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節目受眾語言心態調研

時間:2022-06-14 02:10:00

導語:方言節目受眾語言心態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方言節目受眾語言心態調研

語言態度在人們的語言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語言態度又稱語言觀念,是指人們對語言的使用價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對語言的地位、功能以及發展前途等的看法。通過調查,結果顯示方言電視節目為方言文化提供了展示和傳播的平臺,方言區的居民在收看方言電視節目時獲得身份認同感,從而達到提升方言自身文化地位的目的。筆者所指的方言電視節目即“各地媒體尤其是地方廣播電視媒體,以所在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區域性觀眾為主要定位,以方言這一獨特語言表達形式推出的節目。方言節目區別于其他節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不是以普通話而是以方言作為播音語言”。昆明地區電視方言節目主要以昆明話為主要播音主持語言。目前昆明地區電視方言節目主要以三種類型呈現:一為方言新聞類節目,以云南電視臺《大口馬牙》為代表;二為方言綜藝類節目,以昆明電視臺《開心一夏》,云南電視臺《非常頭條》為代表;三為方言情景劇,以云南電視臺《大口馬牙小電影》及《拿手菜天下》和昆明電視臺《東四街西寺巷新傳》為代表。本調查選取了在12-75歲之間會聽說云南方言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職業、來自云南各州市,包括各少數民族在內的昆明地區的居民作為調查對象,發出調查樣本450套,收回420套,其中有效問卷403套,有效率為96%。

在問卷中,筆者對被試者的語言水平以“很標準(地道)、標準(地道)、不太標準(地道)、不標準(地道)”為四等級作了調查,得出結論:認為自己普通話水平達到很標準水平的,有15人,占3.7%;達到標準的,有146人,占36.2%;認為普通話水平不太標準的,有161人,占40%;認為不標準的,有81人,占20%。被試者普通話水平普遍集中在標準與不太標準之間。認為自己昆明話達到很地道的,有36人,占8.9%;達到地道的,有213人,占52.9%;不太地道的,有129人,占32%;不地道的,有25人,占6.2%。被試者昆明話集中在地道的水平。可見,昆明地區的人們對于昆明話水平滿意度較高,對普通話水平滿意度略低。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昆明是一座歷史文化老城,當地人對昆明文化相對自信,常把自己的方言作為交流溝通的第一語言。而同時,也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省會城市,昆明越來越多地容納了云南各州市,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人們。由于少數民族語言只能在本民族間使用,大部分人通常使用昆明話或普通話交流,因此也存在昆明話水平不太地道的情況。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不同年齡對方言的自我評價程度也存在差異。其51-75歲年齡組的人認為自己的方言很地道,認為自己昆明話地道的占到了該組的78%。由于他們長期居住于昆明,常使用昆明話,并且很少與其他語言接觸,因此昆明話較為地道。31-50歲年齡組認為自己昆明話地道的占70.8%。12-18歲年齡組認為自己昆明話地道的占42.6%。在所有年齡組中,19-30歲年齡組的人對自己昆明話水平的評價只是最低的,認為達到地道的占38.3%。12-18歲年齡組,與19-30歲年齡組的方言自評率低是由于這兩個年齡組的人們大多是學生及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自1956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正式下發以來,這個年齡組的人們在學校學習期間,普遍都學習、使用過普通話,因此有較好的普通話基礎。并且,他們的交際范圍比較廣,容易產生較多的語言接觸。特別是19-30歲年齡組的人大多都受過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他們使用普通話的頻率較高,甚至對于一些職業來說,標準的普通話語音是必備的技能。因此,昆明話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所以他們自己所使用的方言的自信度也就降低了。問卷中特地設置了對方言電視節目的態度問題——您如何看待方言電視節目?分成五個選項:很喜歡、喜歡、不太喜歡、不喜歡、無所謂。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方言電視節目表現出喜歡的傾向性,“很喜歡”及“喜歡”占到45.7%,“不太喜歡”及“不喜歡”占30.5%。這與昆明話水平的自我評價結果相符。這也再次證明了很多學者的觀點——方言地域文化的載體,與這一區域的受眾有天然的心理親近感。不同的年齡組對方言電視節目的態度也存在差異:總體而言,人們對本土方言節目表示支持。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支持度最高的是12-18歲年齡組,占71%;其次是是51-75歲年齡組,占62%;再次31-50歲年齡組,占54%;對本土方言節目支持度最低的是19-30歲年齡組,占46%。

一般而言,人們對方言的自我評價應該與他們對方言節目的態度是一致的。51-75歲年齡組、31-50歲年齡組對方言的自評率較高,因此,他們對方言節目的支持率也較高;19-30歲年齡組對方言的自評率較低,所以對方言節目的支持率也相對低。但是,為什么12-18歲年齡組的人對自己的方言評價并不高,但是對方言電視節目的支持度卻最高占71%。12-18歲年齡組的人處于青春期,感性思維比較活躍,對新生事物感興趣。看慣了普通話節目,方言節目對與他們而言便具一定的有吸引力。12-18歲年齡階段也是語言習得能力較強的階段,因此調查顯示,“可以學習方言”成為12-18年齡組喜歡方言電視節目的原因之一,43人中有30人選擇了此項內容,占此年齡組的69.8%。由于電視方言節目常常運用方言的生動、形象、幽默的特點來娛樂大眾,這也成為12-18年齡組青少年通過方言電視節目來習得方言的原因。不同的學歷背景,對方言的自評率有差別,對方言節目的態度也有差別。小學以下的昆明話自評率較高,51人中,67%的人認為自己的方言“很地道”,而大專及本科和本科以上的方言水平普遍集中在“不太地道”,占191人的52.3%。學歷往往與社會地位、經濟價值等因素相關。小學以下學歷人群接觸普通話的機會相對較少,他們對方言的使用頻率較高,因此對方言自我評價也比較高;而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使用普通話的頻率較高。問卷顯示,這兩類學歷人群中,92.4%的人認為生活中不能不會說普通話,否則會影響溝通與交流。學歷層次不同,對方言節目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通過統計,我們得出:本科以上學歷人群支持本土方言節目的比例最大,占36人中的69.4%;其次是小學以下學歷人群,占51人中的49%,再次是初中和高中及同等學力人群,占161人的46.6%,支持方言節目的比例最小的是大專及本科學歷人群,占該組人數的的38%。結合他們對昆明話的自我評價,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學及以下學歷群對長沙話的自我評價最高,他們對方言節目的支持度也最高。他們平時對方言的依賴比較強,并且他們中的78.4%都認為方言電視節目中的方言生動、有趣;方言節目容豐富、貼近大眾,有親切感,有共鳴。所以普遍表現為喜歡方言電視節目。而本科以上學歷人群對方言的自我評價率比較低,但對方言節目的支持度卻同樣相對較高。通過訪談,我們得知,此類學歷較高的人群對“方言安全”的敏感度很高。他們希望昆明本土文化能夠被保護既傳承,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此類學歷人群中,83.3%的人認為方言中一些特有詞匯和俗語逐漸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年輕人雖然知道方言俗語的意思,但使用頻率明顯減少。93.3%的人認為方言節目對本地區的文化或風俗有影響。所以,他們會對利于自己方言文化的事物給予更高的評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尋求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需求。這也反映了這一學歷群的語言態度的實際傾向,即通過對方言的認同,追求本土文化的歸屬感。雖然大專及本科學歷人群也接受過高等教育,可是他們對方言節目的支持率卻最低。分析其原因,此類學歷人群的方言自評率較低,平時常使用普通話溝通交流,對方言的依賴性較低,32.3%的人對方言電視節目表示“無所謂”,因此對電視方言節目的支持率也較低。數據顯示,此類學歷人群中,49%的人認為電視方言節目用詞粗俗、內容無聊,并對主持人風格表示不認同。由于方言電視節目為了更高的收視率,會出現降低格調取悅受眾的現象,因此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大專及本科學歷的人群,往往認為方言節目媚俗,缺乏深度。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受眾對方言節目的評價,管窺到方言電視節目的問題所在,從而加以改進,使之更好的發展。通過對昆明地區受眾語言態度的調查,我們了解到受眾對普通話和昆明話語言能力自我評價、對方言節目的接受程度差異,以及對方言節目的評價。首先,昆明地區的人們對于昆明話水平滿意度較高,這說明方言電視節目在昆明地區具有比較廣闊的語言基礎作支撐。其次,從受眾對本土方言電視節目的態度來看。

受眾對本方言節目熱衷的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跟人們對云南本土文化的認同以及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關。在調查中,我們設置了對受眾喜歡方言電視節目原因的問題(多選題),其中51.1%的受試者認為“方言節目容有親切感,有共鳴”,49.6%的受試者選擇“電視節目中的方言生動、有趣、形象,令人放松”。這說明方言節目滿足了大部分受眾的心理需求,其內容貼近百姓生活,比較豐富,承載了這一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容易讓受眾產生共鳴。同時,方言的生動、有趣、形象讓節目呈現出很強的貼近性和娛樂性,讓受眾覺得親切、放松。方言節目潛移默化的傳播本地文化,容易讓受眾產生心理及文化的認同感。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文化生態的存在,而這種文化生態是與當地方言人群的思想、情感深深相契合的。這種情感使人們傾向于接受用家鄉方言演繹的節目,并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實現對地域文化的認同與流傳。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方言自身文化地位。這無疑對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最后,少部分非昆明地區的受眾,也可以借助方言電視節目學習地道的昆明話。這也為當地方言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與其他語言接觸越多的受眾,對方言節目的支持率越低。對于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的人群來說,他們普遍認為希望將來自己的后代能掌握方言、普通話及英語。這也說明,在昆明地區方言的發展比較樂觀。方言電視節目為更多青少年學習本地方言提供了條件。也從另一角度說明,方言電視節目對本地區方言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方言電視節目既然承載著本土文化,就應該加大對方言電視節目的文化內涵的提升,避免“俗”、“濫”的節目內容,及粗糙的節目制作,提高主持人的語言功力及主持素養,才有利于方言電視節目更好地發展。

1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內涵

從土壤學角度來看,鹽堿地與鹽堿土、鹽漬土的概念相近,是各種鹽土、堿土以及不同程度鹽化和堿化土壤的總稱,其特點是土體中含有較多的鹽堿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學性質,致使大多數植物的生長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ls]。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GB/T21010一2007)將鹽堿地定義為表層鹽堿聚集,生長天然的耐鹽植物的土地lel。基于資源學視角,結合鹽堿地的土壤學內涵及資源利用管理需要,本文認為鹽堿地是受到鹽堿化危害的土地資源,是一個由土壤、氣候、水文、生物及人類活動所組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主要包括因受鹽堿化影響而難以利用的未利用土地及具有鹽堿化障礙的耕地。其中,鹽生植物資源、濱海和內陸鹽堿湖沼等也可視作)”義概念上的鹽堿地資源。因此,鹽堿地可持續利用也便成為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使用、保護與治理,并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協調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其核心內容是協同和公平l7]。在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結合鹽堿地的自身特點,本文認為鹽堿地可持續利用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與組織管理機制,對鹽堿地資源進行開發、使用、保護與治理,以獲取鹽堿地生態經濟功能的持續維持和提高。鹽堿地生態經濟功能的持續維持和提高不僅體現了鹽堿地開發利用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同,也突出了資源利用的代際公平,具有高效利用、可持續利用的雙重特性。綜上所述,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就是鹽堿地可持續利用內涵的進一步深化,是基于生態適宜性與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目標,通過農業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獲取鹽堿地農業生產力的持續維持與提高。在自然生態動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鹽堿地農業利用的經濟效益,并在利用過程中,考慮區域的相互影響,使其具有社會可承受性。不難看出,鹽堿地的農業可持續利用,要求根據鹽堿地利用的多目標性,有機地組織各種可行的技術改良模式,尤其強調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的結合、理論探索與實踐推廠、‘的結合以及技術模式與管理機制的結合,構建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與管理支撐體系。

2我國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概況

2.1基本進展

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鹽堿地資源調查、改良技術研發、改良模式總結與推J‘一、鹽堿地可持續利用管理等多個方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鹽堿地改良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鹽漬良技術和土壤次生鹽漬化、堿化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較為深入,對鹽潰環境和鹽漬土的發生演變以及改良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調查和試驗研究,很多區域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具有創新性的鹽堿地綜合整治工作,大量鹽堿地資源得以開發利用,有效地防止了土壤鹽潰化的進一步發展【’2,呂’01。盡管根治鹽堿化、擺脫土壤鹽堿化對農業生產和農業生態帶來的危害并非易事,但)’‘大科技人員和人民群眾在鹽堿地農業利用方面還是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方法。“鹽隨水來,鹽隨水去;鹽隨水來,水散鹽留”便是人們在長期的鹽堿地治理過程中發現和總結出來的土壤鹽分運行受水分運行支配的基本規律。鹽堿地農業利用的技術方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等幾大類,其中既有古老的技術,如平整土地、深耕曬堡、及時松土、微區改土、灌水洗鹽、種植水稻、種植耐鹽植物等;也有近代傳統改良方法,如灌排配套、蓄淡壓鹽、灌水洗鹽、地下排鹽以及化學改良技術等;還有利用生物化學新技術所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劑(如氮磷鉀增效劑),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和先進施工技術所實施地下暗管排鹽工程、“改排為蓄、水地共處、和諧生態”治理新模式等【”’ZJ。結合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發展及鹽堿地綜合治理的發展階段來看,我國鹽堿地綜合治理實踐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農改”階段,大體在1958年以前,主要以農業綜合治理與生物措施為主,側重于推廠‘農民群眾經驗,如刮鹽起堿、圍捻養青、翻淤壓堿、耕作防堿、多施有機肥、種植耐鹽植物和防鹽、抑鹽等栽培措施。“水改”階段,即從1958年到1960年代末,以水利改良措施為主,如大力發展引黃灌溉和平原水庫等,但由于重灌輕排、興渠廢井,導致了大面積的土壤鹽漬化,后來經過根治黃河,挖溝排水,并配合井灌井排,使鹽潰化面積逐步縮小。到了1970年代,發展到“農水”結合綜合治理階段,通過工程措施和農林生產措施相結合,取得了較大的成績。1980年代,為了研究鹽堿地的治理,國家在黃淮海平原5省2市先后建立了若干試驗區,如山東省的禹城、俊縣、壽光,河北省的曲周、南皮,河南省的商丘、封丘,江蘇省的唯寧等,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生產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濟上有了明顯的改善,科研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I’31。1980年代末期以來,以改造中低產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基本目的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得以推廠‘實施。鹽堿地的改良利用作為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中的重要工作,也被納入了規范化管理軌道。與此同時,國家還先后啟動了大量與鹽堿地治理與農業利用相關的科研項目,促進了鹽堿地綜合治理實踐和相關科學研究工作的有機結合,推動了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改良模式及其管理決策的深入發展。

2.2主要問題

隨著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改良模式研究與實踐工作的不斷進步,我國鹽堿地改良治理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其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目前我國鹽堿地資源的數量與分布情況等數據還是依據全國第一次與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做出的結論,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距今己有30年左右的時間,我國鹽堿地資源調查工作巫待更新。有必要利用目前先進的35技術,結合鹽堿地改良治理工作的需要,開展系統的、專業的鹽堿地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構建全國土壤鹽漬化的監測預報體系,為制定鹽堿地治理的宏觀、長期戰略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再者,盡管我國鹽堿地改良治理工作己經陸續開展了幾十年,_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迄今為止,卻從未對鹽堿地改良治理在國家層面進行全面規劃,僅有部分省份對本區域的鹽堿地改良治理進行過較為全面的調查研究,提出了鹽堿地綜合治理的目標任務。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鹽堿地改良治理存在著多方投入、多頭管理的現象,缺乏宏觀管理決策戰略指導與體制保障,致使各地鹽堿地改良治理工作政出多門,使有限的鹽堿地改良與治理資金難以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宏觀發展戰略的缺失導致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基礎理論研究較為薄弱,技術模式、管理體系等研究不夠系統深入,缺乏系統性和綜合性強的研究內容。尤其是在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的結合、理論探索與實踐推廠‘的結合以及技術模式與管理機制的結合方面,綜合性、系統性強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立足全國與區域視角,結合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改良模式的不斷深入探索,通過開展科學的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構建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與管理支撐體系成為加快鹽堿地資源開發進程,促使鹽堿地農業利用綜合效益穩步提高的重要途徑。

3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技術體系與思路

3.1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技術體系

土壤水鹽運動規律、鹽潰土物理化學性質等理論研究是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基礎,水利工程,農業技術,生物、化學等改良技術和措施是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主要技術手段,而完備的政策與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則是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明晰鹽堿地農業利用綜合效應響應機理的基礎上,揭示鹽堿地農業利用過程中利益主體(如政府、企業、集體、農戶等)相互關系,針對不同類型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與改良模式的周期性以及風險特征,從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等方面解析鹽堿地農業利用的可持續性,研發鹽堿地農業利用可持續評價技術,將鹽堿地農業利用作為一個復合生態經濟系統,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參與系統運轉的技術模式、財力物力、管理決策等各類可控因素進行高效調控,以獲取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涉及的對象類型復雜,評價尺度較為寬泛,技術體系的設計尤為重要。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技術體系在結構上,要融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改良模式以及管理決策的可持續性評價為一體,在評價內涵上考慮保持和提高生產力(生產性)、降低生產風險(安全性)、保護自然資源(保持性)等方面,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達到經濟可行性和社會接受性(圖1)。

3.2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技術思路

3.2.1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的可持續性評價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的可持續性評價技術思路為:①定性分析:確定評價對象和范圍,結合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研發理論與實踐,考慮不同類型鹽堿地農業利用技術的周期性以及風險特征,選擇典型區域、典型技術作為評價對象,分析各評價對象與區域范圍的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狀況,判斷土地利用趨勢類型;②定量評價:調查獲取評價對象相關數據,采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進行,在生態平衡、經濟可行、社會接受等方面建立影響各評價對象可持續狀況的指標體系,確定相應權重,確定各評價對象的指標實際值,并選擇適當方法進行指標標準化處理,計算各評價對象的各類評價指數值和總指數值,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多因素綜合評價。

3.2.2鹽堿地農業利用改良模式的可持續性評價鹽堿地農業利用改良模式的可持續性評價技術思路為:分析鹽堿地農業利用改良模式的綜合效應響應機理,從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等方面構建鹽堿地農業利用改良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結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結合相關案例開展循環經濟型、低碳農業型等典型鹽堿地農業利用模式評價,為生態友好型鹽堿地農業利用模式的推廣提供示范。

3.2.3鹽堿地農業利用管理與決策的可持續性評價鹽堿地農業利用管理與決策的可持續性評價技術思路為:綜合分析現有鹽堿地農業利用管理政策制度,引入利益相關者理論,通過典型農戶調研、政府訪談等形式獲取第一手資料,揭示鹽堿地農業利用過程中各利益主體(如政府、企業、集體、農戶等)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利益共贏、相互協調的鹽堿地農業利用管理與決策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試點推行、定期回訪等方式獲取管理決策的實踐數據,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采用定量方法進行可持續性評價。地農業利用技術、改良模式的不斷深入探索,通過明晰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技術體系與思路,從技術可持續性、改良模式可持續性以及管理決策可持續性等方面開展科學的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評價,構建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與管理支撐體系成為加快鹽堿地資源開發進程,促使鹽堿地農業利用綜合效益穩步提高的重要途徑。鑒于土壤水鹽運動規律的復雜性,土壤中鹽分運移、積聚及其變化過程,鹽漬土的發生演變與新型鹽漬化評估技術方法,土壤水鹽調控,鹽堿地資源的利用與管理,土壤鹽漬化的防控,鹽漬化的環境效應,全球變化、人類活動與土壤次生鹽漬化的相互影響等,將成為國內外鹽堿地研究的重點問題。與此同時,鹽堿地農業利用過程中的優化管理與宏觀戰略決策等研究將進一步受到重視,尤其是與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技術、改良模式緊密結合的鹽堿地農業可持續利用潛力評估、可持續利用評價、管理決策技術等將成為鹽堿地領域研究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