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義道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26 03:15:20

導語:功利主義道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功利主義道德教育論文

一、西方功利主義的主要內容

1.道德的原則——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邊沁認為評判行為是非的標準是能否增進快樂或減少痛苦。善就是快樂的總量之和大于痛苦的總量,反之則為邪惡。為此,邊沁還設計出了快樂計算法則。功利主義認為,正義的行為是那些能產生最大幸福的行為,為保全最大利益可以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或者為了他人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功利主義不僅肯定了個人利益,也肯定了利他主義,他不僅主張自己的利益,也把犧牲個人幸福而獲取大多數人的幸福看作是最高的幸福。密爾認為要獲得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社會和法律應該協調好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個人將自己個人的幸福和社會整體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密爾肯定了自我犧牲和正義原則,認為正義與功利是一致的。

2.道德的評價——效果和動機

評價人的行為的好壞究竟是以效果還是動機為標準,這是倫理學爭議較大的一個課題。功利主義的早期代表邊沁主張效果論,他認為道德是工具而不是目的,道德是獲得幸福、快樂的工具,這是道德存在的價值。所以,道德的評價標準是客觀的事實,而不是主觀。繼邊沁之后功利主義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密爾在肯定效果論的同時,也強調了動機的重要性。他認為,評價一個人的行為的善惡和評價一個人的品質的善惡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效果是評價人的行為的標準,而一個人的品質的善惡不僅要考慮到行為的結果,還要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善的行為結果并不能說明就有好的行為品德,同樣,品質高尚的人的行為,也不一定會受到人的贊揚,如好心也會辦壞事。

二、功利主義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

1.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

功利主義不僅講求集體利益的重要性,也強調個人的利益。如果只講集體利益而忽視了個人的利益,不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自古以來,中國就提倡集體利益高于個人的利益。傳統的儒家文化提倡以“義”節“欲”,個人的正當利益被壓制,個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現在,“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抽象的名詞代替個人,這些主義的盛行使得個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個人的獨立自由、個人的成功發展、個人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個人的自由、獨立、平等是基礎,功利主義原則肯定了個人的合理需求,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原則,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2.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個人的物質滿足是道德的基礎,但是個人的發展也必須遵循社會的規范和準則。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物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市場經濟也有它的局限性,市場經濟的準則和規范有利于彌補市場經濟的不足,也有利于人們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市場經濟的主體受到利益的驅使,凡事習慣性地從自身的利益考慮,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要始終貫徹“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協調好個人利益和集體的利益的關系。個人的合理利益實現固然重要,但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和社會的利益的實現更有利于個人的自由發展。

3.注重效果和行為動機

我國傳統的評價善惡的標準注重言語和形式,不關注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市場經濟環境下更加注重利益的最大化,注重效率的提高。傳統的評價機制與市場經濟的原則相違背,功利主義原則和市場經濟都注重效率原則,但是市場經濟要尊重市場規律,注重實際的效用以外還要適當的照顧到動機,只有將效用和動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彌補市場經濟的不足。所以,當今我們的道德教育應該將功利主義中的原則與公正原則結合在一起,既要注重行為所產生的后果,也要照顧到行為的動機。

作者:許萍單位:安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