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特征
時間:2022-06-20 04:30:49
導語:論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機械自動化是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具有多種特點。機械制造自動化使企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文章主要對其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特點分析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技術是一項應用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協助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產品設計和制造的新興技術。本專業面向設計院所、機械制造、輕工汽車等行業,培養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機械制造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復合的工作,機械制造技術致力于研究機械產品的整個流程的工程學科。其目標是使效益、質量、競爭力都有所提高。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是機械工業不斷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1現代機械制造已經成為一個系統工程
多項技術都已經在現代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中得到了應用。并且已經有幾項技術可以相當成熟的運用在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中。傳統的機械制造已經向著高新技術發展,將傳統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運用新技術使機械制造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領域并且貫穿著整個制造業的生產進程。
2機械制造是一項較為綜合的技術
為了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采用了制造技術。機械制造除了制造產品的本身,也牽涉到其他與生產相關的各個環節。將這些流程連接成一個集合體,進行集中式的運用。一體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增加了制造企業的經濟發展.
3市場競爭在現代機械制造中的體現
市場競爭的核心是提高所生產產品的生產率。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都使機械制造技術不得不進行改革和發展,競爭力的不斷提升,這就對機械制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進步適應社會發展的產業。隨著時間的發展,制造業想要在市場中生存,不僅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要提高時間、成本以及質量三者。三者均衡的發展才能夠做到符合市場的要求。先進的制造業便很好的將三者進行融合。
4我國機械制造自動化特點
我國目前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還處于初具雛形的階段,缺乏高新技術。自動化的生產程度不高也是我國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的特點之一,發達國家已經普及了多種技術,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集成化還有智能化。但我國卻顯得很薄弱,僅有極少的大型企業運用了柔性制造技術。在企業管理方面,發達國家很好的運用計算機對制造進行管理。國外的企業更是重視企業的生產模式以及管理方式。主張生產產品的精益性、準時性以及高效性。現如今簡單化的操作界面是機械制造的形式。用戶的界面設計是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規定的,海量的數控系統更是使用戶的操作端產生了很大的界面差異。如果將軟件開發進行統一化,規定統一的標準,按照這個統一標準進行生產,會大大降低成本,同時也減少了資源的損耗,降低了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降低了其操作難度,用戶可以自己在窗口的菜單欄或工具蘭進行操作。
5生產具有系統性
機械制造技術并不是單一存在的技術,而是將多種技術進行融合,多方面發展,也有著較為復雜的流程,是多種技術的綜合體。機械制造從生產到盈利,有許多的流程:首先,需要進行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生產出市場所需的產品;其次,需要對產品進行銷售與售后服務,保障產品銷售出去并且很好的服務于客戶。但是機械制造還是更注重整合,需要將多個環節很好的有效的聯系起來,協調好整體,融合成為一個一體化的產業工程。
6提升企業綜合性
使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提升,并且在市場中有一定的地位才是機械制造自動化的最終目的。制造業不僅需要考慮生產和制造產品,還應考慮生產出的產品能不能適應市場,符合市場對產品的要求。產品的專業化設計、生產所需的前期準備,以及售出后的售后保障與服務,都是企業現如今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企業的一個重大挑戰,必須妥善完成各個生產環節。因此機械制造自動化對增強經濟水平,提升綜合素質,提高競爭力以及企業的地位有著重要的作用。
7面向大眾,面向全球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為傳統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企業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密切了解市場動向,關注市場的發展形式與需求,了解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才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有一定的地位。機械自動化技術具有世界性,是面向大眾面向全球,面向權世界的一項重要的技術。
8結束語
市場是制造業產品的前提。因此制造業與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機械自動化不斷地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進行不斷地升級,處理好之間的關系,提高生產率獲取利潤。
作者:陶健 嚴震 王聰瀛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趙剛.探析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特點與發展趨勢[J].裝備制造技術,2014(2):202-204.
[2]茆蘭娟.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應用分析[J].南方農機,2016(12):116+120.
[3]宋明安.面向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現代生產管理系統[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4(1):98-100.
- 上一篇: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火力發電的應用
- 下一篇:機械設備自動化技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