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1 23:31: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作文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作文教育

人文教育下作文教學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教育的推進,人文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的人文化被教育界人士廣泛關注,作文是語文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實施人文化的措施。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重視作文教學的人文化,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益處。

【關鍵詞】人文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措施

對于小學教育來說,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及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水平。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如果想將人文化融入課程教學之中,需要的不只是對學生有足夠的人文關懷,還要將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人文思想傳授給學生。因此,在人文化的教學視角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更多嘗試,完善自身的教育手段,理解人文精神,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學習時體會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一、在情感寫作之中融入人文精神

對于小學作文而言,其優秀的判定標準有兩個,一是要內容真實、生活化,二是要有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若一篇文章能滿足以上兩點,那么這篇文章就可以說的上是小學模范作文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的作文更具真情實感,同時,教師要教學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寫出自己的真實事跡,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以保證在作文中學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小學生思想單純簡單,比較容易引導出學生的真實感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以生活中的片段為主題,創作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布置一篇主題為“我愛我的班級”的作文,讓學生感受到融入班集體的重要意義。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班級將會陪伴其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學生認識到班級的意義十分重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班集體。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與同學相處時的快樂、對教師的感激以及集體相處的感受,體現出學生的真實情感,具有較高的人文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能體會班級中的情誼,同時也可以表達出對教師的情感,增加班級凝聚力,感受到人文主義精神。

二、在多媒體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

查看全文

淺談品德教育于作文教學

一、明確何為“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即道德教育。學生的道德品質,主要是在家庭、學校的道德教育和社會風尚與社會輿論的影響熏陶下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關鍵還是要在提高認識、誘發情感的基礎上指導行為,使學生的道德意識外化為道德行為。

二、明確“品德教育”對象

品德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園丁,不但要善于發現并勤于鏟除學生心靈里的雜草,更要善于、樂于雕飾學生的心靈。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著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使他們成為創造之人呢?作為教師應注意并選擇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每一個“創造之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中發現學生心靈園里滋生的雜草,尋找教育和培養學生的良好機會。

三、寓品德教育于作文教學中

語文學科是最靠近生活的學科之一,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注重把品德教育融入語文課堂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四種方式呈現品德教育:開放化,如結論的開發、品德知識本身的開放、思考問題的思路和視角的開放等;情境化,要求品德知識呈現的情景應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生活、情景方式多樣化,如模擬情景、體驗情景、道德兩難情境等;過程化,品德知識的呈現由提供結論變為引導學生思考,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體驗、分析、辨識等方式,自主得出結論;動態化,品德知識點的呈現要與活動融為一體,把獨白式的知識變為對話式的知識。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最好的形式便是在作文上。以一次作文訓練為例,我曾經特地布置了一次作文《我想對您說》,結果,讓人目瞪口呆:在我所帶的兩個班級中,大約有六分之一的同學在那次作文中直接或者間接流露出對父母、親人的不理解、怨恨甚至討厭之情。有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那天上課到一半,我忽然發現爸爸正站在我們班的窗口外張望著班里面。他給我送來了一件較厚的外套??墒?,他那寒酸樣讓我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有位同學寫道:“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我的主意,有我的自尊。可我的母親總是像小學那樣愛管閑事,經常打電話給我的老師問這問那,還經常跑到學校來找我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了解我的情況,難道她不知道她這樣做很煩人嗎?”有位同學這樣寫:“段考結束,我們要開家長會,我讓父親不要來參加了,沒什么好參加的。但是,那天我的父親還是來了,我永遠記得他頭戴草帽,衣衫襤褸,穿著一雙破涼鞋,形如乞丐。當同學們知道這是我父親時,我感覺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真恨不得馬上鉆到地底下去?!比绱硕嗟膶W生在一次作文中流露出如此不健康的、有失品德的思想,是我從教這些年來第一次發現。看到這些文字,我內心發寒,想想這些孩子的不孝,我有大罵他們一頓的沖動。經過一番的思慮,我最終還是控制了自己,不記得曾經在哪看過這樣的一段話:“教育應該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感動,是一種獲得提高與完善的過程;教師應該使學生心靈的荒漠變成‘綠洲’?!苯裉欤颐鎸Φ倪@一群十二三歲的少年,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他們,引導、感動才是上策。于是,我利用這次的作文講評課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品德教育,在學生重新交上來的作文及后面寫的作文中,字里行間,我看到同學們已經洗滌了心靈的污穢,用圣潔之鏟除掉了心靈的雜草,高尚之德已潛滋以長。摩羅說:“心靈因為細膩而偉大,生命因為關懷而多情。理性的頓悟,靈魂的升發,需要理解;心靈的舒展,視界的敞亮,需要寬容;情趣,往往在理解的天空里綻放歡顏;創意,也每每在寬容的氛圍中翩然而至。”我想,作為教師,我們應深諳此道理。努力做一個“心靈細膩而偉大”的人;努力與孩子們親近;努力讓孩子們在我們的引導中,得到“理性的頓悟,靈魂的升發”,讓他們“在理解的天空里綻放歡顏”,讓他們的創意“在寬容的氛圍中翩然而至”。

查看全文

作文教學與思想教育的關系

一、作文評價時進行全班性思想教育

作文評價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作文評價時進行思想教育也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覆蓋全體學生。同時,同學之間可以互相監督。我在練寫《我的爺爺》或《我的奶奶》一文時,通過批改發現了一些思想性的問題。于是,我在評講作文時說:“各位同學,你們愛你們的爺爺奶奶嗎?愛你們的爺爺奶奶的請舉手。”全班同學都舉了手。我接著問:“為什么愛他們啊?”同學們有的說:“我爺爺奶奶跟我住一起的,他們為我洗衣燒飯?!薄拔夷棠處夜涑匈I我要的東西”“我爺爺奶奶在鄉下種田,很勤勞,他們上城來總是帶許多農產品,比如草雞蛋。”“我奶奶還給我零花錢。”我說:“即使他們什么都沒做,但他們是你爸爸的父親和母親,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也愛他們,對不對?”學生齊聲說:“對!”我接著說:“可是我們同學當中有些人卻把爺爺的外貌寫的很丑,奶奶的樣子描寫的很難看,表現出對爺爺奶奶的厭惡。事例也是說爺爺奶奶的臟,遲鈍和落后的。你的爺爺奶奶真的就是你寫的那樣嗎?即使真的那樣你怎么忍心把愛你的,你也愛的爺爺奶奶的缺點寫出來呢?你怎么就沒有用一雙愛的眼睛去發現他們的美,去發現他們的好呢?是不是有些對不起他們呀?現在給你們機會,把你們爺爺奶奶的壞話改掉,再寫寫他們的好。”學生們都動筆了。學生們修改的句子時就有了“我爺爺皮膚比較黑,也比較粗糙,那是因為長年在田里勞動,風吹日曬造成的。爺爺帶給我們的米是那么晶瑩剔透,草雞蛋是那么光滑圓潤,就像他關愛我們的心?!薄澳棠屉m然滿臉皺紋了,但慈祥的她笑起來像盛開的菊花?!薄拔夷棠虒ψ约嚎尚饬?,但給我零花錢時卻從來沒有小氣過?!贬槍Α犊鞓返囊惶臁罚疫@樣評價:“老師不怎么欣賞快樂的一天是過生日時,同學送禮物,開生日派對,吃喝玩樂。老師很欣賞快樂的一天里學會了某項技能,幫助別人,做家務,甚至是參觀風景名勝。同學們說說這是為什么?”學生們通過我的作文評價意識到快樂不能僅僅是吃喝玩樂,要有意義,要有生活品位。這樣的作文評講從思想教育入手,教育學生追真向善,熱愛生活,感恩親人,提高生活品位,提升思想境界。有了健康向上的思想何愁沒有好思想的文章呢。

二、面談交流進行個別思想教育

在批閱作文時如果發現一些個性的思想問題,或者某些學生的思想問題不適宜在全班交流教育時,這時就應該進行個別交流談心,引導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積極向上的思想。班上有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反映家庭中父母經常吵架,表達出對父母的不滿。我向學生了解情況,告訴他做大人也有做大人的難處,孩子要理解父母。父母吵架,做孩子的要從中調解,做家庭和諧的催化劑,而不應該疏遠討厭父母。同時,我也打電話與其家長聯系,告訴他們孩子的心聲,勸他們為了孩子,夫妻間彼此忍讓一些。這樣的情況我遇到好幾個,都做了耐心教育,妥善處理。用愛心教育學生,用愛心感動家長,讓孩子理解父母,關愛父母,同時得到更多的家庭的溫暖。再次批閱這些孩子的作文,多了份理解、寬容,也多了份快樂。

三、作文批語中滲透思想教育

作文其實是學生與老師的書面交流,而作文批閱就是老師與學生的書面交流了。在作文批閱時發現學生思想上的小問題及時的指正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作文批閱時針對學生的作文內容經常會有這樣的話:“你是個勤勞善良的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你真懂事,你的孝心讓老師感動!”“你怨老師太嚴厲,怎么就沒想想自己做的事太錯誤,嚴是愛,松是害哦!”“罵人可不好,要團結同學啊!”“你居然打小動物,不好?!秉c點滴滴的愛心批語,感化著學生,也引導著學生。堅持在作文教學中學會傾聽,適時進行思想教育,多思考,勤交流,相信我們的語文課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成效,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查看全文

作文教育思想管理論文

葉圣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內容豐富,說理透徹,博大精深。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從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和教益。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葉老“立誠”的作文教育思想。

1924年,葉老在《作文論》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誠實含著以下的意思:從原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薄凹偃粲兴戆?,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薄疤搨巍⒏】?、玩戲,都是于誠字正相反對的?!?《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頁。)這里所說的“誠懇”、“嚴肅”的“態度”,其實質是做人的品德問題;所說的“原料”的“真實”、“深厚”也就是文章內容上的“求誠”。顯然,葉老按照“求誠”的要求,把做人與作文聯系在一起。1962年,葉老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明確提出“為文”“立誠最為貴”。1962年12月28日,葉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對早期“求誠”的觀點進一步發展完善,對“立誠最為貴”作如下解釋:“承詢‘立誠最為貴’一語。此語自‘修辭立其誠’來,無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養,實際鍛煉,亦復包蘊在內。茍德之不修,實之不講,雖自以為‘有物’,自以為‘由衷’,猶未‘誠’也。”這個解釋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給文章的“立誠”下定義;第二是說文章的“立誠”應包括品德的“立誠”在內;第三是說品德的“立誠”決定著文章的“立誠”。不難看出,葉老把“立誠”作為人格修養和文章的完善統一的理想境界,闡明了做人與作文的關系。葉老的這個觀點,在1981年8月26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闡述:“話與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幾分品德知識能力只能說幾分的話,寫幾分的文。只會打折扣,不會超過增多。所以說或寫似技能而非技能,實際是其人的表現,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說一首詩也如此?!?《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頁。)綜觀葉老從早期到晚年的“立誠”主張,其內容、觀點完全是一致的??梢哉f“立誠”貫穿葉老作文教育思想的始終,是葉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誠”是中學生乃至社會一般成員寫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呢?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以為需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教育學生把精神“立誠”放在首位

葉老強調,作文要“立誠”先要做人“立誠”。他說:“‘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空口念著是沒用的,應該去尋到它的源頭,有了源頭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來?!?《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頁。)這里所說的“源頭”即生活的充實、精神的純粹和人格的高尚。他用司馬遷和杜甫的例子說明這一點:“我們歡喜讀司馬遷的文,認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業、游歷以及偉大的志操。我們歡喜詠杜甫的詩,稱他是大詩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熱烈的同情與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個生活空虛的真的文家,我們只好說無能了?!保ā度~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頁。)這兩個例子精辟地說明了在寫作活動中人格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葉老曾建議,各種論寫作的書都應該寫一段“做人論”,非此不足以引起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葉老認為,指導中學生寫作也必須從“立誠”出發,把“做人”與“作文”很好地統一起來。葉老諄諄告誡教師,指導學生作文不能只著眼于技能,必須時時顧及學生“其人”這個整體,把精神“立誠”放在首位,重視對學生志操的陶冶,訓練思想,培養感情,鍛煉觀察。教師訓練學生作文能力,首先應該著重在這些方面。倘若他們養成了“誠實”的品德,思想方法是正確的,思維日漸縝密完善,情感日漸豐富純真,觀察也日益敏銳周到,他們的作文就不難做到理真、情切、意達,自然會寫出“立誠”的佳作。如果教師指導作文專務形式技巧,讓學生在各種優秀作文選和應考練習冊中尋找秘方訣竅;在作文評講修改上只把眼光盯在字句雕琢、表達方式上,這就本末倒置了。其結果是終其身而不能達到理真、情切、意達的目的,與作文“立誠”的目標相去甚遠。

二、引導學生樹立“有所為而作”的態度

查看全文

作文教育思想管理論文

葉圣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內容豐富,說理透徹,博大精深。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從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和教益。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葉老“立誠”的作文教育思想。

1924年,葉老在《作文論》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誠實含著以下的意思:從原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薄疤搨巍⒏】?、玩戲,都是于誠字正相反對的?!?《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頁。)這里所說的“誠懇”、“嚴肅”的“態度”,其實質是做人的品德問題;所說的“原料”的“真實”、“深厚”也就是文章內容上的“求誠”。顯然,葉老按照“求誠”的要求,把做人與作文聯系在一起。1962年,葉老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明確提出“為文”“立誠最為貴”。1962年12月28日,葉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對早期“求誠”的觀點進一步發展完善,對“立誠最為貴”作如下解釋:“承詢‘立誠最為貴’一語。此語自‘修辭立其誠’來,無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養,實際鍛煉,亦復包蘊在內。茍德之不修,實之不講,雖自以為‘有物’,自以為‘由衷’,猶未‘誠’也?!边@個解釋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給文章的“立誠”下定義;第二是說文章的“立誠”應包括品德的“立誠”在內;第三是說品德的“立誠”決定著文章的“立誠”。不難看出,葉老把“立誠”作為人格修養和文章的完善統一的理想境界,闡明了做人與作文的關系。葉老的這個觀點,在1981年8月26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闡述:“話與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幾分品德知識能力只能說幾分的話,寫幾分的文。只會打折扣,不會超過增多。所以說或寫似技能而非技能,實際是其人的表現,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說一首詩也如此?!?《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頁。)綜觀葉老從早期到晚年的“立誠”主張,其內容、觀點完全是一致的??梢哉f“立誠”貫穿葉老作文教育思想的始終,是葉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誠”是中學生乃至社會一般成員寫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呢?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以為需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教育學生把精神“立誠”放在首位

葉老強調,作文要“立誠”先要做人“立誠”。他說:“‘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空口念著是沒用的,應該去尋到它的源頭,有了源頭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來?!?《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頁。)這里所說的“源頭”即生活的充實、精神的純粹和人格的高尚。他用司馬遷和杜甫的例子說明這一點:“我們歡喜讀司馬遷的文,認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業、游歷以及偉大的志操。我們歡喜詠杜甫的詩,稱他是大詩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熱烈的同情與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個生活空虛的真的文家,我們只好說無能了?!保ā度~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頁。)這兩個例子精辟地說明了在寫作活動中人格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葉老曾建議,各種論寫作的書都應該寫一段“做人論”,非此不足以引起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葉老認為,指導中學生寫作也必須從“立誠”出發,把“做人”與“作文”很好地統一起來。葉老諄諄告誡教師,指導學生作文不能只著眼于技能,必須時時顧及學生“其人”這個整體,把精神“立誠”放在首位,重視對學生志操的陶冶,訓練思想,培養感情,鍛煉觀察。教師訓練學生作文能力,首先應該著重在這些方面。倘若他們養成了“誠實”的品德,思想方法是正確的,思維日漸縝密完善,情感日漸豐富純真,觀察也日益敏銳周到,他們的作文就不難做到理真、情切、意達,自然會寫出“立誠”的佳作。如果教師指導作文專務形式技巧,讓學生在各種優秀作文選和應考練習冊中尋找秘方訣竅;在作文評講修改上只把眼光盯在字句雕琢、表達方式上,這就本末倒置了。其結果是終其身而不能達到理真、情切、意達的目的,與作文“立誠”的目標相去甚遠。

二、引導學生樹立“有所為而作”的態度

查看全文

學生創新能力需要開放作文教育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創造力,使其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已經成為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如何改進我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就順理成章成為語文教師的研究課題。作文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是語文在現實生活中最廣泛的應用,也是人文表達最直接的方式,相對于閱讀來講,它本身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創造。我們必須從學生、教師和兩者的交流等多方面來改革作文教學,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寫,寫他們想寫的、愿寫的,讓教師主動的去教,教他們如何去品味人生,品味喜怒哀樂,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交流者與合作者。開放我們作文教學的主體與客體,培養出有時代精神的創新人才。因此,要在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作文教學無疑是一條捷徑。

一、開放學生思維

語文教學由于受到種種局限,一直以來變化不大:從寫人到記事,從游覽到抒情,無非是那么幾種格式,幾個題目,有些甚至陳舊到三年級用過,四年級又見,到了五年級換個模樣又出來的地步,不但學生厭了,連批閱的老師也麻木了。我們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但凡記人皆是‘我的表弟’,只要記事就為‘一場乒乓球”’,文字倒是越來越嫻熟,什么新意也沒有。

“文者,明道也;文者,表情也”,文章的目的不同,其風格、體裁也會相應的不同,現在寫作的目的卻背離了作文的原意,讓孩子為文而文,使寫作成為學生的負擔,成為他們丟之不去的包袱,這包袱甚至會一直跟他到高中,也就難怪學生越寫越反感了??上攵?,這種心情下寫出來的文章只能是應付差事,既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個性的發展,更談不上創新了。

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要改變我們寫作的目的,實現“我手寫我心”,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什么時候寫就什么時候寫,只要寫得真、寫得實、寫得發乎情止乎禮,就沒有什么不可說、不可寫的。韓寒的《三重門》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他為什么能夠風靡一時,只是因為它出自一個孩子的內心,我相信這決不是教師給個題目,講篇范文就能教出來的。每個學生內心都有一塊明鏡,映照著生活的喜怒哀樂,只要他們把這塊鏡子擺出來,就是一篇絕佳的文章。

因此,我取消了但在作文課上寫作文的要求,取消了一周一篇作文的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把文章放在平時,有所感就有所記,有所觸便有所寫,真正把寫作變成學生心靈的抒發。在作文課上,我只是將他們平日的作文講評一下,點明優劣,再讓寫作者講講當時內心的體驗,讓其他人觸類旁通,激發寫作欲望。

查看全文

農村初中作文教育方式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教師雖在這方面下了苦功,也采取了一些方法,但往往是收效甚微。而在學生方面,寫作也常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嘆息。尤其是在農村中學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要解決作文教學中師生的雙重困惑,教師要將課外閱讀與說話能力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一、課外閱讀與說話能力訓練結合,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寫作沖動,產生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筆者認為,應首先抓課外閱讀與說話能力訓練,并使二者緊密結合。

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鼓勵師生在不加重負擔的前提下自愿訂閱或借閱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同時,還應解決好閱讀課外讀物的方法和時間問題,一般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讀。教師根據需要可以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學生或在課堂上閱讀,或去圖書館閱讀。

在此基礎上,尋求與“說”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利用當天語文課的前五分鐘,分兩人一組,每人講兩分鐘。要求每人認真對待自己的兩分鐘,講話力求生動形象,吸引人。講話題目自擬,內容自定,可以是一段新聞、一段名言、一個成語故事、一件身邊的事等等。講話完畢,互評優劣。這樣,每學期每人可講五至六次。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就會由開始的朗讀摘抄的材料,發展到后來的抽簽即席演講,說話就會由短變長,語言也相應會由干癟無味變得形象生動。同時,這一活動的開展,又會使學生自覺地利用課余時間讀有益的課外書籍,收到了讀促說、說促讀的雙向效果,寫作的源頭活水就來了,寫作的興趣便自然產生了。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作文創新

查看全文

小議鄉下高三作文教育

摘要通過認真學習“走進新課程叢書”中的《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和2003年教育部制定并頒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提出的“表達與交流”的教學目標,并結合農村中學的教學實際情況,筆者提出“引導·積累——合作·自主——強化·發展”的高三作文教學模式,并在教學的反復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引導積累合作自主強化發展

教育信息化的腳步越邁越快,由城市向農村推進?!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9條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有廣度、有深度,值得語文教師認真學習并付諸教學實踐。但長期以來學生的作文水平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沒有體現出應有的“梯度”。到了高三,對于作文教學,不得不絞盡腦汁,有個良策才好。在這種情形下,我提出“引導·積累——合作·自主——強化·發展”的高三作文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時間安排上有相對明顯的兩個階段,“引導·積累”和“合作·自主”是同步進行的,以“引導·積累”為主,以“合作·自主”為輔,但“自主”是目的。所以“引導·積累”和“合作·自主”是第一階段,這階段安排在高三上學期;第二個階段是“強化·積累”,安排在高三下學期。這種模式集中體現《新課標》的目標要求,旨在“立人”,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與“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循序漸進”、“教學相長”等教學原則緊密相結合。

“引導·積累——合作·自主——強化·發展”作文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要求和特點。

一、引導的積極性、正確性,積累的廣泛性、系統性

“先生引入門,修行在各人”,因為寫作基礎薄弱,寫作習慣不好等原因,到了高三總復習時,最為困惑的是如何搞好高三作文模塊的系統復習。我認為首先在引導、積累,針對學生狹小的“三點一線”的生活圈子,引導他們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源頭活水”上做積累;針對學生“血氣方剛”的情感特點,引導他們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在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以及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發展創造性思維上積累;針對學生平時語言單調、枯燥并夾雜方言的情況,引導他們多說,并用普通話對話、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主張,達到聽說能力和詞匯量、語言正確、流利表達的積累;針對學生平時忽略清晰、工整書寫,引導他們養成正確、清晰、工整地書寫;等等。我主要采用的是每天一文言短文引導積累法。

查看全文

中學作文教育的嘗試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但作文教學一直以來又是最令師生頭疼的問題,往往是付出多,收效少,我在幾年的作文教學中作了以下嘗試:

首先要以學生的情感興趣為主。孩子們思維活躍,敢想敢做,富于創造精神和表現欲望。所以在初學寫作的時候,我們不要給他們規定太多的內容、框架,最好放開手,鼓勵孩子自己去寫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不論寫多寫少,只要能表述出他想說的意思就給予肯定,以此培養寫作的興趣,樹立寫作的信心。

其次,我們要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如觀察順序、構段形式、描述方法等,并適時進行小練筆,這樣對于提高寫作的技巧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我們的作文指導除了教材中有計劃的系列習作外,也可以根據孩子所處的環境,經歷的事情隨機展開,引導學生進行即興作文的訓練,因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突發事件中,學生會有感而發,這樣表達得更真實。例如一次正在上課時,外面忽然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聚集到了窗外,于是我索性改變一下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觀察雷、電、風、雨,孩子們的興趣極其高漲。在交流所見、所聞、所感時,談得十分生動,很自然得就用上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這時再讓他們寫這第一場雨,結果孩子們寫得很不錯。

這種作文指導可以不受固定模式、場景的束縛,即使孩子在家也可以進行,如讓他們寫些自己家中養的小動物、植物,寫寫發生在鄰里之間的事情,甚至寫些看一個電視節目后的想法等等,只要適時引導孩子關注生活中的這些細節,并及時記下自己的真實感受,便是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以后再寫同類作文時,孩子就不必擔心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了。

最后,我們還要注重習作的評價,我們應以欣賞者的角度,用肯定的語氣去評價孩子們的習作,在鼓勵中提出修改的意見及方向,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和成功,并學著主動修改自己的作文。

查看全文

作文教育中的真情實感

回憶前幾年的教學生涯,最棘手的事莫過于作文教學了。一提到作文,學生們往往興趣索然,望而生畏。作文難,難在哪里呢?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目睹這一困境,為了使學生在寫作文時能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在作文教學中,我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自主擬題,奮筆疾書

我遇到過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在寫命題作文時唉聲嘆氣,冥思苦想,而平時寫的日記卻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命題作文是老師出題學生寫,題目太大太空洞,使學生產生了“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命題作文是要“我”寫,讓學生缺乏興趣,而寫日記則是“我”要寫,學生樂意,主動性強。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我想,應該把命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倡學生自主擬題。

讓學生自主擬題,我們可以先搞活動,再布置作文,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在三年級的一次習作課上,我就先讓學生在家中學燒一道菜,然后在教室里舉行“快樂的品嘗會”活動。活動過后,讓學生自擬題,自由寫作。一會兒,學生們個個奮筆疾書,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題目躍然紙上:《溫馨時刻五分鐘》《美味大世界》《饞嘴貓比賽》《免費大餐》……孩子們從一個個獨特的視角寫下了他們親自經歷過的事情。他們的作文不僅題目新穎有創意,文章的內容也讓人眼前一亮。

二、直抒胸意,廣開言路

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你就會發現,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語,可遺憾的是,孩子們在寫作文時卻常常是眾口一詞,缺少創意和個性,從中感覺不到他們對生活獨特的感悟和活潑燦爛的天性?!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習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創意的表達”。為此,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感悟和個性寫出來,是老師們在作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應該能做到的事。我經常用鼓勵來“獎賞”學生的創意,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如,當孩子說出“我想……”“我認為……”這樣有創意的話時,我就用“這是你的”“這是你的獨立創造”等話語來鼓勵。學生們受到鼓勵后寫作文時越來越用心,文筆也越來越好。如學生傅強的習作中這樣寫道:“正當我們玩得高興時,我不小心踩到了何為的涼鞋,它那又破又舊的鞋被我這么一踩,‘面部’全被掀掉了。突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一只發怒的豹子,大聲吼道:‘你眼睛瞎了,看我怎么收拾你?!S即還給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光。當時,我被打得眼冒金星,但只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從牙縫里擠出了幾個字:‘我……我不是故意的……’但轉念一想:畢竟是我自己干了壞事,誰叫我不小心呢!還是忍氣吞聲,認倒霉罷了……”讀完這段,我們可以發現,傅強把與同學的這個小摩擦寫得活靈活現。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一點鼓勵,讓學生能大膽說話,讓他們養成創意表達的習慣,他們在寫作文時就不會無話可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