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15 09:48:00

導語: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WTO保護期結束,汽車工業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汽車工業企業必須對所處的內外環境、宏微觀環境進行分析,找到汽車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對汽車企業實施危機管理,構建一套既有理論依據又具實踐價值的危機管理對策,以保證汽車工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詞]危機管理汽車工業SWOT分析對策分析隨著WTO保護期結束,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加之中國汽車工業企業普遍缺乏危機意識,沒有建立相應的危機管理對策,危機應對能力十分薄弱,一旦危機出現,汽車工業將難以應對,必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因此,正確分析我國汽車工業所處的內外環境、找到汽車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優勢劣勢,構件一套危機管理對策,對保障汽車工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一、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的SWOT分析對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進行SWOT分析,可以找出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中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從而構建出有效的中國汽車工業企業的危機管理攻防策略體系。1.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的優勢分析首先,完備的汽車工業體系。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體系完備,基本建立起了包括轎車、載貨車、客車、專用車和零部件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次,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低廉是中國汽車工業在國際競爭中突出的成本優勢,也是國外跨國公司爭先在中國投資辦廠的動因之一。再次,價格上有比較優勢。中國生產的某些國產車型與進口車相比價格上有比較優勢,如3噸左右的輕型貨車的價格水平還不及國外同車型價格的三分之一。最后,熟悉市場。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比國際跨國汽車公司更熟悉中國的國情,更清楚市場和用戶的要求,開發的產品更有針對性。2.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的劣勢分析首先,汽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低,整車出口能力較弱。按照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統計,若將零部件行業也計算在內,則中國汽車工業大致是每年人均生產一輛汽車,而日本是40輛~60輛,歐美是20輛~40輛。其次,技術開發投入和投融資來源不足。據《中國汽車工業年鑒》統計,2004年中國汽車行業的研發費用僅為86.2億元,占汽車工業銷售總額的1.45%。而國外主要跨國公司的研究開發費投入比例一般為5%,有的甚至高達10%。最后,產業鏈條短,企業規模偏小,生產成本偏高。3.改善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的機會分析第一,到2020年中國國民經濟要實現翻兩番的奮斗目標,經濟增長速度年均須達7.2%,這將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第二,經濟社會的工業化、城市化加上龐大的人口,使中國成為當代最有吸引力和潛力的汽車消費市場、巨大的國內市場給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壯大提供了較好的機會。第三,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將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從而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目前,中國人均GDP已達1000美元,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未來10多年,中國汽車市場維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長速度是有可能的。最后,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和國際汽車產業制造基地不斷轉移,中國已成為跨國汽車公司投資熱點,從而可能成為世界新的汽車制造基地。4.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的威脅分析(1)經濟環境因素帶來的威脅。根據需求理論,汽車消費需求是人們在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需求而產生的次生需求。在經濟危機時,由于員工對未來預期充滿不確定,就會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由于主要需求大幅度地降低,作為次生需求的汽車消費需求也隨之大幅度減少,汽車工業企業收入也隨之急劇減少,出現虧損和財務危機。(2)自然環境因素帶來的威脅。導致危機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因素多種多樣,其它們引發危機的作用方式、范圍及后果不一樣,對它們的預防和控制手段也不一樣。首先,汽車使用量的增加,加重了自然環境的負擔,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引發汽車工業危機的首要因素。其次,中國目前各大城市的道路交通嚴重不足,成為限制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又一危機因素。最后,隨著汽車數量的與日俱增,對石油和石油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石油的短缺,已經構成未來汽車工業發展最為嚴重的瓶頸。以中國5%的人均GDP增長率計算,到2015年交通的能源消耗將是現在的3倍,國內的原油根本無法滿足需求。(3)政策環境因素帶來的威脅。第一,不合理的稅費延緩了中國私人汽車消費熱潮的到來,成為制約汽車消費擴大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汽車消費的增長、汽車市場的擴大。第三,交通管理政策。長期以來,城市交通管理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及道路交通的變化,城市交通擁擠程度日益加劇。由于中國存在混合交通、城市道路占用嚴重、停車設施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交叉路口秩序混亂、道路的不合理占用等方面的問題,而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很低、管理手段落后、設施缺乏、交通法規教育及執法力度不夠等等弊病,導致了通行能力的下降,也加劇了交通供需失衡的矛盾,給交通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難度。以上分析說明:入世后中國汽車生產企業面臨的危機是多方面,多數危機是汽車工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而成的,入世環境的變化使這些新老危機進一步加劇,如果不加以消除,將直接危及中國汽車工業的生存與發展。二、汽車工業企業危機管理對策汽車工業企業應充分認識所處的環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通過卓有成效的危機管理活動,制定有效、合理的危機管理對策,降低危機帶來的損失和危害,獲取危機中的商機,激發汽車工業企業更大的活力。1.戰略創新策略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輔以必要的政府政策引導的前提下,以國內大的汽車集團為基礎進行重組,在此基礎上推進與國外大型汽車集團的合作與重組,向國際大型汽車集團的實力靠近,縮小與外國汽車制造企業的差距,更好地迎接汽車工業全球化的挑戰和競爭。目前,中國仍要繼續擴大和加強與世界領先汽車集團的合資與合作,按照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對利用外資的政策和政府管理的模式進行適當調整,做到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盡快地縮小與國際發達水平的差距,共同面對加入WTO的壓力,更有利于免受國際汽車龍頭企業產品的直接沖擊。提高企業集團的競爭實力。2.自主發展策略中國的汽車工業企業要在國際上立足,就必須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和品牌,擁有自主研發的能力,應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將使中國市場對高質量、高檔次的產品需求不斷上升,中國企業必須作好迎接市場升級的準備,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迎接市場升級的挑戰。首先,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官、產、學、研大聯合,集成各方面的技術創新資源和能力,構建起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具有雄厚的創新實力、運作機制良好的創新平臺,從而與產業發展實現良性互動,在關鍵的產品和技術上形成持續創新力,實現新一代汽車技術的重點突破,從而促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加大技術研發與科技投入的力度,形成自我設計開發能力,帶動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再次,構建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加強國際國內合作。鼓勵企業采取合資、合作的方式,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不斷研制、開發、生產新車型。3.人才策略汽車工業企業在實施人才戰略時,要突出四個重點:首先,培育真正的企業家。企業家是企業發展所急需的優勢資源之一,企業家被公認為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因素,企業家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稀缺資源。特別是經濟轉型中汽車工業企業的改革與成長,急需大批企業管理帥才的支撐。其次,注重人才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在知識、信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況,中國的汽車工業企業既要留住人才,更要吸引外來人才充實自己的隊伍。再次,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建立良好人才開發運行機制。最后,實行人才資源提升和人才國際化雙戰略。在人才資源提升戰略方面:一是提升汽車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專業教育層次,專業教育中心高移,以本科教育為主,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數量。二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加強現有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提升現有人才尤其是具有中專以下學歷人才的文化技術素質,爭取到“十五”末期,現有人才中50%以上達到大專以上水平。三是吸引高層次學歷的海外人才,回國投身中國的汽車現代化建設。四是進一步提高汽車系統的人才管理水平、布局水平、效益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使之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進而進入到國際先進行列。在人才國際化戰略方面:一是培養中國自己的,在人才管理和培養方法上與國際接軌,并能夠進入國際科技前沿、與國際同行交流密切、有較大影響的汽車科技大師和高技術創新人才,以及培養一大批精通國際慣例、善經營會管理的國際技術人才和國際商務人才。二是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中國工作,為中國的汽車工業獻計獻策,同時把大量優秀的汽車人才送到海外工作、學習、進修和交流,逐步形成符合國際慣例并具有中國特點的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三是把握住引進海外人才的關鍵點,投入足夠的資金,引進急需的優秀拔尖人才,并積極擴大人才勞務出口,尋求合作發展,開創廣闊的人才空間,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1][2][][]4.加快汽車服務業發展策略加快并提升汽車服務業的發展速度與水平,既可以應對開放汽車服務貿易所帶來的直接沖擊,提高中國汽車服務業的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減弱服務貿易開放對汽車產品市場的全面影響,提高中國汽車工業的綜合競爭力。(1)從宏觀經濟政策上加快汽車服務業的發展。要允許汽車工業企業進入汽車服務貿易領域,鼓勵和推動汽車工業企業與金融、保險、租賃行業的合作,以促進汽車金融服務、汽車保險服務、汽車租賃服務的較快發展。尤其是要盡快對非國有經濟開放汽車服務業,打破國有企業對汽車服務貿易的壟斷地位,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平等競爭,通過加強市場競爭程度推動汽車服務業的資源流動和資源有效配置,提高各類汽車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和質量。(2)依賴體制改革加快汽車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解決汽車制造業與汽車服務業,尤其是汽車金融業和汽車保險業的體制分割和體制障礙,溝通、加強這兩個產業的內在聯系;二是改革與汽車服務貿易相關的貿易、財稅、金融、保險等方面的體制,形成有序、高效的運行機制;三是要加快國有汽車服務企業的體制變革,大力發展產權主體多元化的汽車服務公司,盡快加強汽車營銷網絡和服務體系的建設,促進汽車服務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和國際競爭力。5.提升核心競爭力策略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工業企業能獲得超額利潤,有了雄厚資金實力,中國汽車工業企業也就能更好地抵御危機,降低危機對企業的威脅程度,追求核心競爭力是保證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戰略。首先,汽車工業企業從高層管理者到每一個員工,都應該認知企業核心競爭力戰略在汽車市場競爭特別是國際汽車市場競爭中的作用,重視和關心汽車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其次,要集中資源從事汽車專業化經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諸多方面與同行的差異。第三、加強技術創新,這是打造中國汽車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個汽車工業企業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可以說核心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對汽車工業企業核心產品進行技術分解、歸類和整合,弄清一般技術、通用技術、專有技術和關鍵技術。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專有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攻關、開發、改造,并進一步提高和鞏固,以形成自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第四,在汽車工業企業管理方面,應加快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理順企業領導體制、法人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管理體制、資產經營管理體制等,為汽車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證。第五,塑造獨特的汽車工業企業文化。競爭對手可以模仿技術、品牌,惟獨不能模仿全體員工認同的價值觀——企業文化,這個價值觀無形中能形成了對員工的激勵,使他們為此而奮斗,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6.發展電動汽車策略從治理環境污染和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出發,中國發展電動汽車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1)以創新精神來精心組織電動汽車的研發。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國家應發揮主導作用,由國家統一部署,組織計委、經貿委、科技部、各有關地方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共同做好這項工作。還可按照市場機制原則,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以大型汽車集團為依托,組建電動車輛股份公司,主要從事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在保證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還應加強與國外有關機構(學術團體)的交流,及時掌握國外研究開發動態,為我所用,與國外有關研究開發機構(公司)進行一定程度的和多種形式的合作,甚至引進某項關鍵技術或聯合開發、成果共享,以便在世界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領先地位。(2)全社會支持,盡快實現電動汽車產業化。國家對發展電動汽車應進行全面規劃,統盤考慮,既著眼于當前,又放眼未來。從整個項目工程看,應采取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車多項并舉的方針。由于中國在純電動車技術研究開發方面已有相當基礎,技術較成熟,重點是突破電池技術“瓶頸”,提高電池的性能、壽命,降低使用成本。建議在一些城市和風景旅游區開設實施電動汽車試驗示范區,試驗或強制使用純電動汽車。同時大力開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研究,加快產業化的步伐。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相對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車近期更具產業化前景。參考文獻:[1]《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05》[2]數據來源:《中國經濟年鑒》[3]數據來源:《中國軟科學》[4]數據來源:《中國軟科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