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積極作用

時間:2022-03-08 08:20:52

導語: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積極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積極作用

手術作為多種疾病的常用治療手段,能促進患者早期康復。但由于手術屬于一類應激源,易損傷患者機體,而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易導致患者出現較多負面情緒,且影響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對預后十分不利[1]。故此,加強患者手術室護理干預十分必要,能夠使手術應激狀態得到改善,降低并發癥風險。

本文通過分析兩組手術室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護理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選取手術室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12~75歲,平均(43.21±1.21)歲。對照組男37例,女13例;年齡13~75歲,平均(43.59±1.7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⑴術前護理:①接待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保持態度和藹、語言親切,給予患者充分鼓勵和安慰,使其能夠緩解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同時為患者介紹醫院以及病房環境,使其能夠消除顧慮[2]。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以及病情進行觀察和監測,加強巡視力度,在實施各項檢查前,告知患者本次檢查的目的和意義;該階段患者的負面情緒均來自于對疾病的恐懼,故此在疾病確診后應告知患者有關疾病相關知識,同時為其講解手術的優勢和安全性,使其能夠樹立康復自信。⑵術中護理:①核對信息: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各項信息進行核對,例如姓名、年齡、性別、手術類型、住院號等,并對患者假牙、飾品等物品是否取下進行確認。②體位護理:術中體位應以安全、無不良反應、舒適為主,應盡量順應呼吸功能以及循環功能,擺放患者肢體需保證動作輕柔,在皮膚受壓位置應適當擺放體位墊,以防存在關節受損情況。⑶術后護理:①導管護理:術畢采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將術區消毒液和血跡進行擦除,并加強患者皮膚清潔工作,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同時做好導管相關護理,對導管是否存在扭曲、移位、滑脫情況進行觀察,一旦出現錯誤需立即糾正,并對引流液性狀進行觀察,保證引流通暢。②切口護理:術后對患者切口及周圍皮膚進行嚴密觀察,避免增加切口感染風險[3]。③疼痛護理:對于存在術后疼痛者,應遵醫囑給予適當止痛藥緩解疼痛;對于存在輕微疼痛者,可給予心理疏導,并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疼痛,比如聽音樂、看電視等,使其能夠轉移對疼痛的關注。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應激指標水平以及并發癥情況。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應激指標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在手術室患者圍術期中,通過加強全程無縫隙護理,能夠使患者在整個圍術期接受細致、科學和全面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術前需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并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由此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術中需加強護理配合,并在各個操作中執行無菌操作,適當給予患者心理疏導,使其能夠緩解恐懼和緊張感;術后加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能夠及時發現意外事件,同時加強患者疼痛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緩解負面情緒,利于疾病早期康復[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作者:康雯雯 單位:湖南省人民醫院手術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