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處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14:15: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廢水處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廢水處理論文

羽絨水洗廢水處理論文

1懸浮物、油類及表面活性劑的處理

羽絨廠生產產生的廢水懸浮物較高,含有一定的油類和表面活性劑,這些物質因其難溶于水,表面活性劑分子量大,通過微生物較難去除,考慮到以上污染物的特性,預處理采用混凝效果較好。經篩網過濾、混凝沉淀處理。大部分的羽毛等懸浮物、油類和表面活性劑從水中分離而被去除,從而可保證后續處理單元的穩定運行。

2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

經混凝沉淀處理后,廢水中仍然還存在一定量的溶解性的、難于微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對于這些有機物一般采用水解酸化法,使其降解為小分子化合物,然后采用好氧氧化降解其中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因此,生化處理主體工藝采用接觸氧化法,通過好氧菌的新陳代謝功能,使一些有機物徹底礦化降解,以至減少廢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節省能耗。

3保證出水回用要求的處理工藝

為了節約運行成本,設計采用無能耗、自動反沖洗的無閥濾池,以保證回用水對固體懸浮物和色度的要求。為了控制回用水中的細菌,以保證回用水對細菌量的要求,對無閥濾池出水進行消毒處理,采用造作簡便、設備成套化的二氧化氯發生器。

查看全文

草甘磷生產廢水處理論文

1草甘膦生產廢水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由于亞磷酸二甲酯合成法生產草甘膦的廢水中含有一些比較容易生化的物質,例如甲醇等,可以采用生化處理的方法。在我國很多該種工藝中,基本上都在采用生化處理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使用該種方法處理過的廢水,磷含量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在IDA工藝法的雙甘膦廢水中,其往往含有濃度較高的有機膦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往往具有較高的生物毒性,且含有的2%一4%甲醛成為生物抑制劑;中間體二乙醇胺及其衍生物屬不易生物降解類物質等。可以看出,廢水中的這些物質不僅很難進行生物降解,而且對水質還具有很大影響,成為讓許多企業頭疼的問題。

2草甘膦生產廢水處理技術

對草甘膦的生產分析發現,其利用的原料主要有亞氨基二乙睛、鹽酸、氫氧化鈉、三氯化磷、重金屬催化劑、硫酸亞鐵、二乙醇胺等,其排出的廢水更是含有甲醛、鹽酸、雙甘酸、氯離子草甘磷生產廢水處理靳淳劉偉(浙江省天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草甘膦在我國還有幾種叫法,分別為鎮草寧、農達、草干膦、膦甘酸,屬于氨基甲撐膦類含有羧酸基的化合物。采用當前工藝生產出來的草甘膦產生的廢水中往往含有各種有機物質,因此,使得廢水往往具有濃度高、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特點。因此,本文首先結合當前兩種主要的生產草甘膦工藝所產生的廢水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對有效處理該種廢水的方法進行了分析。關鍵詞:草甘膦;生產廢水;處理和亞磷酸等成分。明顯可以看出,排出的廢水含有較高的磷和氯離子,廢水呈酸性,pH值的數值接近于1。因此,草甘膦生產的廢水幾乎呈現飽和鹽的狀態,具有高毒性、高濃度性,有許多事不可生物降解物或對生物抑制物,這些都使得對其治理便的困難重重。草甘膦的廢水不僅可以給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而且也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這些都和其中的草甘膦及催化劑無法回收有很大關系。因此,下文將對草甘膦生產廢水的有效處理技術進行探討:

(1)亞磷酸二甲酯工藝草甘膦廢水處理技術

甲醇塔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于塔效和操作情況,塔效及操作的好,則廢水COD低,生化性較差。由于廢水中含有機膦,總磷嚴重超標,為了提高可生化性、降低總磷,應對甲醇塔廢水進行一級處理。高濃度廢水一級處理后具有可生化性,可與低濃度廢水混合(稱綜合廢水)進行生化處理,生化裝置同時考慮脫氮除磷問題。

查看全文

工藝廢水處理論文

1工藝廢水處理單元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1.1工藝廢水單元的堵塞問題及應對措施

秦山第二核電廠從投運以來,工藝廢水處理單元發生了堵塞、樹脂頻繁失效等問題,經過逐步改進,系統運行逐步恢復正常。導致系統堵塞的原因和諸多處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工藝廢水單元水質差,存在濁度高甚至是渾濁的現象。目前通過對地坑、貯罐的定期清淤以及嚴格檢修廢水的分類傾倒等方式解決水質差的問題,工藝廢水入口增加濾網,濾除進入系統的大顆粒雜質;

2)通過技改將預過濾器的過濾孔徑由5μm改型成1μm,改善下游除鹽床的運行條件;

3)前置過濾器破損后雜質堵塞在除鹽床上部濾頭導致除鹽床堵塞。解決該問題的辦法是除鹽床入口管改造增加可拆卸盲板,便于用吸塵器等工具清理聚積在上部濾頭處的大顆粒雜質;

查看全文

MBR乙烯廢水處理論文

1工程概況

中石化某乙烯生產裝置所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以乙烯為龍頭的乙烯、裂解汽油加氫、丁二烯抽提、芳烴抽提、高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環氧乙烷/己二醇、聚丙烯、MTBE/丁烯-1等生產裝置及配套設施排出的生產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及全廠事故水池中的不達標廢水。各裝置廢水經調節、中和、聚結除油、氣浮預處理后,依次進入純氧曝氣池、MBR,出水進入出水池經監測合格后外排或回用。設計廢水量為500m3/h。

2MBR工藝設計

2.1設計進、出水水質

裝置內廢水經預處理后,進入MBR生化處理系統處理,出水水質要求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CODCr質量濃度要求達到中石化企業標準即60mg/L。

2.2工藝流程技術說明

查看全文

超濾技術與廢水處理論文

1超濾技術的理論概述與工作原理

超濾技術實際上要歸類于膜分離技術中的一種,都是通過運用壓力差促使水體發生篩孔分離的過程。超濾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被研發和廣泛應用以來,憑借其突出于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的優勢,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簡單來說,超濾技術就是一個關乎與膜孔徑大小的物理篩分流程,該流程主要是憑借膜兩側所產生的壓力差為主要動力,同時運用超濾膜的過濾功能實現水體不同分子的分離,其過濾分離過程既是將水、無機鹽、小分子物質及無機物通過超濾膜,并在此過程中將膠體、微生物、蛋白質、懸浮物等大分子與水體隔離開,從而實現凈化液體、完成該液體濃縮與分離的過程。同傳統污水分離處理技術相對比,新型超濾技術具有以下幾種突出優勢:

①超濾技術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達到一定的平衡值,緩解相關數值持續衰減的現象;

②超濾技術所涉及的范圍較廣,因此能夠有效將含有不同分子物質的混合溶液進行分離并提取純粹液體;

③該超濾技術設備不僅體積較小同時還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檢修等優勢;

④超濾技術工作效率高;

查看全文

粘膠纖維廢水處理論文

1物化階段工藝及控制

物化階段包括混合、中和、沉淀和pH調整等四個工序,主要作用是讓堿性水中粘膠充分反應,析出纖維素、半纖等物質并沉淀;鋅離子生成沉淀物并沉淀。從而達到去除廢水中的COD、懸浮物,鋅離子的目的,同時調整pH至生化階段所需的工藝要求。在該階段,COD的去除率可達30%以上,Zn2+濃度需降低到2mg/l以下。工藝控制的關鍵點為:

(1)粘膠廢水中大分子物質得到充分反應并生成能沉淀的物質。粘膠廢水中大分子量纖維素酯類等物質很難被細菌等微生物降解,在物化階段將該類物質去除能有效降低后續生化階段的負荷,從而保證出水水質達標;

(2)Zn2+得到有效去除。不同濃度的鋅離子對有機物的降解和氮的轉化均有抑制。經過馴化后,處理系統對有機物的降解可以逐步得到恢復,而對于氨氮和亞硝酸氮的降解則并不隨著馴化時間的延長而得到改善。由于過量Zn2+存在對好氧污泥微生物產生毒性作用,抑制COD的降解,同時因Zn2+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被好氧污泥菌膠團吸附而有限度地去除,因此過量Zn2+直接影響排放尾水的達標。鋅離子必須在物化階段予以有效去除,并達到排放標準。

1.1混合反應

在混合反應池,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混合,并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析出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物質。工藝控制的要點在于混合廢水的酸堿度控制在pH<3,反應時間控制在30~40min。由于污水處理廠的酸性廢水量遠大于堿性廢水量,因此在混合反應池中,要調整好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比例,必要時投加硫酸或鹽酸,以使混合廢水的pH值符合工藝要求,廢水得到充分反應,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物質充分析出。在實際控制中調整酸堿泵的開臺數以及泵的頻率,根據來水流量情況,控制好廢水的混合比例。當廢水混合后pH值大于3時,要啟動加酸系統,投加硫酸或鹽酸將pH值控制在3以下。另外,在混合反應池,廢水中會有H2S和CS2氣體析出,池體做密封處理并將廢水中析出的廢氣引出集中處理。

查看全文

規模化豬場廢水處理論文

一、國內外豬場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很多規模化養豬場實施了豬場廢水的處理工作,按采用工藝技術,有厭氧處理工藝、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工藝、好氧處理工藝。近年高效厭氧反應器作為厭氧處理的方法被多數的規模化養豬場采用,COD去除率可達70%~80%,好氧處理則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可達50%~60%,出水修飾采用氧化塘作為最后部分。經過這樣的工藝組合處理可達到國家三級排放標準。規模化的養豬廢水處理模式主要包括三種:自然處理、還田和工業化處理法。

二、自然處理

利用土地的凈化能力和水體的自凈作用處理豬場的污水稱為自然處理。這種模式多數采用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和穩定塘。適用于土地寬廣、遠離城市,氣候溫和,尤其是有林地、低洼或荒地作廢水自然處理系統的養豬場。實現豬場廢水資源化、無害穩定化的生態處理技術是通過微生物、植物、土壤組成的系統。在國外,規模豬場廢水處理法通常包括好氧塘與水生植物塘進行處理、多級厭氧塘、兼性塘。這種方法占地面積較大、水力停留時間較長。近些年來漸漸地被其他更有效的處理方式所替代。在國內,穩定塘常常作為厭氧、好氧系統出水的后處理。把穩定塘作為工藝主體進行豬場廢水處理,南方要比北方多一些。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作為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新技術。涵蓋了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部分作用,具有費用低、負荷變化適應能力強以及處理效果好,除氮、磷能力強等優勢。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養殖廢水的情況在歐美國家被普遍采用。在國內,從植物的篩選和處理效果進行考察。通過一些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于人工濕地處理豬場廢水方面。

三、還田模式

將糞便廢水還田作為肥料,這種方法即是傳統的又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以讓糞便廢水不向外界環境排放。在土壤微生物通過植物的共同作用下,有機氮磷轉化成無機氮磷、有機物質被分解轉化成植物生長因子和腐殖質,維持并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還田模式的主要優點:廢物資源化、可以減少化肥施用、投資省、耗能低。缺點:需要大量農田、雨季以及非用肥季節須考慮糞污的出路。在美國,糞便廢水還田之前是貯存一定時間后再直接灌田。一般沒有通過專門的裝置進行厭氧消化。為了能去除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德國等歐洲國家是把糞便廢水通過中、高溫厭氧消化后再進行還田利用。在國內,為了避免有機物濃度過高導致作物燒苗和爛根,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又能回收清潔能源沼氣等。通常采用厭氧消化后再還田利用。厭氧發酵液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如氮、磷、鉀、以及多種氨基酸,并且還能殺滅蟲卵和有害菌。

查看全文

隧洞施工廢水處理論文

1隧洞施工廢水種類

隧洞施工一般會產生5種廢水:①隧洞開挖、支護、養護過程產生的施工廢水;②隧洞涌水和圍巖滲水等施工涌滲水;③砂石骨料生產系統廢水;④混凝土拌合系統產生的廢水;⑤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前4者統稱為施工過程廢水;后者稱之為生活污水。

2施工廢水處理工藝過程

在遼寧重點輸水工程的一個TBM施工標段,因該地區屬于水源保護區,按環保部門要求施工期需做到廢水零排放。根據工程特點,結合施工區的特殊要求,設計了本套施工廢水處理系統。2.1施工過程廢水處理

2.1.1鉆爆施工階段隧洞施工廢水及砂石骨料加工系統廢水處理

本工程施工支洞及TBM設備組裝間、TBM通過段先期采用鉆爆法施工。在此施工期間隧洞排水主要是由施工排水、裂隙水和支護養護水組成,主要含有無機污染物,懸浮物含量高,并含有一定量的氨氮、石油類等污染物質,可生化性相對較差。此類廢水中SS含量相對較高,且SS與懸浮性COD、氮類污染物有一定的關聯度。對此段施工期間產生的施工過程廢水的處理措施是將隧洞施工廢水送入砂石骨料調節池中,調節pH值后與砂石骨料沖洗廢水一起進入水處理設備進行集中處理。水處理設備采用渦旋流體凈化系統,該系統依據離心分離原理,用于分離液體中可沉淀固體物。內部加速運動產生高速旋轉的渦流,進而高效率的分理出液體中的固體雜質。渦旋流體凈化技術原名內循環旋流分離技術,由旋流室底部開始沿筒壁螺旋上升的水流(其雜質含量很高),在越過旋流室上沿失去筒壁束縛后溢入外筒,其中較重的雜質下沉較快,并最終沉積在沉砂口。而脫去大部雜質后的水又從旋流室底部中心的回流管回到旋流室。這個循環被稱作內循環,其作用是攜帶雜質進入外筒積累,其動力來源是高速旋流在旋流室內底部中心產生的負壓,不必擔心外筒下部來不及下沉的雜質被內循環流重新帶回旋流室內,因為它并不是被直接排出,而是重新要參與旋流分離。本裝置的有效性是使含雜污水中的雜質被完全可靠的“鎖”在裝置內等待定時排出。渦旋流體凈化器工作原理。砂石骨料沖洗廢水、隧洞施工過程廢水進入調節池,經中和pH后用泵抽至渦旋流體凈化器,同時利用負壓原理將藥劑與廢水一并吸入管道中初步混合后進入渦旋流體凈化器,從凈化器頂端將凈化后的清水排出、送入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經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處理后排入中水回用池,準備進行回用。濃縮后的沉渣(泥漿)從底部排出至泥漿池,泥漿由泥漿泵抽至箱式壓濾機脫水,脫水后的泥餅外運至渣場堆放。

查看全文

氧化廢水處理論文

1廢水處理技術

1.1絡合萃取法

以有機叔胺為萃取劑,首先有機叔胺與硫酸反應生成離子締合體,再與水相中的帶磺酸基團的陰離子結合,進入有機相,萃取完成后,加入稀堿液進行反萃,實現有機物的回收和萃取劑的重復利用。常用的絡合萃取劑體系為三辛烷基叔胺(N235)-正辛醇-煤油。該方法具有良好的選擇性,處理快速高效,可回收廢水中的部分產品來降低綜合成本,但在萃取過程中,有機溶劑會溶解和夾帶到水相中,在增大運行成本的同時會帶來二次污染。

1.2液膜分離法

液膜分離法綜合了固體膜分離和溶劑萃取的優點,在表面活性劑存在條件下,萃取劑形成油包水的液滴,水相中的污染物透過膜層進入萃取相,分層后萃取相破乳得到濃縮液并回收萃取劑。該方法處理過程簡單,處理成本低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但如何選取適宜的表面活性劑和載體,找到適合處理DSD酸氧化廢水的乳狀液膜體系,包括尋找高效的破乳手段等,都還未見成熟的應用實例。

1.3高級氧化法

查看全文

乳飲料廢水處理論文

1項目概況

某乳飲料公司建于1996年,主要生產奶制品及風味茶、果汁等乳飲料產品。近年來,隨著乳飲料行業的發展,該公司生產規模逐漸增大,原有的廢水處理站已不能滿足公司現有污水量及污水排放標準的要求。因此,該公司決定對廢水處理站進行改擴建。該廢水處理站的處理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在乳飲料生產過程中設備的清洗、消毒等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廢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質為有機污染物(蛋白質、糖類)及酸、堿污染物,不含重金屬物質及有機有毒物質。該公司原廢水處理站建于1997年,設計處理能力為1600m3/d,設計進水COD為800mg/L,設計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現階段,隨著生產規模的壯大,生產廠區內污水量已達到3500m3/d,廢水處理站進水COD也遠超過了800mg/L的設計指標。為滿足實際需求,該公司按照進水COD為2500mg/L,BOD5為1000mg/L,日處理量為3500m3,設計變化系數為1.35,并在充分利用原有構筑物的基礎上,對一期廢水處理站進行了擴容改造設計,確保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

2原處理工藝及存在問題

(1)未設計調節池。由于未設計調節池,車間排放的廢水無法有效地實現酸堿調節、水質調節,致使生化系統內微生物生長受到很大沖擊,無法實現廢水處理站的穩定運行。

(2)未設計預處理系統。一般飲料廢水經過加藥氣浮預處理后可去除20%~40%的污染物質,由于未設計預處理系統,導致后續設施處理壓力過大。

(3)污水直接進行好氧處理。好氧過程對中高濃度廢水的處理能力有限,目前車間排水COD平均為2500mg/L,應在好氧處理之前,先對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質進行水解酸化,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也可降解一部分CO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