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宣傳工作途徑分析

時間:2022-03-23 02:49:46

導語:師德建設宣傳工作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建設宣傳工作途徑分析

一、研究把握民辦大學師德建設的特殊性

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辦學伊始,便確立了“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辦最負責任教育”的教育理念、“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并注重在踐行這一理念的過程中把握民辦高校生源特點和師資隊伍構成等方面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民辦高等教育興起后,多數民辦高校生源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有關于國家時事的熱情,但政治理論基礎較為薄弱,缺乏政治鑒別力,對深層次問題的認識比較模糊;二是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但功利思想比較突出,對人生價值的理解和定位比較膚淺,注重眼前利益,心理素質不太強,心理成熟度不夠高;三是有為社會做貢獻和為他人獻愛心的道德信念,思維比較活躍,但出現問題時缺乏理性思考,立場不夠堅定,容易跟風、盲從,經不起誘惑。師資隊伍基本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師資隊伍呈現“兩頭多,中間少”的局面,即剛從大學畢業或入職不超過五年的年輕教師和學校從公辦大學聘請的離退休教師,占學校整體師資力量比重較大,而在校工作時間較長、對學校有一定歸屬感且具備較強工作能力的中年教師比重較?。欢鞘苌促|量影響,教師的價值感、事業心較差,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足;三是受體制影響,民辦大學教師專業思想不夠穩定或歸屬感不強。綜合這些特點,需要民辦大學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既要保持傳統的工作方式,又要創新出適應不同年齡群體易于接受的現代方式。在新形勢下,發揮新聞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對推進高水平民辦大學的改革與發展,尤其是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二、明確民辦大學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任務

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做好師德建設宣傳工作首先要明確其重要意義和主要任務。(一)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是落實辦學理念,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實現辦學目標的需要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經過22年的探索,形成了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師是落實辦學理念,推進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和實施者。這不僅要求教師深刻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而且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的辦學目標提出,在2020—2030年,使華外與國際接軌,進而建成百年大學。要建成百年大學,培養一流人才,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突出學術成就、優良教風和有團結協作精神的教師隊伍。因此,宣傳學校實現百年大學的教育夢想,宣傳“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為廣大教師樹立職業理想和奮斗目標,增強教師的教育使命感,是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根本任務。(二)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是學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現實需要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不僅表現為高學歷和高職稱,更表現在高尚的職業道德上。師德建設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實施“人才強?!睉鹇缘囊豁楅L期而艱巨的任務,是正確處理中西方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文化差異,堅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結合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圍繞學校當前工作重心,積極配合學校黨委和工會組織的師德建設工作,主動設計,專題策劃,開展豐富多樣的師德宣傳活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是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三)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是改進教風、帶動學風的迫切需要多年來,學校致力于用端莊的辦學思想建設華外,用優質教學服務打造華外,用良好的形象展現華外,培育出了“敬業愛生、博學善導”的教風和“自強自律、求是求新”的學風。如何使這良好教風和學風發揚光大,真正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準則,關鍵在教師,教師的關鍵在師德。以師德建設為突破口,加強教師的教風建設,以教師的良好教風,促進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是學校發展前進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工作的廣泛宣傳,挖掘優秀教師的生動事跡,堅持立德樹人,讓青年教師學習優秀事跡和踐行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讓青年學生感受優秀品質和踐行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是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主要任務。

三、探索民辦大學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有效途徑

師德建設宣傳工作即利用宣傳形式和輿論載體,開展觸及教師思想深處的有效方式,激發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進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實現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所以,積極探索民辦大學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有效途徑,方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一)完善宣傳工作的組織機構和制度建設,加強宣傳隊伍和宣傳媒介的建設,確保宣傳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新聞宣傳工作在師德建設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在辦學歷史不長的民辦高校,往往是宣傳工作的組織機構相對薄弱,難以保證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注重宣傳工作秦和校長看望學校派送到韓國慶南大學留學的學生的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制度建設的完善,通過成立由學校行政和黨委雙重領導的新聞中心(宣傳部)、教師發展中心、大學生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組成的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機制,制定新聞宣傳工作管理制度,明確校內宣傳、對外宣傳、校園網絡建設以及信息上報等工作的管理辦法和運行模式,為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組織保證和工作指導;通過組建以新聞中心為核心,由校報編輯部、網絡中心、廣播站和電視臺等部門組成的新聞宣傳機構,配備專職、專業的人員,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充分發揮了校園網、校報、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媒介的傳播功能;通過構建以大學生記者協會為主體,由負責廣播、電視傳播內容的華外傳媒學生隊伍、各單位宣傳信息員、各學生社團的宣傳隊伍等組成的新聞宣傳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學生記者的主力軍作用,采取對宣傳信息員和學生記者進行業務培訓和定期考核的方式,在提高他們的新聞素質和寫作水平的同時,提升他們對師德建設典型事例的關注度,提升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整體水平,加強與各單位宣傳信息員和各學生社團的宣傳隊伍之間的聯系,同時負責與學院內外新聞媒體的聯絡與溝通,深入挖掘基層的優秀人物和事跡,提供即時信息并落實采訪工作,為保證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有效落實,奠定了基礎。(二)高舉公益旗幟,確保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校園主旋律。在師德建設宣傳工作中,學校堅持高舉公益性辦學旗幟,以端莊的辦學思想指導、感染、推進師德建設工作,使廣大教師統一認識,明確目標,增強教育合力。學校新聞中心圍繞秦校長的公益辦學理念,確立了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主旋律,即圍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博學善導,求真務實;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遵紀守法,樂于奉獻”這一師德建設內容,宣傳秦和校長的先進辦學事跡以及學校科學的頂層設計和端莊的辦學思想,使廣大教師了解華外“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才、成功,使華外成為中西合璧之橋梁,中華兒女走向世界之橋梁”的辦學理念,明確百年私立名校的遠大目標;宣傳學?!昂唵巫鋈恕⑻嵶鍪隆钡淖黠L,宣傳學校日臻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為廣大教師營造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使老教師們在民辦教育的崗位上再次煥發激情,使年輕教師們以飽滿的精力投入教書育人的實際工作中,全心投入,實現人生理想和自我價值;宣傳教師隊伍中的先進事跡,樹立師德典范,以真實的工作事跡教育人,以真誠的教育情懷感染人,以堅守的公益精神引領人,從而使廣大教師以培育優秀人才為己任,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銳意創新的楷模,成為學生們努力學習的典范。(三)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師德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圍繞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主旋律,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一方面通過校園網、校報、廣播、電視臺、微信、微博以及宣傳欄等載體,發揮新聞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結合社會時事熱點,加大教育方針、辦學理念和育人思想等正能量的宣傳力度。比如,學校及時關注社會動態,于每年全國兩會期間,開展學習號召,并針對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重要學習指示通知要求,提供相關學習材料,組織講座、報告等學習活動,使廣大教師能夠深入理解會議精神,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后,為深入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學校黨委在教師中廣泛開展了學習活動,通過座談、研討等形式,學習講話精神,交流心得體會。校報、校園網、微信、微博等媒體,對學習活動進行報道,刊發學習心得,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活動的影響力。2017年2月下旬,省委、省政府決定追授黃大年同志“吉林省特等勞動模范”并在全省廣泛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之后,學校黨委立即對學習黃大年活動進行了安排和部署。5月,對黃大年事跡重要指示發表及接到省高校工委關于在高校師生中進一步做好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通知后,學校黨委立即發出通知,要求以學院為單位組織師生認真學習的重要指示、教育部決定、省委省政府決定和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學校專門印發了重要指示、教育部決定和省委省政府決定,以及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并通過召開座談會、學習討論會、撰寫學習體會等方式,聯系個人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暢談學習體會。學校還通過校報、校園網等對學習活動廣泛進行了宣傳,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學校通過黨員領導干部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面對面地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加強廣大教師教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學校組織開展了自我教育和讀書活動,提倡教師讀一本提高教師素養或師德建設的書,撰寫一篇文章,交流一次思想;組織法制教育、校規校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學風和學術規范教育,對輔導員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等,以學習促進提高,以交流營造氛圍。(四)策劃“立德樹人”等師德建設主題宣傳形式,引領校園文化在師德建設宣傳工作中,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通過主題策劃“立德樹人”等師德建設主題宣傳形式,不僅樹立先進典型,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還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領校園文化風尚。每年教師節期間,學校組織開展師德師風主題宣傳活動,以慶祝教師節和表彰優秀教師為契機,整合校園多個媒體的傳播特點,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表彰的“三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等典型開展宣講報告和座談,重點宣傳“愛教育、愛華外、愛崗位”的感人事跡,弘揚高尚師德;在每月三期校報中開設固定的師德建設欄目,如“立德樹人,璀璨華外”“特色課堂”“黨建創新”“華外論壇”“公益華外”等,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舉辦“最美教師”評選活動,通過在校報開專欄,制作專題視頻等,展現我校優秀教師的精神風貌;召開各種層面座談會和舉辦師德論壇,促進師德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師德建設工作實現科學化、制度化、宣傳工作常態化;開展“感動華外”“最美華外”等征文和攝影大賽活動,為廣大師生開辟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空間;及時關注校園網以及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的輿論動向,適時宣傳引導,加大正能量的傳播力度。通過典型人物事跡的宣傳,加強了學校優秀教師及工作經驗的廣泛傳播,加大了榜樣的示范作用。幾年來,學校涌現出了一批國家、省、市、校級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和師德標兵,在2017年吉林省高?!包S大年式教師團隊”評選中,秦和校長牽頭的教育學院教師團隊光榮入選。優秀教師的生動事跡通過校園媒體,在校內外得以廣泛宣傳,在廣大教師、學生當中引起強烈反響。學校黨委還策劃組織教師節專題宣傳活動,通過校園媒體,以專欄、專版的形式宣傳師德典范,報道師德建設活動,傳遞執教心聲,表達從教情懷,正面宣傳與側面報道相結合,為師德建設活動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使師德建設工作深入人心。2014年9月,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強調,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好老師”最重要的就是師德。師德是教師素質中最首要的品性;宣傳工作是傳遞正能量,提升師德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探索師德建設宣傳工作的創新途徑,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宣傳工作,是推進高水平民辦大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為學校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和發展環境,也通過校園網、校報等媒介,將優秀民辦教師事跡向社會廣泛宣傳,為社會各界了解民辦大學的教育宗旨和目標,建立百姓的口碑,擴大社會影響力,搭建了橋梁;同時,也為民辦大學教師確立了引以為榮的學習榜樣,在全體學生心中樹立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為培養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端正做人、做事的態度,鼓勵他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7.29.

[2]李念良.民辦高校教師基本特征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4).

[3]馬發生.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及教育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

[4]姜萍萍.心中的“好老師”:中華民族“夢之隊”筑夢人.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09/09/c385474-28704533.html.

作者:王瑜 單位: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