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作品氣象描繪
時間:2022-04-20 05:04:00
導語:古代文學作品氣象描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氣象在城市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漸被覺察、研究和利用。其實古人早已經發現,我國大部分地區季風氣候顯著,且四季分明。在中國古典詩詞里,春、夏、秋、冬、雨、雪、風、霜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很多時候是以藝術意象出現的。氣象描寫在中國古代文學各個部分中都有充分的體現,文人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溫飽冷暖賦予這些意象,使之成為一種抒情載體。《文賦》云:“詩緣情而綺靡。”詩人通過詩、詞、文、賦等文學形式表達主體意識與行為習慣。詩人可以直接描寫自然氣象;也可以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再現自然氣象;詩人既可以通過氣象表達自己的遠大志向,也可以抒發自己的抑郁難平;詩人還可以借助氣象闡述人生哲理……
1古代詩歌對氣象的關注與表現
氣象描寫在古詩詞中最早出現并發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詩歌或以一種欣賞的閑情描寫風云雨雪,或借自然氣象抒發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僅真實地記錄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風雨變化,而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據專家統計,《詩經》三百零五篇中,具有一定氣象意義的詩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殷其雷,在南山之側。……殷其雷,在南山之下。”這說明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觀察并總結出雷雨形成與地形的關系,認識到雷雨是有它的發生規律的。人們由此進入一個認識氣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風·終風》:“終風且暴……。終風且霾……。終風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陰,虺虺其雷……”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圖景:狂風挾裹著暴雨,洶涌而至,烏云蔽空,不見天日,天空漆黑一團。緊接著雷聲轟鳴,由遠而近……。這首詩形象地再現了暴風驟雨來臨時的景象,堪稱經典。
在《詩經》中能夠準確地描述天氣演變過程的詩歌共有三十幾首,匯集起來可以構成一幅先秦時期的自然氣象圖。到了唐代,更是出現了大量的描寫氣象的詩歌。唐詩不僅是文化藝術的高峰,也有非常豐富的氣象描寫。有學者通過分析和統計《唐詩三百首》中用到云、霧、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總首數的45%;這說明唐詩中所體現出的氣象類內容數量巨大。早在我國周、秦時代,人們就開始就把物候和農時結合起來,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從那時起人們就關注見霜、下雪、結冰、打雷等自然氣象。唐代中葉詩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詩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這是詩歌中對“物候”一詞的最早記載。大詩人白居易十幾歲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明了一年一度的季節交替。詩仙李白“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們都用自然氣象描寫來抒情、遣懷。劉禹錫《竹枝詞》:“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王之渙《出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都是以楊柳始綠來標志春天的到來。氣象描寫又是詩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不同的氣象描寫。同是寫雨,或溫潤如酥,或寒涼如水。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雨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雨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我們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韓愈雨中的喜悅灑脫,王昌齡雨中的孤苦凄涼和李商隱雨中的迷惘纏綿,各有深味,余韻無窮。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雪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中有英豪之氣。陸游所作《初冬》:“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他借雪表達一種人生思考:人生當然最好是成熟后壯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詩歌中氣象描寫十分豐富,尤其是唐詩創作和發展中,伴隨著對氣象的高度關注和豐富的藝術表現。
2氣象描寫在詞中的審美意蘊詞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可謂是獨樹一幟,作者往往借自然景物來抒寫自己的情感。氣象描寫作為一種抒情載體,幫助作者深刻表達復雜豐富的情感,有兒女情長、思親懷友、離情別緒、苦難哀怨、失意悲憤、憂愁重重、欣喜贊美、豪情壯舉、閑情逸趣,等等。如風這一自然現象就出現在許許多多的詞作中。有時風是愛情的象征,比如歐陽修的《玉樓春》中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有時比喻惡勢力摧殘美好事物,如陸游的《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有—139—時指溫馨往事,如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時暗喻清愁,如李清照的《醉花陰》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有的風溫潤秀潔,如晏殊《清平樂》的“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有的風黯然神傷,如朱淑真《點降唇》的“風勁云濃,暮寒無奈侵羅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妝薄”。風在詞句間所傳達的意境,可謂清新典雅、含蓄雋永,令人浮想聯翩,拍手叫絕。
云霧雨雪等氣象描寫與“風”的作用相似,在表達作者情感中起到形象化、深刻化和擴大化的作用。如韋莊的《菩薩蠻》“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所描繪的碧水、畫船、春雨中洋溢著恬淡閑適的春日氣氛;秦觀《望海潮》“……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溪,亂分春色到人家”用翻飛的柳絮、飛舞的蝴蝶,桃花流水一系列意向繪出春天的愉悅歡欣;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尋覓、冷清、凄慘躍然紙上;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有一股深深的離情別緒;柳永另一首《清平樂》“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蔭綠漸稠”則體現一種恬淡;晏殊《臨江仙》“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迷離的小雨中籠罩著淡淡的哀愁,抒寫別后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周邦彥《少年游》“并刀如水,吳鹽勝雪……馬滑霜濃”用室外的天寒地凍,行人稀少襯托室內的安恬靜謐,戀人間溫馨甜蜜,繾綣體貼;元好問《摸魚兒》“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在萬里千山的晨風暮雪中,一只形單影孤的雁失魂落魄,傳達出生離之痛楚遠勝死別……在詞作中運用氣象描寫的手法托物抒情并不是宋人獨創,早在唐人的詞作中就有了出色的氣象描寫。
- 上一篇:古代文學著作狐意象文化演變
- 下一篇:社保政策完善策略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