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哲學與諾丁斯德育的關系論文
時間:2022-09-11 03:47:00
導語:身體哲學與諾丁斯德育的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身心二元論確立以來,身體一直被處于放逐的邊緣。但自從“存在先于本質”這一理念確立后,身體在哲學領域中逐漸受到關注。在此背景之下,諾丁斯把身體哲學延展到德育中,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理論特色。這種特色主要表現為:身體哲學與德育的同一性;身體哲學對德育的超越性。
論文關鍵詞:諾丁斯;德育;身體哲學
在我國,諾丁斯德育理論頗受重視。但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卻是諾丁斯“關心教育”的基本內容以及它的價值。關心教育受到重視的基本原因是突出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與價值。反思當前在社會政治、科學、經濟、文化發展背景下重視人的教育的意義,這些研究與教育實踐,是非常富有價值的。但是,我們認為諾丁斯以關心教育為主旨的德育理論與實踐,尚需深入研討,即反思諾丁斯形成德育理/2的理/2假設與認識前提,也就是要深入考察諾丁斯德育理/2是如何處置身體的問題。身體是“關心教育”能夠實施的前提條件之一,如果沒有人的身體的存在,也就無法維持人的生存。因而,關于身體與德育之間關系的思考,是學習與分析諾丁斯德育理論務必要關注的課題。本文就此探討諾丁斯德育理論中的身體哲學,這一課題的研究將具有重要的學理和實踐價值。
一、身體哲學與諾丁斯德育的同一性
諾丁斯的身體哲學與德育具有同一性。她運用身體哲學的基本理念構造了德育理論,提出了不同于傳統德育的理論立場。我們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論析。
首先,諾丁斯認為關懷身體足道德教育的基礎與起因。她說:“關懷理論家所認可的僅有的普遍性是那些描述人類處境的普遍性:出生、死亡、身體和情感的需要之共通性,以及期待被人關懷。這最后一點——無論它表現為一種對愛、身體的關懷、尊重或僅僅是認可的需求——是關懷倫理的基本起點。”?眾所周知,諾丁斯德育理論的核心是學會“關懷”。激發她把關懷作為德育核心,源于她對生產的認識。她說:“生產標志著一種愛的開始,這種愛引導我們撫養和教導孩子的歷程。我們在痛苦中誕生新的生命,新生命賦予我們這些作為父母和教師的人以新的力量。這過程使我們學會接受、保護和成長。身體的誕生是對女性身體創造性的解讀。諾丁斯從身體誕生開始,談到了身體對愛的成長過程的影響。她認為,身體對愛的產生和影響是全程性的、互動的,對出生者和生產者都是一個培育愛的良機。但身體有誕生也有消亡的過程,身體的消亡即死亡。諾丁斯關于在世“經驗”的觀點表明她并不把死亡作為自我的最高的肯定。她在批判約翰·塞爾博爾和弗洛伊德關于道德和倫理生活是源于對死亡的恐懼的觀點時,曾經提到:“討論死亡對增強自我理解很有必要,不過我們與孩子們討論死亡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保全他們的生命,而不是為了無休無止地提醒他們每個人都難免一死。”“這種教育應該植根于對生命的維系和保護。應該探索如何珍惜有生之年,利用寶貴時間去探索,去奮斗,去享受生活,去熱愛人和這個世界。”我們知道,真正的死亡是個體失去了最根本的生命基礎,它是脫離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并且是人類必然要面對的一個不確定性,最為無個性了。如果說,在海德格爾看來,“此在”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可能性而非現實性的存在,“死亡”是作為“此在”最終極的可能性的話,那么,諾丁斯在“死亡”成為“確實性”之前,就更加關注了“死亡”的道德教育意義。諾丁斯曾經教育孩子們,因為每個人最終都要死亡,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其次,身體是諾丁斯德育理論系統內部的鏈接點。諾丁斯的關懷道德教育思想中,有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自然”關懷,一個是倫理關懷。所謂“自然”關懷是指在許多共同的人類情境中,我們會自發地對別人的困境做出回應。也就是說,這一關懷的動機是自動生成的,不需要別人的召喚。所謂倫理關懷是指需要別人的召喚,用康德的話來說,就是那些基于義務而采取的行動。而諾丁斯將這個概念表述為:出自于我們對自己理想的忠誠而采取的行動。諾丁斯并曾指出,“自然”關懷和倫理關懷之間是有沖突的,也就是“想”和“應該”的關系如何處理的問題。如“我應該但我不想去做”;“為什么我要做出回應呢”;“這家伙活該受苦,我為什么要幫助他呢”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諾丁斯認為:“在這些情境下,我們不必訴諸原則;更為有效的是,我們回到我們的關懷和被關懷的記憶、我們自己作為關懷者的圖景或理想。”這里所謂的“關懷和被關懷的記憶”,就是源于嬰兒期身體感受到的關懷。正如她所指出的:“渡過嬰兒期的任何人都至少有一種曾經被人關懷的印象。這一印象或許還不足以用來真正解釋被人關懷意味著什么,當然,它也不足以用來培養一名關懷的成人,但它是我們相互間責任的根源。”呤‘因而,在諾丁斯看來,德育的有效性是依賴于人的自覺、自發的行為。
而人的自覺、自發行為的實現,是基于人對自身經歷的回顧與省思。人的自身經歷、生活經驗,的的確確是在經歷著、發生著,它們與人的身體密切相關。脫離了身體,就不能獲得生活與生存的經驗,因而,對身體的理解,在諾丁斯看來,是實現人的關懷的出發點。
由此,諾丁斯便將身體作為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同時又把身體的延伸性作為德育開放性的基礎。就強調身體的延伸性這一點來看,諾丁斯與梅洛一龐蒂非常相似。梅洛一龐蒂曾說過:“只有當我實現身體的功能,我是走向世界的身體,我才能理解有生命的身體的功能。”走向世界的身體,是人與世界交往關系的確立,也是人的主體性實現的必然選擇。
因此,走向世界的身體,使身體的功能獲得了延伸,這正是人確立主體性,建立與世界交往關系的重要條件。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身體不僅是生理意義的身體,即用體重、身高、血壓、心跳等生理學指標可以測量出來的客觀存在,而且是維系著人與世界關系的中介,是人的感性實踐所必不可少的。因而,從身體的角度來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意義,就在于試圖超越經驗和理性來理解人是主體。諾丁斯曾說:“關懷作為一種道德取向是不限于一個領域或一個性別的”,“理論就像孩子一樣,會成長發展,走入公共世界。”這種說法表明諾丁斯的德育是一種走向世界的德育,它同身體的延伸性是同質的。關于這一點,諾丁斯在《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中論述得非常明確。她說,關心身邊最親近的人,關心與自己有各種關系的人,關心與自己沒有關系的人,關心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關心人類制造出來的物品,以及關心知識和學問等等都是從關心自我開始的。關心自我就從關心自我得以在“此世”存在的身體開始。由此可見,諾丁斯德育的開放性與身體的延伸性是同一的。
諾丁斯還將身體的意向性與意識的意向性進行融合,以達到兩者在德育中的統一。意識的意向性不僅是指一種趨向,而且還指意識的超越性。意識要超越自身所指向的被關心的對象(物或人)這一他者的世界,我和他者,也如同我和自我一樣,是緊密聯系著的。身體把自身的經歷賦予外界,這就是身體的意向性。身體的意向性和情感的意向性,涵義比較接近,身體運動與身體行為是和情感經驗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身體的意向性指的是一種全面的意向性,包括意向活動的主體、意向活動、意向活動的客體等等。因而,自我身體體驗并不是客觀的靜態的無意義物,而是本身就能夠生成意義的動態結構。這種身體體驗是有別于笛卡爾的自我意識的。
它不是概念的、抽象的純粹活動,而是通過關心他者的身體把關心意識傳達給他者,他者通過意識感受身體的意向性而在意識中作出回應。所以,諾丁斯特別強調身體,認為道德是植根于身體的,目標是否棄主體是純思的形態。
二、諾丁斯德育中身體哲學的啟示與反思
諾丁斯說:“身體是母子之間最初的紐帶。母子曾是不可分離的統一體,在出生時,母子成為彼此可見的獨立的實體。”哺1這句話表明了,對母子身體之間關系的體驗是個體最原初的關系性經歷,它不是促逼的,而是自然的成長經歷。最原初的、非促逼的、自然成長的經歷是最值得信賴的。諾丁斯還進一步指出,學會關心的教育就是從關心自我身體開始,把對身體的信賴作為德育的起點,而這正是對德育身體指涉性的認同。德育的身體指涉性對傳統模式下的德育認知具有重大的啟示意義。對德育身體指涉性的認同,有別于傳統德育中把德育過程視為開始于道德灌輸,完成于機械的道德行為和純思狀態的觀點,也有別于傳統德育中把師生關系認知為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單向性認知關系的觀點,同樣也有別于面向實踐的三大德育方法。以下,我們分別加以論析。
把德育過程視為開始于道德灌輸,完成于機械的道德行為和純思狀態的觀點,抹殺了個體的道德需要,因為它不重視身體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身體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它能夠通過對身體的信任來探知個體真實的存在,以達成個體道德發展的目的。個體真實的存在是內在的,而不是道德灌輸和機械的道德行為所能獲得的。正如現代存在主義的創始人克爾凱郭爾所指出的,真實的存在應該是個人的內心體驗,象痛苦、欲望、恐懼等等,它不能被邏輯體系所包含。邏輯體系所不能包含的東西,身體卻能體會得到,這是因為身體乃探知內心體驗的途徑,誰也不能否認身體對個人內心體驗的影響。因而,對身體的尊重也就是對內心體驗的尊重,對身體信任的德育也就是認同學生多元的起源于身體的需求,由此,可以從源于個體身體復雜而特殊的需要來進行德育。
傳統的德育是把師生關系看作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單向性認知關系,認為教師肩負著改造學生的使命與職責,學生是被動的受改造的客體。盡管它也強調學生在被改造中要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但是,學生始終被看做是未成熟的、未適應社會文化的存在物。有鑒于此,諾丁斯認為傳統的學校德育從根本上否決了德育效果實現的前提,其前提就在于對學生的發現。發現學生,也就是要重視學生的直接介入與參與,要重視德育是在為學生建構一個值得交往的空間。交往行為的發生以及德育效果的呈現,都是在學生的活動中得到體現的,它不是封閉的、靜態的,而是一個逐步呈現、逐步展現學生主體意志與力量的過程,因而,學生的參與就顯得十分重要與關鍵。學生的參與,不僅是學生的思想和觀念活動,不僅是“我思故我在”那樣純粹思維的活動,而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尤其是身體,它是學生獲得經驗、感受世界的重要媒介。正是在這種觀念的導引下,諾丁斯通過對身體哲學的研究,否定了先驗性的德育理論,而著眼于師生的共同交往及融人世界的體驗活動在德育中的價值。諾丁斯說,身體與體驗,不是常識所理解的人的肉體存在,而是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意義。身體存在于時間綿延之中,它通過回憶、經歷、情感、態度等表現出來;它也同樣存在于空間。身體在時間性與空間性方面與他者保持同質性。在道德領域,身體“經驗”在道德實踐的時空中自我展開和超越。“身體并不滿足于肉體所給予的空間體積范圍,它通過想象、欲望、情感和意志,將自己延伸到物質性空間之外,試圖占有一切象征性的空間。”身體通過超越自我,指向他者世界,以此探求一種不同于自我的絕對他者,來形成自我身體與他者身體的同質。這種同質建構就形成了身體之間“互文”的藝術性關系,由此達成了主體間象征性空間的占據。這種關系體現在師生之間,就是師生“互文”的藝術性關系。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就不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認知,學生處于被物化的狀態,而是師生的身體通過超越自我,指向他者世界,共同構成師生身體之間“互文”的藝術關系。這一點,對于我們厘清師生之間的關系具有重大的意義。公務員之家
諾丁斯的身體哲學并不是抽象的,相反,它更關注人類的感性和肉體層次的活生生的體驗,事實上,在德育中,這是對“體驗主義”德育的召喚。“體驗主義”德育在此是指通過身體體驗賦予關懷德育以生活的意義。諾丁斯的觀點既是創新德育的一種方法,又是理解德育思想的一種方式,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德育實效,尋求德育與人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也提供了啟示和思考。在道德哲學中,面向實踐的三個主要的德育方法是:功利主義的方法、亞里土多德式的方法以及康德式的方法。功利主義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做那些使凈效用最大化,或者使它們所影響到的每個人的滿意度最大化的行為,但是,這種方法卻沒能將效用在相關各方之間的分配加以考慮。亞里士多德式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做那些將會促進一個人作為人類的恰當發展的行為,但這種原則對行為所施加的限制卻太強。康德式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做那些人們在一個想象的無知之幕背后將會一致認為應該做的行為,但這個原則卻無法被應用到所有的問題上¨?。而諾丁斯的關懷德育理論,是以身體哲學為指導,讓德育方式回歸到個體日常生活世界,使得德育與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例如,由教育學生對自己身體的尊重使得他們樹立反對報復攻擊者或有過失者的意識。通過這種德育方式,學生的社會道德意識的形成則來源于他們生活中身體層面的記憶。傳統的三種德育方式,不論是使凈效益最大化,還是促進一個人作為人類的恰當發展的行為,或是“無知之幕”,都是試圖在正義體系中找到最佳的起點,而以身體為起點的德育,尋找的卻是具有生活意義的人類的感性和肉體層面的體驗。諾丁斯的身體德育脫離了以正義為體系起點的思維方式,對我們今后的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我們認為,諾丁斯的身體德育是以身體所體現的開放性的內心體驗來型塑道德的一種嘗試,是對傳統德育反思的結果。當然,對身體的信任,并不表示對心靈的排斥。諾丁斯就曾說過,“讀者須記住,我不把心智、身體和精神割裂開來;它們全都屬于人類生物體。”以上我們所探討的是身體指涉性德育對于傳統德育改革幾個方面的啟示,它們體現了諾丁斯德育理論對傳統德育研究路徑的超越。諾丁斯說:“這里的研究始于身體——最初相遇的實體。”這里的研究“包括對德育的研究。諾丁斯以身體作為德育研究的路徑主要表現以下三方面:
首先,將身體研究作為出發點,探尋他者的真需要,去除偽需要,以他者的需要為中心探尋德育模式;其次,把“身體”這一概念放在德育語境中重新加以闡釋,達成“身體”與“道德”的“共振”;最后,在德育理論中,她創制了一系列能夠充分表現身體層次的“經驗”的“話語”和“概念”,如“關懷”、“情感移置”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話語”和“概念”都具有“外在性”。這種“外在性”,其實就是對開放性的隱喻,即隱喻這種身體德育研究的多種可能性。
當然,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諾丁斯的身體德育理論,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在德育工作中,用對身體的信任來取代對理性的信任,我們會不會重蹈形而上學本體論的覆轍?反之,身體會不會僅僅成為道德教育的一個手段?如果答復肯定的話,則道德就會走向無能,最終會導致自身成了終極目標,排除了所有的過程。誠然,也會排除在沒有美德的情況下擁有必然性這樣一種可能性。
第二,在德育理論中,身體哲學是一個假言命令,還是一個絕對命令?如果是一個假言命令,那么它的條件性在哪里?如果是一個絕對命令,那么,它是自明的嗎?
第三,人至少具有三重屬性:自然性、社會性和個性。自然性也就是指人的動物性本質,起源于動物界,永遠關聯與自然性的本質特性。社會性是指人是社會的一員,是人類的一分子,因此,具有人類的普遍性、共同性本質。個性指的是人的個性本質,即人的特異性存在。它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氣質性格等。人的三重屬性都以身體為活動場域。關于這一點,伊格爾頓就曾說過,”當前對身體的偏見部分是作為一種針對某種理性主義、客觀主義的觀點做出的反應形成的。這具有反諷意義,因為人的身體乃是給予我們一個客觀世界之物。它是客觀性的扎根之處。固然,存在著一大群文化世界,全都要求得到某種客觀的身份,但是它們只有在由‘物種身體''''[species—body]本身形成的母體中才可能是客觀的。不可能存在一個人們定期用大劑量硫酸為彼此的成就干杯的文化世界,一個沒有任何社會關系的世界,一個沒有涉及確實如此的某種東西之概念的世界。“我們認為,與之相應,人的身體也具有自然性、社會性和文化性三個本體論維度。人的身體存在是主詞,自然性、社會性和文化性這些屬性是主詞的謂詞。換言之,身體就是一種本能的聯合,具有自然性,它優先于人的存在。正如諾丁斯所言,”人并非’被拋到這個世上‘,我們是被生到其中的“。“生到其中”,說的就是身體的優先性,因此,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在德育領域中,諾丁斯身體哲學能否從這三重身體屬性的充分開啟來達成人的三重屬性的充分開展,使得我們回歸到維系德育秩序的最后因素,即對基于身體的習慣、虔誠、情感和愛的信任呢?
身體哲學在德育中的延展,既是德育研究中的一次路徑轉向,也是德育被“日常生活”融化的表現。胡塞爾的先驗自我本體論會導致薩特所認為的本身就是統一的“主體一我”與“對象一我”之間的虛假區分。在這種虛假區分的意義上,“主體一我”是“最內在的”自我;而“對象一我”是生理一心理的自我,是經驗的自我。“主體-我”與“對象一我”,兩者是分離的,但諾丁斯并沒有將人的存在在道德上區分為兩個獨立的存在對象。諾丁斯從人的生存真實性和自覺性的整體角度來理解存在。在諾丁斯看來,身體比意識更具多元化。她接受了現象學中的“回到事情本身”這一思想,但沒有停滯于有關事物的實在性的爭論而是接受了身體世界的豐富性。
諾丁斯指出,在消費社會中,人們應該更加重視“身體”。因為身體把道德視為帶有感性認識的因素,而不是一直被認為的純思狀態。諾丁斯的主張從身體視域對理性主義道德教育傳統進行了顛覆。
參考文獻
[1][4][5][美]奈爾·諾丁斯(許立新,譯)。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36.235.234.
[2][3][美]內爾·諾丁斯(于天龍,譯)。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04.106.
[6][法]莫里斯·梅洛一龐蒂(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09.
[7][8][11][12][14][美]內爾·諾丁斯(侯晶晶,譯)。始于家庭:關懷與社會政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引論。
[9]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79.
[10][美]詹姆斯·P-斯特巴(李曦。蔡蓁,等譯)。實踐中的道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總論。
[13][英]特里·伊格爾頓(方杰,方宸。譯)。甜蜜的暴力——悲劇的觀念[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6.
- 上一篇:學校德育教育在轉型時期的特色論文
- 下一篇:房地產投資財務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