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04:40:00
導語:家居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寧養院;居家護理;發展趨勢
[摘要]目的:通過對國內寧養院護理的現狀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護理對策,家居與門診服務相結合的寧養護理模式。方法: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及網絡、創辦護理專刊等形式對全國20家寧養院護士的培訓。結果:20家寧養院在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資助下,護理工作順利開展,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結論:寧養院免費居家護理模式是我國居家寧養護理的雛形,值得推廣。
[關鍵詞]寧養院;居家護理;發展趨勢
在香港知名愛國人士李嘉誠先生的倡導和資助下,全國首家上門免費為晚期癌癥患者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輔導、生命倫理等方面照護寧養服務機構―汕頭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寧養院于1998年11月19日正式向社會開放。同時,形成了我國家居寧養護理雛形。我們高度認真負責地開始家居寧養護理服務工作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家居寧養護理現狀處于探索、發展、日趨完善中。
1家居寧養護理的形成、推廣
家居寧養護理在1998年開始時,只知道為癌癥晚期患者進行止痛治療,最粗淺的溝通,其余的寧養服務概念一概模糊,通過兩個多月的運作,深感寧養知識與實際操作相差甚遠,于1998年底,在李先生、李先生基金會及院領導的關懷下,我寧養院一行六人赴港進行為期14d的寧養服務考察、學習,通過認真細致學習,對香港Hospice(善終服務)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對用藥技術能充分掌握,汲取香港寧養護理模式精華,帶來香港先進寧養服務理念,結合我寧養院寧養服務宗旨,經過認真摸索和實踐,創建一套“家居與門診服務相結合”的寧養護理模式―哀傷輔導參與疼痛評估和止痛治療,心理輔導,寧養知識宣教,經過2年多的運作,發現這一模式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能切合實際幫助癌癥患者及家屬。于2001年,在李先生的捐助下,寧養服務―家居寧養護理在全國推廣至20家,從事這項護理工作人員共60多人,至2006年2月,寧養護理協同寧養服務團隊,共計服務43535人,出診家居服務95753次?;颊咧雇葱Ч图揖幼o理有顯著的成效,患者生存質量大大提高,社會效益好,社會反響強烈,這些都標志著寧養護理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學性[1]。
2實現寧養家居護理工作目標
為患者提供身、心、靈的照顧;協助患者積極的走到最后一刻;幫助患者家屬面對喪親的痛楚,并提供哀傷期的輔導;以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為目標;探討寧養家居護理之工作標準[2]。
3探索鎮痛治療新技術、新方法、學習國內外前輩、同行的寧養護理新知識
3.1寧養護理實際工作中包括
護理技術支持:學會用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數字評估法、目測模擬法評估疼痛,注意醫療照護的反應,熟悉各項基礎護理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心靈輔導、精神支持,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上的輔導,情感上的支持,使他們能安然面對死亡的來臨,對癌癥末期患者提供逝前心理支持、逝后對家屬的安慰追蹤服務是寧養家居護理的工作目標。
3.2我國寧養護理在理論及實踐中應積極實現如下使命推廣寧養護理的價值觀;促進社會對臨終患者的接受;鼓勵社會人士開放地討論死亡;促進公眾對寧養服務的認識;參與媒體宣傳寧養知識;寧養護理人員與寧養團隊良好協作[3]。
4寧養護理現狀存在問題和對策
4.1目前全國已有20家寧養院,護理人員已達60多人,為了寧養護理事業更健康、更有序地發展,期望成立寧養護理學會。
4.2希望能有專家對20家寧養院的護理人員進行??婆嘤?,取得相應專科資格證書。
4.3在原有寧養之窗中開辟寧養護理網頁,提供醫護與社會人士網上討論和交流的平臺[4]。
4.4在寧養服務體系期刊中開辟寧養護理園地,讓20家寧養院護理人員能參與寧養護理服務的探討和學習。
4.5進一步加強與外界的學習、交流,了解國際寧養護理知識最新動態,力爭掌握新技術、新辦法,爭取向國內外有經驗同行看齊、接軌。
4.6寧養護理工作不能發揮自主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觀念上:護士只是執行醫囑而已。但隨著生理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出現,寧養護理無疑順應這新的醫學模式,應有各級領導扶持,寧養團隊強有力的協作和支持,以能使護士在寧養服務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服務于癌癥患者。
4.7寧養護理人員應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強自身修養,爭取學習新技術,新方法。寧養護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心理輔導是一薄弱環節,對我們廣大從事寧養護理工作的人員是一種理性、情感、知識的挑戰。而目前,雖然從事寧養護理工作的人員專業歸屬感不強,職稱聘任無著落,多少打擊了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從事寧養護理工作的我們都認識到這是一項充滿愛心的崇高事業,一種能陶冶情操、樹立良好白衣天使的形象,我們也愿意做這一項工作的“拓荒者”。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真正全身心地投入這一艱苦而富有意義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崔以泰,黃中天.臨終關懷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2.
[2]李愛玲.癌癥疼痛與姑息治療[J].中華腫瘤雜志,1999,1:2321.
[3]孫燕,顧慰萍.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M].第2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
[4]香港南朗醫院、寧實醫院、白普理醫院醫療組、護理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