礎上的審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電梯和鋼結構相遇,后者能夠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間的前提下支撐新近開拓的領域。

在這兩項突破的相互增強之共同功能下,現在任何地段都可以無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樓層空間-我們稱之為摩天樓。

法則

當1909,這個被世界之塔允諾為世間重生之日降臨到曼哈頓的時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實際描述了摩天樓理想形式的法則:一個瘦長的鋼結構體系,支撐起84層平面,每一層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層都被作為一個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層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塊嚴格私蔽的疆土:圍繞著一座獨立的鄉村住宅,旁邊還有一些附屬設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層平臺上的所有別墅展現了社會大眾對從鄉村風格到富麗堂皇的多樣性渴求;這些從花園,了望臺等諸如此類建筑風格的有意強調出的交換布置,在每一個電梯停處都有一個不同的風格,體現出一種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構架毫無偏倚的支撐。

同樣,建筑內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異:82層邊緣有一頭驢子在向內部畏縮,而81層則有一對世界主義的夫婦在向一架飛機招手致敬。各層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劇烈的不相連貫,以至于它們難以被作為一整幕情節的各個部分而加以接受。每個空間區域的不相干聯看起來似乎和它們整體作為一座單獨建筑這一事實相沖突。這張圖示強烈的表達出這樣一種意向:結構作為整體是建立在其內部平臺的獨立性被發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應以其在支撐平臺共存的情況下是否干涉了它們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變成了個體私密的堆棧。84層中只有5層是可以看見的,其他各層隱藏在其下的云層里,被另外各種活動所占據。每一層平臺的用處在建造前都無從知曉。別墅蓋起來,又塌下去,還可能被其他設施代替,不變的只有結構框架。

從城市學的角度來說,這種不確定性意味著一塊指定地段難以再被賦予任何獨立的事先確定的用途。從現在起,每一塊都市劃地,至少在理論上,能夠容納同時發生之各種活動的難以預見和不穩定的混合,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謀遠慮,而規劃的預見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劃”人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可能。

熨斗大樓的純粹的土地增殖缺乏意義;大都會生活大樓有意義,但這種意義卻被其表面上的獨立和其地段只是同一街區的許多塊地(每一塊地都拭目以待,期望搶在其之前)之一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所傷害;而麥迪遜廣場花園也缺乏足夠的金錢以用來證實其鋪張奢華的隱喻的合理。

但是當三者放到一起,它們的缺點就便成了強勢:高塔賦予土地的增殖以意義,而后者又使得地面層的隱喻在財政上不在成為新問題,對于整個街區的占據也保證了作為整個島嶼的占有者的高塔的獨立性。

真正的摩天樓就是這三方面融合的產物。

大教堂

在“定格”之后的四年,第一座建造出來的合并體——Woolworth大樓

——完工于1913年。它的底部向上伸展了27層,支撐著高達30層的塔尖,而且這個嫁接體占據了整整一個街區。但是這個“榮耀之整體,近乎超越了人類的想象,”只實現了摩天樓的部分潛質。它更近乎于一部現實主義的大師手筆:新的建筑類型計劃中的突破并沒有被挖掘。Woolworth從底部到頂層全都用于商業。塔的部分被分割成辦公套間,飾以不相關聯的裝飾主題——一個帝國風格的房間緊挨著一個混合著佛蘭芒人和意大利文藝復興式風格的會議室——而底層則配備著現代的行政業務:檔案,電傳,自動收報機,壓縮空氣管道,打字小組等等。

室內都是商業,而室外卻是近乎純精神性的。

“夜幕降臨時,沐浴在燈光中的大樓好似披上了一件明亮的外罩;抑或是在清楚明亮的夏日清晨,它宛若沉浸在圣約翰的注視中的天堂的雉堞般刺入天籟,喚起即使是淚水也無法表達的感情....作者注視著這一奇跡,并稱之為‘商業的大教堂。’”

Woolworth大樓實際上并沒有為城市的生活作出任何實質上的修改和突破,但它事實上的存在卻激發了對于建立奇跡的渴望;一個有史以來從未被建造過的巨大物體,同時被看作是無實體的,反重力的:“粗魯的原始材料被剝奪了密度,被猛拋到天空中去挑戰它的魅力....”

大樓于1913年4月配備了電力系統,“Wilson總統按下了白宮中的小鈕,隨即80000盞明燈照亮了大樓....”

通過以上一番嘩然天下的表演,Woolworth大樓具有了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現實的:“14000余人,近乎一個城市的人口”;另一方面是無形的:“通過兌換和交換,人類的精神終于把大家聯合為一體,減少了戰爭和流血的災難....”

自我紀念

當超過了一個臨界的體積之后,結構本身就具有了紀念碑的意義,至少單純從體形上它能引起人們這方面的期待,即使它所承載的個體活動并不需要紀念性的表現。

這一系列紀念碑展現了一種對于傳統的象征主義的根本上的精神傷害:它物質上的表現并不代表一種抽象思想,一系列格外重要之處,一個三維的,清楚可讀的社會層級,一個紀念碑;它只是它自己,盡管如此這純粹的體形仍然無法避免被披上象征意義——一個空白,對于意義來說就像公告板對于廣告。它是一個自我中心主義者,贊美著它的不合比例的存在和無動于衷的自身創造的過程。

這一座20世紀的紀念碑是一座自我紀念碑,而其最完美的體現就是摩天樓。

為了使自我紀念的摩天樓變得適于居住,發展了一系列輔助的策略以滿足兩種看上來總是沖突的要求:其一是紀念性,代表著永恒,堅固和平靜;而同時還要能提供最大程度的高效率,“改變生活”,這一點,從定義上是反紀念性的。

烏托邦的雙重生命:摩天大樓

從地面到星空沒有簡捷易行之途徑。。。。

――受領獎章人之上流獎章之書

于是最終,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別塔已然聳立于云霄之間,許許多多的強壯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勵下為它的完工而努力。當他們完成頂部的時候,統治者(也許是奧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顯得無知愚蠢起來;而人類好似忽然盡察世間萬事,最終取得了他們應有的位置,而且馬上運用他們全新的洞察力開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們從你那里取得我們需要的,把我們不需要的丟棄在你的臉上。

一磚一瓦,我們將會移走阿爾罕布拉宮,克里姆林宮和盧佛宮,把它們在哈得森河岸邊從新建造起來。

――Benjamind.C.《紐約之鏡》

天空的邊界

曼哈頓的摩天樓是在1900至1910的發展過程中誕生的。它的產生代表著城市發展中的三個迥然相異的突破點的偶然重合:這三點在經過了一段各自獨立的發展以后,終于匯聚成一個系統體系。

1.對現實世界的復制

2.塔的合并

3.街區的劃分

要明白紐約摩天樓在當時的希望和潛力(和它們現在作為普通形象出現之現實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項建筑學上的突變被曼哈頓的建設者們整合成一“榮耀之整體”之前,對三點分別加以定義。

1.對現實世界的復制

在樓梯的時代,所有兩層以上的樓層都被認為是不適用于商業的,而五層以上則難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頓,電梯最大程度的釋放了底層以上的橫向平面的擴展。

奧梯斯的裝置改進了以往無數欠乏考慮的方案,從而在一個大都市的悖論中展現了它們的過人之處:距離地面的距離越遠,和自然的溝通就越緊密(例如光線和空氣)。

電梯就是最終實現自我滿足暗示的場所:他竄得越高,拋棄在他后面的場景越不值得留戀。它還在重復和建筑質量之間建立了聯系:在電梯四周聚集的層的數量越多,它們就更加自發的會聚成一個整體。電梯產生了第一種建立在缺乏清楚聯系基礎上的審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電梯和鋼結構相遇,后者能夠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間的前提下支撐新近開拓的領域。

在這兩項突破的相互增強之共同功能下,現在任何地段都可以無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樓層空間-我們稱之為摩天樓。

法則

當1909,這個被世界之塔允諾為世間重生之日降臨到曼哈頓的時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實際描述了摩天樓理想形式的法則:一個瘦長的鋼結構體系,支撐起84層平面,每一層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層都被作為一個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層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塊嚴格私蔽的疆土:圍繞著一座獨立的鄉村住宅,旁邊還有一些附屬設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層平臺上的所有別墅展現了社會大眾對從鄉村風格到富麗堂皇的多樣性渴求;這些從花園,了望臺等諸如此類建筑風格的有意強調出的交換布置,在每一個電梯停處都有一個不同的風格,體現出一種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構架毫無偏倚的支撐。

同樣,建筑內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異:82層邊緣有一頭驢子在向內部畏縮,而81層則有一對世界主義的夫婦在向一架飛機招手致敬。各層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劇烈的不相連貫,以至于它們難以被作為一整幕情節的各個部分而加以接受。每個空間區域的不相干聯看起來似乎和它們整體作為一座單獨建筑這一事實相沖突。這張圖示強烈的表達出這樣一種意向:結構作為整體是建立在其內部平臺的獨立性被發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應以其在支撐平臺共存的情況下是否干涉了它們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變成了個體私密的堆棧。84層中只有5層是可以看見的,其他各層隱藏在其下的云層里,被另外各種活動所占據。每一層平臺的用處在建造前都無從知曉。別墅蓋起來,又塌下去,還可能被其他設施代替,不變的只有結構框架。

從城市學的角度來說,這種不確定性意味著一塊指定地段難以再被賦予任何獨立的事先確定的用途。從現在起,每一塊都市劃地,至少在理論上,能夠容納同時發生之各種活動的難以預見和不穩定的混合,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謀遠慮,而規劃的預見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劃”人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可能。

1909年的這一方案刊于老的《生活》雜志,一本大眾刊物,而且出于一位漫畫家之手,而同時代的建筑雜志還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巴黎美術學院派的懷抱中這一事實說明在世紀早期“大眾”比曼哈頓的建筑師更為深遠的以直覺體察到摩天樓的前途,當時存在的對于新形式的地下性的集體對話當中,官方建筑師是被摒棄在外的。

托辭

1909法則的梗概以其烏托邦式的原則特征為曼哈頓摩天樓在一塊單獨城市地區上的初原地段的無限復制闡明了基本條件。

由于每一塊地段都需要滿足其自身獨特的企劃用途,這一點超出了建筑師的控制,摩天樓成為了一種不可知的城市主義的手段。雖然具有物理上的固定性,摩天樓卻是極大的動搖了大都市的穩定性:它承諾著永恒的預先策劃的可變性。

摩天樓的顛覆性的本質,即其表現的根本的不可預料,是難以被其制造者所承認的。因此在這些制造者們為把這些新時代的巨人引入都市的奮斗過程中充斥著自我施加的無意識,甚至可以說是掩飾的氣息。由于必然性的難以滿足的商業上的要求,加上曼哈頓是作為一個島嶼的事實,建設者們構造出一對托辭使得摩天樓的合法性成為必然。

(曼哈頓)金融區的兩側都有河流這一狀況使得建筑側面無法擴展,因此激發了建筑和工程上的技術探索來向高處尋找空間,以此來滿足新世界中心的需要的辦公空間的巨大喜好。換句話說:除了網格格局本身向空中擴展,曼哈頓別無選擇;只有摩天樓能夠為商業提供一片遼闊的人造西部蠻荒,一個天空的邊界。

偽裝

為了給“商業”上的借口提供托辭,奇妙技術的早期傳統被偽裝成注重實用的技術。那些把自然的科尼島轉變成為一個人工天堂的制造幻境的裝備——電力系統,空調,管線,電報,軌道和電梯——在曼哈頓作為把粗獷的空間轉變為辦公套間的有效裝備而從新出現。通過壓制它們缺乏理性的潛在資質,使它們主要作為一些平凡變動的手段:例如改進照明,溫度,濕度,交流狀況,等等。但是好似雙面鏡的另一面,1909年的摩天樓方案中的84層平臺的多樣性維持著允諾:當下所有的商業只是一個階段,一個暫時的用處,它預期著摩天樓甚至可能是逐層的被其他活動的形式所占據。到那個時刻,這個人造疆域的空中邊界將被不可抗拒的人造物質所開發,以在任何層上建立可供選擇的其他現實。“我是商業。

“我是盈利和虧損。

“我是一個墜入現實地獄的尤物。”

這就是偽裝在實用主義之下的摩天樓吟出的悲歌。

勝利

在這股烏托邦向現實轉化的分流中,建筑在這種于開發商絞盡腦汁拼湊起來的地段上不顧一切的向天空擴張的過程中,已不再是一種設計的藝術。

·1902年的熨斗大樓是這種純粹增殖的一個典范:它的三角形的地段向空中復制了22次,高達300英尺,通過六部電梯可以到達。只有它那最上鏡的有如尖利刀鋒的正立面揭示了它的奇異之處:地段完全依據外形復制了自身。7年間一直是“世界上最聞名的建筑,”熨斗大樓成為了烏托邦的雙重生命的第一個象征。

·位于40西40號大街的世界之塔大樓復制了其地段達30次,“在如此之小的地段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作為一個象征的意義在于它是建筑純粹增殖土地這一革命性特質的證據:它看上去難以實現,但它確實聳立在那里。

·本尼森大樓(城市投資大樓)的建造者們把地段復制了34次。這一地段在平面上是一個不規則形;而他們由此蓋起的大樓卻更加肆意妄為。這一有缺陷的外形被其完美的室內所彌補:“休息廳....完成于堅固的大理石,30到50英尺寬,40英尺高,在大樓的整個長度方向上伸展,整整一個街區....”

雖然體量上是單獨的,摩天樓內外的生活還是卷入到一種相互敵對的關系當中:大廳對抗著街道,以一種線性的方式展示著大樓的自負和誘惑,這種展示被時常出現的上升之處——那些能夠把參觀者進一步卷入大樓內部的虛幻之中的電梯——所突出。

·1915年平等大樓從地面升起了39層,如它所吹噓的,“筆直向上”。它的大廳外面是一道奢華的拱廊,里面布滿了商店,酒吧等設施,使得周邊的街道有如被廢棄了一般。

摩天樓生長的越高,它們就越難以壓制那潛伏的革命性的野心。當平等大樓完工時它的真實面目甚至令它的制造者們暈眩。“有一段時期我們的那1,200,000平方英尺的出租空間看上去簡直像一塊新大陸,那些樓層是如此的廣大而空曠....”

除卻那龐大的層數,平等大樓被進一步形容為“樓中之城,容納達16,000之眾。”

這有如神諭一般的宣言,揭示了曼哈頓主義最為恒久的主題之一:從現在開始每一幢新的突變的建筑都將努力成為一座“城中之城”。這種狂野的雄心使得大都市成為一個建筑上的城邦集合體,相互之間難免日后一場混戰。

范例

到了1910年土地增殖的過程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整個華爾街地區的空中擴張近乎達到了一種可笑的飽和狀態,“最終,下曼哈頓地區沒有被龐大建筑所占據的地方就只有街道了....”這里沒有宣言,沒有建筑爭論,沒有學說,沒有法律,沒有規劃,沒有意識形態,沒有理論;這里只有——摩天樓。

1911年摩天樓到達了其概念上的臨界點:100層,“一旦房地產經紀人找到了合適的城市地區....成千上萬的人和資金就會預備好....”

一個由T.Starrett領導的繪圖業者聯合會,其本身是建造集團的一員,而后者負責了一半的曼哈頓摩天樓(而且意欲在其后的土地增殖中保持其領先地位)。這個繪圖業者聯合會“正在作100層大樓的方案....”“作”形容的很貼切,沒有設計,只有對于曼哈頓正在發生的勢不可擋的趨向和主題的推測。毫不出人意料的是,這個聯合會中沒有建筑師。

Starrett顯然同樣相信大都市明顯而不可避免的命運:“我們的文明在飛速前進。在紐約——即指曼哈頓島——我們必須不停的造,不停的向上造。我們已經一步一步的從木制的茅屋發展到30層的摩天樓....現在我們必須發展出點前所未有的,更大一些的東西來....”

隨著100層,這個理論上的高級階段的實現,依據1909年法則,對于樓層平面有計劃的處理終于影響了它自身:把室內全部用于商業是不能接受的。

假如39層的平等大樓稱得上“樓中之城”的話,那100層的大樓簡直就是一個大都市,“一個龐然大物,塔尖直插云霄,它容納了一個大都市的文化,商業和工業活動....”僅僅大樓的巨大尺寸就會忽然改變城市正常生活的面貌。“在紐約我們同時通行于地面和天空方向,”Starrett這個未來派的信徒解釋道,“在100層的摩天樓里,我們將會以同飛越布魯克林大橋的電報相同的速度被發射向上。”

這種上升每20層就被公共的廣場打斷一次,因為需要這些廣場來連接不同功能區之間的劃分:工業在底部,上面依次為商業,居住,頂部還有一個旅館。

第20層是一個綜合市場,第40層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電影院,第60層是商業區,第80層整層都是一所旅館,而第100層則是“一所娛樂公園,有屋頂花園和游泳池。”

為了實現這些計劃中的豐富內容,那些增進效率的工具手段再次承擔了作為夢幻工具的功能:“另一個有趣的特征是我們要定制我們需要的天氣。當我們的建造狀況達到理想時,我們同樣應該具有對于大氣的完美控制能力,所以將來去佛羅里達過冬或是去加拿大避暑都沒有必要了。在我們的曼哈頓的大樓里,我們可以選擇任何一種天氣變化....”

“總體建筑!”這就是隨著Starrett的曼哈頓計劃的揭示而提出的反人道主義的倡議:一個圖示,表現著“溫度和空氣調節管”,出現在其結構的伴有壁爐的橡木面板隔墻中。

塔的合并

1853年拉廷觀象臺使曼哈頓人第一次有機會全面的觀察他們的領土;使得曼哈頓人面對島嶼性的孤立這一限制,從而為日后所有的開發提供了理由。

·1876年的費城百年紀念塔是這一過程中的第二位細長狀的名角,使得科尼島在1878年觸發了其向人為控制的非理性奇幻科技的投懷送抱。

·從1904年月神公園成為了高塔的溫床,在塔之間的抵觸和沖突間找到了建筑戲劇的源泉。

·1905年的夢境公園的燈塔嘗試引誘天真的過往船只,借以炫耀Reynolds對于所謂的現實的蔑視。

·1906年的Blobe塔顯示出塔的潛在能力:在嚴格的意義上自身成為一個完整的世界。

在這50年的過程中,塔成為了多種意義的載體:個人意識的催化劑,技術進步的標志,娛樂場所的符號,對于傳統具有顛覆性的送葬者,以及最終自我獨立的世界。

而今日塔象征著對于平淡無味的日常生活模式的重大決裂,標志著一種全新文化的四下分散的前哨正在形成。

建筑

曼哈頓的早期高層建筑通常要比那些高塔的高度高,但是它們立方形的外輪廓線卻無法喚起人們對于塔的形象的回憶。它們被頑固的稱為建筑,而非摩天樓。但是1908年E.Flagg設計了一個高塔,并且把它放置在現存的歌手大樓上,后者有14層高,建于1899年。這個建筑上的二次添加物使得這幢大樓成為“1908至1913年間美國最為聞名的建筑。”

成千上萬的旅游者們到紐約來專程參觀這座當代的巴別塔,興高采烈的付50美分到“觀測臺”上一覽風景。作為對大都市黑暗面的回應它也同樣成為了第一個“自殺頂峰”——“它似乎對于那些嘗近了生活的辛酸痛苦之人有強烈的吸引力....”

大都市生活大樓(1893)位于麥迪遜大街上,以十層的高度成為了早期的“高大體塊”。當1902年它被楔形的高達22層的熨斗大樓超過以后,管理層決定向高處擴展這幢大樓。1909年他們擴建了鄰接的一小塊地段達39層之高。因為地段很小,擴建的結構復制了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的鐘樓,其樓身考慮到商業的空氣流通的需要,周身布滿了空洞以吸納光線。在頂部他們演出了一幕更為新潮的合并:安裝了探照燈和其他從燈塔原型直接引來的設備。一個紅寶石狀的突起安裝在結構的頂部,通過事先布置的信號,假想其在向虛構的大西洋上的航海者們傳遞著時間和天氣情況。

通過這些步驟,純粹的土地增殖的產物卻移花接木,使自己成為了塔在過去的50年以來所積累的豐厚含義的化身。

建筑變成了高塔,被陸地圍困的燈塔,表面上在向海洋發射著光線,實際卻在引誘著大都市的觀眾的到來。

街區的劃分

馬展示協會——“其花名冊是最早的社會登記的核心”——擁有麥迪遜廣場花園,位于麥迪遜大街西部的26和27大街之間的一個街區上。

在1890年他們委托了一幢新的建筑:一個占據了整個街區的70英尺高的矩形盒子。這個盒子的內部是空的,它的當時最大的禮堂能夠容納8000人,被夾在一個1200人的劇場和一個1200人的音樂廳中間,因此整個街區的表面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清楚的演出的界面。競技場是為了協會的跑馬活動而設計的,同時也出租給馬戲團,體育或其他活動;在屋頂設計了一個露天劇場和餐廳。

嚴格的遵循世界展覽會的傳統,其建筑師S.White通過在大廳屋頂上仿制一個西班牙風格的尖塔,使得這一個方盒子變成了一個有非凡意味的場所。

作為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提倡者之一White同時負責設計內部的娛樂表演,甚至在建筑在一個永無盡頭的建筑設計的形式中完工以后。

但是單獨依靠具有品位的表演活動還是難以保證競技場的良好的財政狀況,它的尺寸同其意欲擴展的社會各階層的領域并不相容。“大樓開張之日就是個財政上的雞肋。”

為了避開尷尬的情形,White被迫去在有限的室內面積中試驗,發明和建立各種不同的廣泛的針對普羅大眾口味的“情景”。

“在1893年他搭起了一個巨大的芝加哥博覽會的全景圖,使得紐約人省卻了漫長的西行之旅....”之后他又把競技場變成了“世界劇場,舊紐倫堡,狄更斯的倫敦,在威尼斯城,參觀者們漂浮....在貢多拉上,從一個展覽到另一個展覽。”

White旋入了科尼島經歷過的高雅和大眾文化的交叉火力的沖突中:他的“奇觀”是如此的“缺乏品味”因而使得社會名流望之卻步,但是它們對大眾又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在真實的貢多拉和和夢境公園的在鐵軌上驅動的機械貢多拉的差異之間,White旋入了兩難的境地:他是一個有格調的人,應該吸引更小眾的品味。他沒有時間來解決這一點:1906年一個瘋子在他自己作品的屋頂上射殺了他。

舌狀物

1905年Thompson,厭惡了月亮公園,在43和44大街之間的第六道的東部買了一塊街區。科尼島的奇幻技術將第一次被嫁接到曼哈頓的網格上。

一年之內,Thompson造起了他的大競技場,另一個方盒子,有5200個坐席,頂部有“繼萬神廟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穹頂。”

兩個從月亮公園的高塔之林中移植過來的電塔,確定了第六大街上的入口,標志著這個街區作為另一個微縮世界,在這里建立了別樣的現實。

舞臺本身就是Thompson的領域的核心:它打破了傳統的舞臺形式:向觀眾席伸出達60英尺,像一個巨大的機械舌狀物。這個“圍裙”能夠即時的變化:在其他的眾多變化中,“它能夠把舞臺的一部分變成小灣,或是湖泊,甚至是奔騰的山澗....”

相對和月亮公園的意圖使人置身于月球之旅的策略,Thompson的第一次的曼哈頓演出被稱為“一個美國佬兒的火星馬戲團,”布滿著使他的整個街區的表面都變成一個宇宙飛行器的雄心壯志。“一個束手無策的馬戲團正面臨著被市政長官拍賣的命運,但一個火星傳來的消息——他們的國王要買下它——拯救了這個馬戲團....”一旦到了火星,“火星人要求(這些表演者)永遠留下來,成為那個遙遠星球上的定居者....”這就是Thompson設計的情節,意圖使來到他的劇場的觀眾同樣被放逐到另一個星球。馬戲團表演的高潮是一幕抽象且意味深長的舞臺舞蹈:64個“潛水女孩兒”8個為一組降下一個樓梯,“似乎一個整體。”舌狀的舞臺變成一個湖泊,有17英尺深。這些女孩“走向水中,直到她們的頭消失在視線中,”再也沒有返回到水面(一個倒置的有空氣的水下容器被走道連接到后臺區域。)。

這是如此富有激情的,難以用語言描述的一個奇觀,以至于“男人們整夜整夜地坐在前排,無聲的哭泣著....”

控制

在自由經濟體制企業的傳統中,控制只在個體策劃的層面上被操作。而對于麥迪遜廣場花園和Thompson的競技場,這種控制已經到了如泥潭般進退兩難的地步,更不用說整個街區了。

街區被配備了各種附屬設備,它們對目前狀況的處理和扭曲超越了人們正常的認知,在于其它所有街區的競爭中建立了自己獨有的法律甚至是意識形態。街區變成了一個科尼島傳統意義上的“公園”:它提供了一個激進而標新立異的現實,意欲懷疑和取代所有“自然”的現實。

這些室內公園的尺寸永遠無法超越一個街區的尺寸:這是一個單獨的“計劃者”抑或一個單獨的“幻想”所能征服的極大值。

由于曼哈頓所有的街區在網格體系未被闡明的前提下被設計成相似的,尤其是平等的,因此某一處的轉變以一種潛在的可能性影響到其它所有的街區:理論上每一街區現在都可以轉變成一塊具有巨大誘惑力的,綜合獨立的完整領土。

這種潛力同時暗示著一個根本上的隔裂:城市不再是一個或多或少的同質紋理的組合體,像一個鑲嵌著各種輔助性的都市碎片的馬賽克;而現在每個街區都像一個島嶼般獨立,本質上自成一體。

曼哈頓變成一個干涸的街區群島。

定格

1909年,一張明信片展示了建筑發展過程中的一幅定格畫面——三個方面的突破共存于麥迪遜廣場上:熨斗大樓的土地增殖,大都會的燈塔和麥迪遜廣場花園的街區之島。

這張明信片被用來說明(從它的多重滅點來看它決不是一張簡單的照片)麥迪遜廣場“是紐約從未出現的大都會生活的中心....時裝,俱樂部,金融,體育,政治和零售商業都在這個頂點匯聚....據說假如有人在第5大道和23大街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他就能見到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從‘老’熨斗大樓看廣場,景觀有如巴黎人的萬花筒般五光十色....”

作為曼哈頓的社會中心,這交匯的混亂中心正是上演商業在被更富有的活動排斥和取代的劇場。

廣場是展示都市生活多樣性喚醒新的趨向的第一線。但是除卻說明了多種的突破,明信片同時也表現出一種三方的僵局:只依靠自身,三者中的每一個都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