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膽囊切除護理思索

時間:2022-05-28 10:34:00

導語:膽囊炎膽囊切除護理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膽囊炎膽囊切除護理思索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常見,成人中膽石癥的患病率4%~10%。傳統的膽囊切除術手術創傷大、術后痛疼重、住院時間長、恢復慢。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逐漸被外科醫生和患者所接受[1],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本研究通過對53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干預取得不錯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齡19~62歲,平均48.35±8.47歲;首次診斷為結石性膽囊炎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專11例,大專16例,本科及以上19例。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19~63歲,平均48.17±8.61歲;首次診斷為結石性膽囊炎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或中專10例,大專14例,本科及以上17例。兩組各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法:①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執行醫囑,做好術前準備及術后處理。②觀察組:采取全方位護理。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宣教、必要的心理疏導和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情況,預防并發癥發生。于患者出院前請患者或家屬參與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且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病,發病機制復雜,主要表現為上腹飽悶、腹脹、噯氣以及右上腹陣發性疼痛并向右肩放射,并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方常用式,腹腔鏡手術發展至今已相對成熟,具有創傷小、免縫合、無明顯瘢痕、恢復快、痛苦少等優點[2],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多,如何對這部分患者實施護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患者入院時耐心、細致、及時的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和醫護人員,使患者盡快的適應,擺脫陌生環境所帶來的緊張感。在日常護理中與患者多多進行溝通,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和治療的相關知識,讓患者認識到腹腔鏡手術的優越性,以及術中有轉為開腹手術的可能。可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消除患者的顧慮,減輕緊張和恐懼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和治療。術前指導患者做好準備,包括術前1天進食無渣飲食,12小的禁食,4小時禁飲,按腹部常規進行備皮,監督患者進行沐浴、洗頭、修指甲,尤其是對臍部應進行較為徹底的清除;備皮時先對臍部進行濕化,再用棉簽輕輕擦拭和清洗,最后用碘伏進行消毒清洗。術前1天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可請示醫生給予鎮靜藥物口服[3]。

患者回到病房后由管床護士對手術情況進行了解,并與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進行交接。術后患者應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而造成窒息甚至死亡。一旦發生嘔吐應及時進行清理,嚴重可給予胃復安和維生素B6等藥物止吐,必要時可給予禁食補液。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進行記錄。

術后6小時可指導家屬給予患者流質飲食,但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容易產氣的食物,如有惡心、嘔吐等不適則應適當延緩;如無不適可逐漸向正常飲食過度。鼓勵患者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多進食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脂飲食;多進食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抽煙、不飲酒、不喝咖啡。術后6小時起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發生褥瘡。12小時后可鼓勵患者適當下床活動。術后疼痛一般較輕,可以忍受,對個別疼痛劇烈的患者可遵照醫囑給予適當鎮痛;也有患者因為少量殘留的CO2對兩側膈神經造成刺激而引起肩部酸痛,多可在1~3天消失,可向患者解釋清楚后指導患者進行肩部運動減輕酸痛感。腹腔鏡手術切口雖小,但數量多,因此切口護理仍是術后護理的重點。對手術創口應注意周圍是否紅腫,有無滲血,如發現血跡不斷擴大或滲液較多應報告醫生及時掀開敷料進行觀察。如有少許滲血可給予沙袋壓迫。指導患者在咳嗽、噴嚏時防止因為腹壓急劇增高而使傷口裂開。對于防止引流管的患者應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以及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移位、堵塞[4],保持引流管無菌。

中醫學認為苦悶、郁怒傷肝,可使膽管緊張,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會對身體康復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應指導患者術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起居、心情舒暢、樂觀開朗、寬容大度。本研究證實,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的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促進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