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的三個層次
時間:2022-05-23 10:36:00
導語:閱讀理解的三個層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英語教學大綱把培養閱讀能力作為目標是符合社會需要的。學生一旦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也就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大學學習或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提高閱讀能力是每一個學習者必須達到的目標。
一、理解是閱讀的要旨
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從形式上看,閱讀似乎是一種單向的言語交際活動,實質上它是作者與讀者雙方參與的言語交際活動。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這是一個由詞組成句子和話語的語言編碼過程。讀者閱讀書面材料時,從辨認文字符號開始進而對文字、語義、語法、修辭進行譯碼加工處理,同時憑借自己已有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生活經驗并通過聯想重建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領會文字符號所表達的意義,吸收信息。可見閱讀是一種積極思維的智力活動過程。它包含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辨認文字符號的感性認識階段和理解內容、吸收信息、創造性思維譯碼的理性認識階段。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閱讀中最重要的能力。閱讀理解的程度可由淺入深分為三個層次:表層理解(literal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comprehension)和評價性理解(criticalcomprehension)。表層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層理解則要求讀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評價性理解則需要讀者對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讀者理解一篇文章應包括這三個層次,其中表層理解是深層理解的前提,評價性理解又是在深層理解基礎上進行的。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往往只滿足于課文的表層理解,對后兩個層次的理解很少問津。他們誤把表層理解看成是閱讀理解的全部。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來教師在教學中總是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放在解釋生詞、詞語搭配、造句訓練上,過多地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的理解,結果課文被肢解得支離破碎,影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唱主角,學生沒有充分的思考和參與語言實踐的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又常常局限在對課文的表層理解,設計一些正誤題、多項選擇題和回憶性問題。教科書也沒有對學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與訓練。要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高層次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根據理解課文的三個層次設計教學過程。這里就JEFC第70課StandingRoomOnly為例,具體談談如何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的三個層次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二、閱讀理解的三個層次
(一)表層理解
表層理解是要求學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對學生的要求是機械地重復文中主要內容,使課文內容再現。教師對該課可提出下列問題,請學生閱讀后回答:
1)Abouthowmanybabiesareborninoneminute?
2)Howmanynewbabiesdopeoplehavetofindfoodforinoneday?
3)Whatmaybethegreatestproblemoftheworldtoday?
4)Howisthepopulationgrowing?
5)Whenwasthepopulationover500million?
6)Whatwillhappeninabout600years?
由于表層理解是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的基礎,為了使學生順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學生頭腦中是否有與文章相適應的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等知識。背景知識能提高對課文的正確理解。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讀者在閱讀時,頭腦中已貯存的與讀物有關的基礎知識有助于文章的理解與保持。魯姆哈特(D.Rumelhart)也指出,讀者在進行閱讀時,他先前存入的知識往往會隨之與文章中的符號產生聯系,這對于讀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內容至關重要。這說明,當書面文章出現在讀者面前時,讀者不僅需要足夠的語言知識,而且還要有關的背景知識和社會生活經驗去填補作者句子間信息的空白,從而理解文章的含義。閱讀是讀物內容與讀者背景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而閱讀理解則是讀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識(含語言知識)對讀物內容進行思維的過程。StandingRoomOnly是關于人口問題的一篇課文,教師可以由問題導入課文,了解學生掌握的背景知識,從而為理解打下基礎。
Questions:
1)What''''sthepopulationofChina?
2)What''''sthepopulationoftheworld?
3)Haveyoueverheardof"populationproblem"?Saysomethingaboutwhatyouknow.
2.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對課文中的難句略加解釋。為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教師可板書設計一個圖表如下:
如果學生回答問題沒有困難,可讓他們根據圖表復述課文以促進其提高說的能力,并為深層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深層理解
深層理解的問題具有創造性。它要求學生利用作者所傳遞的信息、憑借自己的社會背景知識、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和吸收讀物中沒有明確表述的、卻又與主題有聯系的思想與信息,即"弦外之音"。這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超越讀物文字符號所傳遞的信息而進行的思維推理活動。教師在學生對文章表層理解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提問:
1)Whatdoes"standingroomonly"mean?
2)Bywhatyearwilltheworld''''spopulationreach6billion?
3)Whatistheauthor''''sattitudetowardsthepopulationproblem?
4)Howdoestheauthorshowtheseriousnessoftheproblem?
5)Whydoestheauthorwritetheartical?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應啟發幫助他們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問題的線索(比如語篇標志、主題句等)。本課作者就是通過大量詳盡的數字來表現人口的快速增長。作者使用者如"AUNreportsays…"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從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長問題的嚴重性與解決人口問題的緊迫感。
(三)評價性理解
閱讀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獲取的信息分析解決問題,并對文章作價值判斷,提高深層次理解和評價文章的能力,同時也獲得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本課評價性問題可設計為:
1)Whatisyouropiniontowardsthepopluationproblem?2)Whatdoyouthinkweshoulddotosolvetheproblem?3)Supposeyouwereademographer,giveaspeechon"populationexplosion".
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要思考問題,洞察問題實質,思考人口急劇膨脹會對社會產生什么影響?對我們的生活構成怎樣的威脅?應采取什么手段來解決?并用英語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為了幫助學生順利評價課文內容,教師要注意三個問題:
1.適當為學生補充交際中急需使用的詞匯,如,populationexplosion,foodsupply,lackofresources,globalproblem,familyplanning等;
2.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展開討論。小組討論不僅增加學生的發言機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集思廣益,促進、豐富學生的思維,還有利于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在設計這一層次的問題時,教師應注意挖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顧語言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語教學之中;
3.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同學之間不同意見的爭論,創設一個自由、寬松、活潑、用英語進行討論的熱烈氣氛,逐步使學生實現由知識到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從而達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三、幾點體會
1.理解的三個層次逐步深化,可由下圖來表示:
從表中看得出,根據閱讀理解三個層次設計的教學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漸實現由知識向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
2.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這種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必須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據文章篇章結構、內在含義設計問題,并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學生在進行加工處理信息的創造性活動和交際活動中有大量的聽與說的機會。
3.閱讀結合寫作
在學生領會并口頭討論課文內容基礎上,可讓學生縮寫課文或寫一篇讀后感,使學生從閱讀理解到口頭表達運用,最后落實到寫作。這樣,閱讀與寫作密切結合,學生能獲得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
4.在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詞匯、語法等知識的教學
在整體理解課文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進行詞匯、語法、結構等教學,以便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詞、語法和語言結構的用法并促進聽說讀寫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概念之后,再學習細節,也符合學生的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
參考資料:
章兼中,《外語教學心理學》,安徽出版社,1986
章兼中,《外語教育學》,浙江出版社,1993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林汝昌,《外語教學多學科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