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礎”與“創新”關系的重新認識

時間:2022-07-21 05:53:00

導語:對“基礎”與“創新”關系的重新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基礎”與“創新”關系的重新認識

摘要:基礎扎實與創新素質的培養之間并不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正相關,如果對“基礎”的理解有偏差,對“扎實”的度把握失當,二者之間就可能出現負相關。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實踐中,本來具有一致性的“基礎”與“創新”的關系卻成了一種沖突與排斥大大多于一致與互動的關系。因此,我們需要在復雜性的意義上重新審視“基礎”與“創新”的內涵及其關系。

關鍵詞:基礎;創新;正相關;負相關

Abstract:Thereisnotanaturally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strongfoundationandthecultivationofinnovationquality,andthe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mmayresultfromtheinaccurateunderstandingofthemeaningandextentofthefoundation.InthepracticeofChina''''sbasicedu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foundationandinnovationismuchmoreconflictingandexclusivethanconsistencyandinteractiv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eexaminetheconnotationandrelationshipofthem.

Keywords:foundation;innovation;positivecorrelation;negativecorrelation

重視打基礎,是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而且也并非應試教育所獨有,素質教育同樣需要重視打基礎,這是基礎教育的性質所決定的。然而,在應試教育中,本來具有一致性的“基礎”與“創新”的關系卻成了一種沖突與排斥大大多于一致與互動的關系。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所以會在“基礎”與“創新”的關系上發生沖突與排斥,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兩種教育對“基礎”與“創新”的理解有著根本性的分歧。

站在應試教育的立場上,所謂“基礎”,基本上就是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通常所說的“雙基”,打基礎就是使學生掌握系統、扎實、現成的基礎知識和嫻熟的基本技能,而其他方面似乎就不是什么基礎了。至于創新,那不是基礎教育所能奢望的,不是中小學生所能企及的。此外,在這種教育看來,“基礎”與“創新”之間似乎也一定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正相關:“基礎”是“創新”的前提和條件,基礎扎實必然有利于創新素質的形成。

在素質教育看來,“基礎”當然首先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又遠不是“基礎”的全部內涵,甚至不一定是其最重要的內涵,從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發展的需求以及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尤其如此。至于創新,素質教育并不把創新素質的培養看得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這一是因為素質教育中所說的創新,主要是指創新的意識、創新的勇氣、創新的欲望、創新的沖動和創新的習慣,主要在于對創新過程的一種體驗,而不在于對創新結果的追求或創新成果的獲得;二是因為素質教育中所說的創新,主要是指個體認識論意義上的創新,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積極、主動的認知活動中去發現個體原先所不知曉的事物,并不是指要去發現人類尚不知曉的新事物,而個體自主發現自己原先所不知曉的事物在個體認識論意義上也是一種創新。

其實,對于創新,大可不必過分神秘化,即便是原始性創新,盡管這在總體上是相當艱辛、不易的,但首先在思想上也不必神秘化。這里引述一個真實的小故事,也許能部分說明這個問題:多年前,有一家已經營多年的酒店電梯不夠用了,打算增設一部。于是酒店請來了建筑師和工程師研究如何增設新電梯。專家們一致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每層樓打個大洞,直接安裝新電梯。方案定下來之后,兩位專家坐在酒店前廳商談工程計劃。他們的談話被一位正在掃地的清潔工聽到了。清潔工對他們說:“每層樓都打個大洞,肯定會塵土飛揚,弄得亂七八糟。”工程師瞥了一眼說:“那是難免的。”清潔工又說:“我看,動工時最好把酒店關閉些日子。”工程師說:“那可不行,關門一段時間,別人還以為酒店倒閉了呢。再說,那也影響收益呀。”“我要是你們”清潔工不經意地說,“我就會把電梯裝在樓的外面。”工程師和建筑師聽了這話,相視片刻,不約而同地為清潔工的這一想法叫絕。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偉大變革──把電梯裝在樓外。[1]人們經常把創新想象得太高深、太神秘、太復雜,并因此阻隔了創新,東方人尤其如此。其實,創新,甚至是一些偉大的創新,有時并不是人們想象得那么難。翻開科技史,一些重大發明創造的獲得有時帶有相當大的偶然性,有的甚至是歪打正著。在這里,發明創造者的創新意識和相關的敏感性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創新思維在本質上是非常規思維,而突破常規的意識和勇氣往往是非常規思維的重要條件,是逃離思維陷阱的重要前提。下面這個小故事無論是否真實,也許能說明這一點:從前,有個國王在大臣們的陪同下,來到御花園散步。國王瞧著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來潮,問身邊的大臣:“這水池里共有幾桶水?”眾臣一聽面面相覷,全答不上來。國王發旨:“給你們三天考慮,回答上來重賞,回答不上來重罰!”眨眼三天到了,大臣們仍一籌莫展。就在此時,一個小孩走向宮殿,聲稱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國王命那些戰戰兢兢的大臣帶小孩去看池塘。小孩卻笑道:“不用看了,這個問題太容易了!”國王樂了“哦,那你就說說吧。”孩子眨了眨眼說:“這要看那是怎樣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兩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確!”國王重賞了這個小孩。[2]大臣們為什么解不開國王的問題呢?就在于他們全掉進了常規思維的陷阱,被思維定勢所困,越思考陷得就越深,越不能自拔。而那個小孩并沒受到人們常規思維的限制,撇開了池塘里水的多少,而從桶的大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這說明,跳出思維陷阱進行非常規思維,有時只需換一種思維方式或換一個思維角度。我們中國人做許多事情總愛自己嚇自己,喜歡把事情神秘化,總認為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啊?事情還沒開始做,就自己把自己嚇得退縮了。對于中國人來說,或許最缺乏的還不是創新的能力,而是創新的意識、勇氣、欲望、沖動以及相關的人格,總之,最缺乏的可能是一種創新的精神。在基礎教育中,盡管我們很難指望中小學生能真正創新出什么來,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何況我們所說的創新主要還是指個體認識論意義上的創新。有了這種認識,我們恐怕就不會把“創新”排除在基礎教育之外了,就不會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排除在“打基礎”之外了。

應試教育在“基礎扎實”方面也走入了許多誤區。首先,對“基礎”的理解過于片面和狹隘,即把“基礎”基本限定在“雙基”上;第二,對所謂“扎實”的度把握失當,即誤以為基礎越扎實越好;第三,對“基礎扎實”與創新素質培養之間關系的認識存有偏頗,誤認為基礎扎實與創新素質培養之間存在著天然的正相關,殊不知,如果二者關系把握不當,也會出現負相關,基礎如果扎實過度,就可能會對創新素質產生抑制和排斥。

有學者對我國傳統教育所謂基礎扎實作過深刻反思,認為我國教育是“贏在起點,輸在終點”[3],或者說是贏在“基礎”,輸在“創新”。“贏在起點,輸在終點”的說法很有啟發性,但還有必要作一點復雜性分析。輸在終點的教育是否真正贏在了起點上?恐怕未必。既然我國教育培養的人創新素質嚴重不足,最終缺乏發展后勁,就說明他們的基礎并不真正全面和扎實,起碼就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言基礎是不扎實的,所謂扎實,過多地陷入到了片面的“雙基”方面,這種所謂的扎實,不僅不能對人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什么后勁,反而更多的是抑制。

太重“基礎扎實”(“雙基”意義上的),勢必導致迷信權威和思維定勢,很容易使學生淹沒在“雙基”的本本主義大海中,造成學生盲目服從、思想僵化;太重“基礎扎實”,勢必導致教學的機械重復和訓練的模式化,造成學生負擔過重、興趣喪失;太重“基礎扎實”,勢必導致評價的一元化和結論的標準化,造成學生過于趨同、從眾、死記硬背和謹小慎微,形成某些諸如過于患得患失的“小家子”人格。以上種種,都會造成學生主體性的萎縮、個性的淪失和自信心消解。這樣的“基礎扎實”,總體上講是得不償失,對創新精神的培養具有巨大的排斥性。在我們的教育中有許多不可理喻的做法:一個字一次要重復寫十遍甚至數十遍;同樣題目的作文要間或性地寫若干次直至成型和模式化;成排成行的口算題要無數次地反復練習直至能脫口而出;解釋“灰溜溜”、說出“甕”字的第七劃是點還是折,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難道我們不覺得這樣的訓練多少有些無聊嗎?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追求這樣的“基礎扎實”究竟有多少意義和價值?對這樣的“基礎扎實”,我們有什么理由引以為豪和自以為是?然而,在應試教育中,這些不可理喻的東西都很好理解,因為這些東西對應付死記硬背的大容量的考試很有用處。

許多人都認為,中國教育重基礎、輕創造,美國教育重創造、輕基礎,因而中國學生基礎扎實而創造力低下,美國學生創造力旺盛而基礎薄弱。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似乎又簡單化了些。這里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即什么叫“基礎”?我們所理解和所重視的基礎主要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這方面,中國教育無疑是有極大優勢的。但也不能籠統地說美國教育就不重基礎,只不過它對“基礎”或對基礎的重點有不同的理解罷了。美國教育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確有所忽視,這也正是他們要有所加強的,但美國教育非常重視大膽嘗試、實踐動手、獨立思考、判斷選擇、個人見解、自主建構以及自信心、個性、興趣、交往和科學精神與科學世界觀等方面的態度和能力的培養,這些難道就不是基礎嗎?當然也是基礎,而且是更重要的基礎,這也正是我國正在推進的素質教育所要力圖追求的。此外,美國教育在“基礎”方面還十分重視個性化,即盡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為不同學生提供不盡相同的基礎。暢銷書《哈佛女孩劉亦婷》的作者劉亦婷根據她平時的觀察和了解,歸納了中美中小學生素質八個方面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美教育對“基礎”的不同理解。這八個方面的差異是:(1)身體素質對比,美國學生占較大優勢;(2)獨立工作能力對比,美國的多數學生勝過我國學生;(3)基礎知識對比,我國學生超過美國學生;(4)團隊精神對比,我國學生不如美國學生;(5)主動性與首創精神對比,美國學生大都比我國學生強;(6)人際交往能力對比,美國學生比我國學生強;(7)動手能力對比,美國學生強;(8)刻苦精神對比,我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差不多。[4]筆者認為,上述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強的那些素質,當然也是屬于“打基礎”的范疇。由于對“基礎”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中美教育所賦予學生的特質就很不相同。楊振寧在中國科協2000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的題為《中國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演講中,通過對比美國學生與亞洲學生之間的不同,說明了美國與亞洲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別。他指出,美國的中學生在考試中是比不過亞洲學生的,他們常常只能考倒數的名次,但也有人開玩笑說,恰恰是美國學生考倒數的名次,才成就了美國創新的氛圍和新經濟的發展(這句“玩笑話”十分耐人尋味)。楊振寧概括說:美國學生興趣廣泛,亞洲學生則往往鉆入狹窄的專業;美國學生東跑西跑,亞洲學生按部就班;美國學生活力充沛,亞洲學生安安靜靜;美國文化培養學生勇敢,亞洲文化則訓練學生膽怯;美國學生有自信心,亞洲學生則沒有自信心;美國學生傲慢,亞洲學生謙遜……[5]即便在學科教學方面,由于教學目標的片面性,中國中小學生的基礎在某些相當重要的方面也是遠遠談不上扎實的。據有關人士透露,在第二次國際教育成就評價中,中國初中生科學成績測試平均百分正確率在參加測試的20個國家和地區中僅居第13位。為什么在這一測試中中國學生的成績不是人們想象的數一數二?原因就在于這一測試的指標不僅包括科學知識,而且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其他方面的科學綜合素質。我國科學教育對學生掌握科學基本知識方面雖然是比較有效的,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學教育等同于了科學知識的教學,嚴重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與情感、科學精神、科學意識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質和科學意義的教育,忽視了科學與社會、技術、生活的關系的教育,忽視了學生對科學的過程與方法的體驗與認識,忽視了學科內部和學科之間的綜合與聯系,因而在學生科學素質的發展上造成了諸多重大缺陷。[6]

看來,問題不在于要不要重視“基礎”,而在于我們更需要什么樣的基礎,以及如何把握“基礎扎實”的度。“基礎”,要有利于現代人和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有利于人的創造力的解放,有利于人的潛能的開發和生命力的激活,有利于人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長明,陳英.創新往往是簡單的[J].視野,2001,(4):15—17.

[2]劉學柱.逃離思維陷阱[J].思維與智慧,2001,(12):13—18.

[3]周洪林,吳國平.贏在起點,輸在終點──對我國傳統教育所謂基礎扎實的思考[N].科學時報,2001-11-22(2).

[4]程杏培.哈佛女孩談素質教育[N].特區青年報,2001-4-10(4).

[5]楊振寧談亞洲學生與美國學生的區別[N].揚子晚報,2000-10-1(3).

[6]邵斌.科學教育不等于學科教育[N].大眾科技報,2000-1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