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難題以及決策
時間:2022-11-23 04:56:00
導語:關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難題以及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康檔案記錄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體征的變化,以及自身所從事過的與健康相關的一切行為與事件,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往病史、診治情況、家族病史、現病史以及歷次診療經過,是一個動態、連續且全面的記錄。通過信息完整的居民健康檔案,全科醫師可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居民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狀況,為社區內高危人群的篩選,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奠定基礎,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體現。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是保障社區衛生連續、方便、綜合性服務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建立真實的、完整的居民健康檔案意義重大,如何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保證建檔工作能順利開展,成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
1建檔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
1.1目前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投入不足,相關部門重視力度不夠,嚴重制約了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社區衛生服務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具體體現,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的領導,要把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引入政府工作目標;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把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的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財政和衛生行政部門要調整衛生經費的支出結構,按社區衛生服務人口安排社區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但是,這些政策目前大多沒有得到全面落實,使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向營利性方向發展,很難抽出人力和物力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檔案,制約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的準確定位、服務質量的提高及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1.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未完全普及,居民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之間未建立強制性醫療關系,大多數居民不愿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體檢診療,建立這部分人群的健康檔案往往成了“死檔”,不利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揮“首診負責”和“雙向轉診”的作用,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影響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檔率和建檔質量。
1.3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夠,社區衛生服務公益性質未被廣大居民信任和認可,目前由于各類上門推銷產品活動的泛濫,已經嚴重干擾了居民的生活,使居民對上門建檔和提供服務的社區醫護人員持有戒備心理,經常出現不理睬、不開門的現象。
1.4社區居民觀念傳統,健康意識欠缺,普遍存在“健康時疾病離我很遠,生病后再上醫院”的觀念,對“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十分陌生,大多數居民不懂得許多疾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健康行為來預防的,也沒有聽說過健康檔案這一新事物,不理解建檔的意義和作用,擔心個人信息會被泄露,大多采取避重就輕、隱瞞病史或者回避等方法,大大降低了建檔的完整率和真實度。
1.5社區居民身份復雜,住所易變,租住戶多,流動性大,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之后,租房合同到期,變更地址,另租他處居住,有的居民居住地和戶口所在地不一致,即所謂的人戶分離,易造成漏建檔和重復建檔,不利于健康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1.6社區居民知識層次參差不齊,對建檔工作有不同的認識,知識層次低者對建檔的意義和作用理解不夠透徹,知識層次高的群體大多是國家公務員或企事業干部,單位每年都安排有常規的體檢,因此這部分人多數認為沒有必要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形中影響了社區居民對建檔工作的配合。
1.7社區衛生服務醫務人員過分主觀強調自身工作時間安排,工作時間與社區居民外出作業時間相重合,建檔前未能及時與居民預約就上門建檔,使得醫務人員入戶建檔時,碰到的大多是老人、兒童、保姆以及病、殘、智障等弱勢群體,他們和醫務人員交流存在障礙,也對上門建檔的工作人員保持警惕,更重要的是他們大多沒有自主權,必然影響建檔工作順利開展。
1.8社區醫務人員上門建檔時,大多數仍常規著裝:醫生配穿白大褂、護士配穿白褲子、護士鞋、燕尾帽,但是由于傳統信仰原因,有的居民對傳統的醫護人員以“白大衣形象”上門建檔特別排斥,不愿意讓其靠近,尤其住宅高檔、裝修考究的家庭,更是難以接受,入戶建檔的醫護人員大多被拒絕甚至遭辱罵,更別提開展建檔工作。
1.9建檔工作多數都是大規模開展,健康檔案中許多內容涉及到居民的隱私,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在公共場合為居民建檔時,往往忽略保護個人隱私,當場詢問建檔者的相關隱私,使社區居民感到尷尬和無奈而不予回答,甚至被當場拒絕建檔。
1.10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觀念陳舊,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對居民健康檔案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大多數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都是從其他醫療專業轉型而來,缺少專業的全科醫師,同時政府的促進政策落實不到位和人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偏見,使得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對全科醫師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少人認為從事全科醫學低人一等,沒有自信心,建檔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質量和進程。
2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2.1強化各級政府部門職能,加大社區衛生服務經費投入,完善各項補償機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積極主動與衛生、民政、財政、計生、殘聯、醫療保險和轄區居委會等有關部門取得聯系,重點宣傳社區衛生服務是政府實行的社會公益事業,如果沒有政府各部門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將難以長期、有效地開展。同時必須完善各項補償機制,爭取政府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經費投入,特別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投入,為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檔案提供經濟保障。
2.2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不斷改善環境,強化自我,努力完善軟硬件的配置,爭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把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把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的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逐步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的意識。
2.3充分做好建檔前的宣傳工作,通過與居委會聯合發放“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媒體宣傳、張貼墻報、健康教育等形式,重點宣傳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和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意義和作用,逐漸引導居民了解、信任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提高居民對居民健康檔案的認識程度,更好的開展各項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2.4建立健康檔案過程也是健康促進的過程,要向社區居民灌輸健康的新概念,使居民明白“不是有病才上醫院,日常預防保健才是關鍵”的健康理念,通過建立健康檔案能讓全科醫生及早發現有患病傾向的信號和行為,作出科學指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時通過建檔,居民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之間多一份信任和了解,從而爭取居民主動配合,提供真實、完整的健康信息。
2.5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之初應考慮到電子化和信息化問題,提前做好紙質檔案向電子檔案過渡的準備,通過建立統一的健康檔案信息化平臺,才能實現多部門間合作和資源共享,達到充分開發和利用健康檔案信息資源的目的,這是健康檔案能有效管理和利用的必要條件和發展趨勢。
2.6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現階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對象主要有兩大類人群,即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和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這兩大類人群利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頻率相對較高,依賴性大,是建檔的優先人群,在建好以上兩大類人群的基礎上,在逐步擴大到全體社區居民,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死檔”、“漏檔”。
2.7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才的培養,提高人員綜合素質。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素質水平是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關鍵,通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和規范化培訓、繼續醫學教育、人文素質教育、醫患溝通和地方語言技能培訓,使他們不僅掌握醫學專業知識,還要懂得心理學、社會學、地方語言等相關學科知識,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溝通能力、崗位技能和診療服務水平,才能取得社區居民的信任和依賴,最終成為居民身邊的健康衛士和知心朋友。
2.8加強建檔環節的人性化管理,“一切以居民為中心”,建立靈活工作機制,建檔前提前與居民預約,選擇適當時間入戶,盡量避免在居民工作、午休以及就餐時間段建檔,如因特殊情況必須更改上門時間時,應征得居民的同意及諒解后安排好下次建檔時間。上門建檔時,做到統一著裝,佩戴工作胸牌,盡量不穿白大褂、燕尾帽等常規工作服。上門時注意儀表及言談舉止,用語文明,談話時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可過多使用專業術語。實行“一對一”建檔制,避免當著其他人員的面詢問檔案中涉及居民隱私的問題,尊重居民隱私及意愿,與居民交談一般只按調查表項目進行詢問,如涉及居民不愿提及的家庭情況、經濟情況,應說明調查意義及資料必須保證真實性的情況,并向其保證資料保密,在尊重其意愿情況下進行填寫。上門建檔應聽從居民的安排,盡量選擇在會客廳建檔,避免進入居民的臥室及其他秘密場所。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是現階段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建檔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也沒有固定的工作模式,工作量大,環境復雜。因此,應加強協調,及時完善各項措施,做好宣傳,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讓每個社區居民都擁有一份真實、完善的健康檔案,并有效地進行管理和利用,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 上一篇:企業辦公室年度工作報告
- 下一篇:街道黨工委創優活動年終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