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信息開放化
時間:2022-03-11 09:03:00
導語:電視新聞信息開放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網絡媒體正處在發展時期,網絡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強大,對電視新聞造成沖擊,要求和影響電視新聞信息更加開放化
由于網絡新聞評論的這些獨特優勢,使得近年來大量的電視新聞評論受眾被網絡分流。特別是隨著網絡電視的興起,網絡積極吸納電視的傳播優勢,進一步加速了電視觀眾的分流。與網絡新聞評論相比,電視新聞評論的“電視特征”一直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突出這個優勢是電視新聞評論贏得觀眾的一個重要因素。電視評論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觀影像反映在電視屏幕上,這與網絡評論的文字信息的間接性傳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電視評論可以通過現場報道、紀實拍攝,發揮電視特有的聲畫一體的優勢,以電視影像特有的張力,增強電視評論的說服力。另外,電視評論節目從表現形式來講也多種多樣,比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還有參與者相對較多的新聞性談話類節目,都屬于評論節目的范疇。此外,不能忽視的是,電視新聞評論相對網絡新聞評論來說,更接近人際傳播。對于屏幕外的觀眾來說,這種傳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較網絡評論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現場直播類評論節目外,很難實現與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動。以上這些特征是網絡評論難以企及的,電視評論應將這些優勢充分放大,形成競爭強勢。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給四川省部分地區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但是也給新聞人更多的啟迪。有了互聯網和更顯活躍的國內媒體的幫助,再加上因這場中國數十年最嚴重自然災害而激起的深厚同胞之情,中國民眾不僅屢屢伸出援手幫助災區人民,還對悲劇的發生提出了各種尖銳問題。中國新一代的都市報紙、時事雜志和網絡媒體都以過去不可能出現的密度和職業程度對地震進行報導,數百名中國記者從四川抗震搶險一線發回了稿件。門戶網站安排了大量與地震有關的內容,開設了專版,推出了網上幻燈片和視頻。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充滿了中國各階層人士的建議、提醒、呼吁,乃至批評。而電視新聞在這里因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現場感,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它的優勢和作用。另外,類似“負面新聞”理應被過濾的說法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伴隨著中國的開放與社會的覺醒,人們已經漸漸達成共識,即對于一個社會來說,第一時間知道社會發生了什么不僅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且對于社會安全來說,同樣至關重要。開放的社會,公共信息公開是政府的一種法定義務,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而對奧運來說,信息公開的任務更加艱巨,中國北京的一舉一動都為世界所矚目,奧運期間不僅有幾萬名外國記者,還有涌入的各種人流,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更大程度更加迅速的信息公開是應對和化解風險的必然訴求。有研究表明:我國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互動主要存在著兩種基本方式:其一,議程從網絡流向報紙等傳統媒體,即:網絡上主要是BBS上所發表的觀點、意見、建議為某些媒體重新包裝后進行報道,而電視的報道又重新引導BBS網友對議題的熱烈討論,并最終形成輿論的合力。其二,議程從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流向網絡,即:電視率先報道某種焦點性新聞事件或事態,網友迅即在BBS上轉貼電視新聞,并以有關新聞為由頭開展進一步討論,形成網絡輿論,進而推動電視等傳統媒體紛紛加以報道,最終形成媒體輿論與網絡輿論的共振。按媒介間議題設置理論,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這兩種互動方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溢散效果”,即議程從邊緣媒體到主流媒體而產生的輿論效應;后者是“共鳴效果”,即議程從主流媒體到邊緣媒體而產生的輿論效應。
2對敏感問題的新聞報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進我國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
電視的最大優勢在于它綜合了廣播、電視、影響傳播符號的所有的媒介的符號,就是這種多元符號,圍繞著主體信息的綜合性的優勢開發。電視的多元信息符號不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還有文字、報紙、圖示、圖表、電視擁有的多種信息符號,它不是不同媒體符號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著主體信息的多種要素的多邏輯、多線索的集成。各種要素自身的邏輯才能變得連貫,但是當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時候,卻能傳遞出去準確的信息。汶川大地震中,美國CNN記者在報道中說:“我們所有的數字和事實以及細節都是來自中國的官方通訊社”。開放的信息,贏得了國內及國際輿論引導的主動。“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等新聞報道震撼人心,為抗震救災吶喊鼓勁,呼吁搶修地震災害毀壞的基礎設施,盡快實現災區通路、通電、通水、通信息;展現了在抗災一線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不畏艱難險阻,搶修道路,救治傷員的英雄壯舉,給人以希望和信心。BBC(英國廣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驗中國媒體》稱:中央電視臺等主要新聞網絡都在第一時間推出四川地震報道專題,24小時滾動報道。報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體注目。香港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發表評論《廢墟的信息,拒絕信息的廢墟》,文中指出:“在四川廢墟中站起來的信息自由大國,是一個更有文化耐震力的中國。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生命,卻震不碎中國的人心。”電視新聞報道打破地域界限,有利于施行異地輿論監督。早在1987年,黨的十三報告就明確提出:要“提高領導機關的開放程度,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事件要讓人民討論”;“要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新聞和宣傳工具,增加對政務和黨務活動的報道,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由于種種原因,輿論監督在我國新聞傳播實踐中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所謂“只打蒼蠅,不打老虎”,“要打老虎,也只能打死老虎”等通俗說法,就是對輿論監督難的形象概括。然而,廣大新聞工作者在困難面前并沒有退縮,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這就是“異地監督”,或稱“跨地區監督”,“指的是一個地區的新聞媒體對發生在外地的人和事的監督性報道”。實踐證明,異地媒體由于與當地黨政部門沒有直接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不受當地黨政部門的干預和領導,在新聞報道和輿論監督方面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能沖破當地黨政部門的管制,揭露問題,實行監督。同時,異地媒體的報道所造成的影響并不限于當地,往往在更大范圍內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從而促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因此,“異地監督”是“既行之有效,又具有一定力度的”輿論監督方式。>3實行信息開放,靈活的“信息超市”建構賦予了觀眾更多的“自選動作”
感性世界即物質世界,是人們通過感官直接接觸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眾傳播媒體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眾傳媒對感性世界的模寫和抽象”。人們通過人際溝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聯系,通過媒介溝通間接地認識感性世界。電視觀眾心里則理所當然地交融著他們同時處在的那個并駕齊驅的感情世界和電視媒介世界的雙重影響。“信息超市”的傳播理念如今已被引入了電視新聞領域。江蘇衛視新聞綜合頻道每晚19:30-20:30播出的《江蘇新時空》首創了在全國衛視省級臺中在黃金時段一小時長的大型新聞欄目,集宣傳、資訊、服務功能于一身,采用版塊切割的方式,分出了時政要聞、綜合新聞、大寫真等若干版塊,其中綜合新聞部分又包含資訊、正在現場、連續報道、組合報道等小單元。這些版塊如同超市里的不同貨架,觀眾收看新聞好象模擬超市購物,徑自去尋找各自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漫無目的地從節目開始到結束的整整一個小時都癡癡地守在電視機前,將要和不要的信息一并“收下沒商量”。靈活的“信息超市”建構賦予了觀眾更多的“自選動作”,較之昔日的“規定動作”顯得更為人本化。審視現實的媒介競爭格局,紙質媒介、影像媒介、網絡媒介三足鼎立,受眾市場的空間歸根結底是有限的,面對同一個追逐目標,三類媒介中任何一者的比較優勢都將成為另外兩者的致命傷。報紙和網絡的強烈沖擊更使得電視新聞實踐開放化的理念成為前行道路上的一種必然。
參考文獻
1黃旦.新聞傳播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2伍蠡甫,胡經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孫旭培.中國傳媒的活動空間[M].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