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10 04:57:00
導語:分析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事業的靈魂,也是教育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新時期,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加強和促進師德建設尤為重要。本文試圖從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師德建設的意義、師德建設的要求以及師德建設的途徑三方面入手,對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師德建設進行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和諧社會師德建設
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建設師德,就要理解什么是師德,正確理解師德是建設師德的前提。師德是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在從事教育過程中形成的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終身的影響。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成為時代和社會的主題,師德也必須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建設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新型師德則顯得日益重要。
一、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師德建設的意義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紀頭2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社會更加和諧”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也明確提出,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此后,等中央領導人多次就構建和諧社會問題進行調研,并作出重要闡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加強師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說過如下一段話:在學校當了若干年的教師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學生丟臉,也能讓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吉諾特博士的話充分說明了教師的重要性,教師師德的重要性。師德為本,良好的師德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推動者,是實現教育現代化、進行素質教育的具體承擔者。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從大的方面來說,則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民族的未來。
不僅如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確認識和把握構建和諧社會問題,有助于推動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二、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師德建設的要求
和諧社會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個方面高度概括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新時期指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也是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構成了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主和法治是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所謂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得到貫徹落實,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證,這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要求。
新時期,進行師德建設,要注意不斷加強和培養教師的民主和法治觀念,這對于加強和提高教師本身以及學生的民主和法治意識和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進行師德建設,就要在堅持原有優秀師德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傳統師德和西方師德的精華部分,不斷推進師德創新。公平正義是維持一個社會存在及運作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加強師德建設要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公平正義感,并通過教育這個重要途徑,提高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感。
除此,和諧社會對師德建設還提出了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等方面的要求。這是因為,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安定有序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和諧本身是一種有序狀態,和諧社會必定是運行有序的社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規律,發展經濟不能以過度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也不能建立在環境逐步惡化的基礎之上。這些方面要通過不同途徑和不同方式,充分融入到新時期的師德建設中。
三、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師德建設的途徑
面對新的形勢和環境,師德建設面臨著復雜的局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師德是一項浩大和繁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與方法。當前,建設新型的師德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新時期,進行師德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師德,應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以及成才的規律,通過引導教師樹立高尚的職業理想,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全面開展師德建設工作。
不僅如此,在進行師德建設中,還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人民教育事業。要深刻領會并正確把握“培育什么樣的人”、“怎樣培育人”等關鍵問題,用正確的理論和觀點對學生進行“樹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系統地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高校要培養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進一步發揮“思想庫”的作用。
(二)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相統一的治國方略,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我們黨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正是對人與社會道德缺失的關注與修復。“八榮八恥”,榮恥相對,不僅明確榮辱的時代內容,更重要的是肯定了恥辱感在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的條件下的道德價值,因而重建了民族與國家騰飛的道德基礎。進行師德建設,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有助于樹立社會主義新風氣,有助于培育新型師德。公務員之家
(三)采用批判繼承、自主創新的指導方法
面對全球多元文化、多元教育的滲透和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戰,建設新型師德,必須有開放意識。早就提出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思想,反映了對傳統文化的借鑒意識和對西方文明成果的開放意識。
建設新型師德,首先要對我國傳統師德進行分析和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一步完善現代師德。中國傳統師德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師德的過程中,既要吸取中國傳統師德中的精髓部分,又要抨棄傳統師德中的消極因素。
其次,博采各國師德之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師德,離不開借鑒世界各國優秀師德。開展各種形式的對外交流,博采各國師德之長,這對在新世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師德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具體說來,主要應學習和借鑒西方教育師德中的創造創新精神、科學理性精神等。
最后,應當在批判和繼承中西師德的基礎上著力于師德的自主創新,建設一種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的新型師德。在研究內容上,要深入探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中反映出的師德問題,力求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四)充分做到與時俱進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教師師德也必然隨之變化和發展,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和發展,融入新的體現時代特色、社會發展趨勢的內容,充分做到與時俱進。
我國從古代就有重視師德的傳統。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高度重視教師的以身作則和率先垂范的道德意義。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號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師德和師風“正”,才可以教育和影響學生。孟子認為教師要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最高的人生追求,要注意“知恥”、“養心”、“寡欲”的修身之道。歷史發展到今天,教師的職能不斷發生著變化,而唯一不變的是對師德的重視。“師德,德之源也”,教師的德行情操直接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不同的社會和歷史時期,師德的內容是不同的。可以說,師德在具有內在繼承性和穩定性的同時,也具有發展性。因此,師德也需要與時俱進,師德建設也需要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徐少錦.中國傳統師德及其現代價值[J].道德與文明,2002,(5):73.
[2]唐世章.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充實構建和諧高校的內涵[J].中國科技信息,2007,(10):227.
[3]周正忠.為了美麗的課堂——當前課堂教學的困惑及對策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07,(01):28.
[4]金景山.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報,2005-08-02(10).
[5]陳至立.加快從高教大國向高教強國邁進的步伐[N].中國教育報,2007-12-28(01).
[6]舒達.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0-23.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136-138.
[8]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309.
- 上一篇:人民幣匯率影響我國FDI研究論文
- 下一篇:德育功能對素質教育的作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