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語用可遷移性
時間:2022-05-19 05:14:00
導語:深究語用可遷移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語用可遷移性研究產生的背景、理論基礎和Takahashi的實證研究三方面介紹了語用可遷移性研究的現狀。語用遷移研究是中介語語用學的一個分支,其理論來源于Eckman的標記性理論,并經由Kellerman等認知心理語言學學者發展出心理語言標記性理論。語言可遷移性研究包括Kellerman的“breken”和“ogg”詞匯可遷移性試驗及金蘇揚的“眼”詞匯可遷移性研究。迄今唯一的在語用層面的可遷移性研究為Takahashi的日語間接請求策略可遷移性研究。介紹了其研究方法、步驟及發現。該研究證實學習者在遷移某語用策略時具有選擇性,可遷移性同時受到語境,學習者語言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提出語用可遷移性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研究方向。
關鍵詞:可遷移性;語用遷移;語言遷移
在二語習得領域,語言遷移已經不再是一個新議題,它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二語習得研究者基于行為主義心理學、普遍語法理論和認知主義對語言遷移現象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描述、探究和解釋,產生了對比分析假說、錯誤分析假說、中介語假說和語言標記性假說等理論。語用遷移是學習者已有的(一般為母語)的語言知識對第二語言習得所產生的一定影響。根據其表現形式,Ellis(1994)[1]區分了四種遷移形式:正遷移、負遷移、回避和過度使用。在探究遷移發生條件的研究中,Kellerman(1977)[2]提出“可遷移性”這一概念,并將其定義為母語某一語言結構相對于其他母語語言結構被遷移到第二語言的可能性。可遷移性是一個相對值。當結構i被認為比結構j的可遷移性大,并且母語被認為與目標語相近時,可能i和j同時都被遷移。而當母語被認為與目標語不相近時,則可能i被遷移而j不發生遷移,或者i和j都不被遷移。i沒有發生遷移而j被遷移的情況被認定是不可能發生的。
一、研究背景
早期語言遷移研究集中在語音、詞匯和句法層面。直到1972年,Hymes[3]提出了交際能力這一概念,研究者們才逐漸意識到語用知識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性。因而產生了一個語用學與應用語言學的交際學科——中介語語用學。由于學習者,甚至高水平的學習者都不可避免地在應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時出現了語用失誤,在語用層面的母語遷移引發了二語習得研究者的廣泛研究興趣。Kasper[4]將語用遷移定義為學習者已有的語言和文化語用知識對二語語用信息的理解、產出和學習所施加的影響。基于Leech[5]對語用語言學(Pragmalinguistic)和社會語用學(Sociopragmatic)的區分,Thomas[6]鑒別了兩類語用失誤: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會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failure)。Kasper[4]則將這一區分應用于區別兩大類語用遷移,即語用語言遷移(Pragmalinguistictransfer)和社會語用遷移(Socilpragmatictransfer),其中前者指的是二語學習者成功地將母語規則應用到目的語中,而后者則恰好相反。不具備相關二語語用知識的學習者在實施一個成功地交際行為時究竟發生了正遷移還是應用了普遍語用知識,二者很難區分,故而先前的語用遷移研究大多集中在負遷移研究上;顯然,負遷移對交際的成功存在著潛在威脅,更能引發研究者的興趣。有關正遷移對學習者習得語用知識的積極作用的研究為數甚少。
長期以來,語言遷移,包括語用遷移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描述學習者使用第二語言時出現的遷移現象,而考察遷移發生的語境因素及學習者發生遷移的心理機制,即探尋遷移如何發生、因何發生的相關研究甚少。Kellerman(1978)[7]關于荷蘭語多義詞“breken(break)”和之后關于“ogg(eye)”(1986)[8]的試驗在此研究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其研究證實多義詞的可遷移性與該詞的核心意義(原型意義)/非核心意義(外衍意義)密切相關,語境中使用的某詞意與原型意義越接近,其可遷移性越大,反之,則可遷移性越小。Kellerman(1986)[8]同時提出假設,多義詞某詞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越高,其有可能被認為。與原型意義越接近,則可遷移性越大。“ogg”試驗的結果卻并未證實此假設。
國內學者在語言可遷移性研究方向亦做出努力。金蘇揚(1998)[9]依照Kellerman(1986)[8]的“ogg”試驗的方法,就漢語多義詞“眼”做了可遷移性試驗。通過對“眼”的八種意義的可遷移性分別進行測量,試驗結果發現可遷移性與詞義相似性的確存在著正比關系,同時否定了Kellerman(1986)[8]試驗的結論:相似性與使用頻率的簡單相乘關系可以預測可遷移性,認為使用頻率與可遷移性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理論基礎
語言遷移研究證實語言標記性是制約某語言結構是否可能被遷移的關鍵因素。Eckman(1977)[10]提出的標記性區別理論(MarkednessDifferentialHypothesis)認為某母語語言結構越是具有典型性(typical)及無標記性(unmarked),越有可能被遷移。Faerch和Kasper(1987)[11]則指出,對標記性判斷應以學習者的心理感知為基礎,而非依照語言學理論對標記性進行判定。于是Kellerman(1978)[7]的可遷移性研究提出“心理語言標記性”(Pycholinguisticmarkedness)作為可遷移性的判定標準。我們說某一母語結構具有心理語言標記性,也就是說學習者認為這一結構不經常被使用,不合乎常規,在意義或結構或其他方面具有獨特性(“infrequent,irregular,semanticallyorstructuallyopaque,orinanyotherwayexceptional”)(Kellerman,1983)[12]。具有心理語言標記性的母語結構被認定是語言特異的(language-specific),因而被遷移的可能性較低。例如為了避免交際障礙,中國學生在與英語本族語者交流時會避免使用歇后語或成語等具有漢語文化特色的語言結構。而沒有心理語言標記性的母語結構則被認定是語言中立的(language-neutral),因而可能被遷移。例如中國學生認為問候對方時說“你吃了嗎?”是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可以被英語本族語者接受,而這種問候方式卻并不是英語本族語者通常使用的,若中國學生以此來問候英語本族語者,此時便發生了語用負遷移,造成交際困難。
三、Takahashi的語用可遷移性研究
在語用層面上對可遷移進行的研究,依筆者迄今所收集的文獻,僅有日本學者Takahashi(1996)[13]對日語五種間接請求策略的可遷移性進行了實證研究。
基于Kellerman(1978)[7]的心理語言標記性理論,Takahashi(1996)[13]確定了判定語用可遷移性的雙重標準,即學習者對某種母語交際策略在某情景中的可接受度的判定和該策略在目標語中的對應形式的可接受度判斷。兩項判定的結果共同決定該策略的可遷移性。Takahashi(1996)[13]在對日語間接請求策略可遷移性研究中,通過對英語二語環境中不同能力水平組的女性日本二語習得者進行問卷調查,以五級量表分別測量了不同策略日英對應形式的可接受度,并給出了語用可遷移性的操作化定義:可遷移性體現為可遷移值,該值是某日語策略的可接受度減去其英語對應形式的可接受度之差。可遷移值大于且不接近0,則該策略被判定為日語特異策略,不能被遷移;該值接近為0,則該策略為語言中立,可被遷移;若可遷移小于且不接近0,則被認定為該策略為英語特異,在日語中使用頻率極低,因而不可能被遷移。
該研究證實日本學習者在遷移間接請求策略時具有選擇性,即不同的日語間接請求策略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遷移性。研究同時發現不同情境的語境因素,如對禮貌程度的不同要求,以及請求主題行為(headact)出現在話輪中的先后位置等因素對可遷移性有影響。此外,學習者的語言水平與可遷移性判定有一定影響,其影響是復雜的,試驗并未證明二者是正相關或負相關。
四、語用可遷移性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研究方向
因國內尚沒有學者進行語用可遷移性方面的研究,漢語環境中的語用可遷移性研究仍處于空白狀態,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間。首先,我們可以做Takahashi(1996)[13]的重復性試驗,一方面可以檢測Takahashi(1996)[13]對語用可遷移性研究方法在漢語環境中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可以對漢語語用策略的可遷移性做一考查。第二,可以結合Takahashi(1996)[13]研究中所觀測到的語境因素對可遷移性進行考查。再次,對話人雙方的社會地位、權力、社會距離等社會參數對可遷移性是否有影響,有什么樣的影響仍待探索。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和性別變量對可遷移性的作用尚不明確。此外,如何將可遷移性研究成果應用于二語習得及教學領域是富于實際意義的研究方向。最后,如Takahashi(1996)[13]所述,語用可遷移性的預測力度,即某可遷移性強的策略是否在真實交際情境中被遷移,還需要研究者進一步調查考證。此方向研究可以揭示語用遷移性研究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2]Kellerman,E..Towardsacharacterizationofthestrategiesoftransferinsecondlanguagelearning[J].InterlanguageStudiesBulletin2,1997:58-145.
[3]Hymes,D..FoundationsinSociolinguistics:AnEthnographicApproach[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2.
[4]Kasper,G..Pragmatictransfer[J].SecondLanguageResearch,1992,(8):201-203.
[5]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NewYork:Longman,1983.
[6]Thomas,J..Cross-culture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1983,(4):91-112.
[7]Kellerman,E..Givinglearnersabreak:nativelanguageintuitionsasasourceofpredicationsabouttransferability[J].WorkingPapersonBilingualism1987(15):59-92.
[8]Kellerman,E..Aneyeforaneye:crosslinguisticconstraintsonthedevelopmentoftheL2Lexical[A].InKellerman,E.&Sharwood,S.M(eds.)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Oxford:Pergamon,1986.
[9]金蘇揚.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母語可遷移性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
[10]Eckman,F..Markednessandthecontrastiveanalysishypothesis[J].LanguageLearning1977(27):315-30.
[11]Faerch,C.andKasper,G..Internalandexternalmodificationininterlanguagerequestrealization[A]InBlum-Kulkaeral(eds.)Cross-culturePragmatics:RequestandApologies[C].Norwood,N.J.Ablex,1989:221-274.
[12]Kellerman,E..Nowyouseeit,nowyoudon’t[A].InS.Gass&L.Selinker(eds.)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C].Rowley,Mass:NewburyHouse,1983.
[13]Takahashi,S..PragmaticTransferability[J].Oxford: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96.
- 上一篇:禁毒宣傳會議上的發言
- 下一篇:國企員工培訓機制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