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護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16 08:27:04

導語:骨外科護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外科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治療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實施住院治療的骨外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將其分為兩個病區,即甲區與乙區。每區選取患者48例作為護理對象,并交由24名護士開展護理工作。甲區患者中平均年齡為(38.32±4.38)歲,在院治療平均時間為(24.4±4.2)天,對應護士平均年齡為(24.43±2.19)歲,護理年資平均為(6.43±2.83)年;乙區患者中平均年齡為(39.73±4.39)歲,在院治療平均時間為(27.3±5.5)天,對應護士平均年齡為(25.17±3.21)歲,護理年資平均為(6.47±2.16)年。1.2治療方法。甲區運用常規護理管理措施,乙區采用分層次護理管理措施,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包含創建分層管理模式、劃分層級和任職資格、明確各級護士的工作職責、落實分層培訓及考核四部分。首先確定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領導小組的組長及不同病區的相關負責人,依據護士的學歷、工齡、職稱及工作能力對其實施層級劃分,共分為0-4級,不同層級的護士將承擔不同的工作內容,并根據各層級護士的工作職責,規劃對應的培訓內容及目標[2]。1.3觀察指標。觀察并比較兩區各項護理質量指標的評分數值、不良護理情形發生的可能性及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程度。1.4統計學處理。對試驗過程中涉及到的數據作統計分析處理,分析處理過程需借助于SPSS18.0軟件實現,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方式,并運用(—χ—±s)表示;計數資料采取使用χ2檢驗方式,并運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則可認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區護理質量對應指標的評分數值對比。(見表1)2.2兩區不良護理情況的發生率對比。就本次實驗結果來看,甲區藥液外滲、給藥錯誤、壓瘡、墜床、管道滑脫等情況對應病例數分別為4例、2例、2例、3例、2例,不良護理情況的發生率為27.08%;乙區藥液外滲、給藥錯誤、墜床等情況對應病例數分別為2例、1例、1例,不良護理情況的發生率為8.33%。由此可見,甲區不良護理情況的發生率相較于乙區,下降趨勢顯著(P<0.05)。

3討論

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獨特優越性,可以實現對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的有效調動,實現護士的崗位、職責與技術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整體,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化配置,不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及濫用情形[3]。其次通過分層管理制度增強護理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嚴格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準則,提供人性化、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服務,提升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及依賴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降低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各層級護士依據年資、職稱、能力分別管理不同類型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護理過程的安全性[4-6]。研究發現,甲區患者各項護理質量指標評分數值顯著優于乙區;甲區不良護理情況的發生率相較于乙區,下降趨勢顯著;甲區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相較于乙區,提升趨勢顯著。

綜上所述,在骨外科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運用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護理模式滿意度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有助于不良護理情況發生率的下降。

參考文獻

[1]宋嘉琳,房旦.探討分層次護理管理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165-167.

[2]仲桂霞.骨外科護理管理中分層次護理管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8):377.

[3]田惠雙.分層次護理在神經外科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2):97,80.

[4]呂靈芝,王曉鵬,王文惠等.分層次管理模式在關節外科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8):105-106.

[5]李明秀.層級護理管理在中醫骨科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20):64-65.

[6]袁艷芳.護士層級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應用[J].世界中醫藥,2015(a02):1649-1650.

作者:馮珺 單位:武漢市第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