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探析

時間:2022-07-30 04:15:11

導語: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探析

摘要: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環境的影響下,傳統文化電視綜藝節目發展迅速。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活躍在大眾視野中,依附于優秀的傳統文化,植根于五千年歷史的土壤,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品牌優勢、展現大國文化底蘊,是當前電視綜藝需首要解決的問題。而優秀的、賦予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的注入對于電視節目而言更是延續生命力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傳統文化;綜藝節目;品牌優勢;問題對策

一、《經典詠流傳》節目概況

為了響應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精神[1],2018年2月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制作推出了大型文化音樂類電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開播三天,全網平均收視率達1.33%,豆瓣評分高達9.3。節目以傳統文化詩詞為載體,以傳承經典為導向,重在闡釋文化內涵,傳播傳統文化。節目將中華古典詩詞文化通過電視媒介、互聯網、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重在傳達詩詞文化的韻味、意境,并以通俗易懂的表現形式展現。傳唱人不僅有明星、藝術家,也有許多社會上的普通人。每個傳唱人都將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諸多感悟,通過演唱的方式,將經典詩詞轉化為動人、優美的旋律,并用現代流行唱法來演繹中國古典詩詞的新韻味。

二、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現狀及功能

(一)發展現狀。自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開播以來,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便不斷涌現,掀起了一股“綜藝文化熱潮”。在此基礎之上,《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故事》《傳承者》等關于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更是發展迅速。此外,2016年底,《見字如面》在春節檔走紅,被網友稱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2017年推出的《朗讀者》更是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同年年底《國家寶藏》的播出再次帶來一夜刷屏的驚喜[2]。2018年推出文化音樂類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是繼系列口碑佳作后,又一經典力作。由此可見,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國家在文化層面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其發展的根本原因。文化是展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基本前提。因此,大力發展和傳播優秀的富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重點打造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綜藝節目也是當下展現國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二)功能。1.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就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而言,達到宣傳的效果是最為理想的。《經典詠流傳》由中央電視臺打造,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和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傳播文化的同時,我們每個人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言人,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對于電視綜藝節目來說并非易事。2.繼承傳統弘揚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優秀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新時代的不斷發展,致使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時代淹沒以致流失,這對國家和人民而言都是巨大的損失?!督浀湓伭鱾鳌吩谶@一點上的做法是千千萬萬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人的最佳典范,讓優秀的文化再次點燃,也讓繼承的火焰生生不息。3.彰顯國家文化底蘊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國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謂長久,首要傳承,之后才能繼往開來。從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具備的主要功能來看,其不僅能夠喚醒人們對文化的認同,更能夠在提升個人內在上發揮重大的作用,同時也在國家形象的樹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真正做到了古為今用。

三、《經典詠流傳》傳統文化元素展現

從當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節目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類節目大多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基本都是沿用相似的競賽形式為基礎來展現的?!督浀湓伭鱾鳌愤@檔節目成功的關鍵在于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方式上。(一)“和詩以歌”傳承傳統文化。“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穿越千年,又再次得到回應[3]。節目將“詩”與“歌”完美的與現代流行音樂相融合,進行再次演繹。那些曾經或是激蕩、或是悠揚、或是憂傷、或是嘆息、或是欣喜或是婉轉的文字,在傳唱中又再次觸碰我們的心底,打動著、也感染著無數人。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首詩由新生代實力唱將譚維維演唱,康震老師講解的就十分出彩。他講解到:“這首詩就是告訴大家我并不是靠那點顏色來讓你們喜歡的。我有我讓你們感到歡喜和高尚的東西?!彼圆坏貌徽f這種“和詩以歌”的形式成為了節目的一大亮點?!督浀湓伭鱾鳌饭澞坎捎眠@種傳唱的創新形式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以其獨創的視角收獲了眾多觀眾。和以往詩詞節目或音樂節目競演方式不同,《經典詠流傳》打造了一種“輕賽制,重傳播”的形式[4],實現模式上的突破與創新。節目本身不僅讓人們了解到了更多的中國經典文學,而且相當具有中國特色。不僅如此,古典詩歌的意蘊也完美地呈現在觀眾視野中,歷史積淀著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再一次涌進人們心中,讓經典文化傳承,不覺已成為一種習慣,便是最為成功和令人欣喜的。(二)“三情合一”直抒胸臆。中國古典詩詞自古就十分注重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這里的“三情合一”主要指詩詞作者本人情感、傳唱人情感以及受眾情感的融合[5]。首先,一首詩自然少不了作者本身所要傳達的本我思想,作為原創作者對這首詩所賦予的情感是能從詩的字里行間中展現的;其次,作為傳唱本人對詩的理解,將自己的情感注入詩詞本身,結合流行音樂傳唱,這樣一來,傳唱者對詩詞又賦予了新的意義;最后,受眾基于對詩詞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加上傳唱者新活力的注入,在受眾心中情感升華會更加濃厚。“三情合一”在這種傳統文化情感的表達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是節目成功的關鍵。清代袁枚的《苔》這首詩寫道:“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眰鞒酥Ы汤蠋熈嚎∵@樣說:“我是從大山里出來的,我不是最帥的那一個,也不是成績最優秀的那一個,就像是角落里潮濕又不起眼的青苔,但是如果在顯微鏡下,這些青苔就像一朵一朵的小花,很美。”而作為演唱者的梁越群小姑娘來說,這首詩里面就有她的人生。所以,在她唱這首歌時,梁俊老師告訴自己的學生,要像牡丹一樣盛開時,觀眾在看到后也是眼前一亮,感動的不僅是詩本身傳達的思想,更是梁老師和學生對現實人生的感悟,默默無聞即便再淺小,也有自身的價值所在。此情此景,詩中有我,我中有詩,情到深處最為感動。(三)傳統與流行相融的創新元素。在大多數觀眾的眼中,詩詞是非常古典、雅致的,所以跟詩詞搭配的一定會是傳統的、有一定韻味的、古色古香的,而《經典詠流傳》則是將以往這種一貫風格打破。1.在傳統文化元素上,為了與當下時代相結合,將這種最傳統的文化元素,與當下流行音樂相結合,根據古詩詞的選擇,既有通俗唱法又有流行唱法。例如,王力宏饒舌版《三字經》是典型的流行唱法,曹軒賓用陜西方言這種通俗的唱法演繹的《別君嘆》,僅3天點擊量破兩千萬,無論是現場嘉賓還是觀眾都深受感動。2.在配樂上,節目既有中國傳統的樂器伴奏,又結合了西洋管弦,節目既結合了當下潮流時代的發展需要,又將這種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更好地賦予了這種古典文化以時代內涵,希望用流行的方式喚醒傳統古典詩詞的原有生命力。3.在舞臺設計上,節目遵循了我國古代詩詞從右到左的豎排寫作模式,加上場內LED視頻背景內容的展現,讓觀眾一下就能融入到詩詞之中,進而展現了傳統詩詞典雅、雋美的特點,同時營造出了一種渾然天成,清新古樸的意境。4.在傳唱人選擇上,節目組在人員傳唱上要求也十分嚴格,要求傳唱人首先是具有文化內涵的人,其次是所選擇的詩詞要與本人的經歷相似或相近,有相同的體驗感這點也十分重要。例如,王俊凱傳唱的《三字經》,這本身與王俊凱的氣質很相近,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和精神面貌都十分吻合,伴隨著古琴的意蘊,盡顯傳統的魅力所在。

四、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問題。雖然中央電視臺成功地打造了這檔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但物以稀為貴,很多綜藝節目中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打著傳統文化的旗幟一味地追求商業價值,既戲謔、惡搞、扭曲了優秀文化,又毫無內涵可言。1.內容缺乏新意從我國的電視產業角度來看,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視節目,其內容上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同質化”。例如,宮斗劇、抗日劇、相親類綜藝節目的同質化最為嚴重。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內容、體制相對固定也會出現“同質化”現象,內容的“撞車”更是層出不窮。2.娛樂營銷商業氣息重信息與科技的時代,我們無可避免地都會和“娛樂至上”“商業利益”掛鉤,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展現也寥寥無幾,只是打著“傳統與文化的招牌”謀求各自的利益。所以傳統文化元素變成了盈利的手段,純粹的變得不純粹,就失去了原本的價值。3.未能真正融入日常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正是因為在這種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導致許多文化漸漸淡出大眾視野,最終可能導致消亡。尤其是當前處于信息科技時代,古老文明的傳統很容易被時代沖刷,與日常生活的距離感,導致這些傳統文化很容易被人們遺忘。(二)對策。1.內容選擇上凸顯主題,展現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代表性對于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而言更要嚴格把關,對內容要優中選優、要結合當下時代的需求、要引人共鳴、要展現文化內涵、要體現人文氣息。在內容上《經典詠流傳》是一個很好的典范,選擇詩詞題材,又結合當下流行元素,新穎又具底蘊。2.打造國家品牌計劃,展現大國傳統文化經典品牌是一種標志,也是一種榮譽,要想貼上傳統文化的標簽,首先就要考慮如何打造品牌。《經典詠流傳》是國家品牌計劃的節目,也是國家重點打造的傳統文化類節目。因此,中央電視臺在制作此節目之前,就制定了“國家品牌計劃”。事實也印證了各行各業都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一旦樹立,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3.分析受眾特點,明確受眾需求,將傳統文化植根于人們的日常中去傳統不是呆板、乏味、陳舊的象征,而是歷史積淀下的厚重感的完美展現。如何將傳統融入到日常生活,包括衍生品的開發、新媒體的運用等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問題?!督浀湓伭鱾鳌饭澞窟x擇的詩詞是語文課本上出現的詩詞,這樣就會顯得日?;4送?,根據詩詞的內容來選擇傳唱人的新型演繹方式,受眾在廣泛接受的同時好評如潮,正因如此節目也達到了創作預期的傳播效果。

五、結語

客觀來講,《經典詠流傳》這檔綜藝節目的成功之處在于品牌計劃的打造、全新的創新元素的注入、新型的表演方式的融合等。但從主觀上來講,人們對于古詩詞這種文化的強烈歸屬感,它是我們中華古老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悠久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以往的以“播出為核心”的商業傾向,轉向以“傳播為核心”的宣傳傾向,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注重展現中國文化的內涵,彰顯中華文化底蘊的文化綜藝節目是億萬觀眾所共同期待的。未來絕不僅有一個《經典詠流傳》,要讓更多中國傳統文化綻放光彩、讓經典永傳,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重視,做優做強中國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更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將開播[EB/OL].光明網,2018-03.

[2]朱瑞.當前我國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3]劉媛媛.從《經典詠流傳》看傳統文化的傳承新意[J].當代電視,2018(10).

[4]廖沖.創新性發展視野下經典傳統文化傳播的有效嘗試[J].科技視界,2018(8).

[5]陳旭.實現綜藝節目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經典詠流傳》為例[J].出版廣角,2018(11).

作者:李敏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