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賞析語言特色
時間:2022-05-02 04:59:00
導語:古代文學賞析語言特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古代的文學鑒賞,不管文論、詩論、詩話、詞話,還是札記、評點,不僅寫出了鑒賞者的藝術感受,提出了一些精當的見解,而且都很注意語言的精警凝練、形象生動,珠圓玉潤,晶瑩璀璨。因此,鑒賞文字不僅給人以理性的啟迪,而且它本身就給人以審美享受。概括我國古代文學鑒賞的語言運用,有如下特點。1.善于比譬我國古代的理論家較之西方長于形象思維,像先秦諸子的哲學、政治文字也多用比喻、寓言以表現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動,使人覺得可感易懂,文學理論著作同樣廣泛運用比興手法,使人產生聯想,并深諳其中的道理。如說對各個詩人品評的感受,宋代敖陶孫的《癯翁詩評》曰:魏武帝(曹操)如幽燕老將,氣勢沉雄,曹子建(植)如三河少年,風流自賞,鮑明遠(照)如饑鷹獨出,奇矯無前;謝康樂(靈運)如東海場帆,風日流麗,陶彭澤(淵明)如絳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維)如秋水芙蓉,倚風自笑;韋蘇州(應物)如園客獨坐,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葉微落;杜牧之(牧)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白樂天(居易)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元微之(稹)如(李)龜年說天寶遺事,貌悴而神不傷;劉夢得(禹錫)如鏤冰雕瓊,流光自照;李太白(白)如劉安雞犬,遺響白雪,核其歸存,恍無定處;韓退之(愈)如囊沙背水,惟韓信獨能;李長吉(賀)如武帝食露盤,無補多欲;孟東野(郊)如埋泉斷劍,臥壑寒松;張籍如優工鄉伙,酬獻秩如,時有恢氣;柳子厚(宗元)如高秋獨眺,霽晚孤炊;李義山(商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瑰妍,非要適用。
本朝蘇東坡(軾)如屈注天漢,倒連滄海,變眩百怪,終歸雄渾。歐(陽修)公如四瑚八璉,止可施之宗廟;荊公(王安石)如鄧艾縋兵入蜀,要以險絕為功;山谷(黃庭堅)如陶弘景祝詔入宮,析理談玄,而松風之夢故在;梅圣俞如關河放溜,瞬息無聲;秦少游(觀)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弱;后山(蘇舜卿)如九皋獨唳,深林孤勞,沖寂自妍,不求賞識;韓子蒼如梨園按樂,排遷得倫;呂居仁如散圣安禪,自能奇逸。(見《癯翁詩集序》)敖陶孫談及魏晉唐宋二十多家詩人,如要詳加說明,非長篇累牘不可,而只三言兩語,勾勒出不同詩人作品的獨特風貌。作者善于比譬,有的以特定人物相比。如“幽燕老將”、“三河少年”、借以說明其“氣韻沈雄”、“風流自賞”。有的以特定事物相比,“縷冰雕瓊,“流光自照”。“百寶流蘇,千絲鐵網”,使人緣此而聯想詩境。有的以特定景物相比,如“東海揚帆,風日流麗”、“洞庭始波,木葉微落”,使人由此情境推及詩的意境。有的以歷史人物為比,也有的以特定狀態為比。
總之,所用比喻都形象生動,貼切自然。對一個時期作品的品鑒,有時也以比述意。明代謝榛談初唐、盛唐各個詩人不同修養時說:熟讀初唐、盛唐諸家所作,有雄渾如大海奔濤,秀拔如孤峰峭壁,古雅如瑤瑟朱弦,壯麗如層樓疊閣,老健如朔漠橫雕,清逸如九皋鳴鶴,明凈如亂山積雪,高遠如長空片云,芳潤如露蕙春蘭,奇絕如鯨波蜃氣,此見諸家文學所養之不同也。(《四溟詩話》)“雄渾”、“秀拔”、“壯麗”等詞比較抽象,用“大海奔濤”、“孤峰峭壁”、“層樓疊閣”的具體形象一比,則給人以實感。這種形象化的語言,一方面為概括語,如“雄渾”、“秀撥”作了注腳,另一方面與詩作相映照,激活人的想象,溝通聯想渠道,有著舉乎此而概乎彼、舉乎少而概乎多的效果。如果采取釋義詮解法,如劉勰講“壯麗”“:壯麗者,高論宏裁,卓爍異采者也”;講“新奇”:“新奇者,擯古競今,危側趣詭者也”(《文心雕龍·體性》)顯然是大異其趣的。2.精于概括古代文學鑒賞中,往往對某一作家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或個別字詞予以概括。這種概括,猶如提綱挈領,使人極易把握客體的個性恃征。
如明代胡應麟概述各種文體的作品時說:國風雅頌,溫厚和平;《離騷》、《九章》愴惻濃至;東西二京,神奇渾璞;建安諸子,雄贍高華;六朝徘偶,靡曼精工;唐人律調,清圓秀朗:此聲歌之各擅也。(《詩藪·內編》)胡應麟概括了歷代“詩格”的特點,并說明其緣由:“風雅之規,典則居要;《離騷》之致,深水為宗;古詩之妙,文藝春秋48江海縱橫2009年第4期古代文學鑒賞的語言藝術□徐應佩我國古代的文學鑒賞,不管文論、詩論、詩話、詞話,還是札記、評點,不僅寫出了鑒賞者的藝術感受,提出了一些精當的見解,而且都很注意語言的精警凝練、形象生動,珠圓玉潤,晶瑩璀璨。因此,鑒賞文字不僅給人以理性的啟迪,而且它本身就給人以審美享受。概括我國古代文學鑒賞的語言運用,有如下特點。
善于比譬我國古代的理論家較之西方長于形象思維,像先秦諸子的哲學、政治文字也多用比喻、寓言以表現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動,使人覺得可感易懂,文學理論著作同樣廣泛運用比興手法,使人產生聯想,并深諳其中的道理。如說對各個詩人品評的感受,宋代敖陶孫的《癯翁詩評》曰:魏武帝(曹操)如幽燕老將,氣勢沉雄,曹子建(植)如三河少年,風流自賞,鮑明遠(照)如饑鷹獨出,奇矯無前;謝康樂(靈運)如東海場帆,風日流麗,陶彭澤(淵明)如絳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維)如秋水芙蓉,倚風自笑;韋蘇州(應物)如園客獨坐,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葉微落;杜牧之(牧)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白樂天(居易)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元微之(稹)如(李)龜年說天寶遺事,貌悴而神不傷;劉夢得(禹錫)如鏤冰雕瓊,流光自照;李太白(白)如劉安雞犬,遺響白雪,核其歸存,恍無定處;韓退之(愈)如囊沙背水,惟韓信獨能;李長吉(賀)如武帝食露盤,無補多欲;孟東野(郊)如埋泉斷劍,臥壑寒松;張籍如優工鄉伙,酬獻秩如,時有恢氣;柳子厚(宗元)如高秋獨眺,霽晚孤炊;李義山(商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瑰妍,非要適用。本朝蘇東坡(軾)如屈注天漢,倒連滄海,變眩百怪,終歸雄渾。
- 上一篇: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小結和工作思路
- 下一篇:教育公司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