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保護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09:12: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林業保護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論文
1我國林業發展面臨的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濟形勢喜人。但是,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破壞也是不容忽視的。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采,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生態環境,致使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嚴重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林業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有著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只要適度開發,林業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就目前而言,我國林業生態系統的現狀令人擔憂,過度開發給林業資源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森林資源嚴重退化,環境問題成為人們擔憂的首要問題。
2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林業保護意識淡薄,未充分發揮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林業能夠保護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這些都體現了林業的生態效益。林業的社會效益則主要是指林業能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能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生態支撐,林業的社會效益集中體現在它所創造出來的林產品上。國家為了保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對林區人員的行為規范作出了管制,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國林業始終未充分發揮出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林區保護過程中,時常出現基礎設施薄弱、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濫砍亂伐等行為,嚴重制約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國林業中低效防護林所占比重過大,嚴重影響了森林質量,再加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森林的人均占有量也極低。除此之外,不合理的林區管理制度,也造成了林業資源的浪費。以上種種原因及現象,都引發了林業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低下。
2.2林業修復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的利用率較低
林業資源保護管理論文
摘要:文章以加強林業資源保護,重視林業快速發展為研究對象,實現針對林業發展意義進行了闡述分析,隨后研究分析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對林業重點工程抓好建設工作,推動林業快速發展進行了具體分析,最后對推進高效林業產業建設,實現興林富民做了具體的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資源;保護;快速發展
在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方面盡管當下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從整體來看,對林業資源的保護仍是任重而道遠,因此有必要對加強林業資源保護重視林業快速發展進行分析,為我國林業保護發展提供必要的參考。
1林業發展的意義
人類最早從森林中走來,可以說森林資源是人類最初歷史文明發展的源動力,有效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歷史進程。但當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人類對森林資源的索取越來越變本加厲,城市擴展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被打破,與此同時,對森林資源的無度索取也使得人類遭致了大自然的瘋狂報復。在古代,絲綢之路是連接中西方貿易的重要紐帶,位于紐帶之上的樓蘭古國經濟繁榮昌盛,文明興旺發達,但由于其對森林資源的大肆砍伐,導致土地荒漠化加重,導致鼎盛的綠洲王國被沙漠吞噬,古老文明不復存在。由此可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重視林業快速發展,對人類文明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1]。林業資源保護是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當下我國各個城市污染現象日益嚴重,特別是春季,位于西北地區的城市每年都會出現嚴重的沙塵暴、揚沙天氣。事實上,我國每年僅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就高達上百億元,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的同時,還應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核心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凈化空氣,還有防風沙、預防土地沙漠化的作用,從而可以有效減輕我國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壓力,對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強化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從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邁向了市場經濟時代,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也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為進一步加快林業產業的發展,促進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做出系列調整迫在眉睫。文章將圍繞大力提高森林覆蓋率,提高造林質量,引入先進科學技術,大力發展林業生態旅游,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展開分析。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持續:發展
林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對林業資源的需求也在與之俱增。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化的市場發展需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倡導下,要想滿足當代人們對其的實際需求,改變原有的林業經濟模式,堅持林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戰略,是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重增長的保障。文章就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的幾點感悟展開探討。
1大力提高森林覆蓋率
經過政府部門,林業企業單位、社會各界等的多年努力,中國的森林覆蓋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保持綠色山區與綠色水是全省林業產業的科學發展必須堅持的底線之一。今后幾年,我們將繼續開展全民自愿植樹活動,積極推進退耕還林、防護林以及綠色通道等林業生態的建設項目力度。同時,還要將防止森林火災和森林害蟲破壞森林資源的發展理念提上日程,加大對森林土地的管理力度。同時要繼續,深化林權制度的改革,進一步激發并調動全社會投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積極進行招商引資,為造林綠化不斷注入新活力,使全社會投入到建設生態、美化環境這一宏大工程中來。切實提高造林的質量與效益。
2提高造林質量
林業保護思想管理論文
摘要: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長達數10年的革命斗爭中,形成了完整的林學思想,其林學思想核心為政府管理森林,人工造林為該思想前提,發揮森林防護作用為該思想要素,國家經營森林生產為該思想目的。
1、倡導人工營造森林
由于農民家庭生活環境的熏陶,使早年的孫中山已初步掌握了人工植樹方法。特別是兄長孫眉在檀香山以農、林、牧業發家致富,也給孫中山以1定的影響。1883年,時年17歲的孫中山從檀香山回國時攜帶酸豆樹籽種在自家院內,現這棵百年老樹已是郁郁蔥蔥,仿佛正在昭示世人,它本身就是孫中山人工造林實踐的出發點。1890年,孫中山開始著手在家鄉籌備人工造林,他對廣東香山無林區進行了初步調查,提出要將香山東南1帶“禿然不毛”(1)之山,“植果以收利,蓄木以為薪”。面對當地農民只知砍伐,而不知種植林木的愚昧無知狀況,他利用假期,在家鄉種植桑樹,為父老鄉親提供樣板,居然初見成效。
孫中山在香山倡導植樹時,又上書清朝官吏,推薦自己制定的植樹造林方案。即:1、“凡于沙漠之區,開河種樹”。2、“其余花果草木,審察土宜,于隙地廣行栽種”。3、及時預防“谷蟊木蠹”。(2)至此,孫中山完成了第1個植樹造林方案。
1915年,為提高全民植樹意識,統1全國人工植樹時間,孫中山建議北洋政府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獲得贊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1個國家法定的植樹造林節日。1916年,孫中山視察紹興,大聲疾呼“譬彼高山,胡不栽森林”。(3)作為1位日理萬機的革命家,孫中山能夠隨時隨地倡導人工植樹造林,親自參加人工植樹活動,制訂人工造林計劃,提倡設立國家植樹節,這充分體現了他對人工植樹造林的重視,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2、政府設立林業管理機構
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科學的發展觀,已經深入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嚴峻狀況,要求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到林業建設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個層面,構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從而實現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義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領導之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想聯合國提交一份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在報告里提出了我們應致力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并且對可持續發展作了明確的定義:既滿足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而自然條件的優劣往往又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
二、林業的定義及目前我國林業的發展狀況
森林資源保護下林業可持續發展論文
1提高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水平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森林資源關系著人類生存環境,因此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是維系生存環境的基礎和保障。所以,我們要提高對森林資源的重視度,在了解保護森林資源重要性的基礎上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保證人與自然在和諧的自然環境下和睦相處,構建適合人類生存的良好環境。接下來就提高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水平的措施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1)重視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加強管理。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要突出兩個工作中心,即林地保護和林權管理。此外更要加強對森林利用、林地林權以及森林經營方面的管理,對森林資源的整體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充分保證森林生態系統在正常的狀態下運營。與此同時,要將森林覆蓋率、林地保有量等列入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作為政府的考核指標。同時需要有實際行動的配合才能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土流失,防風固沙,促進森林資源的合理再生和高效利用。
(2)促進高效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高效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就要采取全方面的的措施,不僅要從森林資源使用的自身優勢來考慮,更要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首先,加快林木種苗工程建設的進程,主要發展經濟林木產業。經濟林木產業不僅具有特色,又兼具時效性,若其發展順利,將成為林業產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是不斷推廣新經濟林產業,同時也要注重發展名、特、優經濟林產業,根據林木地方種植特點做到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大力推廣種植。
(3)統籌兼顧,做好荒漠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及管理工作。在進行荒漠治理時,重建和封禁保護工作要同時進行,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荒漠生態系統的修復,取得更進一步的優化。同時,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要與經濟的發展相協調,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為人們發家致富提供了一條道路。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是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有償使用制度就是指在利用生態資源產生利益的過程中,自然資源的使用權人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為保護生態環境支付一定的費用。這種制度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自然資源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自然資源的使用權人向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支付一定的費用是對自然資源價值的體現,也是自然資源所有權人獲得經濟效益的一種手段;二是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為保護自然資源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和代價,理應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而自然資源的使用者也無權免費的使用經改善的生態環境,也應當進行相應的經濟補償。
(4)不斷完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就目前的森林保護體系來說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不斷的完善。首先,完善法律法規,將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條例列入明確的法律條文,以此來規范森林保護與管理中的工作細節,使得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體制更規范化和現代化。其次,對限額的森林資源要嚴加管理,嚴格進行“三總量”控制。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加強林區的綜合治理工作,并定期的進行執法檢查,對于毀林開荒等違法行為要嚴懲,從根本上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同時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近幾年來。我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各地區林業部門對森林資源都加大了保護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對非法砍伐樹木、開墾農田的打擊力度,挽回國家經濟損失,加大了對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的監督,增加了森林面積。但是,部分地區的監管力度仍然不夠,如缺乏對林地用途的審核制度,無法及時發現破壞林地的行為,對各種案件的監察力度也未落到實處。
探求生態保護及林業發展渠道論文
摘要對生態保護與林業發展進行了探討,提出樹立正確的林業發展觀、推進林業生態建設、通過經濟手段建立生態建設動態機制、加強宏觀調控等內容,以期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保護;林業發展;生態建設;經濟手段;宏觀調控
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關系到全球生態的狀況,也關系到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要加快林業的發展,推進生態建設。2003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強林業工作,努力使我國林業有一個大的發展。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林業建設要“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由此進一步明確林業發展思路,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加快生態建設,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
1樹立正確的林業發展觀
1.1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發展林業要立足于增加資源、改善生態,滿足全社會人們在物質、文化、社會等方面全面發展對林業的需要[1-2]。同時,在林業發展中要解決生產經營者的投入與收入問題,保護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要解決廣大林業干部職工收入偏低的問題,改善生產生活的條件,特別要解決自主經營的林場、自然保護區內貧困職工脫貧以及生產、生活的設施建設問題。要讓林業建設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會建設的行列。
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論文
摘要:林業的發展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但在林業建設和開發過程中,經常出現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兩者不統一的現狀。據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平衡林業經濟效益、生態保護,以充分發揮林業的價值。以山東省淄博市的林業為研究切入點,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林業;經濟效益;生態保護;平衡;措施
在林業的建設過程中,其生態與林業經濟產業之間存在極為緊密的聯系。在進行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保持兩者的平衡,才能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
1山東省淄博市林業發展現狀
山東省淄博市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的高效生態經濟區。淄博市地形比較復雜,林業資源較為豐富。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受不合理的墾植、戰亂等因素的影響,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市的殘林只有0.43萬hm2,森林覆蓋率僅為0.7%。到2006年,淄博市的林地面積已經達到16.82萬hm2,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2.8%。山東省淄博市的林業建設,雖然有效地提高了山東省淄博市的林業覆蓋率,增加了綠地面積,加強了環境保護。但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林業產業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業經濟效益。
2林業經濟和林業生態之間的關系分析
林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摘要:林業發展在建設環境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業建設作為系統項目,是一個生態系統,它是一個在循環中發展的生態模式,林業管理將有助于建設我國的生態系統。本文討論了環境保護和森林發展,并為建立穩定的生態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關鍵詞:發展;林業;生態環境;保護
1林業發展的原則
1.1堅持以人為本。我國重視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方針以及林業發展。關于林業建設,應盡最大努力鼓勵經營者積極參與,提高林業業務和發展的效率。同時,還必須充分重視森林經營者,并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工作和日常照顧。應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調動個人意愿,同時堅決支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概念。1.2堅持貫徹后代可持續利用資源的價值理念。森林資源的使用壽命有限,因此資源的使用應以可持續發展辦法為基礎。關于森林資源的使用,采取一種可持續利用的方法,并采取合理的管理辦法,以便有條不紊地利用森林資源。對于當今社會,資源的利用不僅應考慮到當前的趨勢,而且應考慮到后代。為子孫后代的生存創造條件,并堅持為子孫后代可持續利用資源的價值觀念。1.3堅持貫徹人與自然互助互利的價值理念。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人們正在從原始社會走向現代文明社會。最近,對自然的征服被認為是一個優先目標,相信征服自然就是征服世界,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導致自然資源枯竭。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環境破壞,也給人類帶來懲罰,并增加了自然災害。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嚴格管理,從種植、養護、管理和經營等方面進行安排,從而更好地開發森林資源。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以人類、自然互利為基礎的發展概念,人類才能實現對自然的愿望。這種以團結、互利和協調為基礎的發展方針,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和必然。
2大力開展林業建設
從砍伐自然森林到砍伐人造森林。在現代社會經濟環境、林業和建筑方面,需要改善環境、人類和自然和諧發展、負責生產路線、人們逐漸走向富裕、生態環境逐步改善路線、木材生產主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使經營者能夠獲得其想要的更快的技術指導。開發新技術將使森林發展技術進入一個適應新時代的管理制度和森林發展模式的新時代。采取嚴格辦法,停止開采自然森林,加速生態建設,重點是商品林業,保護自然資源。為了保護自然森林資源,要通過有力的植樹造林和用工業森林取代自然森林的開發。
森林旅游問題及對策研究開提報告
選題依據:森林旅游是伴隨20世紀70年代世界環境認識運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壞森林的條件下,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是越來越受各國游客歡迎和重視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觀光旅游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游客轉向休閑、自由、經濟的森林旅游。開展森林旅游,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走進自然,欣賞自然的興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在看到森林旅游發展前景較樂觀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森林旅游業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臨著森林旅游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森林旅游區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我們應對森林旅游的真正內涵加以研究,結合我國的實際制訂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規和管理措施,充分認識到森林旅游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游。我們也應處理好保護對象與森林旅游的關系,處理好保護區內群眾關系,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保意識,使森林旅游成為對旅游者進行生態教育的一所大學校,以此來保護我們的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使森林旅游業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可行性論述: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好森林旅游所面臨問題的對策,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是林業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程度,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措施,是盡快綠起來、活起來和富起來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
相關手段和方法: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演繹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實地訪談;網上瀏覽等方法來收集資料。運用林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過對森林旅游的現狀,作用和地位及國內外森林旅游發展的現狀的簡單闡述來對森林旅游的概況作一個簡要的敘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擬對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原因進行剖析,通過對問題的剖析來達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作用。同時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第三部分:解決好森林旅游面臨的問題的對策通過對森林旅游現存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剖析來尋找并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相應地采取解決問題的措施來對現存問題加以解決。
2004年10月20日—2004年11月10日,收集資料,擬訂論文題目,撰寫論文提綱并與指導老師進行交流。2004年11月11日—2004年11月30日實地調研,相關訪談,擬草稿。2004年12月01日—2004年12月20日撰寫論文初稿。2004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30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二稿。一周內根據指導教師的點評,完善論文,并做好答辯前準備。2005年06月19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進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