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夜宴異同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8 04:16:00
導語:影片夜宴異同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創(chuàng)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風俗和習慣,可以當作這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來讀。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fā)展史或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很值得我們?nèi)タ偨Y(jié)和批判地借鑒。威廉·莎士比亞是個多產(chǎn)的作家、戲劇家和詩人,他的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1590-1600)主要創(chuàng)作有喜劇十部和歷史劇九部,還有三部悲劇;第二時期是他創(chuàng)作的最輝煌的時期,一般稱為悲劇時期,共創(chuàng)作有《哈姆萊特》等悲劇七部和喜劇四部;第三時期可稱為傳奇劇時期,主要創(chuàng)作有傳奇劇三部和歷史劇一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在第二時期創(chuàng)作的悲劇《哈姆萊特》和現(xiàn)代影片《夜宴》(編劇:盛和煜邱剛建,導演:馮小剛)在故事情節(jié)、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及創(chuàng)作內(nèi)容等方面的異同:
一、劇情(Plot)的異同之處
代表莎士比亞戲劇創(chuàng)作最高成就的悲劇《哈姆萊特》(Hamlet)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其情節(jié)是這樣的: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接受人文主義教育。因父王突然死去,懷著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國;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結(jié)婚,使他更加難堪。新王聲言老王是在花園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時,老王的鬼魂向他顯現(xiàn),告訴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囑咐他為父報仇。哈姆萊特認為他這復仇不只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問題。他說自己有重整乾坤、力挽狂瀾的責任。他考慮問題的各個方面,既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還怕落入壞人的圈套,心煩意亂,憂郁不歡,只好裝瘋賣傻。同時,他叔父也懷疑他得知隱秘,派人到處探察他的行動和心事。甚至利用他的兩個老同學和他的情人去探察他。他趁戲班子進宮演出的機會,改編一出陰謀殺兄的舊戲文《貢札古之死》叫戲班子演出,來試探叔父。戲未演完,叔父做賊心虛,坐立不住,倉皇退席。這樣,更證明叔父的罪行屬實。叔父覺得事情不妙,隱私可能已被發(fā)覺。宮內(nèi)大臣波洛涅斯
獻計,讓母后叫王子到私房談話,自己躲在帷幕后邊偷聽;王子發(fā)現(xiàn)幕后有人,以為是叔父,便一劍把他刺死。從此,奸王便用借刀殺人法,派他去英國,并讓監(jiān)視他去的兩個同學帶去密信一封。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時就殺掉他;但被哈姆萊特察覺,半路上調(diào)換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殺掉兩個密使;他自己卻跳上海盜船,脫險回來。回來后知道情人奧菲莉婭因父死、愛人遠離而發(fā)瘋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為父復仇的機會,密謀在比劍中用毒劍、毒酒來置哈姆萊特于死地。結(jié)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劍,王后飲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臨死遺囑好友霍拉旭傳播他的心愿。
《夜宴》“DinnerBanquet”的情節(jié)是這樣的:也是皇帝殺死了太子的父親后登上皇位,并將太子發(fā)配邊疆(也即先帝駕崩,太子巡游在外。皇叔篡位并自封厲帝,執(zhí)掌朝政)。身為當朝太子后母卻又是與太子自小青梅竹馬的婉后迫于無奈,委身歷帝,并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但是,剛剛得知父皇駕崩消息的太子,卻在其竹海的伎館遭遇了一場生死之戰(zhàn)。歷帝在誅殺太子的同時也在先皇的宮廷開始了排除異己確立皇權(quán)的屠殺。婉后為求自保,在這場政治爭奪中成為了厲帝的幫兇,同時對權(quán)利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與此同時被迫臣服于厲帝卻持有異心的還有太守殷太常。殷太常之子殷雋乃是當朝武將,其女兒青女更是早已許婚太子。大勢所趨之下,識時務的殷太常開始阻止青女與太子的交往,并極力想在新的王朝確立自己的地位。誰料青女癡情于太子,并夢見太子回朝。當太子無鸞出現(xiàn)在婉后面前,婉后抱住少年時的情人,仿若生死兩別。但是無鸞的一聲“母后”將她殘酷的推開。她已不再是無鸞少年時習武的陪伴者,也不再是太子的后母,她將成為新的皇后,成就新的皇權(quán),并以她昔日的身份和榮耀,助篡位者猖。于是,這本該滅絕的王朝開始了一場新的混戰(zhàn)……影片的最高潮發(fā)生在一場晚宴上,皇帝、皇后、大臣、將軍和太子鉤心斗角,各懷詭計,上演一場鴻門宴,母后將公主和皇帝殺害,并與大臣之子和太子做最后的決斗。太子復仇,反被母后用心腹宮女提供的有毒寶劍誤殺,而當母后最終解決掉大臣之子時,卻從陰影處伸出致命的一劍。整個故事也已悲劇而收場。
二、評述兩大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creativastyleofart)的差異
在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中,《哈姆萊特》(1601)是思想藝術最突出的一部。它通過激烈的戲劇沖突,生動地表現(xiàn)了個人復仇和“重整乾坤”相結(jié)合的鮮明主題,是一出內(nèi)容深廣的社會悲劇,一首情調(diào)悲憤的敘事長詩。而現(xiàn)代影片《夜宴》的介紹說它其實是脫胎于大明宮詞的一段劇情。歷史考據(jù)方面的功夫沒有白下,晚唐森森的深宮感覺很是對路。幽玄的黑色與猩艷的紅色,將《夜宴》華美、陰晦、凄厲的世界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越人的歌譜、婉后的鳳袍等均令人過目不忘;而獨坐幽篁里的歌藝館則堪稱全片藝術指導的點睛之筆。
三、創(chuàng)作內(nèi)容(creativecontent)方面
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是一部壓抑、陰霾的宮廷政治斗爭劇。但我與部分人的觀點是一致的:劇情的確有些類似于《哈姆雷特》;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也幽默得好像給人一種壓抑感。但評論也是眾說紛紜,如:“馮小剛相當聰明,早在宣傳初期就宣布影片構(gòu)思來自《哈姆萊特》,一則借莎士比亞提高影片的藝術品味,二則避免在故事整體構(gòu)架上受到質(zhì)疑。影片也的確非常“忠于”原著,故事情節(jié)甚至劇中每個角色幾乎都能與原著戲劇中一一對應。不過,影片對人物的主次關系還是有所調(diào)整,重點側(cè)重于皇后、厲帝與太子的三方矛盾沖突,皇后、青衣與太子的三角戀愛最終淪為政治陰謀的點綴,這或許更多出自商業(yè)方面考慮”。
四、人性(Humannature)方面
盡管《夜宴》從莎士比亞借來西方化的背景與格局,可還是帶出中國傳統(tǒng)禪意。擁有一種存在主義氣質(zhì)的太子,最終還是抵消不樂宿命的召喚。在愛情和陰謀之間毀滅的,還有篡位的厲帝,他的謚號就說明了他的本質(zhì),充滿欲望,試圖擁有一切,當然最重要的便是婉后,厲帝從所有層面反擊過去覬覦的歲月,核心當然是哥哥和侄兒,權(quán)利和性欲,占據(jù)了這些人的行為。其實,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都是為無可逆轉(zhuǎn)的悲辛而憐憫,《夜宴》給我最大的感動,就是所有人都逃不脫,最終婉后在塵埃落定后的欣喜中,被不明來處的飛刀所殺,她回頭,卻不知暗器何所由來。
總之,在影片《夜宴》中,雖然無情無義之徒互相玩弄、同歸于盡的荒誕結(jié)尾一時讓人無語。但它也確實是一部頗有爭議、耐人尋味的電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參考文獻:
[1].NichaelStJohnPorker.WilliamShakespeare.
Briish:ThePitkinGuide.2001.
[2].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簡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
[3].朱雯.自學考試外國文學作品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4].朱生豪等譯.莎士比亞全集(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 上一篇:電視狂歡概念管理論文
- 下一篇:所得稅法對外資企業(yè)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