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優秀傳統師德建立新時代師德規范
時間:2022-02-10 06:01:00
導語:繼承優秀傳統師德建立新時代師德規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品質的總和。師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其具體內涵也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因此,在對傳統師德進行必要繼承的同時,也要進行必要的揚棄和創新,做到師德內涵的“與時俱進”。
數千年來,歷代教育家們通過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經驗,形成了豐富的師德思想,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墨子、孟子,秦漢至明清時期的董仲舒、韓愈以及近代的梁啟超、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為我國優秀傳統師德的形成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優秀傳統師德對規范教師的行為和中華民族教育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教育公平,一視同仁
早在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只要確立了師生關系,他沒有不盡力教誨的。打破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主張教育要公平,一視同仁是孔子對教育的最大貢獻。
2.尊道重德,見利思義
孔子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的義利觀影響著后人,并作為“君子”成為世人追求的人格目標。而朱熹提出的“主敬”修養功夫,要求教師“內無妄思,外無妄動”,“言忠信,行篤敬”,“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朱子語類·卷十二》)是對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一些名師大家的個人道德,尤其是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甚至面對生死關頭所表現出的尊嚴和氣概,不僅成為當時社會的楷模,也深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3.熱愛學生,愛崗敬業
傳統師德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愛,當然,這里所指的愛不僅表現在對學生的關愛,重要的是以嚴格要求來體現,《三字經》所說的“教不嚴,師之惰”便是很好的說明。熱愛學生是師德的第一要義,只有熱愛學生才會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是孔子愛崗敬業精神的高度概括。
4.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也是傳統師德的重要內容。孔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指的就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就要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能使學生不令而行,不言而化。西漢哲學家、儒家大師董仲舒強調指出,教師不僅僅要講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好,要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漢代著名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學行》)。
5.學識淵博,勤奮好學
學識淵博,功底扎實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在《師說》中明確指出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是教師的神圣職責。作為人之師,若不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何以傳道?何以授業?何以釋疑解惑?古人云“: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因此,終身苦讀,勤奮好學,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配當人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經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諄諄告誡教師:“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1]
6.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有步驟地引導他的弟子學習,善于觀察和分析研究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并根據他們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來達到最好的效果。正如孔子的得力弟子顏淵贊頌他所說的那樣“:夫子循循然而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對后世的教育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今天,仍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
二、新時期教師師德規范
21世紀,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都對我國的師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為此,當今的師德內涵亦需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本文根據新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目前教師隊伍師德滑坡的現狀,提出了新時期的師德規范,以與同道共勉。
1.德高為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被認為是對教師職業的概括。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時又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要以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斗終生的堅定信念和為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基礎。即使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氛圍中,教師仍要遠離庸俗、遠離銅臭,以保持校園這一“精神特區”的神圣和潔凈。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先教會做人然后教會做事。
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念,是做人的準則,是支持他們足以走完今后奮斗道路的強大的精神動力。美國品德教育聯合會主席麥克唐納說:“光有品行沒有知識是脆弱的,但沒有品行光有知識是危險的,是對社會的潛在威脅。”意大利詩人但丁有句名言: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都足以說明,道德和品行是做人的根本,更是為師的根本,是教師的靈魂。[2]當前,個別為師者為了個人利益不惜一切:“上至名牌大學校長、院士,下至一般研究生,造假者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論文敢抄,數據敢偽造,假論文敢發表,整本書都敢掠為己有,名家的敢偷,洋人的敢剽……[3]這類不講職業道德、不誠實、失信譽的表現嚴重地侵蝕了神圣的學術殿堂,損害了教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極為不利。
2.愛生為師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要對學生傾注無私的愛。因為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尊重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所以,熱愛學生是教師愛崗敬業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源泉和動力。筆者認為,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扶持,教師既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又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是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角色定位,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互愛的關系,樹立一種合作意識、平等意識和民主意識的新型師生觀。過去所謂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應進一步變成民主、平等、和諧的伙伴關系。這種關系形成的基礎,一是相互理解,二是相互信賴。要讓學生理解和信賴你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師要首先了解學生,關愛和尊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以教學相長的謙虛品格去啟發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去引導他們主動地、自覺地、積極地學習,使學生從中嘗到學習的甜頭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由“死學”變為“會學”。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而不思回報的崇高、博大之愛。然而有些教師不相信,不了解,不關愛學生,不注重因材施教,時常使出教師的威嚴,對后進生的學習乃至今后的前程武斷地、過早地妄下結論,諸如“你沒有數學腦子”等等。其結果不但達不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反而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進取心,致使有的學生視學校如牢獄,對學習毫無興趣而厭煩學習;有的自暴自棄,干脆不學;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量實踐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股無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能起到教學相長、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2]
3.身正為師
教師在從事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本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價值取向、人格魅力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都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做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做一個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如果教師把言傳和身教完美地結合起來,通過自己嚴謹的治學風格和實事求是的教學態度、公正無私的人品影響和感染學生,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養成奮發向上、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鮮明個性和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不斷探索的良好學風,那他們將受益終生。但現今有的教師師表意識淡薄,既不自尊,又不自重,還不自愛。如:儀表不整,舉止粗俗,臟話連篇,甚至在神圣的講臺上信口開河,任意發泄不滿情緒等。這些現象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污染了育人環境,在學生中造成了惡劣影響。
4.學高為師
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德高、愛生、身正是前提,是保障。同時還要奮發向上,勤奮好學,以扎實、深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實踐技能功底和寬厚而深廣的知識結構來開拓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廣泛和強烈的求知欲,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目前,從高校教師的知識結構來看,部分教師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識老化、知識面狹窄、教學方法單一、理工科教師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和素養,人文社科教師的理科知識十分貧乏的現象。常此以往,不但自己因跟不上知識經濟時代飛速發展的變化而被淘汰,更可悲的是造就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人才,給黨的教育事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5.技高為師
技高為師是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到來的新形勢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新形勢下的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首先要學會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盡快掌握、汲取新的教育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時引入貫穿到教學實踐中去;其次要熟練掌握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如其分地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于學生的面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再次是要有創新意識和勇于實踐的精神,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將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貫穿到教學內容中去,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然而,眼下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安于現狀,不求進取,墨守成規,仍固守于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模式。因而,極不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不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構建新時期師德規范,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師德水準,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更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
- 上一篇:市區食品安監制度完善通知
- 下一篇:高校招生委員會工作大會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