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侵權類節目特征
時間:2022-12-19 03:27:00
導語:隱私侵權類節目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電視產業化屬性的日益凸顯,我國電視正在經歷一個性質和功能轉型,即從主要承載教化宣傳功能轉向突出大眾娛樂功能,這使它越來越深地介入個人生活領域,引發大量隱私侵權的事例。本文試圖從一個宏觀的視角,以對電視節目的整體梳理為基礎,對其隱私侵權現象進行粗淺的分析和探討。
一、容易侵犯隱私的節目類型分析
電視是高度類型化的媒體,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有極大的差別,因此,其在可能涉及個人隱私的范圍和程度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根據對電視節目介入私人領域范圍和深度的理解,以及近年出現的較集中或影響較大的關于電視節目侵犯個人隱私的爭議,筆者認為,以下幾種節目類型可能更容易出現侵犯隱私的情況:從節目的內容或題材上看,主要集中在電視新聞節目、生活情感類節目、電視娛樂節目等類型上;從節目形式上看,主要是新聞節目的隱性采訪、情感類節目的跟蹤拍攝和涉及個人隱私的電視談話或訪談、電視真人秀等。
1電視新聞節目
隨著電視內容的平民化和商業化轉向,電視民生新聞興起,電視新聞轉向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有時電視媒體以貼近百姓關注民生之名,粗暴地把鏡頭伸進普通百姓的個人空間,“將表現百姓生活的新聞演繹為對百姓個體隱私的‘曝料’,將電視媒體變成都市逸聞趣事集散地和批發地的行為,將百姓新聞變成了市井的電視圍觀”,并“將媒體這一社會公共資源變成了僅僅滿足部分電視觀眾‘窺視’他人隱私的公開場所,降低了媒體的品牌與形象”。
另外,在一些重大的災難報道和負面報道中,也容易涉及一些不必要的隱私信息。媒體在行使社會批評和媒體監督功能的時候,容易忽視個人權利的保護和媒介可能造成的傷害。
即使是正面報道,由于報道方式可能并不被人們認同,也會造成報道對象的私生活受到極大干擾。這里有一個典型的案例:中央電視臺播出一則關于網絡暴力的新聞報道,引用了一名13歲的初中生張殊凡評價一些網頁“很黃很暴力”的話,該生的學校、班級和姓名都有字幕顯示,結果,她一夜之間就成為了眾人批判嘲諷的焦點,進而個人信息被網絡搜索,“很黃很暴力”也成為網絡流行語,用來指稱言不由衷的說謊者。也許,對記者而言,這樣的報道只是其職業過程中的一種習慣,或者形式,但造成的后果,對一個孩子來說,絕對是不公平的。
2電視情感類節目
這類節目可能是導致隱私權受損最常見、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了。這類節目,以平民化的視角、生活化的形式,來展現普通人的情感,總是較深的直接介入私人空間,以滿足不同觀眾傾訴和窺探的欲望,因此,隱私侵權的現象比較多見。主要表現為:
一是刻意挖掘和渲染節目對象的個人隱私。
在情感類節目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節目對象雖然接受媒體的采訪談話請求,甚至主動聯系媒體要求其介入自己的生活空間,但其在節目過程中仍然希望有所保留,或者不愿意完成敞開心扉,這時候,記者或主持人往往會窮追不舍。通過各種方式將當事人不愿意公開的隱私都揭示出來,甚至故意激化矛盾,制造沖突,以產生更能抓取眼球的“看點”。進而,節目為了追求畫面效果,往往將這些具有沖擊力的內容保留下來,故意突出,在節目介紹中反復播放。雖然媒體總是把自己打扮成調解者、“和事佬”或者社會正義維護者的角色,但最后的結果往往于事無補,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二是不經他人同意。擅自公開他人隱私。
電視節目對他人隱私的披露必須經過隱私主體本人的同意。隱私從法理上說只能是“特定人的隱私”,他人不可以代為放棄隱私。但許多情感類節目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企圖以委托人的授權將其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合理化。事實上,即使是夫妻,當一方隨意在媒體上公開談論另一方時,都有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的侵犯。除非所有的當事人都同為委托人,否則,媒體絕對不可因為一方的委托而具備調查并展示另一方隱私的權利。
電視情感類節目在形式上,以情感訪談和生活實拍兩種類型的節目最為人詬病。前者如央視的《心理訪談》、上海臺的《心靈花園》、上海文廣的《大話愛情》等,后者如臺灣的《超級搜索線》、長沙臺的《情動八點》等。《心靈花園》和《大話愛情》之類的情感傾訴節目已經遍地開花,也惹起了當事人之間或當事人與電視媒體之間的多起官司。例如,《大話愛情》曾播出一起前妻的婚姻傾訴節目,結果媒體和當事人都遭到了前夫及其家人的起訴。
3電視娛樂節目
電視娛樂節目涉及隱私較多的主要有三種節目形式:
一是娛樂新聞節目。娛樂新聞節目主要涉及名人隱私較多。這些娛樂名人,由于其公眾人物的身份,使其個人生活成為大眾感興趣的話題,出于公眾利益和公眾興趣的目的,他們也相應地在隱私權限上比普通人更少保留。但近年娛樂記者對他們的過度干擾,也使名人們的個人隱私保護成為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如香港的娛樂界人士曾因為“狗仔隊”對他們的私生活的肆意侵擾而進行集體抗議。
二是明星談話節目,包括像《藝術人生》、《超級訪問》、《魯豫有約》、《背后的故事》等較正式的談話節目,也包括《康熙來了》這樣的脫口秀節目。這類節目以明星為賣點,但話題又總是圍繞明星的私人生活展開,屬于隱私話題,但一般來說并不會構成侵權行為。
三是“真人秀”節目。這類節目問題更突出一些。真人秀節目本質上是游戲節目,其誕生之初,即以真實展現普通人的特定生存狀態而引起廣泛爭論。國外曾分創下極高收視率的真人秀欄目如《幸存者》、《老大哥》等,都以展示特定情境中人的真實生存狀態為賣點,把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或人性中爾虞我詐的一面都呈現給觀眾,甚至連私密性極強的鏡頭也會在節目中出現,而目前美國正在熱播的“真人秀”節目《真心話大冒險》,其規則是,被提問者只要如實回答21個問題就可以捧走50萬美元獎金。節目制作方事前會針對節目參與者展開專門調查,以保證主持人能提出參與者最不愿面對的問題。由于所有的問題都直擊內心最私密處,在如實回答問題后,不少人付出了個人隱私受損、個人誠信度受損、生活受到干擾、甚至家庭因此被毀的代價。事實上,這類節目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它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窺私欲。這類節目在國內的移植也多面臨著侵犯隱私方面的責問。
二、隱私權易受侵犯的節目對象分析
綜合不同類型電視節目侵犯隱私的具體情況,從被侵權的對象看,以下幾個類型的對象被侵犯隱私的現象比較突出:
1、所謂的行為不當者。媒介往往過于強調其社會功能,而忽視報道對象的個人權利保護,以致于陷人道德主義批判的快感之中,過多挖掘節目對象生活中的負面信息,甚至采取主觀性較強的“污名化”報道方式。同時,這樣的節目可能涉及其家人朋友,也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困擾。
2、青少年。電視節目在涉及孩子的形象時,應格外注意對其隱私的保護,在對受災難、有疾病、遭遺棄或有某種不當行為習慣的孩子進行報道的時候,都可能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節目往往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對青少年的權利和人格尊嚴沒有足夠的尊重,直接展示他們的隱私,還以教育者的身份對孩子進行管教。如某期訪談節目,家長稱其上高中的兒子整天不歸家,成績下降,最后節目展示了其與女友在校外同居,母子倆發生沖突的過程。孩子的做法雖然錯誤,但電視節目如此赤裸裸地侵犯其隱私權利,對其生活必然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這里反映的問題是,節目迎合了傳統的強勢話語規范,照顧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權利,認可了父母管教孩子的正當性,卻粗暴地侵害了孩子的隱私和尊嚴。
3、公眾人物。關于公眾人物隱私,一向是討論熱點,這里不再贅言。
4、普通人。這些人,有的是自己主動向電視媒體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如一些情感節目的傾訴人和委托人、真人秀節目的參與者,他們以出讓隱私為代價,來達成自己的某些目的。對他們而言,可能很難說會構成隱私侵權,但節目的過程和結果并不是他們所能掌控的,最后個人隱私可能會受到很大損害。也有些人是被動地卷入其中,可能是事件的當事人或見證者之一,但他并不愿意自己的形象和生活細節被媒體展示出來,有的甚至因為接受采訪或參與談話節目時,只因觀點不被認可而受到觀眾的非議,個人生活因此受到干擾。
三、電視節目中涉及個人隱私的傳播特征分析
電視節目由于其形象性、直觀性、廣泛性等媒介特征,而使其在涉及損害公民隱私方面也呈現出不同于其它媒介的特性。
1、節目內容與私人生活聯系的緊密性
這一點決定了電視這一家庭化的大眾傳媒一方面既能滿足受眾通過媒介與他人的日常生活關聯起來并窺探他人生活狀態的愿望,同時又易于侵犯節目對象的個人隱私。
2、隱私傳播的廣泛性和影響的嚴重性
電視媒介由于其信息傳播介質的綜合性,尤其是畫面的直觀性和生動性,使其在暴露他人隱私的時候容易給人特別深刻的印象,也會立刻使受侵害者的形象被人識別,從而使其原有生活受到很大的干擾。加上電視受眾面的廣泛性,更使隱私內容得以在更大范圍內擴散,從而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3、電視回避隱私爭議的空間相對其它媒介較小
因為電視報道需要提供圖像和聲音,它比文字的選擇余地要小得多。正如Jeffrey?Loen所言,印刷文字可以提供的隱私尺度照相機卻很難得到,電視則更為困難,報紙可以輕松地談論災難和傷員,而電視卻做不到。當然。電視節目中也會采取一些措施規避個人隱私的泄露,如在面部打馬賽克、讓當事人戴上面具或用幕簾遮擋、對錄音做變聲處理等。但這些措施并不總是有效。比如都市報紙上滿是纏綿悱側的情感故事,很少會出問題,但電視上的情感故事,當事人即使戴上面罩也會惹來無數麻煩。前面所舉情感談話節目就是例證。
另外,電視畫面還可能會無意中泄露隱私信息。電視畫面符號包含更多作者無意表述也無法刪除的信息內容,這些內容可能只是事實的背景,甚或與作者傳達的意義無關,但它們并不因此喪失自身的意義和被受眾接受并解讀的權利。比如電視新聞中出現的背景人物,并非節目對象,也與新聞內容無關,卻容易使人將其與新聞事實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其私生活受到影響。
4、電視節目內容可能引發網絡等其它媒體的進一步侵權行為
電視節目本身可能并不構成直接的隱私侵權,甚至在有些負面報道中采取了刻意的保護隱私措施,但傳播技術的發展,卻使得一些負面新聞在網絡傳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而引發網絡人肉搜索等更進一步的隱私侵權行為。以張殊凡事件為例,電視節目中原本持正面報道的態度,但在網絡上卻受到激烈討伐,未成年的當事人更多的生活信息也被暴露出來。
四、一點思考
基于以上的探討,筆者覺得由此引起的電視倫理問題的明顯變化值得關注。
一個顯見的事實是,電視節目在內容上已經越來越習慣于把原來意義上的隱私予以公開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們充滿好奇并且好打聽別人隱私的時代,隱私的價值、謹慎的態度和依賴的基礎為表現狂所破壞,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大哥》和《杰瑞?斯普林格秀》”。
此話指出的一個事實是,隱私話題已經成為了電視節目的常態。
我們可以說這是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侵入的表現,但也不妨反過來說,是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的擴張。以前者的立場來看,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媒介對個人自由生活權利的冒犯,而以后者的立場來看,我們看到的卻是普通大眾參與媒介并成為主角的積極意義,甚至有學者認為隱私公開是媒介的平民意識得以確立這一傳播范式轉變的標志:“(媒體)用平民的眼光,站在平民的角度進行傳播,使傳播中所展現的狀態與現實的平常生活狀態一致,使普通人獲得與媒介中人物同步的心態的和情感的共鳴。”“隱私話題在大眾傳媒的擴張,彰顯了傳媒話語由單一話語走向話語多元。……顯示出政治力量之外的市民力量開始在原來意識形態的陣地上開拓出自己的空間,同時也具有顯示市民社會形成的社會學價值。”
很難對電視節目越來越多表現私生活作簡單的價值判斷。它涉及公眾興趣與公共利益、個人權利與媒介利益、新聞自由與個人自由、不同主體之間的個人權利等多種價值和權利沖突。甚至,一次關于隱私問題的爭議,可以同時體現一個人的同情心、文化禮儀觀、窺探欲、社會交往心理等多重矛盾。那些隱私話題,顯然很好地滿足了公眾的收視興趣,同時,通過電視這一客廳媒介,人們可以輕松地觀察其他人的日常生活,他人的喜怒哀樂,從而可以舒解自己的生活壓力,產生一種社會聯結感和交流感,消除孤獨。而且,那些話題也許還可以承載更為重大的社會意義。但是,當電視節目確實給當事人的生活帶來困擾的時候,人們又會出于同情心,出于對窺視行為的心理抵觸,轉而指責媒體。“公眾對侵犯隱私的反應最大限度地表明了我們的虛偽性:就有關英國皇家的報道而言,我們一邊指責記者,一邊著迷于這些新聞。”因此,準確界定隱私問題的道德邊界,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商業利益是媒體日益追逐隱私內容的一大動因。布爾迪厄說:“電視給觀眾提供一些粗俗的產品,比如脫口秀,赤裸裸的社會經歷曝光等等,而這些都不過是為了滿足觀眾的‘偷窺癖’和‘暴露癖’。”作為交換,觀眾則為其提供了收視率和廣告保障。當私生活成為媒介消費符號的時候,確實有理由提出詰問了:媒體是否真的可以隨意把個人生活當做大眾消費主義狂歡的材料。而不顧及當事人的感受?也許,“粗俗”或“低俗”是一個準確卻無力的指責,電視節目需要更有力的約束(也可以匙自我的道德約束),卻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電視節目中的隱私問題,既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媒介倫理問題。法律的界限更寬泛,而記者在法律與良心之間,還有很大的徘徊余地。這也對電視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拷問。
- 上一篇:探究證券市場過度投機原因
- 下一篇:醫生入職培訓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