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大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24 02:06:00
導語:環大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鄉村旅游的概念以及意義
有關鄉村旅游的概念和內涵,國內外專家學者尚無定論。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有鄉村旅游目的地說、鄉村風光和鄉村活動內容說等。鄉村旅游的概念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地說,鄉村旅游包含所有在城市市區以外、鄉村地域范圍以內、以其有旅游價值的各種自然和人文因素為對象開展的旅游活動。狹義地講,鄉村旅游指在鄉村地區、以特有的鄉村人居環境、農業生產及其環境為基礎進行的旅游活動。本文采用廣義的鄉村旅游概念,對鄉村旅游的內涵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和分析。在現階段發展鄉村旅游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點睛之筆,對農村及周邊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農業轉型,擴大就業機會,減輕社會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加速農村基礎設施的改造的進程,改善農民的生存環境,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觀念更新,縮小城鄉差距。
環大明山旅游帶的范圍是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大明山為中心的環大明山輻射區域,包括武鳴、馬山、上林、賓陽等4個南寧市轄縣及位于環帶上的部分市域范圍。環大明山旅游帶的建設是以大明山景區為旅游吸引物,通過環大明山周邊四縣,以及南寧市區部分處于環大明山旅游帶上高品質的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相互補充,構成一個具有山、水、林、泉、洞、文化、民俗資源相輔相成的品位旅游帶。
(一)優勢
1資源優勢。環大明山旅游帶地處亞熱帶,生物類型多樣,一年四季綠樹成蔭,再加上廣西所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地質、水文景觀十分豐富。其中著名景點有上林的三里洋渡、馬山的金倫洞、武鳴的明秀園、賓陽的民居群等。鄉村生態環境保存良好,傳統文化積淀深厚,民俗風情獨具特色,土特產品種類繁多,鄉民鄉風敦厚純樸。優良的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使環大明山旅游帶發展鄉村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區位優勢。環大明山旅游帶屬于南寧大旅游圈,最遠的地區距南寧只有28公里。南寧作為首府城市,近幾年隨著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召開,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圈的建立,旅游客源呈上升趨勢。2005年,南寧市全年接待人境旅游者83317人次,國內旅游人數1623.47萬人次,南寧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環大明山旅游帶的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3政府的支持以及相關的優惠政策。在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號召下,使得“以旅促農”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鄉村旅游成為我國發展旅游的一個重要的類型,國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為鄉村旅游年,2007年旅游主題又定為“中國和諧城鄉游”,可見國家對鄉村旅游推動新農村建設作用的肯定。
環大明山旅游帶處于少數民族地區,享受民族政策,加上旅游帶又是廣西南寧市重點建設的區域,政府給予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南寧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多次召開旅游業發展工作會議,先后出臺了《中共南寧市委南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南寧市旅游業發展的決定》《南寧市加快旅游業發展實施方案》和《南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南寧市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等一系列關于加快南寧市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為南寧市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證,同時對加快旅游業的發展也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劣勢
1形象劣勢。旅游地形象決定了其市場吸引力的大小,這種形象是人們在頭腦中形成的、綜合的印象,具有穩定性、可識別性、依托性、文化性、可感知性等特征,是影響旅游者對旅游地選擇的關鍵因素。環大明山旅游帶資源豐富,具備發展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民俗民風旅游的有利環境優勢。但經過多年的開發,沒有充分了解客源市場的需求,環大明山地區各個村落的鄉村旅游產品沒有得到有效整合,沒有一個統一鮮明的主題形象,對外宣傳的形象定位處于缺失狀態。
2產品結構不合理。目前,環大明山旅游帶的旅游產品主要是觀光旅游產品,休閑度假、文化體驗、鄉村會所、運動休閑等旅游產品缺乏,產品單一,導致旅游活動內容少,游客逗留時間短,參與程度低,綜合消費少,產品結構不合理,不能帶動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經濟效益不大。
3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完善。環大明山旅游帶的開發處于起步階段,各項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受交通條件制約,雖然旅游帶距南寧較近,但乘車時間仍然比較長,需要兩個小時以上,造成環大明山地區的可進人性比較差,各種公共的宣傳標語和設施也缺失。
作為廣西和南寧重點建設的項目,目前環大明山地區的配套服務設施還沒有形成規模,餐飲、住宿、購物等仍不能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制約了環大明山地區旅游產業鏈的整體性發展。
(三)機遇
1政策機會。從全國范圍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為鄉村旅游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廣西區內,南寧市政府預計投資44億元來打造大明山旅游帶的旅游品牌,對環大明山地區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各地方政府對此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2節事機會。從2004年南寧成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城市,至今已經有四個年頭,各地商家企業聚集南寧,給南寧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其他節慶活動,如橫縣每年的茉莉花交易會、武鳴的壯族三月三歌圩節、賓陽的炮龍節和上林的油葵花文化旅游節等也都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
3旅游者價值觀念的更新。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更多的城市居民更愿意選擇鄉村休閑度假旅游。“農家樂”休閑度假形式的出現,可以使人們更多的參與和體驗鄉村生活。因此,環大明山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對于南寧市區的城市居民具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四)威脅
1競爭威脅。在市場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廣西各地都在發展鄉村旅游,加上地理條件和生態氣候的相似性,鄉村旅游在環大明山周邊地區迅速發展,檔次不一。經營者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爭奪客源,競爭激烈,客源也就大部分被分流。
2產品生命周期較短。人們在求新求異心理的驅動下,對鄉村旅游產品的形式和內容需求日益增加,加上鄉村旅游的好多項目更新換代的加快,所以如果不能及時根據市場需求,按照游客的需求生產更本論文
多的新型的旅游產品,那么該地的鄉村旅游產品可能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三、環大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環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
環大明山旅游帶在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已經開發了鄉村大世界、下淥村、下水源村、花花大世界、三里洋渡、不孤村等旅游景區。
由表1可看出,鄉村旅游雖然推進了環大明山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但開發時間短、基礎設施薄弱、各種投資形式并存、開發模式雷同等問題嚴重制約著鄉村旅游在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環大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類型
1國內有關鄉村旅游類型分類的闡述。我國專家學者目前對鄉村旅游應包含的內容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比較統一的意見,認為鄉村旅游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一是以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民族文化為靈魂,以此提高鄉村旅游的品位和豐富性;二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充分體現“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民俗特色;三是鄉村旅游的目標市場應主要定位于城市居民,滿足都市人享受田園風光、回歸淳樸民俗的愿望。根據這種定義,鄉村旅游應包括以下幾種類型:鄉村自然觀光型、鄉村民俗旅游和民族風情旅游、休閑度假旅游、鄉村遺產旅游等。
2環大明山鄉村旅游的類型。環大明山旅游帶的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帶內的民俗旅游資源也相當有特色,多種類型的旅游資源相互補充。按照國內鄉村旅游資源分類的闡述,環大明山旅游帶的鄉村旅游資源主要包括觀光型、民俗型、休閑度假型。在目前的開發建設中,因為大部分景區的建設仍處于開發的初期,所以整個產品的體系依然以觀光型旅游產品為主,休閑和民俗型為輔。
(1)觀光型。環大明山旅游帶主要以山、水、洞等自然旅游資源為吸引物,觀光型鄉村旅游產品在整個游憩帶上的各個村落都有所涉及,其中以上林三里洋渡和武鳴縣的花花大世界以及龍山保護區的下水源村最具特色。三里洋渡以特色農業種植帶動兩岸11個村屯、長約15公里的生態農業觀光帶的發展,主要種植葡萄、桃樹等水果。下水源村因其地處龍山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森林茂密,云霧繚繞,景色怡人,給人以“世外桃源”的感受。花花大世界園區內有花卉、動植物養殖以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等。
(2)民俗型。環大明山旅游帶的民間節慶主要有“三月三”歌圩節、炮龍節、河燈節等。目前已開發的民俗型鄉村旅游產品以農家樂的形式居多。下淥村已建有戲臺、體育設施,種植有龍眼、荔枝等水果。開發農家樂,讓游客自己摘果、品果,使游客以一種體驗的方式來旅游,從中放松身心,感受到一種勞動的樂趣。
(3)休閑度假型。目前我國整體的旅游產品仍然處于從觀光旅游產品向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過渡時期,廣西作為我國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除了桂林的鄉村旅游開發相對比較完善之外,其他地區仍然處于尚未開發的階段。環大明山地區由于各縣經濟條件的制約,只有靠近南寧市的一些地區開發有度假型旅游產品,鄉村大世界就是其中一個,它主要以會議培訓、農業教育示范及推廣等多種功能來倡導健康休閑理念的特色生態旅游,服務設施相對比較齊全。
四、環大明山鄉村旅游發展對策
(一)把體驗性融入鄉村旅游,提高產品競爭力。鄉村旅游資源內涵的挖掘是鄉村旅游產品更新換代的保障,只有把本地區的特色挖掘出來才能使得環大明山鄉村旅游產品有自己的品牌。游客需求的增長,要求參與性在鄉村旅游產品中得到更多的體現。這種體驗過程,既有利于弘揚鄉村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創新鄉村的地域文化。作為營銷者來說,創造不同的場景來供游客參與,可以直接影響到游客對該地旅游的興趣,進而影響客源的數量。廣西其他地區包括環大明山地區的農業種植廣泛,但目前僅僅局限于游客摘果、品果,應在這種基礎上延伸游客的參與性,可開辟一片空地供游客種植,從中體驗勞動的樂趣,在農家旅館中可讓客人自己動手烹制菜肴等。如何把這種體驗性融入整個旅游過程,各個區域可因地制宜。
(二)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進行挖掘。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鄉村旅游,類型也都大同小異,重復現象比較普遍。鄉村性、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核心,也是避免鄉村旅游同質性的關鍵。環大明山文化旅游產品主要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形式有:“三月三”歌圩、炮龍節等民俗文化,昆侖關、徐霞客足跡等歷史文化,賓陽酸粉、馬山黑山羊等飲食文化,以及以龍母文化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資源文化的內涵的深層次的挖掘,是環大明山旅游帶鄉村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
(三)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樹立旅游品牌形象。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體現在鄉村旅游的微觀層面就是其區別于城市的鄉村意象,而這種鄉村意想要想要抓住游客的心理,必須對已有的鄉村旅游產品進行有效的整合,產品整合既包括地區內同種類型旅游產品的整合,又包含鄉村旅游產品和其他類型旅游產品的整合。其一,同種類型旅游產品的整合。例如在環大明山旅游帶的鄉村旅游產品雖都有觀光的類型,但各縣深挖其內涵后,還是有所特色,鄉村大世界有獨具特色的生態園,下淥村突出其壯族風情,下水源村體現戶外探險,花花大世界以主題園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三里洋渡竹筏漂流、休閑旅游、田園觀光,不孤村的農場旅游,應把這些不同的鄉村旅游產品結合起來,避免重復,提升本地區的鄉村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其二,應與其他地區的旅游資源類型、旅游產品進行整合。比如發揮南寧會展旅游的帶動作用,把商務游客通過政府等媒介引入到環大明山地區;或者與周邊城市的旅游區進行區域聯盟,借助知名度較高的景區來帶動環大明山鄉村旅游的發展。
(四)加強基于價值鏈的旅游業各個部分的關聯力度。基于價值鏈的旅游業核心流程系統包括: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旅游產品設計與創新、旅游市場激活與營銷、旅游者接待與服務、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旅游信息收集與反饋等六大模塊。在廣西鄉村旅游的開發與推廣中。也應該注重這些方面的關聯。作為剛剛起步的一個旅游帶,協調發展是必要的。環大明山旅游帶應在目前開發的基礎上,加強營銷的宣傳力度和旅游產品的創新,進而構造比較完善的旅游產業鏈。
(五)引進專業人才,提高旅游從業者的素質。旅游業屬于服務業,它的行業性質限定了從業者需要面對面地服務旅游者,所以旅游從業者素質的提高直接關系到旅游者的滿意度,影響整個景區的整體形象。環大明山旅游帶已開發的旅游區,接待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是由當地的村民組織而成的,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當地應該重視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對從業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訓,從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旅游管理和從業人員隊伍。各級有關部門應制定人才培訓規劃,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從業者。
[摘要]從2006的鄉村旅游年,到2007年的和諧城鄉游。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在我國的發展已越來越廣泛。文章闡述了鄉村旅游的概念和意義,然后對廣西南寧市環大明山旅游帶發展鄉村旅游進行了SWOT分析,并對其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廣西;鄉村旅游;環大明山;旅游發展
- 上一篇:縣域經濟發展與農民轉移就業分析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學魅力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