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現代建筑在學校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11-02 08:34:12
導語:新中式現代建筑在學校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中式建筑保留了傳統中式建筑的精髓與神韻,也是結合了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精華,是傳統與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一種碰撞與融合,而將其設計理念充分應用到學校建筑上,則會傳承歷史文化,提高學校的教學環境,并可以成為區域性的文化地標。文章以尤溪縣文公小學、文公幼兒園的新中式建筑設計為實例,介紹了其傳古承今、意境創造、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和融合了新中式、新閩派建筑風格的建筑景觀設計,以期打造出具有良好歷史底蘊與教育文化的校園建筑。
關鍵詞:新中式建筑;中小學建筑;傳統建筑文化;景觀設計;新閩派建筑;建筑空間
1項目概況
該學校位于三明市尤溪縣縣城,毗鄰朱熹公園,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誕生地。學校總征地面積約66.6畝,建筑總面積18782.11m2,建設項目主要有文公小學、文公幼兒園,其中文公小學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綜合樓、電大綜合樓等,文公幼兒園包括教學樓、綜合樓等。本次項目設計主題在于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的自然環境中,并以朱熹歷史文化建筑為導向,結合新閩派的建筑風格進行建筑設計。通過對該學校的實地考察與設計解讀,以地理環境為背景,主要采取借景,框景,添景等手法并結合現代的部分景觀元素,進而為其學校背景營造出豐富多彩的視覺空間效果。而在學校的主體建筑設計上,提取朱熹文化建筑,并將新中式、新閩派建筑風格融入其中,在建筑景觀的重組與融合中互增損益,融為一體(見圖1)。
2設計理念
2.1傳古承今:傳統建筑文化與校園建筑理念的有機結合
福建三明尤溪縣是底蘊厚重的千年古縣,境內傳統建筑風貌保存良好,涌現出了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郭居敬等著名人物。尤溪縣初步形成朱子文化園、紫陽公園等人文景觀。本項目毗鄰朱熹公園,周圍傳統中式建筑氛圍濃張寶建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廈門361000摘要:新中式建筑保留了傳統中式建筑的精髓與神韻,也是結合了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精華,是傳統與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一種碰撞與融合,而將其設計理念充分應用到學校建筑上,則會傳承歷史文化,提高學校的教學環境,并可以成為區域性的文化地標。文章以尤溪縣文公小學、文公幼兒園的新中式建筑設計為實例,介紹了其傳古承今、意境創造、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和融合了新中式、新閩派建筑風格的建筑景觀設計,以期打造出具有良好歷史底蘊與教育文化的校園建筑。厚,在設計中充分吸收傳承中式傳統建筑特點,并加以創新運用。本次學校的新中式設計中,主要強調古典與新兩個設計方面。古典主要體現在建筑的文脈傳承方面,會著重強調傳統中式元素特征,建筑造型提取傳統中式建筑的符號元素,通過現代技藝的手法,與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建筑風格融為一體。建筑屋頂采用青瓦,建筑主體白色為主,輔以中式紅色,結合仿木色鋁合金構件及木質構件,通過材質間相互對比,巧妙搭配,塑造典雅的新中式形象。新主要體現在運用新的現代材料,例如玻璃幕墻,小品構件,木色格柵等現代材料裝飾其中。在立面設計上,采用青瓦、白墻、紅柱、磚木石雕等構件的和諧組成,使得建筑風貌與外部建筑融會貫通且相得益彰。建筑細節上,精致的古色窗花、抱鼓石等使整體效果更加端莊素雅(見圖2)。通過瓦、石、涂料、木材與鋁合金等多種材料組合,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基礎上,形成新材料的組合形式。在本次項目中,傳統建筑文化與校園建筑理念的有機結合也是本次特色之一,在充分沿襲傳統建筑精華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代校園功能的精打細磨,以現代材料及理念對其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改良,但保留傳統建筑的歷史神韻。根植于新閩派建筑的物質形態之上,成長于當地對朱熹理學的傳統風尚之中,通過合理的總平功能布局,更好地找尋其最佳設計契合點,也是本次項目設計的關鍵之處。在該新中式建筑中,現代的材料、樣式結合了傳統的斜坡屋頂,白墻、青瓦以及混凝土墻體與通透寬闊的建筑空間顯示出其地區的傳統建筑藝術與風格,而紅、黑、白三種主體色彩所透漏出的清新淡雅的顏色基調,來凸顯新中式風格崇尚的自然、典雅、大方,傳承中國文化,營造東方意境的景觀格調,亦與周邊環境及其建筑和諧統一。
2.2意境創造:中式景觀與中式建筑的和諧共生
意境是“境生象外,虛實相生”,意境的美妙與神秘之處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意境是其特有的范疇,這是區分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理論的關鍵。本次項目中,意境營造著重強調中式景觀與中式建筑的和諧共生。在建筑的外部或內部,楓樹栽花、疊山流水等自然風景要通過框景、借景等建筑藝術形式予以空間實體表現,從而達到移步異景,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而建筑也恰恰形成了其特定自然環境或人文歷史環境的特定組成部分,使得建筑美、自然美、歷史美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將新中式建筑處處飽含詩情畫意、山水情懷的意境創造。綠化景觀設計結合建筑的造型,營造新中式景觀的效果,“新中式”景觀設計是目前把中國傳統風格揉進現代時尚元素的一種流行趨勢。設計中采用框景、障景、對景、漏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見圖3)。該建筑較為合理地銜接了朱熹公園的整體景觀建筑風格,并以教育與文化為主要涉及領域進行校園環境規劃,使其既具有傳統質感,又不乏現代藝術氣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的自然環境,加之新中式的傳統建筑,顯然具有引人深思的審美內涵與人文意義。
2.3天人合一:人文環境與自然氣場和諧共存
中國傳統建筑主張“天人合一、四水歸堂”,講究“靜”“凈”。新中式建筑不僅要遵循傳統建筑的空間思想,還要意識到現代建筑空間的功能性質,并要創造出彈性的建筑空間。傳統中式建筑中,一般由多個庭院構成建筑主體,再由多個建筑主體通過若干道路連接成有機整體,此類建筑分布充分體現了傳統中式建筑的空間表現力,也極大豐富了多個建筑間的時空聯結與構成。在本次項目設計中,在總平布局、空間結構上有意遵循了中式建筑的傳統布置理念,著重強調了中式傳統院落圍合,延續其一貫采用的覆瓦坡屋頂,但不遵章守舊,根據當地特色吸收了其色彩特點以及建筑風格,既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又自成特色。而以教育為主的建筑功能,使得建筑無論從內到外,抑或是從外到內,均使師生產生一種連續性的時空感官體驗過程,并且會隨著空間與時間的逐步變換而產生不同的教育與視覺效果。作為新中式建筑,其理念中就必須包含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觀與生態觀,以及天人合一思想。而在傳統的中式建筑設計理念中,天人合一的設計思想長期貫穿其中,并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簡而言之,我國傳統建筑十分重視人類活動與自然事物的有機結合,因此在現代的中式建筑理念中,此種理念也必須得到保證。要著重強調東方的文脈元素特征,與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建筑風格融為一體,并結合現代建筑簡單明了的特點,以人文環境與自然氣場和諧共存為最終目的,深刻地將天人合一理念烙印在該建筑風格之中。除此之外,本次項目建設主要依據場地地勢而建,并沒有太多改變其土地原有的形態。筆者認為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建筑成本,而且可以讓師生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體驗。這亦和傳統中式建筑的取其位、勢的生態理念相結合。因此,在當代大力提倡建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新中式建筑的天人合一設計理念,在跨越了地域、時空之后,仍然對新中式建筑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以及實踐意義。
3結束語
作為建筑藝術創作的一個分支,新中式建筑的設計理念一定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做到構思的新穎性及獨特性。新中式建筑的設計源自我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將古今設計理念進行有機結合,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新式建筑,就要在設計理念、審美價值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與探討。未來的新式建筑不能進行傳統建筑的片面復古,又要摒棄不考慮傳統設計理念的現代設計。
參考文獻:
[1]李林強.江南地區新中式中小學建筑設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7.
[2]楊濤.當代新中式建筑設計研究的應用[D].南京:東南大學,2019.
[3]田朝陽,唐文靜,張麗媛.王澍建筑設計思想探析:以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為例[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2):109-116.
[4]郭全民,劉學,熊威.新中式建筑風格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建筑大學學報,2014,30(3):14-19+25.
[5]李偉平.打造新型教育空間:讓學校建筑也能育人[J].中小學管理,2018(2):34-35.
作者:張寶建 單位: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縣司法局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方案
- 下一篇:現代建筑施工工程防火監督檢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