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及重點鎮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2 02:08:00
導語:縣城及重點鎮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加快城鎮化進程為核心,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要求,促進“三個集中”,推進“五個一體化”,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按照“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加強管理”的原則,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分步實施,逐步推開。以主要交通干線為發展軸,以產業和資源條件為支撐,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和功能,增強區域性中心城鎮的集聚和輻射功能,達到可持續發展和加快城鎮化的目的。
二、主要目標和實施步驟
(一)總體目標
1、實施“中心城市輻射”戰略。圍繞中心城區“三環十放射”的交通主干線,優先發展具有產業支撐又有集聚輻射優勢的重點小城鎮,增強中心區域城鎮化承載力;
2、實施城鄉“連接帶動”戰略。圍繞“一縱二橫”的交通主干線,優先發展縣城和工礦區、風景區周邊有條件的建制鎮;
3、結合*城市經濟圈的發展,實施優先發展重點鎮戰略,形成整體化的城鎮發展空間布局。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基礎設施、文化等資源要素的集聚輻射優勢,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幅射帶動縣城及重點鎮,重點鎮幅射帶動中心村的梯次結構體系,縣城及重點鎮在這個城鄉一體化梯次結構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優先發展。
(二)縣城及重點鎮建設目標
縣城及重點鎮建設目標是區域分工明確、基礎設施配套、社會文明進步、城鄉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優美、各具特色的城鎮體系。其具體目標:
1.縣城、國家級重點鎮和中心區域內重點鎮形成主導產業培育,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10%以上,第三產業年增長10%以上。財政收入年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鎮區人均純收入年增長5%以上。其他重點鎮經濟發展高于縣域平均水平。
2.形成較大的城鎮規模,鎮區人口達到1-3萬人或鎮域城鎮化率60%以上。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善,人居環境優良,適應城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對本鎮域和周邊區域發揮較強的集聚、輻射作用。鎮區路網基本形成,鎮區道路硬化率70%以上,城鎮供電設施配套,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以上,供電普及率100%,電話普及率30%、有線電視普及率80%、鎮區移動電話覆蓋率100%、清潔能源使用率50%以上。
3.縣城及優先發展重點鎮要有計劃、有規劃地拓展建成區,在新區建設中,必須做到空間和色彩協調,布局合理,具有地方特色和風貌。新建建筑要嚴格按規劃建設,功能完善、設施配套、建設標準統一、富有特色。努力建成一批居住示范小區、休閑健身活動場地、綠化娛樂場地。
4.加強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現雨污分流,排水系統暢通,運行正常,衛生公廁不低于2座/萬人(蹲位按國家標準設置),有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或污水通過處理后排放。有垃圾轉運站,能日產日清;有固定垃圾填埋場。
5.鎮區綠化覆蓋率達25%以上,人均綠地面積2-3平方米,鎮域內工業污染源排放達標率達100%。
6.城鎮要建設適應需要的宣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機構和體育健身設施,幼兒入園率和初中升學率達90%以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立社會保障和就業服務體系。
(二)實施步驟
——2007年至2010年,圍繞城市發展空間布局的拓展,重點抓好縣城、國家級重點鎮和中心區域內重點鎮的優先發展,按規劃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促進二、三產業的聚集,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力爭到2010年清鎮市城區人口達15萬人以上,開陽縣城人口達10萬人左右,息烽縣城人口達5萬人左右,修文縣城人口達6萬人左右,非縣城國家級重點鎮城鎮人口達1-3萬人,其他重點鎮城鎮人口逐步達到1萬人以上。
——2010年至2015年,以貴遵、貴黃、貴開、貴廣高速、貴廣高鐵、廈蓉高速、環城高速等交通干線為基礎,經濟流向為主導,進一步推開對特色重點鎮的重點建設,基本形成全市梯次城鎮結構體系,加快重點鎮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建成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市域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
三、主要任務
(一)縣城及重點鎮要進一步完善城鎮總體規劃,重點抓好控制性或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全市77個鄉鎮總體規劃已經完成,但是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有許多沒有完成,規劃是城鎮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據,必須盡快完成;其次,市級規劃部門要加快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進一步明確各市、縣及優先發展重點鎮的發展方向;同時,要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建設行為。
(二)大力開展整臟治亂,實施綜合整治工程。按照市、區、鄉三級共建方式,重點鎮要對鎮區道路進一步改造和完善,按照規劃要求,重點打通斷頭路、硬化平整支線及巷道路面、污水管網下地或污水溝加蓋板、拆除占道搭建的違法亂法建筑,整治鎮區沿街房屋立面,清除衛生死角,促進鎮區環境的根本改善。開陽、息烽、修文、清鎮縣城是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要加大整臟治亂工作力度,提高城鎮的文明程度,讓城鎮文明向農村輻射。
(三)實施新居工程,加快“三個集中”步伐。加快“三個集中”的落實,關鍵是加大土地整理工作,重點鎮和國地部門要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力度,讓土地向規模化集中,在土地整治中讓農民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因此重點鎮要與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互動起來,推進“三個集中”落實。集中建設新居工程,是推進“三個集中”的一個重要措施,采取市、區、鄉三級補助方式,在土地整治中推行新居工程的建設,促進“三集中”實施。
(四)加大縣城及重點鎮基礎設建設。交通部門要支持完成過境路的改造,水利、電力部門要幫助完成城鎮電網、供水設施改造;園林綠化要幫助完成縣(市)城區及鎮區綠化任務;建設部門要支持、幫助各縣城和重點鎮完成城鎮道路硬化、各種管線下地、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
要進一步完善清鎮、開陽、修文、息烽等縣(市)城區基礎設施,發揮縣城作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用的發展極作用,力爭在2010年前完成城區主要路網骨架建設,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垃圾收集處理等市政設施配套完善,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縣(市)城區生態環境建設初見成效,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形成特色鮮明的縣城風貌,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縣城。清鎮市城區,圍繞發展商貿、“兩湖”旅游業、鋁及鋁加工基地建設、煤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等,完善城鎮基設施,為中心城區延伸奠定基礎;開陽縣縣城,依托磷煤化工產業、富硒農業和喀斯特生態旅游,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發展現代服務業;修文縣縣城,結合工業走廊帶的形成,加強與城區的聯系,圍繞陽明文化發展旅游,形成城區特色。息烽縣縣城,結合縣城區空間的拓展和磷復肥基地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城區人口集聚能力。
(五)以產業為支撐,推動“三化聯動”開展。城鎮化必須以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為支撐。農業、發改等部門要引導、支持各重點鎮發展農業產業化、工業化,重點鎮要與農業、發改、建設等部門互動推進“三化聯動”,烏當區東風鎮、白云區麥架鎮、花溪區青巖鎮、修文縣扎佐鎮、清鎮市站街鎮、開陽縣雙流鎮、息烽縣小寨壩鎮等國家級重點鎮要努力推進“三化聯動”,認真落實“三個集中”,對實施“三化聯動”較好的城鎮,要實施優先發展戰略,給予政策、資金傾斜。
——烏當區東風鎮、白云區麥架鎮、都拉鄉等小城鎮處于我市城區周邊,應按照“三化聯動”的方向,利用花卉大棚基地、草莓基地發展都市休閑、觀光農業,培育強勢產業,逐步形成產業特色,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結構優化,以工業化改造傳統農業,做好園區配套建設促進工業現代化,從而推進城鎮化進程。
——花溪區青巖、石板、修文縣六廣、開陽縣南江、禾豐、烏當區新堡、息烽縣鹿窩、清鎮市紅楓湖、暗流等小城鎮,旅游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應借風景區開發建設,立足于各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培育主導產品,優化區域布局,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而專、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種物質、非物質產品和產業,按照一鎮一特、一鎮一品、保持本色、凸現特色的原則,加強基礎設施及軟環境建設,調整景點景區周邊的產業結構,創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鄉村旅游點,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開陽縣雙流鎮、息烽小寨壩鎮磷化工工業、站街鎮電解鋁、磨料工業是鎮域經濟發展的支撐,應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完善其生產和生活設施,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南明區龍洞堡片區、花溪區小碧鄉等地區及高速公路沿線有條件的鎮(鄉),依托良好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條件,加強物流基礎平臺建設,發展大型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
(六)積極推進城鎮生態建設和保護。縣城及重點鎮在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的管理,盡量保留天然水體、森林、草地、濕地等,加強風景名勝區、歷史名鎮(村)、文物古跡等資源的管理,為城鎮進一步發展提供充足的環境容量,嚴格禁止在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進行不符合保護目的的開發建設活動。
紅楓湖、百花湖環湖各鄉鎮應嚴格按照村鎮規劃及湖區水污染防治規劃進行建設,積極探索和推廣符合鎮(鄉)和農村特點的污水處理方式,確保水源安全;要合理劃定城鎮的綠化空間,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建設公共綠地、生產綠地、庭院綠地,形成綠色防護體系,提高鎮區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工礦型各鄉鎮要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工作,環保部門要加強監測,完善治理措施,強化重點鎮環境質量考核,各鄉鎮要進一步完善城鎮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將社會、經濟、自然三個系統有機結合,實現三者的可持續發展。
(七)大力支持優先發展重點鎮社會事業的發展及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按城市標準配建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活動、體育活動、廣播電視、信息網絡,以及社區服務設施和社會福利、勞動保障體系、就業機制,確保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四、政策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強化考核,優勝劣汰。由市領導牽頭成立小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市小城鎮建設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各區(縣、市)要加強對優先發展重點鎮建設工作的領導,配強優先發展重點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班子力量。全市統一制定重點鎮量化考核管理辦法,按照“扶優、扶強、獎勤”的原則確定重點鎮(鄉)指標考核體系,對優先發展重點鎮進行評選和考核,實行重點鎮量化動態管理,對發展緩慢、積極性不高的鎮(鄉)及時調整,適時增補。對不適應發展的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應及時調整充實。
(二)統籌資源,合力推進,各計其功,各盡其責。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集中力量,對縣城及重點鎮要加大政策、資金和項目的支持,全力推進重點鎮建設和發展。
規劃部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按照優勢互補、合理配置資源的原則,處理當前與長遠、建設與發展、城鎮與農村、現狀與發展需求的相互關系,完成城鄉一體化空間布局規劃、市域城鎮體系規劃調整編制工作及優先發展重點鎮的規劃編制、調整各項建設規劃。國土部門要根據土地利用規劃,為重點鎮留足土地發展空間;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支持幫重點鎮編制產業發展規劃、水利發展規劃、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規劃、文化產業培育、旅游發展規劃、園林綠地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各區(縣、市)政府按照規劃盡快完善優先發展重點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庫,制定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項目等重大建設項目年度計劃。
2.拓寬城鎮建設資金渠道,集中財力,整合資源,建立政府、企業、個人、社會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大力推行“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富鎮”的原則,各區(縣、市)和鄉(鎮)要加大對重點鎮建設的資金投入,重點用于道路、供排水、集貿市場、環衛綠化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府每年從財政資金中安排不低于5000萬元用于重點鎮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市)財政根據具體情況,按不低于3:3的比例配套資金,鄉(鎮)財政按不低于3:4的比例配套資金,并每年在資金預算內安排不低于20%的資金用于小城鎮建設;各區、縣(市)和鄉(鎮)要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編制好項目庫,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堅持“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廣泛吸引企業、個人和社會以多種方式參與小城鎮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大膽改革和創新投融資方式,減輕地方政府資金壓力,緩解地方政府基礎設施瓶頸制約,走出一條由政府引導下主要依靠社會資金建設小城鎮的路子。
3.提高重點鎮政府的財力調控、統籌能力。在重點鎮范圍內收取城市維護建設稅,全部返還各小城鎮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市和區(縣、市)有關部門在重點鎮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收支兩條線原則,地方留成部分均向重點鎮安排,專項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4.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的支持,在市域范圍內合理調整用地結構。各重點鎮根據土地管理部門要求,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工作,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盤活土地存量。對重點鎮符合規劃、列入城鄉一體化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產業項目,土地管理部門納入年度用地計劃,及時安排用地指標,按供地政策積極保障用地。各區(縣、市)土地儲備機構要向優先發展重點鎮延伸,做好城鎮建設用地的服務工作。
重點鎮在舊城改造過程中按照“總量控制,封閉運行,臺帳管理,年度檢查,到期歸還”的原則,實行建設用地指標周轉,土地整理中新增的耕地可折抵建設用地指標,并免收耕地開墾費。重點鎮現有建設用地的有償使用收益,全部留鎮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新增建設用地的有償使用費,除按規定應上繳部份外,其余直接由重點鎮收取,專項用于耕地開發,不再先交后返。
5.積極鼓勵農民進鎮落戶,對現行政策措施進行清理,清除農民進城障礙,降低農民進城“門檻”,疏通農民進城渠道。凡在城鎮有固定住所和生活來源的農民均可轉為城鎮戶口,享有城鎮居民的同等待遇,有關部門不得收取其城鎮增容費或其它類似費用。在縣域范圍內,允許農民帶退耕還宅指標進入小城鎮,鼓勵和支持其按統一規劃在城鎮的住宅示范小區內統建住房或在農村居住點內建房。對按《*市新農村農民住宅推介圖集》實施的建房,經驗收合格后,市、區(縣、市)財政給予每戶1000元獎勵。
6.大力扶持產業發展。積極為優先發展重點鎮特色產業培育和產業發展服務,搞好項目的包裝、推介和招商引資。每年為各重點鎮組織一次招商活動,至少完成一項招商引資項目,實施一項農業產業化項目,工商部門應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培育一批品牌產品,科技部門為科技興鎮、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服務。
(三)創新機制,強化重點鎮管理。
1.各重點鎮嚴格按批準的規劃組織實施建設,無違反規劃建設的情況發生,嚴格執行“一書兩證”規劃審批制度,堅決制止盲目建設和違法建設,加強規劃督察,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加強對優先發展重點城鎮主要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2.建立完善鎮(鄉)村鎮建設管理機構,配備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全鎮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從規劃制定、規劃實施、建筑市場管理、工程質量監督到竣工驗收、城建檔案全過程一條龍管理。
3.縣級政府職能部門結合實際,在重點鎮設置行政執法派出機構,依據法律法規行使相關行政處罰權,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監督和檢查,制止一切違反規劃,隨意亂拆、亂建的行為,加快改變小城鎮臟、亂、差現象。對不應由鄉(鎮)政府承擔的工作由縣級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并建立限時辦事制度,建立良好的城鎮工作、生產秩序,保障城鎮建設發展的規范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