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要同情不要憐憫

時間:2022-07-28 08:48:00

導語:安慰:要同情不要憐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慰:要同情不要憐憫

1.安慰如同“雪中送炭”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逆境常多于順境。不幸的事,人人難免。身處逆境,面對不幸,當事者不僅本人需要堅強起來,也迫切需要別人的安慰。人是社會的動物、合群的動物、有感情的高級動物。痛苦再加孤寂,痛苦倍增;痛苦有人分擔,痛苦減半。“患難見真情”,安慰如“雪中送炭”,能給不幸者以溫暖、光明、力量,幫助他分擔痛苦、減輕精神重負、重振前進的勇氣。給予不幸者以安慰,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當至親好友遭到不幸時,及時送上真誠的安慰,更是你應盡的責任。

探望身患重病的不幸者,不必過多談論病情。有關的醫療知識,醫生已有交代、說明,勿需你再多言。如果對方本來就背著重病的精神包袱,你再談及過多,勢必包袱加重。你應該多談談病人關心、感興趣的事,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減輕精神負擔。如能盡量多談點與對方有關的喜事、好消息,使他精神愉快,心寬體胖,更有利于早日康復。醫生送去治療身體的良藥,親友送去溫暖人心的情感都是根治重病必不可少的。

對于因生理缺陷或因出身、門第被人歧視的不幸者,由于不幸的原因有些是先天的,并非全是人為的。勸慰時應多講些有類似情況的名人的模范事跡,鼓勵他不向命運屈服,抵制宿命論的思想影響,使他堅信只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仍然能夠爭取人生的幸福。實現人生的價值。

安慰喪親的不幸者,不要急于勸阻對方的慟哭,強烈的悲痛如巨石積壓在心頭,愈久愈重,不吐不快,讓其宣泄、釋放出來,反而如釋重負,有利于較快恢復心理平衡和平靜的狀態。你應當注意傾聽對方的回憶、哭訴,并多談談死者生前的優點、貢獻,人們對他的敬仰、懷念。死者的生命價值越高,其親屬就愈感寬慰,并有可能化悲痛為力量,去發揚死者生前的優點,去完成死者未盡的事業。

對于胸懷奇志而又在事業上屢遭挫折、失敗的不幸者,最需要的是對其強烈的事業心的充分理解、支持。對于他們,理解應多于撫慰,鼓勵應多于同情,憐憫是變相的侮辱,敬慕是志同道合的表現。你不必勸慰對方忘掉憂愁、痛苦,更休想說服對方隨波逐流,放棄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是幫助對方總結經驗教訓,分析面臨的諸多有利不利條件,克服灰心喪氣的情緒,樹立必勝的信念,并共同探討到達事業頂峰的光明之路。這就要求你對他所從事的事業,有一定的了解,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知音。

我們的人民是富有同情心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又善良、重情義的民族。在我們民族的語言中就有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失敗是成功之母”等一大批專用于安慰、鼓勵不幸者的諺語、格言、典故,在民間流傳千百年致今仍然經常被用來安慰不幸者。

2.要同情,但不要憐憫

同情,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把別人的不幸當成自己的不幸,從感情上產生共鳴。但彼此應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思想感情,給對方以精神上、道義上的支持,并分擔對方的感情痛苦。有時,同情還可以包含著敬佩、敬愛、敬仰之情。同情是一種真心實意的善心。憐憫,不是平等的思想感情交流,不是精神上、道義上的敬贈,而是一種上對下、尊對卑、富對貧、強者對弱者、勝者對敗者、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感情施舍。施主對被接受施舍者,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一種幸運感、優越感,或多或少有輕視、小看對方的意思,包含有偽善的成份。同情的話語,有勸慰有鼓勵,語氣低沉而不乏力量,而且盡量不當面說出“可憐”、“造孽”等詞語。憐憫的話語,只有一味的悲傷,語氣低沉、無力,而且把“可憐”、“造孽”等詞語經常掛在嘴邊,仿佛在欣賞、咀嚼對方的痛苦。

對于事業心強、自尊心強、個性強的強者,對于一切真正的男子漢、女強人乃至有志氣的少年,無論其處境多么不幸,憐憫都是一種變相的侮辱,只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激起他們的反感,從而從心理上拒絕接受。對于老幼病殘與弱者,單純的憐憫也只能促使他們沉溺于悲痛、絕望的深淵而難于自拔,更談不到振作起來,從軟弱變得堅強一些,向不合理的世道、不公平的待遇、不幸的命運進行必要的抗爭。

在感情的海洋中,同情是鹽,憐憫是污泥。安慰需要同情,但不要憐憫。

3.謊言有時勝過真話

謊言不一定是壞話,真話也并非是百分之百的好話。離開了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忽視了動機與效果的統一,以絕對化的好壞來衡量真話謊話,就不符合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原理,也失去了判斷是非的客觀標準。善良的謊言,有時勝過不該說的真話。

對于身患絕癥的病人,只能把病情如實告知其家屬,而對患者本人,仍應重病輕說,并經常祝他早日康復,以便他平靜地度過一生最后的歲月。如果謊言居然喚起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增強了他同病魔斗爭的意志,就有可能使生命延續得更長久,甚至戰勝死神,真正恢復了健康。醫學史上不乏這樣的人間奇跡。對于本來就感情脆弱、意志薄弱、身體虛弱的不幸者,其心靈已經傷痕累累,不堪重負。如再傳來噩耗,就有可能因承受太沉重的打擊而一蹶不振,甚至危及生命。如遇到這種特殊情況,與其立即如實相告,還不如暫時隱瞞真相,然后逐步旁敲側擊,待對方已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再實言相告,并加以勸慰。

善良的謊言,其用心當然也是善良的,即為減輕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幫助不幸者重振生活的勇氣。當事人以后明白了真相,只會感激,不會埋怨。即使當時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謊話,通情達理者仍感到溫暖、寬慰。因為他是被關懷、愛護,而不是被欺騙、愚弄。明知會加重對方的精神痛苦,仍要以真話相告。如不算壞話,也該算蠢話。即使不懷惡意,至少也是不明智的。

當然,社交生活中真話應該永遠占主導地位。只有萬不得已時,才用善良的謊言安慰人。凡是安慰的話語,無論真話謊話,最好身體距離較近,以示雙方關系的親近,并且語氣較輕、聲調較低、語速較慢,如春雨甘露滋潤傷痕累累的心田,以利于對方劇痛的心情盡快恢復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