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冼星海》中鋼琴伴奏的推進功能
時間:2022-01-29 08:34:03
導語:電視劇《冼星海》中鋼琴伴奏的推進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是愛國作曲家冼星海誕辰11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早在2005年冼星海誕辰100周年之際,電視劇《冼星海》在各級媒體和新聞出版機構的努力下被推出,成為反映冼星海生平的佳作。這部作品與20年前完成的同名電影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關注的角度、情感的轉化和細膩的內心情感表達都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悉心體察的。鋼琴伴奏作為整部電視劇作品中重要的情感表達元素之一,在電視劇作品的敘事推進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電視劇《冼星海》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還原歷史和藝術表達
冼星海是我國著名作曲家,他短暫的生命因為有了歷史的碰撞而更加燦爛。在欣賞了他創作完成的《黃河大合唱》后,曾親筆寫下:“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的題詞。《黃河大合唱》這首將冼星海的名字與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聯系在一起的佳作,是作者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完成的。藝術的成功來自于多年的積累,也是音樂家將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時代的脈搏聯系在一起的產物。“他站在高山之巔,哭訴著民族的災難,展開了悲壯的聯想,發出了時代巨人的怒吼,掀起了狂風般的復仇巨浪。”①在延安演奏《黃河大合唱》是整部電視劇情節發展的高潮,展現了冼星海作為音樂家的藝術追求和民族個性,他始終是將個人的榮辱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在電影《冼星海》中,主創人員關注的焦點是冼星海個人的內心世界,但在細膩的內心感情和復雜的情感糾葛中,背景音樂作為整部電影審美元素之一的特殊效應被嚴重地弱化了,成為引導觀眾進入特定情感環境的手段,而不是電影的有機構成元素。在電視劇《冼星海》中,以《黃河大合唱》為代表的由冼星海創作的很多音樂作品不時穿插其間,成為連通觀眾與歷史之間的橋梁。在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中,觀眾似乎回到了已成久遠的歷史。中國自古就有“詩以言志”的傳統,將個人的情感融入音樂作品正是冼星海作為音樂家表達個人情感的手段。活躍在電視劇《冼星海》中的鋼琴伴奏多為弦律伴奏,雖缺乏唱詞作為輔助,但卻能產生非比尋常的情感沖擊力和藝術穿透力。對于生活在當代的觀眾而言,抗日戰爭作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是如此的熟悉,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卻沒有親身體驗過異族入侵的情感創傷。因此,他們在理解電視劇《冼星海》中的人物經歷時,很難產生較為強烈的情感共鳴。這就需要一種媒介,通過它作為情感表達和審美感知的手段,幫助觀眾走進歷史,進而在還原歷史的同時理解電視劇試圖表達的藝術價值。鋼琴伴奏的存在是以特殊的形式去渲染電視劇的主人公,在拉近觀眾的審美心理期待與主創人員為電視劇設定的藝術內涵基礎上,它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情感表達的中介,同時還是藝術內涵的升華。在這一點上,很多電視劇都試圖通過音樂達到類似的目標,但卻在細節的操作上有所欠缺。相比之下,電視劇《冼星海》充分利用了鋼琴伴奏,不是將其作為可有可無的構成元素,而是努力將鋼琴伴奏作為主人公命運和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從而發揮了敘事推進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見,鋼琴伴奏在整部電視劇中扮演的角色在于其承擔了部分故事情節的串聯、烘托人物形象和展現人物復雜情感的責任。在力圖維持整部電視劇情感統一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鋼琴伴奏使得電視劇講故事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這是一種特殊的敘述方式,它被有意識地加以利用,為故事、情緒、節奏等多層次性結構的完善和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電視劇中情節發展的自由流轉,音樂不僅是主人公整體命運的輔助,同時還應該被理解為多個敘事單元的串聯。電視劇《冼星海》中主人公冼星海的人生選擇和藝術創作是全劇的核心,通過情節推進和鋼琴伴奏,逐漸又有冼星海不同階段的故事,使他的藝術人生全面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二、細膩的個人描寫與復雜的時代渲染
電視劇《冼星海》的成功緣于它始終將關注的焦點定位于作曲家個人的人生經歷和波瀾壯闊的大歷史,而不是只強調展現個人的內心世界。這一點是電視劇較之于電影的優勢所在,受制于表達內容的限制,電影必須在有限的藝術表達空間中做出適當的篩選。就電影《冼星海》來說,它無法在作曲家人生的華彩樂章和復雜的時代背景之間建構起全面的統一,只能退而求其次。電視劇則不同,20集的容量使得主創人員能夠以較多的素材去展現冼星海的人生和時代之間的關系。我們能在電視劇中反復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冼星海接到一個作曲任務或收到一首好歌詞時,往往是及時揣摩、反復誦吟,在夜深人靜、人們陷入夢鄉的時候,他總是孤館寒燈,或伏案疾書,或撫琴試唱。”②《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游擊隊歌》都是他在如此的情景下完成的代表作。當電視劇中冼星海沉醉于創作之中時,他胸中的火山在慢慢蓄積能量,一旦藝術家的激情被點燃,這些在抗戰中激勵了億萬國人的作品將化身成為噴薄的熔巖。而電視劇中此時正好響起相關歌曲的鋼琴伴奏,這些氣壯山河、驚心動魄的偉大樂章是不可抑制的生命激情。將冼星海創作的場景以盡可能逼真的方式還原在電視屏幕上是電視劇的成功,而此一類型鏡頭的多次出現卻是電影所無法承擔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存在著情感特質和表現手法的差異,就電視劇而言,它更應從全面展現人物的角度去著筆。因此,電視劇在提供給主創人員廣闊藝術表現空間的同時,也創造了特殊的藝術價值。電視劇的敘事主線索不僅圍繞著冼星海展開,同時也將主人公的命運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歷史穿插在一起。當冼星海創作《九一八大合唱》時,以這首歌曲作為主伴奏弦律的音樂背景充斥在整部作品中,喚醒了沉睡的民族記憶,也講述了民族的苦難歷史。中國電視劇的敘事是主題表達的構成元素,當電視劇的主題確定之后,技術層面的目的在于保證主線索的完整清晰。而背景音樂、情感線索和人物命運都必須統一在情感主題的領導之下。這是中國傳統文學“一線穿”敘事模式的再版,在線性敘事結構的組織下,人物和情節都有了十分明確的界定。在電視劇《冼星海》中,主人公的命運和中國社會的演變是外在的因素,而冼星海創作的音樂作品則是內在的情感線索。二者互為表里,構成了情感與人物相互滲透的敘事結構。
三、融匯時代情感的民族音樂
冼星海作為系統接受過西洋音樂學院教育的音樂家,他對西方音樂理論和作曲技法有著精深的研究,但他并沒有因此就忘卻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藝術。他的藝術創作也并不局限于西方音樂的創作模式,而是在認真研究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基礎上,努力尋找民族音樂與西洋音樂之間的融合。這是冼星海本人藝術創作的真實寫照,也是那個時代中國人共同的心聲。在他看來:“真正的民歌一定是永久且真實的,是一切音樂的源泉、藝術的源泉,是從勞動中產生出來的,還擔負著改造社會的責任。”③電視劇在表現冼星海重視民族音樂、挖掘民族文化瑰寶所付出的努力上不遺余力。為了能夠完整地表現冼星海重視民族聲樂藝術的情景,電視劇多次描寫了主人公深入田間地頭的場景,他是在向我國勞動人民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民族音樂、提煉民族音樂。我國的民族聲樂在長久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歌唱為主要表現手段,舞蹈動作和人物表情作為輔助手段的藝術表現形式。情感的表現始終圍繞著民族風情展開,它正是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最重要的藝術品格。在民族聲樂藝術的藝術創造和舞臺實踐過程中,自由綻放的情感能夠為聲樂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增光添彩,使其營造出具有超越于現實意義之上的審美效果。電視劇為了能更好地表現這一點,特別描繪了冼星海與陜北農民一起高歌和跳秧歌的鏡頭。在電視劇洋溢著陜北風情的秧歌表演過程的鏡頭中,其背景音樂卻是典型的鋼琴伴奏。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藝術類型被主創人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同冼星海在自己的人生創作中將西洋音樂的理論與中國民族音樂的傳統融匯在一起一樣,他試圖開創具有新時代特征的中國音樂藝術。這是冼星海內心深處強烈民族自信心的顯現,也是鋼琴伴奏作為電視劇敘事元素制造的奇妙境界。
四、結語
鋼琴伴奏在電視劇《冼星海》中為整部電視劇的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和敘事架構渲染了外在氛圍,它不僅是溝通歷史與藝術表達的橋梁,也是細膩的個人描寫和復雜的時代渲染的集合體,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審視渠道。
作者:李靜 單位:長江大學
注釋:
①張仁香:“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評《電視劇》冼星海的藝術創作,《肇慶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15頁。
②唐第杠:以音樂為武器的抗日勇士—電視劇《冼星海》觀后,《福建黨史月刊》,2005年第10期,第33頁。
③冼星海全集編輯委員會:《冼星海全集》(第一卷),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5-66頁。
- 上一篇: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 下一篇:體育教學評價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