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研究
時間:2022-05-14 10:44:14
導語: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某生產三甲基苯醌的化工企業進行現場調查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檢測,結合企業職業衛生工程防護、職業衛生管理、職業健康監護等情況,并采用工程分析及經驗法總結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衛生管理
化工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工藝復雜、產品種類繁多,生產過程可產生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化工企業生產工藝一般均采用管道、反應釜等密閉系統,其職業病危害因素一般存在于生產的某個關鍵環節中,因此,掌握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是化工企業職業病防治的有效舉措,本文通過分析某生產三甲基苯醌的化工企業職業病防治的情況,綜合分析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
1內容與方法
1.1評價對象
某化工企業生產三甲基苯醌規模達年產2000t,含一主生產車間及配套的控制室、倉庫、檢維修系統、污水處理站等公共輔助單元。
1.2評價內容及方法
通過職業衛生調查的方法,調查該企業生產工藝過程及各個生產環節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防護設施設置及使用情況、個體防護用品使用管理、職業健康監護及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等內容,并結合該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通過工程分析,評價工人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水平,明確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
1.3評價依據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GBZ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2.1—2019《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HG20571—2014《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GBZ/T189.8—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等法律和標準作為檢測、評價的規范和依據,對建設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2職業衛生調查
2.1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環節
本項目運行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三甲基苯醌、其他粉塵、丙酮、乙酸、噪聲及不定期檢維修、工程施工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工人接觸情況見表1。由于國家尚未制定三甲基苯醌的職業接觸限值和標準檢測方法,通過風險評估法對三甲基苯醌進行分析與評價,其風險評估結論為低風險危害,因此,本次評價中對三甲基苯醌僅作識別,不作為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
2.2職業病防護設施調查
根據本項目生產工藝特點,結合職業衛生調查、工程分析、職業病防護設施等內容,綜合認為本項目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見表2。
2.3職業健康監護調查
本項目所有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工人均已進行了上崗前或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3檢測結果
3.1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生產工藝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的特點,結合企業當時的具體生產情況,確定檢測項目共4項,乙酸、丙酮、總粉塵濃度和噪聲。在生產設備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采用個體長時間采樣和定點短時間采樣,連續采集3個工作日。其中,個體長時間采樣崗位主要包括生產車間操作工1、2,檢測項目包括乙酸、丙酮、總粉塵濃度和噪聲,乙酸每個崗位檢測6份樣品、丙酮、總粉塵濃度和噪聲每個崗位檢測3份樣品。定點短時間采樣點設置在多處,檢測樣品均為3份,其中催化劑投料口和催化劑出料口檢測總粉塵濃度;粉碎機檢測總粉塵濃度和噪聲;反應釜、離心機A檢測乙酸、丙酮和噪聲;蒸餾塔檢測乙酸和丙酮;品質提升工段輸料泵、品質提升工段分離器和品質提升工段空氣包只檢測噪聲。本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與評價見表3、表4所示。根據檢測結果,生產車間操作工的個體噪聲檢測結果為75.4dB(A),周工作時間為42h,40h等效聲壓級為75.6dB(A),此崗位的職業接觸限值為85dB(A),生產車間操作工的個體噪聲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檢測結果表明,本項目生產車間操作工接觸的化學有害因素濃度及接觸的噪聲強度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3.2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
本項目注重職業病防護設施的建設,項目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對部分噪聲較大的設備,如離心式壓縮機設置在單獨廠房,并采取隔聲、減振降噪措施;控制室采用隔聲結構和防噪聲門窗,并為工人配發了防噪耳塞和耳罩。項目中處于密閉空間的反應器、罐體等清理、清洗、檢維修,也是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經分析認為,本項目采取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均合理有效。但仍存有不足之處:催化劑下料口密閉不好,作業時有粉塵灑落,產生揚塵,可能導致粉塵濃度超標,工人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引發塵肺病;車間內溶劑回收區域通風效果欠佳,容易導致有毒氣體聚集,發生急性中毒事故,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接觸性皮炎。
3.3職業健康監護評價
本項目所有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人職業健康檢查的參檢率為100%,其體檢項目的選擇符合GBZ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要求,項目涉及接害人員中未發現與職業相關的異常。
4結論
1)本項目生產工藝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粉塵、丙酮、乙酸、噪聲。通過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表明,作業人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均能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本項目較全面地考慮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從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入手,采取了相應的防毒、防塵、減振降噪、防暑降溫等防護設施及措施,控制工作場所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和強度。2)本項目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主要為固體原輔料及催化劑的投加及出料操作,生產過程中的丙酮和乙酸的裝卸及運輸過程,開關閥門、取樣操作、溶劑回收操作,產品包裝,處于密閉空間的反應器、罐體等清理、清洗、檢維修等過程。化工企業應著重從操作規程、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等方面加強監管,最大限度地預防職業病危害。3)針對職業衛生調查時發現的問題,企業應對催化劑包裝下料口采取密閉措施,避免粉塵灑落;車間地面及設備表面、吸風口積塵應及時清理,防止二次揚塵;溶劑回收區域應采取全面通風設施,減少有害氣體聚集;加強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應急救援設施,如除塵設施、可燃氣體探測器、噴淋洗眼裝置等的檢維修,確保有效運行;加強化學品及槽罐車在廠區內裝卸、運輸過程中的防護,預防化學物質泄漏;對進入密閉空間作業的人員,應嚴格要求其按照相關操作規程及制度要求操作,確保工人在通風設施開啟并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佩戴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再進行相應操作;同時應按規范要求做好工人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和建立健康監護檔案,并對體檢結果中發現的問題作相應的處置[1-4]。4)化工企業應重點關注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的職業病危害防治[5-7],防止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提高企業應急救援能力,確保工人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雅麗.苯乙烯生產項目職業病潛在危害因素識別及其風險評估與防控[D].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
[2]王冰,王偉,王琪,等.某高原化工企業鉀堿裝置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9,18(04):517-519.
[3]徐曉虹.化工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的問題及措施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9(30):68.
[4]張曉曦.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管理對策分析[J].決策探索,2020(07):70.
[5]麥詩琪,朱少芳,張晉蔚,等.HACCP在職業性急性化學中毒事故風險分析與應急救援的應用[J].中國衛生工程學,2020,19(06):832-835.
[6]蔣輝.某石油化工生產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與防護[J].化工管理,2020(26):132-133.
[7]王偉,羅娟,王冰,等.工業制冷劑HFC-134a生產過程職業病危害現場調查及關鍵控制點分析[J].職業與健康,2020,36(12):1615-1619.
作者:朱在洪 王小軍 鄭尚濤 單位:浙江中一檢測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韓華化學(寧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化工工藝及化工設備設計探討
- 下一篇:化工企業自動化儀表檢修與維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