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護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1 10:31:00

導語:消化內科護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化內科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采取對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組60例均接受常規的護理管理,而乙組則均采取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具體步驟如下。①建立管理小組:根據科室護士的學歷、資歷以及職稱等選擇出3名組長,然后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將護士分為3組責任組,分別由3名小組長負責管理,最后由科室護士長領導3個小組制定分層管理方案。要求責任組長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以及與護理的工作量安排當天值班的責任護理人員實施分管患者,部分并且嚴重者有責任組長親自管理。各組責任組長在管理中要對其他責任護士的護理情況、護患互動等進行指導、觀察記錄,保障本組責任護士的護理效果與質量[3]。②實施方法:由于該院消化內科各責任組及小組組員、患者數量比較固定,因此以雙班制進行護理管理,由責任組長副總行政班,且8h務必在崗、24h負責制。同時其他責任組至少每天1名組員整班,責任組組員中午休息時間段則由整班的這名護士負責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護理管理具有連續性。此外,護士長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各組組員進行合理調配,排班的時候以新老責任組員搭配,并且在護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責任組組員數量。上一責任組完成護理工作后,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時由下一組接班的責任組組長帶領其他組員共同完成上一組未完成的護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護理管理。最后,由3組責任組組長對本組組員進行每月1次考核,最后由科室護士長進行評分,并且對各層組員開展交流學習,加強責任組組員的綜合技能與素養[4]。③護理管理質量監控:各組責任組組長對自己組內成員的整體護理質量展開評估,以保障整體護理管理水平。責任組組長每周開展治療監控并將組員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并且及時采取整改措施。而科室護士長每天對病房加強查房2次,每月組織各責任組展開護士會議1次,對各層責任護士在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改善護理質量的措施,保障護理質量的同時,提高消化內科護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后,由護士長對各組組員績效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給予相應的獎懲[5]。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投訴率、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其中,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運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程度調查量表進行評分,分值是0~100分,若評分≥90分,則視為非常滿意;若評分為70~89分,可視為基本滿意;如評分低于70分,則視為不滿意。

1.4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取來(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n(%)]來表示,應用χ2來進行檢驗,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投訴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后,甲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訴,投訴率是8.33%;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投訴,投訴率是0.0%;乙組患者對本次護理管理的投訴率顯著低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714,P=0.0034<0.05)。

2.2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后,甲組60例中有4例患者發生了不良護理事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6.67%;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發生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是0.00%;乙組患者在該次護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顯著低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336,P=0.0064<0.05)。

2.3比較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對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度評分

該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資源參與了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程度評分,其中,甲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84.6±1.0)分;乙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98.8±1.0)分,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7.7766,P=0.001<0.05)。

3討論

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患者的滿意度能客觀地表達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質量[6]。該次研究中,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于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此外,采取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的乙組患者,在護理投訴率、不良時間發生率方面,均顯著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管理的甲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于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能夠提高責任組組長的責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對自己、對其他責任組員的護理效果、質量進行糾查,并且在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積極開展開了護士會議,通過各責任組組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時得到預防,達到安全護理的效果。此外,護士長將科室的各護理人員通過資歷、職稱、年齡等進行細化分組,并且明確了具體的護理工作內容與流程,加強對病情嚴重者的護理管理,能夠顯著提升這個護理管理效率[7]。

綜上所述,將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方式學科、合理地運用到醫院消化內科的日常護理中,能夠顯著提升護士的護理質量,使患者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保障了該科室的整體護理管理效率,該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

作者:李英棟 單位:重慶市江北區中醫院

[參考文獻]

[1]明曉麗,魯謹.護士分層分組管理模式在內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農墾醫學,2012,22(1):69-71.

[2]李群,黃妙琴,黃轉宜.急診護理管理中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的護理價值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11):176-177.

[3]孔麗梅,余燕,張朵朵,等.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6(9):270-271.

[4]孫梅花,陳華,彭華娜,等.責任組長負責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1(14):66-69.

[5]朱玉培.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28(8):119-120.

[6]陳玉宇.護士分層護理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價值工程,2013,28(34):142-143.

[7]陳紅光,劉瓊.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16(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