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9 07:19: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轉換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厚板轉換層結構設計研究

1工程概述

工程的施工地點為福建省廈門市湖濱北路與長青路交叉口的東北角,原建筑為高層建筑群。要進行施工的建筑群屬于塔樓建筑,整體由地下室與上部建筑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的樓層數分別為2層與30層。設計前期調查表明該塔樓的地下室及1#、2#塔樓已經于1995年12月完成施工。本次設計對3#、4#、5#樓原設計戶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通過不斷的結構試算,對基礎及地下室結構進行受力分析,確定了上部各塔樓能建設的層數,擬訂了建筑方案。經過對結構方案的比對論證,本項目確定采用多塔帶厚板轉換層結構型式,結構體系由下部框剪結構轉換成上部剪力墻結構,且上部建筑接近一半剪力墻需要在三層樓面處轉換。多墻帶厚板轉換結構屬于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超出規范要求,需要進行專項審查。原設計3#、4#、5#樓下部一、二層相連形成大底盤,現設計保留原設計的大底盤,利用原有3#、4#、5#樓墻柱修改成新的3#、4#、5#樓平面,并在原裙房處增加一幢6層高的6#樓。塔樓部分每幢樓之間用伸縮縫(防震縫)隔開形成上部四個塔樓。平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

2結構設計說明

2.1結構設計依據。在對本工程進行結構初步設計的時候主要遵循了《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等有關規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所在地區的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場地類別II類,特征周期Tg=0.35sec。100年一遇的基本風壓0.95kN/m2,地面粗糙度B類,風載體型系數1.4。本工程地質詳勘報告。地下室部分抗震鑒定報告。2.2工程選定的設計結構。本次設計選定的設計結構主要有裙樓結構及塔樓結構兩部分。設計結構選定如下:1)裙樓結構維持原設計的框剪結構本次工程為兩層裙房,東西長127.6m,地下部分已完成施工且沒有預留變形縫,故裙樓采用后澆帶及跳倉法施工,其中厚板中不設后澆帶采用跳倉法施工,厚板與其他屋面采用后澆帶處理。2)塔樓結構本工程3#樓22層建筑物高度69.98m,4#樓29層建筑物高度90.28m,5#樓17層建筑物高度56.98m,這三個塔樓均采用剪力墻結構。6#樓6層建筑物高度21.8m,采用框架結構。根據主樓與裙樓豎向構件關系,將3#、4#、5#塔樓結構采用厚板轉換層轉換,轉換厚板設于2層屋面(3層樓面),4號樓轉換板上承托28層,轉換板厚為1.8m。3號樓轉換板上承托21層,轉換板厚為1.5m。5號樓轉換板上承托16層,轉換板厚為1.5m,厚板長約98m。整體結構單元網格示意圖如圖2所示。

3厚板轉換結構計算

為了精確分析轉換板的內力,本文采用實體單元對轉換板進行有限元模擬,同時與其他結構構件形成三維空間力學模型。這樣未對轉換板的邊界條件作任何簡化。采用大型有限元軟件ANSYS對整體結構進行計算分析,重點分析轉換板的內力和變形。計算分析時考慮三個塔樓和轉換板整體作用效果。在ANSYS軟件建模時,轉換厚板采用實體單元,每個結點含有3個未知數。剪力墻和樓板采用殼單元,每個結點含有6個未知數。框支柱和普通梁采用三維空間線單元,每個結點含有6個未知數[1]。3.1厚板轉換層結構荷載計算。本工程對于厚板轉換層結構的荷載計算主要分為恒載、活載、風載的計算。1)厚板轉換層結構恒載計算恒載包括結構構件自重和附加荷載(各種設備、建筑裝飾和填充墻)。在ANSYS軟件中,結構構件自重按慣性力來計算,可只需輸入附加荷載。樓板、梁和墻輸入的荷載數值來自于SATWE模型。從各塔樓下轉換板的豎向位移來看,轉換板上最大位移均發生在框支柱與核心筒相連的大板上,并且位于懸挑部位[4]。4號樓豎向最大位移為2.122mm,3號樓豎向最大位移為2.272mm,5號樓豎向最大位移為1.918mm。轉換板的最大位移不是發生在最高的4號樓,而是在3號樓。由于3號樓轉換板上承托21層,而且板厚僅為1.5m,因此3號樓處的轉換板在設計時也應加以重視。2)厚板轉換層結構活載計算活載均作用在樓板上,樓板輸入的荷載數值來自于SATWE模型?;詈奢d的計算量關系到了z向位移數值,通過SATWE模型的活荷載計算得出活荷載在各樓層中的分布并不均勻、各豎向構件分配的軸力差距在增大的結論。3)厚板轉換層結構風載計算ANSYS軟件將各樓層的風荷載數值均勻分配到各抗側構件在樓蓋處的節點上,這樣可保證風荷載作用數值的準確性。在x向、y向風載作用下,整體結構和框支層的x向、y向會發生變形。計算結果顯示風載值還在合理范圍內。3.2結構模態和等效剛度比計算。轉換層上下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計算應參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對計算等效側向剛度比的模型要求,采用三維空間模型,上部結構取3層,高度為8.0m。下部結構取2層,高度為9.8m。分別考慮兩個主軸方向(x向、y向)的等效側向剛度比,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式計算。從而得到結構在x、y兩方向上轉換層上、下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分別為0.360、0.454,均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的限制要求。3.3結構地震指數及位移計算。在ANSYS軟件分析中,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來計算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本工程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設計,以此規范給出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為依據,乘以重力加速度,得到加速度反應譜曲線。本工程地處II類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反應譜最大影響系數0.12。在用ANSYS軟件計算時,各振型以位移為基礎進行作用效應的組合,采用CQC法計算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在結構計算時,將數值分別作用在結構x向、y向上,計算出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包括結點位移、單元力和層剪力。本工程的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307200kN。x向地震作用下,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為14772.8kN,剪重比為4.81%。y向地震作用下,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為13668.6kN,剪重比為4.45%。在地震作用下,計算得到的各樓層層位移和層間位移角數值遠小于規范限值1/1000,滿足設計要求。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探究

摘要:通過對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的設計和作用進行分析,并通過介紹轉換層的結構形式類型,最后以梁式轉換層為例展開論述,研究其設計要點。

關鍵詞:轉換層;結構設計;高層建筑

在當前城市的建筑中層建筑的建設越來越廣泛,其功能性極強,多功能的建筑在設計時,需要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合理布局。高層建筑在結構方面,為了滿足特定的建筑功能,通常會設計結構轉換層因此在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對結構轉換層設計進行分析,以保證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安全[1-2]。

1轉換層設計及作用分析

轉換層設計要基于建筑內部結構進行對應功能的調節,依據不同樓層所在位置對轉換層的性能、功能作出要求,使其能承上啟下,實現結構的功能轉換,通過對設施、空間等要素的搭配結構需求,結合高層建筑中的結構承載進行商業、住宅等多種類型的需求。

2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形式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高層建筑的發展,為施工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而施工技術的進步,又是確保高層建筑能夠順利發展的重要條件,由于轉換層形式多樣,施工方法也千差萬別,但統計表明,板式轉換層占所有轉換層結構的50%以上,所以本文重點對板式轉換層的設計技術進行研究,并在板式轉換層施工方案決策問題和模型確立的基礎上提出了施工要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施工

1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應用與發展現狀

中國目前的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一般在二十至五十層之間,其中尤以二十至三十五層居多。中國國內己建成的這個高度范圍內的高層建筑占全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的80%左右,可見這個高度范圍內的高層建筑是與中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需求水平相適應的,因而應用最多。在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高層建筑中很少是功能單一的住宅、寫字樓或賓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多是地下部分是停車場,地上1-7層左右為商場、娛樂場所等,上部小開間的使用部分可以設置住宅、賓館、或辦公室。有統計表明,高層建筑中有轉換層結構的占80%左右。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轉換層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較大,所以從模板的支撐系統,鋼筋的綁扎、鋼析架的安裝或預應力的張拉順序,大體積混凝土的澆注等方面在施工技術要求上都有極為嚴格的限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轉換層施工是高層建筑的“瓶頸”,如果說一幢高層建筑在支撐系統選擇,鋼筋綁扎,混凝土澆注,預應力張拉,機械設備的選擇等方面做到方案科學,現場施工組織合理,定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的設計技術

轉換板設置位置,是人們關心的板式轉換框支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人們對梁式轉換框支剪力墻結構在轉換層位置設置較高時,轉換層對結構抗震性能不利的認識,從而提出了轉換層位置較高的框支剪力墻的抗震設計概念,并且限制轉換層下大空間結構的層數。然而,板式轉換結構隨著轉換層位置的提高,結構是否也表現出同樣的動力特性及反應,也是值得討論的。本文結合廈門安寶大廈工程,采用三種模型來計算和分析板式轉換結構轉換層位置對結構抗震性能的影響。計算模型中,轉換層、標準層結構布置如圖1所示。圖中黑色填充區域為轉換層下部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墻;實線部位為轉換板上布置的剪力墻。轉換板厚2200mm;落地剪力墻厚度為400mm;框支柱截面為1200mm×1200mm和1000mm×1000mm兩種;標準層x向剪力墻厚為250mm,y向剪力墻厚為200mm。轉換板所在的上、下樓層的層高分別為2.2m、3.6m(凈高,不含轉換板厚),結構總高度為98.70m。三種模型分別為: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混凝土轉換層結構設計探討

摘要:轉換層主要是為了滿足高層建筑結構中建筑功能的要求而設計的,轉換層起的是過渡的作用,不僅如此,轉換層對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也會產生影響。所以,如果不做好不同結構間的轉換,無法合理運用轉換層的話,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為了確保結構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就必須做好不同結構體系之間的轉換。本文將通過一個實例來展現高層建筑峻寧圖轉換層結構的基本特點,重點探討轉換層結構設計要點,并且對相關要點提出改進建議,為以后的轉換層結構研究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特點;應用

1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們對于高層建筑的功能需求也悄然發生著改變,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建筑物功能區也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單一的、片面的、枯燥的。最為常見的建筑物結構形式是民用住宅,功能區的劃分是由住宅與公共場所通過墻體、柱網來進行的,然后滿足每個功能區的使用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就運用了轉換層,因為只有轉換層的存在才能完成這些結構變化,從而完成功能區的劃分。其實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為了保證建筑物的使用性能,需要把建筑物分為兩種空間:①大空間;②小空間,這樣的空間設置就導致了上半部分的樓層豎向構件無法接觸到地面,這個時候就要有轉換層的存在了。

2工程概況

某高層商業住宅樓,地下有兩層,地面以上有28層,其中一、二、三層為大型商場,4~28層為住宅。地下室兩層總高度為4.5m,商場有部分樓層高度為4.5m,住宅樓層與商場一樣,不是所有樓層都是一個高度,部分住宅樓層高度為2.9m。整棟樓的結構體系除了電梯間、樓梯間可以一樣之外,其他的都必須是不同的結構體系,其中電梯間和樓梯間采用的是剪力墻核心簡結構。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結構體系的不同,那么轉換層也就派上了用場,轉換層的使用使得兩種結構體系完美過渡,所以將轉換層設置在三層定頂,恰好是商場和住宅樓層間的過渡。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施工

1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應用與發展現狀

中國目前的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一般在二十至五十層之間,其中尤以二十至三十五層居多。中國國內己建成的這個高度范圍內的高層建筑占全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的80%左右,可見這個高度范圍內的高層建筑是與中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需求水平相適應的,因而應用最多。在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高層建筑中很少是功能單一的住宅、寫字樓或賓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多是地下部分是停車場,地上1-7層左右為商場、娛樂場所等,上部小開間的使用部分可以設置住宅、賓館、或辦公室。有統計表明,高層建筑中有轉換層結構的占80%左右。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轉換層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較大,所以從模板的支撐系統,鋼筋的綁扎、鋼析架的安裝或預應力的張拉順序,大體積混凝土的澆注等方面在施工技術要求上都有極為嚴格的限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轉換層施工是高層建筑的“瓶頸”,如果說一幢高層建筑在支撐系統選擇,鋼筋綁扎,混凝土澆注,預應力張拉,機械設備的選擇等方面做到方案科學,現場施工組織合理,定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的設計技術

轉換板設置位置,是人們關心的板式轉換框支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人們對梁式轉換框支剪力墻結構在轉換層位置設置較高時,轉換層對結構抗震性能不利的認識,從而提出了轉換層位置較高的框支剪力墻的抗震設計概念,并且限制轉換層下大空間結構的層數。然而,板式轉換結構隨著轉換層位置的提高,結構是否也表現出同樣的動力特性及反應,也是值得討論的。本文結合廈門安寶大廈工程,采用三種模型來計算和分析板式轉換結構轉換層位置對結構抗震性能的影響。計算模型中,轉換層、標準層結構布置如圖1所示。圖中黑色填充區域為轉換層下部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墻;實線部位為轉換板上布置的剪力墻。轉換板厚2200mm;落地剪力墻厚度為400mm;框支柱截面為1200mm×1200mm和1000mm×1000mm兩種;標準層x向剪力墻厚為250mm,y向剪力墻厚為200mm。轉換板所在的上、下樓層的層高分別為2.2m、3.6m(凈高,不含轉換板厚),結構總高度為98.70m。三種模型分別為:

Hst0——無轉換層結構,以原工程轉換板上部結構為基礎,增加結構標準層,使其高度與原結構相同;

Hst3——轉換板設置在第3層頂,并將原工程x向井筒開洞,轉換層上、下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γex=0.7046,γey=0.8971。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轉換層分析論文

1轉換層上下結構的轉換類型

轉換層實現上下結構的轉化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1.1上下層結構類型的改變,如轉換層以下為框架、框架-剪力墻或框架-筒體等結構形式,轉換層以上為剪力墻、剪力墻-筒體等結構形式。

1.2上下層柱網、軸線的改變,轉換層的上下層結構形式不變,僅柱網、軸線有所變化,常用于筒體結構建筑中。

1.3上下層不僅結構類型有所改變,而且柱網、軸線也有所改變,常用于上下層功能變化較大或較復雜的建筑物。

2轉換層的結構形式

查看全文

小議高層建筑中轉換層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很多高層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發展,一批集商業、娛樂、辦公和公寓為一體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由于建筑物的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對建筑物結構形式、柱網布置等也就提出丁不同的要求。如商業用房、娛樂用房等大多布置在建筑物的下部,往往需要大跨度、大柱網以相適應。而辦公、公寓等用房常常布置在建筑物的上部,他們的跨度、柱網又不宜過大。為了實現和適應這種結構形式的變化過渡,很多高層建筑中都設置了轉換層。

1、轉換層上下結構的轉換類型

轉換層實現上下結構的轉化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1.1上下層結構類型的改變,如轉換層以下為框架、框架-剪力墻或框架-筒體等結構形式,轉換層以上為剪力墻、剪力墻-筒體等結構形式。

1.2上下層柱網、軸線的改變,轉換層的上下層結構形式不變,僅柱網、軸線有所變化,常用于筒體結構建筑中。

1.3上下層不僅結構類型有所改變,而且柱網、軸線也有所改變,常用于上下層功能變化較大或較復雜的建筑物。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厚板式轉換層分析論文

1工程概況

湖南某商住綜合樓工程地下3層,地上30層,建筑物總高度102m,建筑面積65000m2。工程設有3層裙房,裙房為框架結構,做商務辦公和大型超市。在塔樓四層上設有厚板式結構轉換層,其上部為剪力墻結構。轉換層平面尺寸為38.80m×38.16m,建筑面積1480m,厚度在邊柱部位3.1m,其它部位2.2m,核心筒部位為雙層板(圖1),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澆注量為2850m3。

2施工方案分析

經計算轉換層施工時在邊柱部位最大垂直荷載88kN/m2,其它部位68kN/m2。為承受轉換層的施工荷載,設計考慮將三層樓板加厚到250mm,并將配筋加強,設計承載力70kN/m。邊跨梁高3.1m的部位,考慮模板荷載較大,為了便于施工,在滿足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建議設計將邊跨梁設計成雙層梁。只要保留二、三層模板的支撐體系,通過二層、三層樓板的連續支撐,將施工荷載分散傳遞到下面的豎向結構上,就能保證轉換層施工的安全。因此采用900mm×1400mm邊梁先行澆筑,2.2m厚板式轉換層混凝土不留施工縫,一次性澆筑的施工方案。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采用大摻量粉煤灰,摻加聚丙烯纖維技術,降低水化熱,控制混凝土的溫度裂縫。

3轉換層施工技術

3.1模板工程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探索

摘要:文中分析了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結構設計原則,通過相關實際工作案例,闡述了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結構設計要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

1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設計原則

預應力混凝土轉換層作為梁式轉換層的轉換類型之一,其具有自重輕、成本低的優勢;但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預應力混凝土轉換層的應用已經不能滿足建筑技術的發展需要,也不能夠滿足較大承載力的需要。在此發展背景下,鋼骨混凝土轉換層這一種類型應運而生,這種類型不僅可以滿足建筑技術的發展需要,能夠實現建筑技術的創新發展而且還能夠滿足較大承載力的需要,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前途。鋼骨混凝土轉換層的剛度也更高,且可塑性、耐久性及抗震性均優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因此未來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減少轉換。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保持豎向主體結構的持續性,保證混凝土轉換層始終保持上下數值的結構,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轉換次數。其次,優化轉換結構[1]。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是保證其結構穩定的重要因素,高層建筑更要重點關注其抗震的能力,要從各個層次加以關注,保證建筑結構之間的穩定性,利用扁梁、支柱等結構工具進行抗震結構的建造,使之更符合抗震設計的要求,當然,這類結構也容易存在柱剪力過大的問題,因此要提高結構在重力荷載條件下的強度與剛度標準。再次,直接傳力。上文中提到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設計要遵循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減少轉換,尤其是上下主體為豎向結構的設計,因為間接付力或多級轉換會影響到抗震后板結構的穩定性,直接傳力設計可以減少復雜的多級轉換,避免水平轉換結構應用間接傳力,保證其傳力的穩定性。最后,保證結構的強度。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剛度、強度是結構設計的核心要素,要保證結構之間的設計合理,能夠受力均勻。

2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工程實例

本文案例中所用的建筑結構是一座擁有三十二層的地上樓層和擁有二層的地下樓層的建筑物。四層以上的樓層采用轉換層結構設計,轉換層的高度大概在8m左右,轉換區域865m2;抗震級別三級,采用24根矩形分布支柱的形式,核心筒額面積大概在55m2左右。轉換層的主要作用是承托上部的豎向構件,因此無論是質量、剛度還是框支柱尺寸,均要大于普通樓層;轉換層是結構傳力途徑發生改變的部位,轉換梁及其相鄰構件承受的應力復雜且集中,且樓板還要承受巨大的剪力作用,因此對于建筑結構樓板強度及剛度的要求要遠遠高于普通樓板。2.1框支柱設計框支柱軸壓比決定了其截面尺寸,在非抗震設計標準中框支柱截面寬度至少在400mm以上,截面高度設計則高于支梁跨度的1/12;而在抗震設計標準下框支柱截面寬度至少在450mm以上,本工程中框支柱截面積為600mm×600mm。還要合理確定框支柱減壓比,以保證框支柱的高延性,避免脆性受損的問題,在無地震組合情況下,框支柱減壓比可用下式計算:V≦0.20βcfcbfh0在有地震組合條件下,框支柱減壓比采用下式計算:V≦1/γRE(0.15βcfcbfh0)式中:bf—框支層樓板檢驗計算截面寬度;γRE—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本工程中取0.85;b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2.2框支梁設計一般情況下框支梁截面寬度≮400mm且至少是上部剪力墻厚度的2倍,非抗震設計條件下,框支梁截面高度至少是計算跨度的1/8以上,在抗震設計條件下框支梁截面高度至少是計算跨度的1/6以上。由于框支梁為偏心受拉構件,因此其承載力計算要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并合理計算裂縫及撓度??蛑Я涸O計中,控制剪壓比是有效控制結構內心變形的重要措施,合理剪壓比可以保證構件的延性,減少構件在塑性階段發生脆性受損的問題。本工程中,框支剪力墻內的框支梁與上部剪力墻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同步發揮作用,其受力性能及破壞特性與倒放的T形深梁比較接近,在深梁受拉翼緣處框支梁內部有巨大拉應力,這種情況下要根據倒放T形深梁的截面積計算方法計算框支梁截面尺寸。2.3轉換層樓板設計樓板內部的剪力作用非常大,在這種剪力作用下樓板可能會出現形變,因此轉換層樓板的剛度與強度設計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轉換層樓板的最小截面高度≧180mm以上,每個方向的配筋率≧0.25%,轉換層樓板的配筋要錨固于邊梁中或樓板附近的墻體內。注意轉換層樓板設計不得采用錯層結構,以保證樓板的完整性,且樓板連接筒體及落地剪力墻時不得開洞。連接樓板的筒體、落地剪力墻梁體寬度至少是樓板整體厚度的2倍,梁內部縱向配筋比至少1%,并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的方式,以保證結構的穩定性??拐鹪O計標準條件下,采用下式計算長矩形平面建筑框支層樓板截面剪力值:Vf=1/γRE(0.1βcfcbftf)Vf=1/γRE(fyAs)式中:bf為框支層樓板檢驗計算截面寬度;tf為框支層樓板檢驗計算截面厚度;As為穿透落地剪力墻框支支樓蓋截鋼筋截面積;γRE為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式子中的數值為0.85;βc為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轉換層樓板處不僅會出現轉換結構內力傳導,而且會與臨近的樓板產生內力交互,所以轉換層臨近的樓板數也要增加。2.4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施工設計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施工要求和施工設計要滿足建筑施工整體的要求,具體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轉換層的施工設計要實現建筑結構支撐的設計。建筑施工過程中逐漸搭建層級較高的建筑結構,對于后期的承載力結構要求逐漸提高,因此,轉換層的設計一定要做好支撐結構和承載力結構的設計。要設計質量良好的支撐模板,選擇合適的材料作為支撐模板,確定模板結構,測量部分之間的間距。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建立穩固的支撐體系,可以選擇48mm×3.5mm的鋼管腳手架,并確定步高、立桿間距等指標,將底模板的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保證施工過程中模板支撐體系的穩定性,還可以將主楞骨以及其他結構作為支撐點和關鍵部分。對于整個施工過程中,由于模板的設計結構以及散熱情況不穩定,可能會影響到整體結構的質量,因此要做好模板支撐體系的保溫保濕工作,以減緩其散熱速度,減少溫度應力導致的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保證混凝土底面溫濕度適宜,提高混凝土結構質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轉換梁鋼筋的下料綁扎。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中的鋼筋材料應用密度大、排數多,且為了保證結構的穩固性,鋼筋的直徑選擇也比較大,因此實施施工過程中要合理調整鋼筋的疏密程度,做好下料綁扎施工。鋼筋在梁式轉換層的作用是基礎性的、關鍵性的,要密切關注豎向筋、橫向筋的位置,鋼筋連接及鋼筋層數均要經過專業計算后確定,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按照設計規范進行施工。鋼筋穩定性的實現,必不可少的是通過腰筋的捆綁,才能夠實現鋼筋的穩定,要確定好腰筋固定的位置,掌握好腰筋捆綁時的用量和長度,可在施工前先進行簡單的排列布局,及時發現鋼筋結構的問題,保證鋼筋綁扎施工效果。

查看全文

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思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高層建筑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建筑領域的主要模式,為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保障人們生活生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當前高層建筑采用多種結構設計形式進行設計施工,梁式轉換層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過分析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的設計原理,對梁式轉換層結構特點和結構形式設計要點進行闡述,從而嘗試解決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的重點難點,達到在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中作出科學合理設計的目的。

關鍵詞: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構造要求

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高層建筑已成為建筑領域主要類型,高層建筑由于結構復雜和具有一定高度,在外觀和施工技術上具有較大特殊性,因此在施工上要求更高。為提高高層建筑工程質量,保證穩定性和安全性,高層建筑施工更要注意受力問題,以避免自然災害如地震對高層建筑造成破壞。而梁式轉換層作為高層建筑主要結構形式之一,在提高建筑穩定性和安全性上具有顯著優勢。

1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

目前城市建筑出現大量高層建筑,且為了滿足城市地少人多的特點和建筑功能需要,高層建筑多采用下部(一般1~3層)為大開間商場或公共娛樂場所,上部為小開間民用住宅,不同功能相結合的商住高層建筑模式。由于下部大開間要滿足公共使用要求,一般為大柱網、少墻體、相對稀疏的結構設計,上部相對結構密集,因此容易造成上下部之間建筑結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造成受力不均衡,違背了常規豎向結構布置原則,容易造成建筑穩定性和安全性較差。因此,為提高高層建筑穩定性和安全性,針對上下結構體系轉換的樓層設計轉換層這一形式的出現,滿足了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求,主要有桁架轉換結構、箱型梁轉換結構、梁式轉換結構、厚板轉換結構和空腹桁架轉換結構等。其中梁式轉換結構是高層建筑中使用最多的轉換層結構形式,在提高高層建筑穩定性和安全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2梁式轉換層結構特點和結構形式

查看全文