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影視史料教學

時間:2022-07-11 11:35:23

導語:文藝影視史料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藝影視史料教學

學生經常說“我愛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這一度成為歷史教學的無奈。時下學生所愛的“歷史”多為歷史穿越小說、歷史穿越劇等文藝影視一類的史料。史料,不僅是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更是我們了解和認識歷史的載體;而對史料真偽的鑒別、認識的深淺,則是衡量歷史認知水平的依據之一。文藝影視史料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手法反映著歷史的滄桑與變遷,但文藝影視作品多存在虛構、夸大的成分,不能同歷史的真實劃等號。如何挖掘其中有價值的歷史信息、強烈的愛憎情感,并恰如其分地引入課堂,讓其服務教學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求真求實,用之有據

在教授“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關于“城市”一節時,我引用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詩句:“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然后設問:(1)你從上述詩句中得到哪些歷史信息?(2)坊和市為什么要分開?這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我設計這些問題是想讓學生明確:在唐代,“市”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都有固定的場所,說明當時商業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可學生的回答卻有些令人意外。一位學生說:“老師,在長安這個大城市,‘市’集中在一起布局規整,能買到生活所需,說明唐朝已有了‘購物中心’,商品經濟很發達”;另一位學生卻提出疑問:“老師,全城都要在僅有的‘兩個市’才能買東西,太不方便了!”我仔細一想,學生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再研讀材料,詩中的描述是否真實?查閱資料后發現,長安城“縱橫交錯的道路將外郭城分作了110坊。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圍墻,坊門有衛兵把守,晚間實行宵禁。商業多集中在東西兩市,其他坊內也有一些零散的商業設施。白居易的詩文用比擬、夸張的文學手法意在突出長安城規模宏大規整,因此把它作為唐朝已經有了一站式“購物中心”或幾十萬人的大城市只有“兩個市”的依據就不妥了。這樣的例子在教學中經常遇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首先甄別史料的可信度,多角度權衡該材料使用是否恰當,不能輕易把文藝類材料用做解釋歷史的依據。

二、以小見大,用之有法

歷史小說是一種特殊的史料資源,在歷史教學中要辨別區分歷史小說中的可信與不可信內容,并加以合理使用。即使是虛構的情節內容,也應該深入挖掘并利用其背后的歷史價值。從現實生活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史料分析鑒別便不再是歷史學家的“專利”。如學習“宋代城市的發展”內容時,可以借用電視劇《新水滸傳》中的情節設計問題:劇中描述北宋時期的人物買酒住店、石秀面街開肉鋪、稱干貨、買胭脂,都言必稱價,并與《清明上河圖》、《宋會要輯稿》等文獻資料相互印證,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基礎上得出宋代商業和城市發展的相關結論。又如學習“明清商業的發展”內容時,可以借用《二刻拍案驚奇》中的《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一節,小說的主人公徽州商人程宰,到遼陽為商,由于虧光了老本,只好為別人掌管賬目,勉強度日。一日他有幸得到海神的幫助,躲過災禍發財致富,衣錦還鄉。從徽商發展的歷史看,其致富過程十分艱辛,但明代文學作品出于對政治黑暗的無奈,有時回避現實,以求解脫,對徽商致富的過程有不同程度的神化與夸大,這一方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富裕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文人把徽商看作社會進步的力量,神仙都來幫助徽商,說明當時商品經濟發展成為歷史的趨勢。這個案例中,用小說與當時文獻資料相印證,說明小說夸大虛構的情節中也蘊涵著歷史的真實。從教學角度上講,通過這類史料的探究,在激發學生歷史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鑒別和解釋史料,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自然水到渠成。

三、此處無聲勝有聲,用之有情

文藝影視如聚焦鏡、鎂光燈,通過特設的場景、生動立體的形象、飽蘸著創作者愛憎的語言來贊美真與善,鞭撻假與惡,文學藝術所創造出的世界比現實生活更典型,更易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歷史教學中,文藝影視史料在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上效果尤其明顯。如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中抗日戰爭一節時,我在屏幕上顯示兩幅照片:“1937年侵華日軍活埋南京的平民”“一棵被炸斷燒焦的老樹”,再用以打字機的效果顯示前蘇聯詩人鮑羅杜林所寫的一首小詩:“劊子手……/充滿了絕望神情的眼睛。/孩子在坑里懇求憐憫:/‘叔叔啊,/別埋得太深,/要不媽媽會找不到我們。’”整個課堂上一片寂靜……情感教育此時無聲勝有聲!歷史教學要使學生成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讓學生只是簡單地記住一種答案或一種解釋。因此,在教學中,合理地使用史料設置情境,讓學生感悟所蘊涵的情感,這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在歷史教學中,用歷史視角去鑒別文藝作品,厘清文藝影視史料對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等情況的真與假的反映,選擇恰當時機和形式將其引入歷史課堂,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和體驗的空間,在提高學生理解歷史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愛歷史”,更“喜歡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