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環境編輯誠信論文
時間:2022-07-26 02:33:37
導語:學術環境編輯誠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編輯通過篩選識別學術不誠信行為,有效防范與遏制學術不誠信行為的出現,在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本文簡要分析了編輯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介紹了學術誠信缺失的表現,分析了學術誠信缺失的原因,并圍繞“編輯在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的責任與行為”這一中心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期充分發揮編輯的作用,促進誠信學術環境的建設。
關鍵詞:編輯;誠信學術環境;學術誠信缺失;原因;責任;行為
學術誠信問題是當前學術界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影響學術誠信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兩個方面,編輯作為學術論文的篩選者,可以有效防范與遏制學術不誠信行為,在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編輯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一)編輯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的必要性。學術不誠信會給學術界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不利于我國學術界甚至全社會的發展。首先,學術不誠信行為嚴重違反了相關的學術規范,會導致學術資源的浪費,增加編輯工作者的工作難度,浪費編輯部人力與物力;其次,學術不誠信行為會致使學術風氣被扭曲和敗壞,誘導其他學術研究者為追求名利、成功而尋找捷徑,采取不正當手段;最后,學術不誠信行為扼殺了學術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及其創新能力,導致稿件質量低下,產生學術誠信危機與社會誠信危機,不利于我國學術界的長遠健康發展。(二)編輯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的重要性。首先,營造誠信學術環境可以有效防范和遏制當前學術界存在的學術不誠信問題,緩解學術界學術誠信缺失,形成良好規范的學術風氣;其次,營造誠信學術環境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學術資源的浪費,增強學術研究者的誠信意識,提高期刊稿件的質量,促進我國學術界健康長遠發展;最后,營造誠信學術環境可以改變當前功利浮躁的學術環境,增強學術研究者的創新意識,為高素質學術研究人才的出現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學術誠信缺失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一)學術誠信缺失的表現。學術誠信一方面指指學術研究者在科學研究與學術研究過程中腳踏實地,立足事實,真實有理,強調學術研究者的自我道德修養與自我道德操守,另一方面指學術研究者對待其他學術研究者以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要信任,嚴格遵守學術規范,不抄襲或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其具體表現如下:①學術研究者缺乏科學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急功近利,浮躁浮夸;②學術研究者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盲目追求的數量而忽視了的質量,為達到目的使用抄襲等不恰當的方法與手段,參考引文不規范,甚至重復發表內容相同的學術研究成果;③學術研究成果署名排序上不按照學術研究過程中實際貢獻的大小來排名;④在學術成果鑒定、出版物評審、學位授權審核等同行評議活動中,受利益因素的干擾而有失公正與客觀;⑤一些學術研究者采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與占用學術研究資料,發表不成熟不完善的學術研究成果,扣押學術研究成果或不與其他同時共享研究資料。(二)學術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當前社會學術缺失問題較為嚴重,其現象的出現受個人因素、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1)個人因素。個人因素是導致學術誠信缺失的主體因素,導致學術誠信缺失的個人因素主要包括時代的局限性、學術研究者有限的認識水平、錯誤的出發點、學術研究者的學術研究態度、學術研究者的心理活動等。部分學術研究者誠信意識缺乏,不能充分認識學術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學術不誠信帶來的危害,存在抄襲、一稿多投等現象;部分學術研究者存在僥幸心理,為了趕時間或為了評職稱而重復,或抄襲他人文章,從而增加論文數量。(2)社會因素。社會環境是導致學術誠信缺失的重要外部因素,導致學術誠信缺失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學術評價失衡、對學術不誠信問題處罰力度不大、學術不誠信行為帶來的收益等。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術者剽竊與;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追逐利益最大化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導致學術研究者急功近利;當前學術評價過程中存在學術指標化管理與量化管理過度的問題,將的數量、的影響以及申請科研項目的數量與金額作為學術評價的指標,進一步助長了學術研究者弄虛作假的不良學術風氣。
三、編輯在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的責任與行為
(一)加強對學術誠信問題的重視,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第一,編輯工作者應加強對學術誠信問題的重視,充分認識學術不誠信導致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編輯是潛在的知識傳播者與學術價值的創造者,因此,編輯工作者應增強自身責任感,避免文責自負、引用不等于抄襲等責任誤區的出現,明確自身所負責任。此外,編輯工作者應應潔身自愛,致力于誠信學術氛圍的營造,努力擔負起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的責任,加強與審稿專家之間的聯系,避免人情稿與關系稿,自覺抵制學術不誠信問題[1]。第二,編輯工作者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明確自身在識別、防范以及遏制學術不誠信行為、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的責任,及時了解與掌握學術領域的最新動態,開闊自身學術視野,不斷提高自身溝通能力與業務能力,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學術修養,以便能夠有效甄別稿件是否具有學術價值,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檢測工具,從而防范和制止學術不誠信行為,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二)充分運用相關檢測工具,及時發現學術不誠信問題。第一,編輯應合理運用數據庫系統,充分利用其檢索功能,及時發現學術不誠信現象并加以遏制。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以及維普網等數據庫收錄功能較強,編輯可以通過檢索獲取論文作者、主題、關鍵詞以及文獻來源等相關信息。作為期刊編輯,應熟練使用數據庫檢索功能,通過檢索關鍵詞、作者姓名從而發現學術研究者重復的學術不誠信行為,有效遏制和減少此類稿件的發表。第二,編輯應合理運用谷歌、百度、雅虎等網絡檢索工具,充分發揮其在檢測學術不誠信行為方面的輔助作用。與數據庫系統相比,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具有限制檢索字數等方面的缺陷,但可以及時發現學術研究者發表題名基本相同、關鍵詞基本相同或作者相同的論文的學術不誠信問題。因此,編輯應充分發揮網絡檢索工具在檢測學術不誠信行為方面的輔助作用,通過搜索題名、作者或關鍵詞找到相似文獻,將其下載下來與被檢測文獻進行對比,若存在學術不誠信問題,則及時遏制。第三,編輯應合理運用防剽竊系統,減少學術不誠信問題,盡可能地營造誠信學術環境。學術剽竊問題嚴重影響了誠信學術環境的營造,近年來,社會各種為解決這一問題陸續研發和推出了相應的防剽竊系統,如清華大學推出的AMLC以及武漢大學推出的ROST反剽竊系統等。這些防剽竊系統操作簡單、準確率高,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出已發表的相似文獻進行對比,以便編輯及時發現學術不誠信問題并加以遏制。(三)加大處罰力度,營造誠信學術環境。第一,編輯工作者可以與作者簽訂學術誠信協議,明確提出學術誠信要求以及學術不誠信的處罰問題,加大對學術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學術不誠信行為進行公開嚴肅處理,要求作者撤銷違反學術誠信的論文,將署名不當的作者從作者名單中刪除,對作者進行一定時間內的禁刊處理或將學術不誠信作者加入黑名單,通告作者單位與資助單位等,使學術研究者認識到學術不誠信行為導致的嚴重后果,督促其嚴格遵守學術規范[2]。第二,編輯工作者應不斷完善監督檢測工作,把好質量關,盡可能地減少學術不誠信問題,營造誠信學術環境。針對一稿多投等學術不誠信問題,編輯可以建立查詢數據庫,加強各編輯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共享專家庫資源,盡可能地避免網絡檢測的盲區,提高檢測效率,迅速判斷是否存在學術不誠信行為,避免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浪費,有效防止學術不誠信問題,充分發揮自身在營造誠信學術環境中的責任。
四、結語
學術不誠信問題是學術界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廣受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針對當前學術誠信缺失問題,編輯應加強對學術誠信問題的重視,增強自身責任意識與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充分運用相關檢測工具,及時發現學術不誠信問題,加大對學術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營造誠信學術環境。
參考文獻:
[1]劉麗.加強學術規范建立良好學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4).
[2]喻菁.在營造健康學術環境中編輯的責任與作為[J].編輯學報,2012(05).
作者:但丹
- 上一篇:立法后評估地方行政論文
- 下一篇:高職院校C語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