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理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探索

時間:2022-01-11 16:02:53

導語:骨科護理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科護理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探索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護理安全隱患,通過分析具體的安全隱患類型提出相應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對比分析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通過回顧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人性化護理對策。結果骨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較多,患者容易出現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疼痛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預防安全隱患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預后。本組患者通過相應的感染、壓瘡、疼痛、深靜脈血栓等人性化護理對策實施,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結果數據顯示,開展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后,護理滿意度顯著升高(P<0.05);實施前骨科不安全事件發生率10.00%,實施后2.86%,比實施前顯著降低(P<0.05)。結論骨科在護理過程中面臨較多的護理風險,所以護士一定要提高風險防控,針對經常發生的風險隱患,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從而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骨科;安全隱患;人性化護理;壓瘡;感染;深靜脈血栓

骨科患者需要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治療,骨科護理對于護士專業化水平要求較高,由于患者身體受到的創傷較大,在治理過程中,出現感染的概率相對較高。因此實際處理環節,應當加強護理風險的防控,借助必要的護理舉措,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范各類護理風險的發生,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風險應對,實現風險的針對性處理[1-2]。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選擇我院骨科70例患者分析。男36例,女34例,年齡34~76歲,平均(57.10±5.30)歲。患者排除嚴重精神及器質性病變。

1.2方法

值班護士和患者及家屬談話,詢問治療和護理情況,總結護理安全隱患,調查護理滿意度[2]。

1.3統計學方法

SPSS19.0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差異顯著。

2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2.1壓瘡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患者的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在遭受長期擠壓的情況下,會出現壓痕或者凹陷的情況,導致皮膚內部血液循環補償,進而誘發急性壓瘡的產生。為更好地提升皮膚護理成效,減少壓瘡的發生,護理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匯總,應當做好皮膚護理,避免皮膚破損情況的出現,同時在關節等區域放置海綿等,并在海面上鋪設無菌棉墊,以控制擠壓程度,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在對患者的肢體進行固定的過程中,在腕關節、踝關節等重點區域也要放置海綿墊,避免患者在活動關節的過程中,產生皮膚磨損,誘發感染。護理環節,也需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消毒環節需要控制消毒液用量,避免用量過多,對患者的皮膚造成損傷。護士要注意動作的輕巧和敏捷性,避免不合理的護理操作,對患者的受損傷整體產生額外的負擔[3-4]。護理過程中,對于患者的重點部位應當加強常規性的保護,盡量避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過度牽拉或者伸展等情況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運動。

2.2深靜脈血栓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患者下肢靜脈出現血栓的主要原因在于手術的制動,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需要對手術肢體長期進行固定處理,肢體被動處于制動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肢體的血流逐步放緩,尤其部分嚴重損傷的患者,由于長期處于昏迷狀態,其肢體處于靜止狀態,這種情況的出現,激加速了血栓的形成。為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可以采用以下人性化護理措施。①術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靜脈回流障礙。②醫用彈力襪進行護理,護士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醫用彈力襪。為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患者在清晨起床后,應當穿上彈力襪,晚上休息時,將彈力襪脫下,在彈力襪的穿戴初期,應當按照護理人員的指導,規范性的進行穿戴,避免誤操作,影響穿戴的最終效果。在彈力襪使用時,護理人員需要認真做好解釋說明工作,通過必要的宣講,幫助患者及時了解彈力襪穿戴的注意事項。③按摩護理可以進一步提升患者肢體血液循環的水平,有效應對血流滯緩的情況,從而防范血栓的發生[5-6]。④穿刺及用藥護理,對穿刺區域需要進行合理規劃,避免對某一區域的反復性穿刺,同時靜脈穿刺應當盡量避開下肢靜脈,以免出現靜脈炎,手術結束后,應當加強巡視工作,結合患者下肢遠端的情況,進行影響的護理,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則應當做好積極的應對,將信息情況反饋給醫師,以確保異常情況處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7]。

2.3感染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骨科患者的身體免疫力相對較低,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做好滅菌消毒處理,以避免交叉感染情況的出現。基于這種情況,護理人員在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的框架下,依規開展消毒工作。例如對病房環境做好管控,例如合理劃分床位的密度,避免密度過大,造成病房環境較差,增加患者出現感染的概率。同時根據醫師的要求,做好抗菌類藥物的使用,禁止濫用各類抗生素類要素,以保障患者自身抵抗力的全面提升。當氣溫較低時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低溫環境下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給病毒趁虛而入的機會。做好病房環境的管理,保持地面的整潔和干燥,防止地面有積水導致患者滑倒,及時清理病區的衛生。加固好床位的護欄,避免患者從床上墜落[8-9]。另外要注意病房內盡量避免擺放尖銳器物,否則將會對患者造成意外創傷。

3結果

3.1對比實施安全隱患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開展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8.57%(62/70),開展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升高,為97.14%(68/70)(χ2=20.14,P<0.05)。3.2實施安全隱患對策前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比較實施前骨科不安全事件發生率10.00%(7/70),實施后2.86%(2/70),比實施前顯著降低(P<0.05)。

4討論

骨科護理難度大,意外情況多,具有較高的護理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急危重癥患者,因此護理依從性較差。另外,患者免疫力較低等易導致患者發生感染等并發癥的安全隱患更高。本次研究查閱了與骨科安全隱患護理工作相關的文獻資料,同時結合日常工作實踐中積累的護理經驗,從而指導患者術后護理干預[10-12]。安全隱患護理應重視預防,提前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骨科患者容易出現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疼痛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預防安全隱患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預后[13-14]。作為骨科護士一定要認識到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做好護理風險預防方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在護患關系敏感的當下,護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護理服務工作,在風險管理的同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做好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另外,要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只有切實掌握患者的具體資料才能夠實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并且提高護理措施的有效性[15-17]。綜上所述,骨科存在一定的護理風險,只要積極采取相應的人性化護理就能夠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作者:李金華 單位:遼寧省海城市正骨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